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59)
2023(16392)
2022(14011)
2021(13187)
2020(10812)
2019(25179)
2018(24921)
2017(47582)
2016(25458)
2015(28657)
2014(28605)
2013(28480)
2012(26717)
2011(24400)
2010(24526)
2009(22269)
2008(21889)
2007(18956)
2006(16996)
2005(15413)
作者
(74255)
(61671)
(61233)
(58121)
(39505)
(29526)
(27892)
(24222)
(23488)
(21936)
(21073)
(21066)
(19680)
(19661)
(19176)
(19041)
(18370)
(17885)
(17570)
(17540)
(15495)
(15246)
(14744)
(13959)
(13786)
(13731)
(13708)
(13459)
(12395)
(12191)
学科
(112267)
经济(112150)
管理(68158)
(66731)
(53398)
企业(53398)
方法(46344)
数学(39779)
数学方法(39389)
中国(34550)
(29920)
(27595)
贸易(27575)
地方(27086)
(26761)
业经(24407)
(24312)
(22679)
(20162)
农业(19905)
(17827)
银行(17779)
(17518)
金融(17517)
(17196)
环境(17159)
(16990)
理论(16456)
技术(16265)
(15731)
机构
大学(368455)
学院(365038)
(156518)
经济(153435)
管理(141358)
研究(133261)
理学(121570)
理学院(120151)
管理学(118242)
管理学院(117592)
中国(99951)
(80444)
科学(79943)
(68694)
(67292)
研究所(61337)
(58369)
中心(58235)
财经(54819)
(52640)
业大(52078)
北京(52058)
(50051)
(49948)
师范(49485)
(48375)
经济学(47901)
农业(45436)
经济学院(43157)
(42674)
基金
项目(246090)
科学(193960)
研究(181843)
基金(179289)
(156985)
国家(155449)
科学基金(132236)
社会(115796)
社会科(109834)
社会科学(109805)
基金项目(94365)
(93419)
自然(84096)
教育(82270)
自然科(82137)
自然科学(82117)
自然科学基金(80688)
(79502)
资助(74441)
编号(72966)
成果(60248)
(56272)
重点(55439)
(55213)
课题(51019)
(50671)
国家社会(48205)
教育部(47442)
创新(47352)
科研(46527)
期刊
(174751)
经济(174751)
研究(115578)
中国(73094)
学报(56814)
科学(53904)
(53889)
管理(53326)
(49018)
大学(43251)
教育(41649)
学学(40433)
农业(37950)
(33701)
金融(33701)
技术(30588)
经济研究(29417)
业经(27939)
财经(26729)
问题(23695)
(23031)
(22741)
(20384)
国际(20296)
图书(19702)
世界(18760)
技术经济(17841)
科技(17402)
理论(16947)
现代(16469)
共检索到5549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郑有国  刘佑军  
非均衡是一种经济常态,外贸结构也普遍地表现出非均衡的特征。比较优势的分工原则在促进发展中国家低级要素优势得以发挥的同时也搭建了发展中国家弱性非均衡的外贸结构,而后发优势取向为发展中国家走向强势非均衡的外贸结构提供了一条更为有效的演进路径。未来我国的外贸结构演进要超越比较优势,更加注重发挥后发优势。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郎丽华  
受区域贸易组织的发展和壮大国家利益的考虑、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全球经济运行规则尚未建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尚未形成。尽管如此,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仍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利用后起国优势的机遇。由于国际经济环境及自身条件的制约,政府合理而有效地干预经济对发展中国家成功地利用后起国优势是非常必要的。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吴建伟  
当前发生的科技创新将以往分散进行的技术创新活动与科学研究直接地结合起来,改造着产业的生产过程和组织形式,推动了世界经济和贸易的持续增长。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分工正面临着两方面的挑战。首先,科技创新活动及其成果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仅有少数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具备了一定的科技创新能力。人们担忧发展中国家难以进入资本与技术密集产品的国际分工领域。其次,更为严峻的挑战是科技创新活动正向劳动密集型产业扩散。通用型技术的采用使得传统产业中劳动使用量大为减少。随着产品成本中劳动比重的降低,发达国家的企业有可能重新占据传统产业的竞争优势。国际经济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颖  
发展中国家的外贸发展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体制因素的影响力日渐突出,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立足体制因素差异比较优势研究基础,探究体制因素在发展中国家外贸发展过程中的影响。产权体制、教育体制和体制变迁对发展中国家的外贸发展有重大影响。在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放权让利推动形成新型外贸分工体系,贸易制度变迁促进了外贸资源优化配置,外贸管理体制促进了外贸市场环境的公平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颖  
发展中国家的外贸发展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体制因素的影响力日渐突出,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立足体制因素差异比较优势研究基础,探究体制因素在发展中国家外贸发展过程中的影响。产权体制、教育体制和体制变迁对发展中国家的外贸发展有重大影响。在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放权让利推动形成新型外贸分工体系,贸易制度变迁促进了外贸资源优化配置,外贸管理体制促进了外贸市场环境的公平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颖  
