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16)
2023(8798)
2022(7397)
2021(6811)
2020(5462)
2019(12597)
2018(12247)
2017(22533)
2016(12141)
2015(13894)
2014(13684)
2013(13781)
2012(13427)
2011(12732)
2010(12643)
2009(11515)
2008(11335)
2007(9992)
2006(9168)
2005(8760)
作者
(36223)
(30244)
(30177)
(28740)
(19691)
(14507)
(13606)
(11872)
(11766)
(10816)
(10627)
(10153)
(9986)
(9978)
(9738)
(9471)
(9044)
(8737)
(8686)
(8520)
(7911)
(7487)
(7301)
(6985)
(6812)
(6758)
(6749)
(6630)
(6226)
(6146)
学科
(61476)
经济(61424)
管理(27409)
(27322)
中国(23661)
方法(18872)
地方(18535)
(18371)
企业(18371)
(17838)
数学(16695)
数学方法(16616)
(14053)
贸易(14039)
(13639)
业经(13228)
农业(11963)
(11796)
(11305)
银行(11293)
(11168)
(11163)
金融(11162)
(10875)
(10769)
地方经济(10559)
环境(10198)
(9744)
发展(8666)
(8644)
机构
学院(177400)
大学(177305)
(83982)
经济(82524)
研究(76151)
管理(61319)
中国(59331)
理学(51046)
理学院(50335)
管理学(49718)
管理学院(49370)
科学(43885)
(40324)
(39866)
研究所(36156)
(35737)
中心(32741)
(31942)
财经(27638)
(27317)
北京(27167)
经济学(26966)
(26694)
(25617)
师范(25377)
(25311)
农业(24876)
经济学院(24172)
科学院(23891)
业大(23376)
基金
项目(113151)
科学(89311)
研究(85201)
基金(81848)
(72497)
国家(71858)
科学基金(59509)
社会(55578)
社会科(52752)
社会科学(52745)
(41882)
基金项目(41768)
教育(37665)
(36822)
自然(35323)
自然科(34480)
自然科学(34472)
资助(33943)
自然科学基金(33882)
编号(32935)
(31792)
成果(27778)
重点(26675)
(26352)
发展(26094)
(25661)
课题(24665)
中国(24614)
国家社会(24138)
(23551)
期刊
(101233)
经济(101233)
研究(61780)
中国(44023)
(31082)
学报(27053)
科学(26893)
管理(25302)
(24421)
农业(21983)
教育(21817)
(21219)
金融(21219)
大学(20403)
学学(18960)
经济研究(17366)
业经(15843)
技术(14789)
财经(14035)
问题(13351)
(13114)
世界(12788)
(12732)
国际(12509)
(12331)
技术经济(8842)
资源(8688)
(8656)
论坛(8656)
经济问题(8433)
共检索到2946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许强  刘维  高菲  王爱民  
广阔的南海热带海域拥有得天独厚的岛礁资源与环境优势,具有巨大的开发利用潜力。近年来,在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出与稳步践行的背景之下,加快南海岛礁渔业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已迫在眉睫。现代海洋牧场是集生境修复、资源养护、休闲渔业和景观生态于一体的渔业生产新业态,真正实现了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并重,但目前南海热带岛礁海洋牧场建设仍严重滞后。充分利用南海热带岛礁海域的资源与环境优势,发展热带海洋牧场可以有力振兴岛礁经济、保护与合理开发岛礁资源,同时也是维护南海海洋权益、实践"海洋强国"战略的有力举措。本文论述了南海热带岛礁海域开展海洋牧场建设的优势,包括政策优势、自然地理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经济优势等;提出南海热带岛礁海洋牧场的适宜建设模式,主要包括资源养护与增殖型海洋牧场和休闲旅游型海洋牧场;综述了广东、广西和海南省在热带近岸和岛礁海洋牧场建设方面的进展;阐述了热带岛礁牧场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风险,包括气候与自然灾害、生物敌害、基础设施落后、海域使用权审批严格等问题;基于对问题的分析,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与建议,包括科学选址、优化设施设计与投放方案、研发敌害应对技术、提升自动化信息化运营管理能力、创新牧场投资与运行模式、加大政府政策支持与扶持力度等,相关建议以期为未来南海热带岛礁海洋牧场建设提供策略支持。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忠义  林群  李娇  单秀娟  
