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74)
2023(9820)
2022(8221)
2021(7705)
2020(6104)
2019(14232)
2018(13715)
2017(26034)
2016(13729)
2015(15733)
2014(15337)
2013(15424)
2012(14756)
2011(13670)
2010(13757)
2009(12622)
2008(12674)
2007(11214)
2006(10317)
2005(9752)
作者
(38959)
(32624)
(32436)
(30537)
(21077)
(15554)
(14731)
(12527)
(12500)
(11435)
(11237)
(10911)
(10506)
(10427)
(10387)
(9920)
(9648)
(9403)
(9386)
(9143)
(8302)
(7901)
(7896)
(7493)
(7390)
(7205)
(7167)
(7158)
(6476)
(6447)
学科
(68960)
经济(68886)
(41627)
管理(38614)
(33061)
企业(33061)
中国(24785)
方法(24090)
数学(21307)
数学方法(21222)
地方(18303)
(18295)
(17529)
(15048)
贸易(15032)
业经(14891)
(14652)
(13579)
农业(12389)
(12253)
金融(12253)
(12124)
银行(12114)
(11853)
(11705)
(11274)
财务(11258)
财务管理(11232)
企业财务(10861)
地方经济(10526)
机构
大学(200466)
学院(199770)
(95289)
经济(93772)
研究(77904)
管理(73840)
理学(62201)
中国(62144)
理学院(61466)
管理学(60831)
管理学院(60445)
(44322)
(43847)
科学(42367)
(39254)
研究所(35149)
财经(34182)
中心(33848)
(31345)
经济学(30574)
北京(29554)
(29547)
(29145)
(27653)
经济学院(27481)
(27039)
师范(26824)
财经大学(25514)
业大(23755)
(23495)
基金
项目(125019)
科学(100058)
研究(95127)
基金(92779)
(81057)
国家(79983)
科学基金(67916)
社会(63994)
社会科(60889)
社会科学(60878)
基金项目(47751)
(45393)
教育(42347)
自然(40208)
自然科(39261)
自然科学(39250)
(39233)
自然科学基金(38592)
资助(38387)
编号(36892)
(32914)
成果(31101)
(29525)
重点(28533)
国家社会(27814)
发展(27487)
(27034)
中国(26751)
课题(26146)
(26057)
期刊
(112005)
经济(112005)
研究(69349)
中国(45961)
(33802)
管理(30447)
(28736)
科学(27644)
学报(26920)
(23931)
金融(23931)
教育(21580)
大学(21352)
农业(20168)
学学(19874)
经济研究(19576)
财经(17798)
业经(17496)
技术(15993)
(15472)
问题(14730)
(14504)
世界(13911)
国际(13845)
(11991)
技术经济(10022)
经济问题(9173)
经济管理(9118)
(9045)
论坛(9045)
共检索到3260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杜群阳  王妍  
跨国公司的R&D资源从封闭到向发达国家开放,再到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经历了特殊的发展阶段。目前,发展中国家正成为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R&D网络的重要节点,本文基于UNCTAD2005年的世界投资报告,分析了跨国公司R&D资源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现状,提出了发展中国家对接跨国公司R&D资源转移的比较优势理论,揭示了“推拉吸引”四个促进R&D资源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动力机制,并剖析了发展中国家利用跨国公司R&D资源方面存在的不足,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朴英姬  
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在全球舞台上占据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然而发展中国家政府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公共权力却被严重地削弱。为了制衡跨国公司的市场权力,需要赋予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投资以新的使命,即实现在追求财富和社会公正之间的协调发展,注重在发展中国家履行社会责任。由于跨国公司和发展中国家各自具有的特殊性及双方的复杂利益关系,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履行社会责任具有独特属性。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履行社会责任还应有区别于在发达国家履行社会责任的特殊关注。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邹木兰  冯益谦  
本文从弥补资金不足与谋取高额利润、吸收先进技术与妨碍民族工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与扩大国内收入差距,以及促进外贸发展与损害经济利益四个方面的关系,分析了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认为它如同一把双刃剑,正反作用同在,收益与风险并存。因此,应辩证地具体分析跨国公司的双重影响,以便控制有道,运用得当,趋利避害,以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建设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楚天骄  宋韬  
