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42)
2023(14138)
2022(11853)
2021(10896)
2020(8847)
2019(20485)
2018(19704)
2017(37017)
2016(19526)
2015(21901)
2014(21341)
2013(21307)
2012(20392)
2011(18877)
2010(18970)
2009(17291)
2008(17212)
2007(14938)
2006(13481)
2005(12630)
作者
(55301)
(46152)
(46058)
(43525)
(29855)
(22088)
(21102)
(17924)
(17751)
(16119)
(15888)
(15643)
(14736)
(14697)
(14391)
(14219)
(13585)
(13390)
(13272)
(13068)
(11630)
(11223)
(11090)
(10585)
(10399)
(10273)
(10088)
(9849)
(9157)
(9069)
学科
(99603)
经济(99513)
管理(48866)
(47265)
方法(38923)
数学(34751)
数学方法(34571)
(34242)
企业(34242)
中国(33308)
地方(27599)
(26005)
贸易(25986)
(25177)
(24886)
业经(19355)
(18840)
农业(17096)
(16112)
金融(16111)
(15976)
(15350)
银行(15336)
环境(15181)
地方经济(15062)
(15036)
(15027)
(14938)
技术(12512)
(12348)
机构
大学(284525)
学院(281196)
(132939)
经济(130596)
研究(107821)
管理(104444)
理学(88902)
理学院(87799)
管理学(86679)
管理学院(86134)
中国(83116)
(62525)
科学(60410)
(57870)
(53171)
中心(48072)
研究所(47971)
财经(45927)
经济学(43304)
(42057)
(41541)
(41349)
北京(40443)
(39314)
经济学院(39213)
(39154)
师范(38854)
业大(35447)
财经大学(34191)
(33313)
基金
项目(185718)
科学(148826)
研究(139405)
基金(137845)
(120360)
国家(119088)
科学基金(101699)
社会(93610)
社会科(89172)
社会科学(89155)
基金项目(71604)
(68097)
教育(61950)
自然(61198)
自然科(59820)
自然科学(59807)
(58846)
自然科学基金(58756)
资助(56201)
编号(54727)
(45933)
成果(45036)
(42713)
重点(42328)
国家社会(40970)
(38373)
发展(38101)
课题(38031)
(37518)
教育部(37242)
期刊
(148376)
经济(148376)
研究(93553)
中国(59916)
(40678)
管理(39323)
科学(38649)
学报(38561)
(37988)
(30995)
金融(30995)
大学(30458)
教育(29326)
学学(28242)
农业(26492)
经济研究(26035)
财经(23048)
(22848)
业经(22804)
技术(22452)
问题(22138)
国际(20733)
(20082)
世界(17790)
(15355)
图书(13937)
技术经济(13899)
统计(13615)
资源(13458)
商业(13455)
共检索到4455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丹  章元  
发展中国家是未来城市化的重心,如何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大城市过度扩张和不同区域城市间发展的不平等已经成为各国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理论分析首先提出三个理论假说: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开放会降低城市集中度;在城市化进程还未结束前,发展中国家城市集中度的下降会随着贸易开放逐渐放缓;发展中国家沿海边境地区城市集中度更容易受贸易开放影响。进一步采用143个发展中国家1960-2012年的面板数据,利用工具变量法实证发现,加入WTO和提高进出口占GDP的比重显著降低了城市集中度及其下降速度;基于中国宏观数据的分析发现,中国加入WTO和两次金融危机事件的影响进一步验证了贸易开放降低中国(特别是东部沿海边境地区...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修岩  刘茜  
基于1996—201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和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从区域自身的开放程度以及相邻地区的开放程度考察贸易开放对区域城市集中的影响。结果表明,本地区贸易开放程度的提高显著促进了区域内部的城市集中,相邻地区贸易开放程度的扩大会造成本地区城市集中度的下降,同时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人口规模对城市集中度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曾小倩  黄云英  桂文林  朱丰毅  
