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55)
2023(17742)
2022(15009)
2021(13830)
2020(11570)
2019(27053)
2018(26265)
2017(50379)
2016(27021)
2015(30598)
2014(30527)
2013(30592)
2012(29240)
2011(26791)
2010(27394)
2009(25645)
2008(25616)
2007(23013)
2006(20849)
2005(19477)
作者
(78872)
(65942)
(65834)
(62754)
(42713)
(31733)
(30055)
(25507)
(25247)
(23752)
(22699)
(22107)
(21361)
(21311)
(21008)
(20495)
(19382)
(19222)
(19165)
(19079)
(16866)
(16344)
(16115)
(15257)
(14995)
(14929)
(14647)
(14621)
(13354)
(13121)
学科
(134402)
经济(134272)
管理(73498)
(72362)
(56022)
企业(56022)
方法(51959)
数学(45553)
数学方法(45116)
中国(39234)
(35238)
地方(31549)
(29936)
(29864)
贸易(29841)
(28911)
业经(26612)
(24636)
(24293)
农业(23598)
(21385)
银行(21346)
(21315)
金融(21313)
(20629)
环境(18280)
地方经济(17841)
(17761)
(17335)
(17204)
机构
大学(399095)
学院(396349)
(182952)
经济(179435)
研究(148050)
管理(147337)
理学(124361)
理学院(122912)
管理学(121068)
管理学院(120295)
中国(114716)
(85786)
(84452)
科学(83900)
(75742)
研究所(67749)
中心(66142)
财经(65398)
(64616)
(62012)
(59367)
经济学(57931)
北京(55664)
(53555)
师范(53101)
业大(52573)
(52437)
经济学院(52020)
农业(50105)
(48649)
基金
项目(247648)
科学(195858)
研究(184955)
基金(181060)
(157111)
国家(155556)
科学基金(132163)
社会(120474)
社会科(114413)
社会科学(114383)
(93935)
基金项目(93130)
教育(84569)
自然(81183)
(79706)
自然科(79291)
自然科学(79266)
自然科学基金(77919)
资助(76010)
编号(74009)
成果(62645)
(58127)
(56824)
重点(56219)
课题(52474)
国家社会(50924)
(50599)
教育部(49250)
发展(47822)
(47459)
期刊
(213762)
经济(213762)
研究(131984)
中国(87082)
(64220)
(60069)
学报(57417)
管理(57057)
科学(54654)
(45257)
金融(45257)
教育(44439)
大学(44132)
学学(41017)
农业(40464)
经济研究(36037)
技术(34309)
财经(33689)
业经(32253)
(29206)
问题(28609)
(28448)
国际(25917)
世界(23118)
(22898)
技术经济(21521)
统计(20269)
图书(18590)
商业(18504)
(17890)
共检索到6392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盛誉  
本文从实证角度出发,通过使用一个跨国的回归分析,从实证角度出发讨论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开放与其自身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完全的贸易自由化将不但无法推动而且可能阻碍一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进一步,对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的分析表明:自由贸易本身仍旧是经济发展的动力,真正影响一国贸易福利改善的因素是要素市场所存在的扭曲。因此,在加强对外开放的同时,为了促进本国经济的增长,一国应在长期采取“对症原则”的基础上,采取措施彻底消除要素市场的扭曲。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林  顾江  
本文使用85个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面板数据对知识产权保护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知识产权保护的增长效应取决于一国技术水平与世界技术前沿之间的差距。当一国技术水平接近技术前沿时,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经济增长,相反则会阻碍经济增长;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符合本国经济利益的知识产权保护程度是不一样的;在发展中国家相关工作不断取得进展的前提下,评价其知识产权状况应该采取相对较低的标准。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永升  杨伟坤  荣晨  
本文利用金融开放度指标,从影响路径的角度解释了金融开放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对于发达国家而言,通货膨胀的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适宜,从而刺激经济增长;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正向效应不显著,外资流入可能更倾向于进行投资和投机活动,而不投向实体产业。金融开放是否有利于一个经济体的增长,要取决于经济体的初始条件以及综合环境,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更容易享受金融开放带来的正向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建刚  魏蔚  
考察了价格贸易条件对亚洲7国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和菲律宾价格贸易条件的恶化都促进了本国的经济增长。而价格贸易条件对价格水平的影响却呈现出差异性,随着价格贸易条件的改善,菲律宾和土耳其(1)的价格水平呈现出下降趋势;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巴基斯坦的国内物价水平反而会上升。VEC模型的分析结果显示:当受到价格贸易条件变动冲击时,中国、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和菲律宾的经济虽然会一时偏离长期均衡状态,但通过误差修正过程影响人均实际GDP,其经济仍将恢复均衡。而印度和马来西亚变量间长期均衡关系对人均实际GDP的影响并不显著。针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分析,当价格贸易条件变动造成经济不均衡时,通过误差修正过程调整物价,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经济会重新恢复均衡状态,但变量间长期均衡关系并不能对中国、菲律宾和土耳其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产生显著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瑞琴  
产品内贸易模式和传统贸易模式将会对一国的长期经济增长带来不同的影响,本文分别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论证。理论分析部分我们主要从五个方面阐述了两种贸易模式对一国长期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性,并认为产品内贸易模式能够为一国长期的经济增长带来更大的推动作用。实证分析部分我们以中国为研究对象,分别以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作为产品内贸易和传统贸易的典型代表,首先采用协整的分析方法证明了本文理论分析的结论。然后,我们利用脉冲响应函数研究了两种贸易模式对一国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最后,我们又通过面板数据的回归分析,简要说明了影响产品内贸易对一国经济增长作用的主要因素。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认为,要大力提高我国...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吴浜源  王亮  
