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03)
2023(13213)
2022(10988)
2021(10044)
2020(8071)
2019(18300)
2018(17613)
2017(32757)
2016(17444)
2015(19368)
2014(18823)
2013(18795)
2012(17800)
2011(16458)
2010(16446)
2009(15097)
2008(14670)
2007(12800)
2006(11535)
2005(10615)
作者
(52659)
(43992)
(43816)
(41308)
(28182)
(21267)
(19629)
(17165)
(16884)
(15281)
(15217)
(14710)
(14218)
(13964)
(13955)
(13505)
(13162)
(12832)
(12654)
(12555)
(11085)
(10879)
(10592)
(10091)
(10006)
(9879)
(9602)
(9586)
(8835)
(8768)
学科
(81603)
经济(81517)
(44656)
管理(43795)
(32371)
企业(32371)
方法(29201)
中国(28052)
数学(26117)
数学方法(25952)
(23286)
地方(20566)
(18663)
贸易(18648)
(18174)
业经(17387)
(16120)
农业(15961)
(14960)
(14423)
(14402)
金融(14400)
银行(14379)
(14373)
(14014)
环境(13358)
(13226)
技术(11760)
地方经济(11512)
(10456)
机构
大学(253324)
学院(251997)
(115602)
经济(113754)
研究(100365)
管理(91800)
理学(78366)
理学院(77371)
中国(77198)
管理学(76244)
管理学院(75781)
科学(59952)
(55607)
(51738)
(49591)
(49524)
研究所(47342)
中心(44109)
财经(39330)
农业(38970)
业大(38922)
经济学(37058)
(36570)
(36156)
北京(36121)
(35759)
(33705)
经济学院(33499)
师范(33273)
科学院(31325)
基金
项目(170345)
科学(134725)
基金(126196)
研究(120529)
(114044)
国家(112768)
科学基金(94212)
社会(80727)
社会科(76757)
社会科学(76741)
基金项目(65896)
(63668)
自然(59712)
自然科(58342)
自然科学(58321)
自然科学基金(57323)
(55380)
教育(53407)
资助(50938)
编号(44682)
(42609)
重点(39356)
(38432)
成果(36076)
(35704)
国家社会(35308)
发展(33903)
创新(33578)
(33389)
中国(33102)
期刊
(129012)
经济(129012)
研究(80274)
中国(55613)
(46196)
学报(44786)
科学(41405)
(35048)
管理(34887)
大学(33528)
学学(31823)
农业(31794)
(27940)
金融(27940)
教育(24217)
经济研究(22976)
业经(20608)
财经(19851)
技术(19037)
(18047)
问题(17320)
(17294)
(16503)
国际(15939)
世界(15710)
科技(12515)
技术经济(12266)
(12178)
资源(11919)
商业(11472)
共检索到3930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约瑟夫·E·盖格农  杨盼盼  
相比发达国家而言,发展中国家官方资本流动的净规模相对较大,并且这一流动往往发生在与发达国家的交往中。但是,学者们关于经常账户失衡的研究中,却常常忽视这一特征。根据本文对于官方资本流动的净规模与经常账户余额之间的关系研究,亚太地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中东和北非地区的国家的官方资本流动规模与经常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谭雅玲  王中海  
近几年,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外 汇储备呈增长态势,大大提高了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清偿能力。尤其是在各国对外开放日益扩大的发展趋势下,一国外汇储备的规模对债务的偿还和债务的规模将有着重要的影响。外债的缓解为经济增长和外汇储备的增多提供了有利因素;而外汇储备的增多又为外债的偿还和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保证。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余维彬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国际储备管理实践使主流最优国际储备研究思路面临根本性冲击。本文提出,在资本高度流动时代,发展中国家国际储备管理的核心目标是:通过保持“适度”国际储备来稳定国际投机资本,并以此促进汇率稳定。从这一分析思路出发,笔者对中国外汇储备管理有如下看法:有迹象表明,中国目前外汇储备水平已对汇率稳定构成了干扰;从动态发展的视角看,中国实体经济需求不足矛盾和脆弱银行体系面临的严峻竞争,都将扩充中国对外汇储备继续增长的包容性。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韩宝兴  
本文分析了发展中国家依赖美国资本市场和美元债务工具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防范金融风险的对策。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郭翠荣  
论发展中国家外汇储备的宏观管理郭翠荣近年来,发展中国家的外汇储备大量增加,传统的国际储备需求理论已无法解释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问题;90年代以来,在资本流入对外汇储备的影响远远大于进口总额及其增长的情况下,如何解决外汇储备增长对国内经济所产生的影响?本...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关晓红  邵学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国际储备规模增长较快,发展中国家外汇储备的增长更为明显。本文通过对最近十多年来发展中国家外汇储备的变化、原因及管理进行分析,指出在现有国际货币体系下,发展中国家外汇储备的增加是应对世界经济动荡的无奈之举,而其外汇储备的管理存在一些短期内难以克服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国际储备剧增,对我国而言,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继续利用目前有利的金融形势,实行必要的宏观经济和结构性改革,以克服发展中国家外汇储备管理中类似的难题。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扬  余维彬  
