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27)
- 2023(17902)
- 2022(15114)
- 2021(13914)
- 2020(11678)
- 2019(26935)
- 2018(26204)
- 2017(49600)
- 2016(26573)
- 2015(30270)
- 2014(30272)
- 2013(30237)
- 2012(28579)
- 2011(25961)
- 2010(26644)
- 2009(25210)
- 2008(24733)
- 2007(22388)
- 2006(19967)
- 2005(18823)
- 学科
- 济(116480)
- 经济(116329)
- 管理(75936)
- 业(73914)
- 企(59305)
- 企业(59305)
- 方法(44384)
- 中国(40807)
- 数学(38540)
- 数学方法(38130)
- 农(32836)
- 财(31715)
- 融(30342)
- 金融(30338)
- 银(29506)
- 银行(29464)
- 行(28484)
- 制(28479)
- 地方(28344)
- 业经(26234)
- 贸(23510)
- 贸易(23486)
- 易(22814)
- 学(22359)
- 农业(21827)
- 务(18772)
- 财务(18715)
- 财务管理(18663)
- 体(18562)
- 企业财务(17759)
- 机构
- 大学(386678)
- 学院(384383)
- 济(167011)
- 经济(163510)
- 研究(141481)
- 管理(140229)
- 理学(118035)
- 理学院(116602)
- 管理学(114676)
- 中国(114320)
- 管理学院(113929)
- 京(84322)
- 科学(82138)
- 财(81294)
- 所(72558)
- 中心(65410)
- 农(65240)
- 研究所(65008)
- 财经(62418)
- 江(60423)
- 经(56549)
- 北京(54788)
- 业大(53393)
- 经济学(52718)
- 范(51645)
- 师范(51118)
- 农业(50718)
- 院(50523)
- 州(47972)
- 经济学院(47303)
- 基金
- 项目(243559)
- 科学(191255)
- 研究(180835)
- 基金(176327)
- 家(153925)
- 国家(152341)
- 科学基金(128833)
- 社会(116037)
- 社会科(110085)
- 社会科学(110054)
- 省(93833)
- 基金项目(91763)
- 教育(82931)
- 自然(79789)
- 划(79332)
- 自然科(77906)
- 自然科学(77880)
- 自然科学基金(76493)
- 资助(72985)
- 编号(72728)
- 成果(61572)
- 发(56747)
- 重点(55767)
- 部(55039)
- 课题(51932)
- 创(50476)
- 国家社会(48874)
- 制(47504)
- 创新(47353)
- 教育部(47313)
- 期刊
- 济(194390)
- 经济(194390)
- 研究(125014)
- 中国(89219)
- 财(64242)
- 农(61364)
- 学报(59234)
- 管理(55335)
- 科学(55020)
- 融(51661)
- 金融(51661)
- 大学(45549)
- 教育(44567)
- 学学(42419)
- 农业(40684)
- 技术(34009)
- 财经(31962)
- 经济研究(31543)
- 业经(29962)
- 经(27563)
- 问题(25444)
- 业(22641)
- 贸(22608)
- 国际(20728)
- 世界(20217)
- 技术经济(19017)
- 版(18192)
- 理论(18179)
- 图书(18086)
- 统计(17568)
共检索到6199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龚明华
本文以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的不健全和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为前提 ,以银行的信息生产和代理监督为分析主线 ,把银行主导与温和的金融控制有机地结合起来 ,建立了一个分析框架 ,并探讨适应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需要并适合其市场结构特点的金融制度目标模式和微观金融主体的功能定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江春 王鸾凤
制度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之一,是金融发展的动力。当前,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根源在于发展中国家的制度存在缺陷。本文分析了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中所存在的各种制度缺陷,指出发展中国家未来的金融改革方向是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制度质量。具体措施主要有:健全法治,保护产权,不断改革和完善政治及行政体制,大力发展教育,加强文化建设,不断积累社会资本等。
关键词:
发展中国家 金融发展 制度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俊
发展中国家金融制度安排的适用性浅析华东师范大学国际金融系张俊迄今为止,有关金融制度和金融市场效率的讨论都取决于金融制度的安排,因为它直接影响着一国金融改革的风险、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的性质和程度。因此,对于包括东欧国家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而言,金融改革的一...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国疆 张广斌
布雷顿森林体系蕴含了在选择汇率制度时,更多地从宏观经济变量和汇率制度外生的角度进行考虑,并以发达国家作为分析蓝本。这一方面导致了对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选择的忽略,另一方面将经济结构的相似性看成了无须说明的前提。因此,现有的主流汇率制度选择理论应用于发展中国家时,存在着明显的不适应。本文试图寻找新的、可用于发展中国家的汇率制度选择模型。模型的设立以出口厂商以本币表示的利润最大化为基础,引入主导产业和产业结构概念,把影响汇率制度选择的因素内生化、长期化,基本逻辑是:产业结构高度→主导产业→商品进出口结构→国际收支长期趋势→汇率制度选择。
关键词:
汇率制度 出口厂商 主导产业 产业结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广斌
对于汇率制度的研究由来已久,但几乎所有的研究都忽略了对汇率制度选择影响最深刻的国别之间的经济结构差异。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要明显地低于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进而,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结构也就明显地不同于发达国家的出口贸易结构。从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角度来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产品在发达国家市场上所面对的应该是一个完全竞争或近似于完全竞争的市场。这种竞争性的市场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商和政府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从而这种影响就必然反映在对汇率制度选择的态度上。
关键词:
汇率制度 完全竞争 汇率收益 外汇储备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喻美辞
中间产品贸易的技术溢出是国际贸易影响熟练劳动力与非熟练劳动力之间工资差距的一个重要机制。本文构建了一个理论框架,从中间产品贸易及其技术溢出效应的角度解释发展中国家相对工资差距不断扩大的现实。发展中国家从技术前沿的发达国家进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中间产品,一方面可以使发展中国家间接地分享国际先进的R&D资本;另一方面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技术学习和模仿的机会。由于资本与技能的互补性和技术学习的技能偏向性,中间产品进口使发展中国家增加了对熟练劳动力的相对需求,从而扩大了熟练劳动力与非熟练劳动力之间的工资差距。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元
