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23)
2023(13244)
2022(11385)
2021(10446)
2020(8775)
2019(20384)
2018(19866)
2017(37467)
2016(20259)
2015(23231)
2014(23170)
2013(23299)
2012(22357)
2011(20609)
2010(20857)
2009(19221)
2008(19311)
2007(17396)
2006(15466)
2005(14302)
作者
(61744)
(51697)
(51637)
(49037)
(32897)
(24896)
(23593)
(20081)
(19601)
(18401)
(17777)
(17450)
(16557)
(16479)
(16384)
(15981)
(15592)
(15345)
(14812)
(14810)
(13094)
(12850)
(12604)
(11746)
(11728)
(11632)
(11572)
(11428)
(10521)
(10466)
学科
(96200)
经济(96104)
(51341)
管理(50300)
方法(38519)
(37913)
企业(37913)
数学(34305)
数学方法(34043)
中国(31002)
(27408)
地方(23772)
(20021)
贸易(20006)
业经(19742)
(19709)
(19410)
(18603)
农业(18443)
(17009)
(15949)
银行(15902)
(15644)
金融(15642)
(15446)
环境(14561)
(14343)
(13556)
地方经济(13236)
技术(12547)
机构
大学(302593)
学院(300571)
(133266)
经济(130763)
研究(115259)
管理(108774)
理学(92294)
理学院(91089)
管理学(89632)
管理学院(89050)
中国(87484)
科学(69429)
(66526)
(60188)
(59075)
(56519)
研究所(54678)
中心(51415)
财经(46542)
(45941)
业大(45020)
农业(44488)
北京(43124)
经济学(42431)
(42364)
(41613)
师范(41195)
(40546)
经济学院(38345)
(36147)
基金
项目(194681)
科学(152498)
研究(141928)
基金(141123)
(124876)
国家(123516)
科学基金(103251)
社会(91265)
社会科(86540)
社会科学(86513)
(74586)
基金项目(73615)
自然(64394)
教育(64337)
(63826)
自然科(62884)
自然科学(62861)
自然科学基金(61791)
资助(58439)
编号(56328)
(47700)
成果(46990)
重点(44787)
(44032)
(40065)
课题(39996)
国家社会(38780)
发展(38520)
(37919)
创新(37605)
期刊
(152017)
经济(152017)
研究(95304)
中国(65681)
(52753)
学报(50184)
科学(46005)
(43935)
管理(39742)
大学(37407)
农业(36152)
学学(35034)
教育(33446)
(30477)
金融(30477)
经济研究(25531)
技术(25230)
业经(24112)
财经(23446)
问题(20489)
(20370)
(20341)
(18302)
世界(16880)
国际(16453)
技术经济(15709)
图书(14698)
(14525)
统计(14180)
资源(13860)
共检索到4696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刘钢,杨鸽  
一 引言 一般来说,社会结构、文化背景、经济和环境条件是影响生育率变化的主要因素。在人们有意识地控制生育率之前,生育模式的转变主要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这点在欧洲前工业化社会的国家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计划生育政策的出现,标志着人为地控制人口增长的开始。这时,实行计划生育中国家特别是一些低收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潘纪一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当前的人口发展正处于低死亡、高出生和高自然增长的阶段。降低死亡率,特别是降低婴儿死亡率是任何国家的目标之一。因而要降低人口的迅速增长,只能着眼于降低出生率。出生率是按出生人数与总人口之比来计算的。其增减除了生育率变化因素外,还受人口年龄性别构成的影响,而当前的育龄人口构成早由十几年前以至几十年前的出生所决定,已无法改变。所以控制人口增长只能从降低生育率着手。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祖述宪,程萍,温亮  
近50年来发展中国家的死亡率呈明显的长期下降趋势。对于这种趋势有许多解释:经济的发展;食物的增加和营养的改善;医学的进步和公共卫生新技术的应用以及文化教育水平提高和行为的变化等。但是这些因素都不能圆满地解释各国或不同时期的死亡率模式,因而必须考虑这些因素的交互作用。近年Murray与Chen提出一种新的健康资产学说,认为死亡率长期下降趋势不受短期因素的影响,是由于物质的和社会文化的健康资产的积累的结果。本文讨论影响死亡率诸因素的作用,并介绍健康资产学说及其对制定社会卫生政策的意义。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邬沧萍  
当前世界一百多个国家中出生水平差别很大,高的高达45‰—50‰,甚至有更高的。非洲的马里、苏丹、尼日利亚、肯尼亚,亚洲的南北也门、阿富汗、孟加拉等以及拉丁美洲的洪都拉斯、尼加拉瓜等都是高出生的类型。在这些国家里一个育龄妇女平均生育近7个小孩。但是在另一端,却有些国家出生率低到10‰—13‰,一个妇女平均生育1.5—1.7个小孩。西北欧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建民  
生育率下降的经济后果并非都可以简单地自动生成,生育率下降所创造的经济机会能否实现、实现的程度如何,还要取决于诸多的经济和社会因素。要正确认识中国生育率下降的经济后果,还必需深入研究这些经济后果的形成机制及其制约因素。生育率下降经济后果形成机制的基础是人的生命周期的经济行为,即通过个人资源配置方式、投资模式、劳动力供给及收入能力的变化形成一系列积极的经济后果。中国生育率的下降也创造了这样的经济机会。但是,这些经济机会的实现还有赖于宏观经济绦件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进一步调整。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高越  