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际储备曾历经两次高速增长时期(图1)。第一次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1994-1997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初步建立和外汇管理体制的改革,中国外汇储备终于摆脱了十余年低速徘徊的局面,出现了连续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梁剑  李惠芳  胡晓光  
文章基于外汇储备持续积累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主要分析外汇储备积累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在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前提下,运用计量实证分析的方法对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来的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回归分析、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外汇储备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是显著的,正向的;二者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外汇储备积累是引起货币供应量增加的Granger原因。因此,文章认为问题的关键是切断外汇储备积累与货币供应之间的联系,另外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也值得商榷。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曙光  张斌  
在测估2010年中国外汇储备达到和超过2万亿美元的基础上,本文考察了其对中央银行资产负债结构以及货币供应和金融市场的影响。对于其影响国内经济结构失衡加剧的可能情形和外汇储备持续积累的社会福利损益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揭示了中国经济运行和发展中投资和出口相互推动的流程和机理。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少昆  
基于全球103个发展中经济体1980-2014年的面板数据,本文检验了美国货币政策与全球发展中经济体外汇储备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美国货币政策对全球发展中经济体外汇储备存在明显的溢出效应,联邦基金有效利率的上升将降低发展中经济体的外汇储备水平,反之将增加发展中经济体外汇储备水平。此外,研究结果显示,基于外汇储备需求理论出发的传统宏观因素、金融因素、汇率制度和资本开放程度对外汇储备也有较好的解释力度。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少昆  
基于全球103个发展中经济体1980-2014年的面板数据,本文检验了美国货币政策与全球发展中经济体外汇储备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美国货币政策对全球发展中经济体外汇储备存在明显的溢出效应,联邦基金有效利率的上升将降低发展中经济体的外汇储备水平,反之将增加发展中经济体外汇储备水平。此外,研究结果显示,基于外汇储备需求理论出发的传统宏观因素、金融因素、汇率制度和资本开放程度对外汇储备也有较好的解释力度。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马野驰  于珊  姜晓琴  
外汇储备持续增长已成为多个国家的经济负担,然而不能忽视外汇储备增长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基于新兴市场各国短期内无最优方法改善高额外汇储备积累难题的假设条件进行研究,试图寻找能够将外汇储备的积极效应最大化的途径。利用27国(地区)相关数据建立门限面板模型后,分析不同金融市场发展水平下外汇储备对经济增长的宏观经济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外汇储备均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影响。但是,不同的金融市场发展水平也会限制外汇储备的经济效应。金融市场发展水平越高的国家,外汇储备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杜晓蓉  黄忠强  王燕娜  
一、研究现状自从2000年以来,中国开始快速积累外汇储备,目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已经跃居全球首位。以预防动机模型、缓冲库存模型等为基础的传统储备需求理论已经无法解释中国超常规模的外汇储备积累。从本质上看,一国外汇储备增长与该国国际收支顺差有密切关系。就此看来,中国外汇储备是长期"双顺差"的结果。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屈满学  
国际储备增长迅速,黄金储备、特别提款权和在IMF的头寸总量基本未变,但外汇储备增长迅速。通过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国际储备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储备增长迅速,发达国家的国际储备占全球储备的份额在逐年下降;黄金储备、特别提款权和在IMF的头寸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而外汇储备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美元仍然在全球外汇储备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其产生差别的主要原因在于国际货币体系、各国的汇率制度和金融发展水平。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张向军  李梦含  
对中国外汇储备成因的传统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市场化进程因素对中国外汇储备积累的历史性和制度化影响。而外汇储备的决定因素分为两大类:战略性因素和制度性因素。战略性因素包括预防性需求、重商主义动机和机会成本;制度性因素包括对外贸易发展和市场化程度。通过一个改进的外汇储备需求函数模型对该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中国的外汇储备积累主要是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和市场化改革这一历史进程的客观结果,而非货币当局基于主观动机所追求的战略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