本文对中国海洋牧场自建设以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国内外海洋牧场建立的背景与必要性,介绍了我国海洋牧场的研究内容和基本状况。阐述了国外海洋牧场研究内容与研究经验,特别是日本在海洋牧场研究方面的经验总结,国外研究者提出海洋牧场建立的终极目标是恢复自然生态系统。我国海洋牧场当前的研究侧重于牧场本身的建立与增殖种群数量恢复方面,对于牧场生态系统的研究虽有所涉猎,但多停留在研究初级阶段,研究精度与深度不够。提出我国海洋牧场今后研究重心应集中于牧场生态系统实时食物网结构与能量传递方面,在此基础上提高海洋牧场生产力,并建立海洋牧场与周边水域的自然营养通道以逐步改善与恢复海洋生态系统。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俊  陈丕茂  房立晨  陈国宝  黎小国  
为掌握南海柘林湾—南澳岛海洋牧场水域渔业资源本底情况,于2011年4月到2012年2月,使用Simrad EY60科学探鱼仪先后于不同月份对其进行了4次调查。调查显示2011年4月,21种评估鱼类总平均数量密度和平均资源量密度分别为2.68×104个/km2和0.73 t/km2;2011年8月,38种评估鱼类总平均资源数量密度和平均资源量密度分别为6.49×104个/km2和0.71 t/km2;2011年11月,33种评估鱼类总平均资源数量密度和平均资源量密度分别为4.14×104个/km2和0.93 t/km2;2012年2月,15种评估鱼类总平均资源数量密度和平均资源量密度分别为1.4...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丕茂  舒黎明  袁华荣  冯雪  佟飞  陈权  陈钰祥  于杰  陈国宝  余景  曾雷  黎小国  
海洋牧场是国内外长期广泛应用的海洋渔业发展举措。本文对国内外海洋牧场发展情况以及已有定义、分类情况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国外普遍将渔业资源增殖等同海洋牧场,从20世纪40年代以来人工鱼礁已从较单纯的聚鱼功能,拓展为海洋牧场生境保护和修复功能,目标是渔业资源增殖和利用。东北亚国家如日本、韩国建设人工鱼礁的目标是大规模增殖、聚集和捕获渔业资源;欧美诸多国家建设人工鱼礁主要是为了增殖保护渔业资源和开发休闲渔业。国外以渔业资源增殖为主旨的海洋牧场建设成败皆有,成功的方面仍值得中国借鉴。国外对海洋牧场定义和分类的数量较少,定义的提出和使用相对严谨。多年来,中国高度重视海洋牧场建设,将其作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渔民转产转业和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加以扶持。海洋牧场在建设规模、产出效果、技术水平、发展机制等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但由于起步较晚,产业和科技总体上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在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国内学者提出海洋牧场和海洋农牧化概念,并将二者进行了区分,其后诸多学者也将渔业资源增殖等同海洋牧场。近年来国内海洋牧场发展迅速,但海洋牧场定义不够规范,数量繁多、含义空泛、严谨性不足。最后,本文就海洋牧场发展趋势、发展理念、目标定位、建设内容、研究支撑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展望,认为实事求是并理性把握好现阶段海洋牧场的发展理念、定位、内容和目标,加强对农业农村部现有海洋牧场水产行业标准的宣传尤其是定义和分类的宣传,引导海洋牧场研究和建设工作有序开展,对于切实有效支撑海洋牧场健康发展十分重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史清华  
一天,同门师妹,宁波大学胡求光教授给我打来一个电话,期望我对她的专著写一个书评,我也没有多想,自认都是黄门(黄祖辉老师)弟子,研究的主题应差异不大,随口就答应了。没想到,几天后,寄到书案的专著《国家海洋发展战略与浙江蓝色牧场建设路径研究》,粗粗翻了一下,让我倍感头大。一个全新的领域,如何来评,能否完美交卷,成了我近一个月来心中的结。既然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红生  