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联系越来越密切。在当前金融危机下,促进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中国与164个发展中国家贸易关系的考察,揭示了中国对不同地区和不同发展程度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地区结构和贸易潜力以及决定因素。从政策上分析,中国可以利用区域性的优惠贸易安排和"走出去"战略,进一步促进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和美洲中低收入国家的贸易联系。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邢哲  
任何汇率制度都不能适合所有的时期,也没有一种汇率制度可以适用于任何国家,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的选择更是理论界讨论的热门话题。本文在回顾不同国际货币体系时期汇率制度选择理论的基础上,尝试探讨以36个发展中国家为样本,对汇率制度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公茂刚  王学真  
本文分析了发展中国家的谷物供给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认为发展中国家的谷物供给在全球谷物供给中处于不利地位,谷物生产仍是发展中国家谷物供给的最主要来源,但其占谷物供给总量的比重在不断下降,而谷物净进口的比重则日益上升,影响发展中国家谷物生产的主要因素是土地、劳动力和灌溉用水,而机械、化肥的作用较小,这与发展中国家生产力落后、人均收入水平低的特点有关,而且这一特点又影响了发展中国家的谷物储备和进口能力。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建民,王金营  
本文在特定的假设条件下,构建一个动态人口一经济模型,从人口作为消费者影响资本积累、作为劳动者影响生产两方面入手,分析人口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并对在特定假设条件下的人口一经济系统进行模拟,以判断中国生育率下降和控制人口增长对中国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贡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韦艳  张力  
中国生育率在过去30年持续下降至较低水平,围绕下降的主要动因及其政策涵义的争论热烈。文章以"农村二孩"试点之一的翼城为案例,重新梳理和检视了在已有研究中较为忽视的翼城试点出台的背景和政策实施细则,并从多个方面考察了翼城生育政策对生育行为和生育意愿的影响。与已有研究对翼城试点的认识不同,政策文献回顾表明:"农村二孩"生育政策只是在初婚时间、生育子女数和生育间隔方面做出一些技术性"调整"以缓解国情与民情的矛盾,并没有实质性地改变实施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初衷。多维度数据分析交叉印证了在实施限制性的生育政策以后,社会经济发展变量不能解释生育率的下降,翼城现有生育行为和生育意愿更多是政策干预的结果,是政策促成的外生性转变,而非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导致低生育意愿的内生性转变。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邬沧萍,贾珊  
19世纪中到20世纪中,欧洲人口生育率的普遍下降证明了现代人口学的先驱者Laundry,Becker和Notestein在20世纪提出人口转变的假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Robert D.Retherford,Minja Kim Choe,Chen Jiajian,李希如,崔红艳  
1990年代以来 ,中国的生育水平持续下降 ,已经进入低生育国家的行列。 2 0 0 0年人口普查 ,中国的总和生育率为 1 2 2 ,明显存在漏报。那么中国的生育率到底下降了多少 ?本文利用亲生子女法、生育史重构法和胎次递进比方法分析了 1 990年代生育率的下降过程 ,认为 2 0 0 0年总和生育率最准确的估计应为 1 5 8。通过分解总和生育率的变化 ,认为 1 990年代生育水平的下降 ,2 /5归因于结婚年龄的推迟 ,3/5归因于婚内生育率的下降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乔晓春  
在经历着物质文明急剧变化的同时,中、日两国家都先后经历了一场深刻的人口革命。勿庸置疑,在人口革命的背后,必须存在着导致这种变革的多重因素。本文试图比较和讨论两国生育率下降过程,导致这种下降的原因;日本低生育率下的人口发展对策;中国低生育率问题及可借鉴的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延红  吴石磊  牛银舟  
发展中国家农业位于全球农业价值链"微笑曲线"的谷底,从事附加值较低的提供原材料、初级加工等生产环节,长期遭受利益分配不平等待遇。文章通过测算41个代表性国家2000—2016年的出口技术复杂度,发现发展中国家农产品出口技术复杂度均落后于发达国家,且差距逐渐扩大。为了研究制约发展中国家农业价值链的影响因素,利用33个发展中国家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垂直专业化抑制发展中国家全球农业价值链分工地位,贸易开放度、研发投入、人力资本则起到强化作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里光年  
进入21世纪以来,发展中国家企业跨国并购的迅猛发展改变了世界并购格局。从世界经济的宏观视角看,影响发展中国家企业跨国并购的因素主要有经济全球化的牵引作用,世界经济周期的助推与制约,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为发展中国家企业的"优势产业扩张"与垄断优势的获取提供了机遇,世界经济中的不确定因素带来的冲击,非传统安全壁垒对并购的阻滞。因此,只有充分预估与周全应对这些外部影响,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在跨国并购中才能实现更好地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