探讨金融深化对收入不平等的作用机制可为政府制定金融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依据,有利于合理再分配与增进人民福祉。本文根据金融开放型经济的理论模型,定义内生的经济增长率,并扩展其对收入不平等水平的影响。随后选取58个发展中国家的平衡面板数据并采用系统性广义矩估计(SYS-GMM)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金融深化会加剧收入不平等现象,并且以私人银行信贷衡量的金融深化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取决于实际利率(r)与实际GDP增长率(g)之间的差距,当金融深化程度越高时,r-g值越大将导致收入不平等的程度减少。因此从政策角度来看,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使得r-g值为正的情况下进一步扩张银行信贷来缓解收入不平等状况。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孙致陆  
2015年以来世界粮食不安全问题越来越严峻,威胁着全球越来越多人的生命安全和生计安全,每一个国家都不能置身事外。在此背景下,很多国家认识到贸易开放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加以利用,越来越多国家依靠国际贸易来确保粮食安全。基于国家层面粮食安全四个支柱(供给、获取、稳定和利用),根据2001—2020年93个样本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构建作为基准模型的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实证估计贸易开放对粮食安全的影响,验证贸易开放和粮食安全之间是否存在U型(或倒U型)相关关系,并进行稳健性检验和异质性分析。研究表明,贸易开放和粮食安全四个支柱之间均存在着U型相关关系,即贸易开放在早期阶段对粮食安全有显著负向影响,而当跨越特定门槛值之后,粮食安全状况会趋于改善;异质性分析表明,贸易开放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在不同收入水平国家不存在显著差异。一国通过扩大对外贸易开放特别是贸易政策改革持续融入国际市场,最终会有利于该国粮食安全状况改善;但考虑到其他经济与非经济因素的影响、贸易开放可能存在的消极作用和全球粮食贸易网络与供应链的脆弱性及不稳定性,确保合理的粮食自给率和促进粮食系统转型对于各国实现粮食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春平  施凤丹  
发展中国家在贸易量迅速扩大的同时,也经历着产业内贸易的形态变迁,不同形态的产业内贸易引起的调整成本可能不同。本文通过对1996-2005年18个制成品产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相对于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引起的劳动力市场调整成本较大,同时调整成本也因不同产业而有所不同。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真  马艳  
经济全球化使得国际超额贸易利益的流向和分配更加复杂。本文从现代政治经济学逻辑出发,通过构建多因素诱因模型,对国际不平等交换的存在性及诱因进行研究。通过对美国、英国、日本、韩国、印度、墨西哥六国的实证检验发现,一国的技术进步以及由技术进步导致的工业生产内部固定资产投资、人力资本投资和国际经济制度权利是影响一国国际贸易利益的主要因素,而这些因素在不同国家之间的差异性则决定了贸易不平等交换以及超额贸易利益的流向及国际分配结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曲兆鹏  范言慧  
对外开放与收入差异的关系一直是国际和国内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前大多数研究的结论都认为对外开放扩大了中国的收入差异。本文基于1995~2007年的省份面板数据和行业工资数据,使用Pooled OLS、Fixed Effect、Random Effect、IV、GMM等多种计量方法,发现之前研究的结论———对外开放扩大了收入差异或者减少了贫困,可能是由于忽视了省际间的异质性及其变化所导致的。通过使用动态面板数据的工具变量法解决这一问题之后我们发现,对外开放对中国地区内的工资差距并没有直接的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郑荷芬  马淑琴  徐英侠  
本文基于要素禀赋理论和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将基础设施投入引致的要素积累效应纳入H.Oniki和H.Uzawa(1965)的分析框架,探讨了广义基础设施投入影响服务贸易结构的理论作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动态面板模型,采用系统GMM两步法对80个不同收入水平国家及其分群组在1996-2010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交通、能源和通讯等经济性基础设施变量与服务贸易结构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社会性基础设施变量中,研发基础设施具有正向作用,医疗、教育和环保基础设施却呈负向作用,同时研发、医疗和教育基础设施变量均有显著的滞后效应;进口贸易有利于服务贸易结构优化,而FDI和服务业发展水平作用不显著。对于...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洁  林勇  