海洋牧场是基于海洋生态学原理和现代海洋工程技术,充分利用自然生产力,在特定海域科学培育和管理渔业资源而形成的人工渔场。海洋牧场的特点包括以增加渔业资源量为目的、具有明确的边界和权属、苗种主要来源于人工育苗或驯化、通过放流或移植进入自然海域、主要以天然饵料为食和对资源实施科学管理等。早在1965年,我国学者曾呈奎先生就原创性地提出在海洋中通过人工控制种植或养殖海洋生物,建设"牧场"的理念。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海洋牧场经历了从增殖放流、人工鱼礁建设到系统化的海洋牧场发展过程,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海洋牧场的涵义应用过于宽泛、缺乏统筹规划和科学论证、忽视海洋牧场生态作用以及忽视项目评估和...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茹小尚   邓贝妮   冯其明   林承刚   张立斌   杨红生  
近年来,我国海洋牧场发展迅速,169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获准建设。在科技和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一系列理论、技术和装备等问题亟待解决。日本、美国等国家海洋牧场建设起步较早,在持续推进中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从建设理念、建设技术、产业模式、技术瓶颈与发展建议等角度,比较了中外海洋牧场发展历程,总结了海洋牧场发展前景中亟待突破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核心技术问题,力求为促进现代化海洋牧场的持续高效发展提供科学对策。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红生  章守宇  张秀梅  陈丕茂  田涛  张涛  
现代化海洋牧场是实现海洋环境保护和渔业资源高效产出的新业态,对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现代化海洋牧场理念、发展历程与建设现状,并从原创驱动、技术先导、工程示范等角度提出了保障中国现代化海洋牧场健康发展的战略建议,以期为中国海洋渔业升级转型提供参考。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蒋洁  刘永学  李满春  钟礼山  段曰蔚  
南海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合理开发管理南海岛礁可宣示国家主权。风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对其开发利用可为南海岛礁建设提供无污染的能源供给。研究先基于2006-2009年1 096幅QuikSCAT风场数据计算海面10m高度风功率密度,对南海岛礁风能资源进行评价。再根据风能廓线指数推算海面70m高度风功率密度,结合35景Landsat ETM+影像提取的干出礁礁坪估算各岛礁风电装机容量,对南海岛礁风力发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①南海岛礁风功率密度等级为4-7级,能很好的应用于风力发电;②南海岛礁风功率密度在季节上呈"逐渐递增"趋势,春、夏季风功率密度较小,秋、冬季风功率密度较大;③各岛礁风电...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秀梅   纪棋严   胡成业   徐焕志   王一航   杨晓龙   郭浩宇  
海洋牧场建设是实现我国近海渔业资源恢复、生态系统和谐发展与蓝碳增汇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极大制约了产业的健康发展。在海洋牧场建设过程中,关于生境营造和资源增殖的基础理论薄弱,对其生态系统稳定性与抗干扰能力认识不清,尤其对小尺度海洋牧场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其功能实现过程,以及生态承载力知之甚少。亟需针对其人工鱼礁等生境营造的环境效应和增殖放流的资源补充效应开展理论印证和定量研究,以充分认识这些人为扰动的双重性。本文查阅了相关文献90余篇,简要回顾了国内外关于人工鱼礁生境营造的水动力环境特征、生源要素迁移过程、生物群落构建机制和局地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强调了小尺度海洋牧场生态系统结构的复杂性与动态性,重点关注了鱼礁群布局对牧场海域水动力环境、沉积物和生源要素演变的影响,以及在增殖放流等人为扰动下生物群落的物种共存机制。围绕海洋牧场生态系统稳定性与抗干扰能力等关键问题,从水动力驱动、生源要素表征、生物群落重建及生态系统健康等4个方面探讨了目前研究的不足与发展方向,以为海洋牧场人工鱼礁、海藻床等生境营造以及资源修复模式优化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郑沃林  黄楠希  