跨国公司R&D全球化,尤其是R&D投资向发展中国家的扩散,对传统跨国公司理论提出了挑战。文章研究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R&D投资的发展历程、空间演变和空间特征,并剖析这种空间格局的形成原因。表明企业的资源观对跨国公司R&D全球化具有较强的解释力。中国应抓住跨国公司调整R&D投资空间布局的有利时机,尽快制定政策吸引和利用跨国公司R&D投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世界发展中国家20家最大跨国公司“S”表示该公司在1993年评上世界最大500家服务性公司。“·”表示该公司在1993年没有评上世界最大500家工业性公司或者最大500家服务性公司。资料来源:根据美国《幸福》杂志1995年8月7日第15期提供的“19...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阎建东  
一、引论 1960年,海默在其博士论文中首次将国际直接投资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从此开创了有关跨国公司国际生产和国际投资的理论研究。鉴于50、60年代美国跨国公司在国际直接投资领域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所以最初的跨国公司理论主要以美国的巨型跨国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先后出现了海默和京德尔伯格先后提出的“寡占优势论”和”垄断优势论”;维农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论”;凯夫斯的“产品差别能力说”等等。进入70年代,日本一桥大学的小岛清教授针对日本不断扩大的对外直接投资有别于美国式的投资,提出了“日本式对外直接投资理论”,70年代后半期和80年代初期出现了影响颇大的“内部化理论”,代表人物有英国里丁...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建南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和政治中的重要作用将得到越来越明显的体现。不仅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发展令人瞩目,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对其经济增长所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据联合国贸发会议新近发表的《’98世界投资报告》显示,至1997...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翁琼华  
刍议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的社会责任翁琼华在向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过程中,跨国公司可有偿获取东道国的各种资源,包括熟练工人、消费市场、商业伙伴及各种商业机会等。但是,它更有义务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包括环境保护、人力资源开发和企业道德建设等。1.环境保...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罗汉  
文章梳理了进半个世纪以来两类跨国公司的主要理论和观点,重点梳理和对比归纳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研究学者对新跨国公司的研究思路、基本视角和主要结论。并对下一步对于新跨国公司的研究方向做了简要展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罗汉  
文章梳理了进半个世纪以来两类跨国公司的主要理论和观点,重点梳理和对比归纳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研究学者对新跨国公司的研究思路、基本视角和主要结论。并对下一步对于新跨国公司的研究方向做了简要展望。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黄文平  
自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以外国直接投资(FD I)为代表的全球经济一体化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随着投资、生产、运输和贸易的全球合作的不断深入,跨国公司的权力也得到了急速扩展,这使得外国直接投资的目标国家,尤其是那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和政治主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威胁或削弱。在此背景下,反全球化运动向以强调市场机制、反对政府干预为政策主张的“华胜顿共识”提出了挑战。文章认为,以美国模式为核心的“华胜顿共识”存在不可克服的局限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必须超越“华胜顿共识”,才能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罗鹏  魏浩  
跨国公司作为全球经济的发动机,依然是国际研发的主体。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跨国公司的国际研发也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的研发投入日益增加,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本文认为,发展中国家在积极吸引跨国公司研发投资的同时,应该趋利避害,发展本国的经济。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宋泓  柴瑜  
本文认为,跨国公司是一把双刃剑,发展中国家既不能只看到它们的积极影响而放纵它们,依赖它们,也不能只注意它们的消极影响而中止与它们的合作。充分利用跨国公司的促进作用,并严格限制它们过多的介入,大力扶持本国企业的发展,逐步实现产业自立是发展中国家的最佳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