发展中国家的外贸发展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体制因素的影响力日渐突出,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立足体制因素差异比较优势研究基础,探究体制因素在发展中国家外贸发展过程中的影响。产权体制、教育体制和体制变迁对发展中国家的外贸发展有重大影响。在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放权让利推动形成新型外贸分工体系,贸易制度变迁促进了外贸资源优化配置,外贸管理体制促进了外贸市场环境的公平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叶春明  郑海青  孙薇  
由发达国家主导安排的国际货币体系具有内在的不均衡性和明显的不平等性。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浪潮的冲击下 ,这一货币体系的缺陷给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内外均衡带来了诸多不利的影响。在今后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中必须充分尊重和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要求 ,以适应世界经济的全面发展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蔡彬彬  
金融二元结构是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最为基本的特征。金融二元结构是由于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分工及其效率低下,导致金融市场被分割成两种不同性质市场的状态。表象上金融二元结构是金融市场的分割,本质上则是金融分工水平及其效率的差异。市场型与制度型是金融二元结构的两种基本类型。从长期看,金融二元结构会阻碍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中国金融二元结构是一种典型的制度型二元结构,在金融二元结构的产生和消除过程中,制度效率起着决定性作用。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朱炳文  
发展中国家外债的特点朱炳文外经贸部经研所近几年来,发展中国家的债务状况继续改善,外债增长速底放慢,外债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外债还本付息额减少,财政状况略有好转。一、外债增长速度放慢发展中国家的外债1992年为15340亿美元,比上年的14850亿美元...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志洋   丁洋   张静  
外债水平影响国家金融体系稳定,尤其对于发展中国家,然而有关气候风险如何影响发展中国家外债水平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少。本文使用德国Germanwatch开发的全球气候风险指数,以2007年至2019年全球主要发展中国家为样本,研究气候风险对发展中国家外债水平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实证结论表明,第一,气候风险将导致发展中国家公共外债和公共担保私人外债存量、发展中国家长期外债存量显著增加;第二,分位数回归结果显示,极端的气候风险会使发展中国家外债水平显著增加;第三,基于发展中国家样本的调节效应模型显示,整体宏观制度环境好的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风险时外债水平较低;第四,中介效应模型表明,气候风险会导致发展中国家政府财政支出增加,进而引起本国外债的上升。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陈海东  刘跃斌  
发展中国家外资政策比较谈陈海东刘跃斌早在1948年,英国经济学家哈罗德在阐述经济增长模型时就提出,当国内储蓄不足以支持理想的经济增长时,应利用国外储蓄(即引进外资)促进资本形成,以推动经济增长。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在论述“起飞”理论时,也提出引进...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文  
如何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不同国家可能处于不同的经济均衡和平衡增长路径,这最终促使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增速趋于收敛,实际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经济均衡的方式大体可以分为低收入均衡、中等收入均衡和高收入均衡,经济结构的差异、世界市场的不完全竞争以及国家治理不善是发展中国家进入中、低收入均衡的内在原因。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在打破低收入均衡、实现经济高速增长中的作用,同时,比较了长期处于中等收入均衡的巴西和成功跨越低、中等收入均衡的韩国的发展路径。最后,认为发展中国家应当重点关注如何通过内部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打破经济的低、中等收入均衡,促使经济向高收入均衡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鹏  
本文首先对发展中国家模块化陷阱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将产品内模块数量演化模型与产品中间投入分工均衡模型相结合,分析了发展中国家模块化陷阱的形成。产品模块化使不同国家的分工均衡随着技术演化实现了从最终产品间到产品内模块层面的转移,在最终产品层面形成发展能力是发展中国家突破模块化陷阱的基本要求,而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将产品建构知识创新与模块创新相结合。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慧  
资本外逃是开放经济中所特有的一种资本流动形式,其对国民经济影响巨大。本文对国际范围内资本外逃的决定因素加以分析,并在投资者资产组合理论的框架下建立资本外逃的一般均衡模型,着重分析投资者资产组合的调整行为对发展中国家产生的影响,由此得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夏京文  
发展中国家外资利用的经济绩效取决于其外资利用规模的扩大及外资利用效率的提高, 外资利用效率的提高取决于一定规模的外资对该国产业结构与地区经济结构的提升与改善。但外资利用 环境是取得外资利用经济绩效的先决条件,它制约着外资利用的规模和结构。因此,一定时期发展中国家 外资利用的环境、规模与结构是其取得外资利用经济绩效的决定因素,三者之间是否相容、相容的方式与 程度的不同制约着发展中国家外资利用的经济绩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