南海诸岛及其海域是我国五大海区中最大的海区,约占我国海洋国土面积的2/3,相当于陆地领土面积的1/5。既是我国海上门户,也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要地。但目前南海岛礁的土地利用仍面临土地资源稀缺及保障生态环境的双重压力。笔者拟以南海岛礁土地利用策略为切入点,探讨优化南海岛礁土地利用的方向、途径,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段丁毓  秦传新  朱文涛  马鸿梅  
近年来,中国海洋牧场研究与建设发展迅速,带动了海洋牧场休闲渔业和旅游业的发展,但由于海洋牧场休闲渔业发展模式较为单一,对海洋牧场可观赏性景观开发理论方面研究较少。本研究以柘林湾海洋牧场为例,应用景观生态分类理论方法,对其进行景观生态分类,建立柘林湾海洋牧场景观生态分类系统,将柘林湾海洋牧场划分为3个一级景观、5个二级景观和16个三级景观,并应用空间分析技术绘制了各级景观生态分类示意图,讨论分析了其景观分布状况。该研究初步形成了海洋牧场景观生态分类系统,可为下一步进行海洋牧场景观格局规划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对海洋牧场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提高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萌萌  刘岳  解涛  陈文蕾  唐衍力  
人工鱼礁是我国海洋牧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许氏平鲉是我国沿海广布的经济鱼种。为比较研究许氏平鲉的资源状况,本实验根据2016—2018年西霞口海洋牧场鱼礁区的资源调查,运用ELEFANⅠ基于许氏平鲉体长频率数据、变换体长渔获曲线法、单位补充量等渔获量曲线法和生物参考点对许氏平鲉的生长、死亡和合理利用进行初步研究,运用蒙特卡罗模拟法将不确定性引入资源评估。实验表明,浅水域许氏平鲉的平均体长、平均体质量、渐近体长和渐近体质量均大于中水域,深水域最小,表明西霞口礁区浅水域许氏平鲉的生长状况最好。中水域的捕捞死亡系数和自然死亡系数均大于深水域,浅水域最小,表明西霞口礁区中水域的许氏平鲉资源死亡率最高。本实验首次将生物学参考点及不确定性分析用于不同水深礁区的资源评价,结果发现,3种不确定水平下FBRP的判断结果与无不确定性结果一致,且F_(0.1)更适合礁区许氏平鲉的资源评估。结合Gulland理论、生物学参考点和单位补充量渔获量分析可知,礁区资源处于轻度开发状态,可以通过适当提高捕捞强度来增加渔获量。浅水域可提高到Y_W/R=25.60对应的开捕年龄为1.83 a;中水域可提高到Y_W/R=23.89对应的开捕年龄为0.93 a;深水域可提高到Y_W/R=16.74对应的开捕年龄为1.12 a。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韩增林  狄乾斌  
人文—经济地理学对海洋与海岛发展的研究,以海洋经济地理为研究平台,围绕中国推进现代化建设中的海洋经济发展、海岛地区发展及其沿海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人文—经济地理问题,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理论与综合应用研究工作,在推动人文—经济地理学科发展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近期相关研究成果与进展,梳理总结主要研究领域与方向,分析厘定存在问题,提出未来研究趋势与展望。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弘毅  刘永学  张思宇  孙超  孙佳琪  
面积辽阔的南海是中国未来重要的能源接续区与资源基地,也是涉及国家海洋权益最为集中的区域。本文针对地理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南海岛礁研究现状,从南海岛礁现有基础数据成果、遥感手段岛礁基础地理信息提取方法及提取成果所做的岛礁分析与评价3方面,系统地回顾了国内外涉及南海岛礁资源环境研究的相关进展,评述了现有研究技术方法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3个主要方向作为未来研究的重点:(1)促进遥感数据获取多源化,构建海量多源、多尺度南海岛礁遥感数据仓库;(2)加强技术协同创新,结合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提升岛礁信息提取与监测的准确性与可靠性;(3)提升遥感分析智能化,研究并建立综合分析与情势推演平台及战略决策辅助支撑系统,以期为南海岛礁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