发展中国家区域科技指标设计框架中国科技促进发展中心周元一、背景与前提(一)问题的提出。科技指标作为描述、分析和评价科技活动的手段,历来为各界所关注。但是有关科技指标的文献研究表明,目前绝大多数科技指标的研究均是以国家作为研究对象的,而研究区域科技指标...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金节
8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普遍遇到经济困难。在实行应急性、紧缩性经济调整的同时,着手进行战略性的经济结构和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金融制度是经济机制中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自然地,金融制度的改革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体制改革中被置于突出的地位。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进行理论与实践上的论述。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伟 蔡志洲
改革开放后,中国保持了40年的高速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水平有了巨大的提升,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已经从低收入国家发展成为上中等收入国家。但是,无论从主要国际组织的界定还是从中国经济自身的发展来看,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从国际比较上看,按照世界银行的人均国民总收入和联合国的人类发展指数,中国都属于发展中国家。但中国是一个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迅速发展中的国家,由于中国在过去40年里取得的重大发展以及对周边国家的带动,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由过去的贫富两端人均收入悬殊,发展成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上中等收入国家和中低收入国家三足鼎立的局面。从国内发展上看,中国在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同时,产业结构的提升仍然相对滞后,地区间、城乡间的发展还很不平衡。这是我们的发展不足,但另外一方面又是我们可持续的后发优势。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道路,能够避免很多国家经济发展到了这一阶段就徘徊不前的现象,最终实现全面现代化的目标。
关键词:
发展中国家 经济发展 人均收入 国际比较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彭刚
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吗?彭刚经历了19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综合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善,在这块东方古老土地上所发生的神奇变化,给世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于是便有人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滑冬玲
近年来世界各国饱受金融脆弱性的困扰,本文将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三组,利用H-P滤波缺口变量和原变量分别合成67个国家的2002-2012年的金融脆弱性指数,通过对比发现缺口变量生成的金融脆弱性指数对金融波动有更强的预测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面板数据广义最小二乘法分析金融脆弱性指数国别差异的产生的原因,得出以下结论:金融脆弱性潜藏于经济繁荣时期,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国家金融脆弱性的原因具有差异,制度质量特别是执法质量对转轨国家的金融稳定至关重要。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邢哲
任何汇率制度都不能适合所有的时期,也没有一种汇率制度可以适用于任何国家,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的选择更是理论界讨论的热门话题。本文在回顾不同国际货币体系时期汇率制度选择理论的基础上,尝试探讨以36个发展中国家为样本,对汇率制度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关键词:
发展中国家 汇率制度选择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温俊萍
在市场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制度因素已成为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的最大瓶颈。因此,拟从新制度主义的视角,从制度结构和制度供求两个维度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机制进行深入系统的阐释,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应对经济安全问题的具体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
新制度主义 经济安全 发展中国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国学 毛艳华
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相比,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很少拥有先进的技术和管理,不具有较强的所有权优势,甚至在国际化中还遭受了所有权劣势。在这种情况下,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为什么如此激进地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甚至在发达国家进行跨国并购呢?与战略资产寻求、比较所有权优势、价值链延伸、制度促进或逃避等理论观点不同,笔者从生产阶段与所需制度环境的匹配视角,对这一"异常"现象进行了探讨。基本结论是:在产品内分工条件下,资产专用性投资、不完全契约和生产的超模特征使全球生产链对制度环境的依赖性更强,不同制度环境的国家在不同生产阶段表现出了不同的比较优势;为了利用东道国制度环境获取高附加值生产环节的比较优势,发展中国家企业...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魏浩 何晓琳 赵春明
本文在贸易引力模型的基础上,将制度因素纳入到双边贸易模型的分析框架中,并利用2000—2005年期间世界224个国家之间6492(1082×6)个双边贸易观测值组成的面板数据,从国际层面考察了制度因素对31个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发展中国家与贸易伙伴国之间的制度差距会增加贸易成本,不利于双边贸易往来;发展中国家提高金融市场的自由化程度和政府的清廉程度,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发展与政府规模、商业自由程度表现为倒U型曲线特征;在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以后,发展中国家提高投资自由化度不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提高产权的保护程度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因此,在不同的发展阶段,...
关键词:
制度因素 双边贸易 引力模型 贸易成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