传统理论认为,贸易条件的改善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本文基于25个发展中国家1980-2011年的平行面板数据,对贸易条件变动如何影响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一方面,贸易条件的恶化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这与传统理论相悖;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开放程度的提高,这种促进作用逐渐减弱。此外,贸易条件的频繁剧烈变动不利于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齐绍洲  李锴  
本文假设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能源消费强度差异是两者之间人均GDP差异的函数,然后在加入了地区和时间虚拟变量后检验二者之间的关系,并通过使用面板数据计量模型对1991~2005年10个发展中国家和10个发达国家进行实证估计。本文的研究结论为:第一,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人均GDP差异存在收敛,随着人均GDP的收敛,两者之间的能源消费强度差异也是收敛的,并且收敛的速度快于人均GDP的收敛速度。第二,所选取的这10个发展中国家在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差异过程中,其能源使用效率都在提高,但仍然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必须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进一步采取措施提高其能源使用效率。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树培  高连水  魏下海  
文章将人力资本结构因素纳入到贸易开放与发展中国家内部收入差距关系的分析框架之中,通过理论推理和实证检验考察了贸易开放、人力资本结构对发展中国家收入差距扩大的影响机制、条件与力度。研究表明,贸易开放对发展中国家收入差距扩大的影响不但与其所带来的技术进步类型有关,还与该国的产业发展战略和人力资本(人才供给)结构密切相关。就我国而言,人力资本结构升级速度慢于贸易产品结构升级速度,是贸易尤其是出口导致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条件。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勇  王玺  古明明  
本文探讨发展中国家投资和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对其经济发展和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意义。实证研究表明,投资和基础设施存量的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有显著推动作用;不同制度条件影响投资效率;高投资率不一定带来高增长率。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丹  章元  
发展中国家是未来城市化的重心,如何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大城市过度扩张和不同区域城市间发展的不平等已经成为各国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理论分析首先提出三个理论假说: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开放会降低城市集中度;在城市化进程还未结束前,发展中国家城市集中度的下降会随着贸易开放逐渐放缓;发展中国家沿海边境地区城市集中度更容易受贸易开放影响。进一步采用143个发展中国家1960-2012年的面板数据,利用工具变量法实证发现,加入WTO和提高进出口占GDP的比重显著降低了城市集中度及其下降速度;基于中国宏观数据的分析发现,中国加入WTO和两次金融危机事件的影响进一步验证了贸易开放降低中国(特别是东部沿海边境地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振宇  
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银行在发展中国家银行体系的重要性不断提高,但理论界对跨国银行对外投资模式选择问题所进行的理论研究比较少。鉴于此,本文专门针对发展中国家,从东道国的视角在修改Hotelling(1929)、Kreps和Scheinkman(1983)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跨国银行新设投资和并购比较的博弈模型。本文的比较研究的结果表明收购价格、垄断利润和新设投资的利润是影响跨国银行对外投资模式选择的三个最重要的因素。而新设投资的成本、东道国银行的技术水平以及东道国市场消费者剩余的大小都会对跨国银行投资模式的选择产生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钧霆  
战略贸易政策作为一种主张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政府可以对贸易和产业活动进行适度干预的理论,从其产生伊始就受到世人关注。虽然战略贸易政策理论兴起于发达国家实践,但从理论研究的逻辑延伸和现实需要出发,仍有许多学者致力于将其引入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实践中。战略贸易政策理论对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战略贸易政策在发展中国家实施要取得良好的效果,还需要一些基本条件,这些条件包括:产业识别、时间选择、政府质量和外部约束。发展中国家在推行战略贸易政策过程中应该谨慎处理好这些问题,以更快地推动贸易和产业发展。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余熙  蔡秀玲  
新古典主义与结构主义均未能很好地解释二战以来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差异。林毅夫认为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只有遵循其要素禀赋结构时才符合比较优势,经济也才最富有竞争力。本文对技术选择指数进行了修正,并基于95个发展中国家的面板数据对"林毅夫经济增长命题"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率与技术选择指数存在着倒"U"型关系,即在给定要素禀赋结构条件下存在着最优的产业结构,从而为"林毅夫经济增长命题"的存在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余熙  蔡秀玲  
新古典主义与结构主义均未能很好地解释二战以来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差异。林毅夫认为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只有遵循其要素禀赋结构时才符合比较优势,经济也才最富有竞争力。本文对技术选择指数进行了修正,并基于95个发展中国家的面板数据对"林毅夫经济增长命题"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率与技术选择指数存在着倒"U"型关系,即在给定要素禀赋结构条件下存在着最优的产业结构,从而为"林毅夫经济增长命题"的存在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家智  张明  王文涛  
运用Malmquist指数和面板协整方法,测度了39个发展中国家在1995~2010年通胀治理效率,并分析影响通胀治理效率的宏观决定因素及渠道。实证结果发现,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通胀治理效率并没有明显改善。在通胀治理效率的决定因素中,货币与财政政策的自主性、汇率弹性、金融自由度等因素既影响政府决策效率,又关乎政策传导效率,从而显著影响发展中国家的通胀治理效率;金融发展因素则主要通过提升政策传导效率影响通胀治理效率;而经济开放对各效率指标的影响都不显著。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注重金融市场的培育并配套相应的金融监管从而享有较高的通胀治理政策传导效率。进一步提升中国通胀治理效率应在增强货币政策和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