基于1991—2016年间66个发展中国家的总样本面板数据考察移民汇款的减贫效应,随后进一步对37个中低收入国家和29个中高收入国家两个子样本进行回归检验,最后再利用总样本面板数据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显示:移民汇款对发展中国家具有显著的减贫效应;移民汇款对贫困广度的影响超过贫困深度。比较分析表明,移民汇款对中低收入国家的减贫效应比中高收入国家更显著。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低收入国家应该重视移民汇款的减贫作用,采取更有效措施吸引汇款流入,充分发挥汇款的减贫效应。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建清  陈星全  
本文首先分析了人力资本对服务贸易差额的影响机制与作用途径,然后利用51个国家1990-2012年的跨国面板数据考察了人力资本对服务贸易差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了模型的内生性和动态性后,对于所有国家和发达国家样本而言,不论以何种指标作为人力资本的代理变量,人力资本均对服务贸易差额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其人力资本水平和人力资本质量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其平均受教育年限和加权的高等教育入学率并未对服务贸易差额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健康人力资本的增加能够显著改善其服务贸易差额。分类型的研究还发现,教育人力资本对生产性服务贸易差额的促进作用要更强,而健康人力资本对消费性...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谢丹阳  颜超  沈沁  
在全球化背景下,随着信息技术和运输技术的高速发展,服务业贸易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尽管服务业贸易的重要性已被广泛认同,但对于服务业贸易的制度性决定因素却鲜有研究。文章采用99个国家2003~2012年的数据,探讨政府治理水平对服务业贸易规模的影响。由于从不同方面衡量政府治理水平的指标存在高度共线性,文章将其第一主成分定义为政府治理水平。为了克服内生性,利用五年前的政府治理水平作为工具变量。横截面和面板回归的结果显示,政府治理水平对整体服务业贸易规模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这一结论同样适用于现代服务业贸易。但对于传统服务业贸易,政府治理水平则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盛誉  
本文从实证角度出发,通过使用一个跨国的回归分析,从实证角度出发讨论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开放与其自身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完全的贸易自由化将不但无法推动而且可能阻碍一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进一步,对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的分析表明:自由贸易本身仍旧是经济发展的动力,真正影响一国贸易福利改善的因素是要素市场所存在的扭曲。因此,在加强对外开放的同时,为了促进本国经济的增长,一国应在长期采取“对症原则”的基础上,采取措施彻底消除要素市场的扭曲。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振  王开玉  向鹏飞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居民贫富差距的问题日益显现。本文利用2002—2008年中国省际层面的面板数据,将贸易开放和劳动力迁移这两个指标置于一个框架下,来分析其对中国各地区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同时,为解决内生性问题,本文采用泊松极大似然估计模型对贸易开放度进行了细化分解。实证研究表明,"自然"贸易开放度的提高对各地区居民收入不平等有抑制作用,而"政策"贸易开放度的提高却会加剧该地区的贫富差距。总的来看,贸易开放度的提高会扩大一地区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人口的迁入有利于一地区居民收入的均衡,而一地区人口的迁出则会加重该地区居民收入不平等的程度。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强永昌  符磊  
文章主要探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开放度与技术进步的关系。通过收集58个世界主要发展中国家1980-2009年的面板数据,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开放度中的贸易开放度、金融开放度和市场开放度对技术进步影响作了实证研究。结论表明,发展中国家"向外"的经济开放度却能够提升前沿技术水平;"向内"的经济开放度反而降低前沿技术水平;外商直接投资和进口有挤占国内高端创新资源、降低技术水平的负面作用。政策启示是:发展中国家应该继续加大"向外"的经济开放度以提升技术。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戴枫  孙文远  
本文基于要素禀赋理论,在将劳动力划分为低、中、高技能三类的基础上,选取亚洲和拉丁美洲部分发展中国家1960-2005年的数据,建立非平衡面板模型,分析两地区的开放对国内收入分配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亚洲和拉丁美洲发展中国家的对外开放确实对国内收入不平等起到推动作用。目前的开放有利于中等技能劳动力相对丰裕的发展中国家,而不利于低技能劳动力相对丰裕的国家。总体的贸易依存度对拉美不平等的推动作用更大,但外资对亚洲不平等的推动作用更大;制造业出口倾向于扩大拉美国家的收入差距而缩小亚洲国家的收入差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