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09)
- 2023(14506)
- 2022(11956)
- 2021(11061)
- 2020(9062)
- 2019(20518)
- 2018(20071)
- 2017(38834)
- 2016(20591)
- 2015(23183)
- 2014(22945)
- 2013(22972)
- 2012(21578)
- 2011(19781)
- 2010(20246)
- 2009(18966)
- 2008(19079)
- 2007(17432)
- 2006(15900)
- 2005(14734)
- 学科
- 济(101509)
- 经济(101392)
- 业(91088)
- 企(72634)
- 企业(72634)
- 管理(70634)
- 农(47711)
- 方法(36355)
- 业经(32451)
- 农业(31964)
- 中国(31711)
- 财(28688)
- 数学(28066)
- 数学方法(27921)
- 地方(23394)
- 制(21541)
- 贸(19656)
- 贸易(19636)
- 技术(19241)
- 易(19149)
- 务(18374)
- 财务(18350)
- 财务管理(18321)
- 策(18025)
- 企业财务(17316)
- 和(16490)
- 体(16185)
- 划(16184)
- 银(16049)
- 银行(16040)
- 机构
- 学院(306334)
- 大学(298857)
- 济(143130)
- 经济(140729)
- 管理(122896)
- 研究(106603)
- 理学(104624)
- 理学院(103606)
- 管理学(102625)
- 管理学院(102017)
- 中国(86771)
- 财(65059)
- 京(63266)
- 农(58368)
- 科学(58088)
- 所(53001)
- 财经(50494)
- 中心(48209)
- 江(47711)
- 研究所(47181)
- 经(45884)
- 农业(44103)
- 经济学(43332)
- 业大(42937)
- 北京(40378)
- 经济学院(39016)
- 范(37608)
- 州(37512)
- 师范(37335)
- 院(37252)
- 基金
- 项目(191890)
- 科学(154539)
- 研究(147688)
- 基金(141611)
- 家(120812)
- 国家(119603)
- 科学基金(104317)
- 社会(99544)
- 社会科(94266)
- 社会科学(94243)
- 省(74629)
- 基金项目(73979)
- 教育(64852)
- 自然(62250)
- 自然科(60852)
- 划(60840)
- 自然科学(60840)
- 编号(59940)
- 自然科学基金(59829)
- 资助(56842)
- 成果(48116)
- 发(47229)
- 部(44270)
- 创(42615)
- 重点(42397)
- 国家社会(42040)
- 业(40823)
- 课题(40772)
- 发展(39715)
- 展(39087)
- 期刊
- 济(173968)
- 经济(173968)
- 研究(97123)
- 中国(66653)
- 农(61005)
- 财(51383)
- 管理(49389)
- 科学(41731)
- 农业(41163)
- 学报(38375)
- 融(35037)
- 金融(35037)
- 业经(33396)
- 大学(31361)
- 学学(29779)
- 教育(28113)
- 技术(27411)
- 经济研究(26761)
- 财经(25807)
- 问题(23204)
- 经(22407)
- 业(21915)
- 世界(19319)
- 贸(18420)
- 技术经济(17996)
- 国际(16138)
- 经济问题(15562)
- 农村(15510)
- 村(15510)
- 现代(15499)
共检索到4857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安福仁
农业是中国的战略产业,农业的稳定与快速发展对国民经济整体的协调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中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是发展科技农业。发展科技农业,政府必须实施有效的发展战略,同时应根据农业生产的特点,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农业金融服务体系。
关键词:
科技农业 政府战略 金融服务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易红兵 李昌明 李树伦
发展中国农业的战略选择易红兵李昌明李树伦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农业始终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建国以来,中国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目前,中国有耕地22亿亩,人均耕地1.8亩,是世界人均耕地的1/2,...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玲
本文对我国农业发展路径选择的几种观点进行了梳理和评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分类发展的主张。所谓分类发展,是指根据各地特定的资源禀赋和战略需要,分别发展适合各地资源禀赋的农业经营模式。具体而言,分类发展包括重点培育中农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家庭农场、承认小农经济在一定时期内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在有条件的地区适度发展大户经营等三方面内容。
关键词:
小农 中农 大户 家庭农场 现代农业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韩方明
本文在对“知识农业”、“资本农业”进行广泛研究的基础上 ,首次提出了“知本农业”的概念。并结合WTO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影响 ,阐明了在知识经济、WTO与全球化条件下 ,中国农业发展所需要的战略思路。重点探讨了“知本农业”战略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
知本农业 农业发展 新战略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卫龙宝
随着农村经济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 传统农业计划管理模式逐渐失效, 构建一个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业宏观调控新体系已刻不容缓。本文在简要论述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发展中政府干预三种典型模式的基础上, 通过中国与美、日、德等国农业发展条件的综合比较, 结合市场化进程中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趋势, 提出了现阶段中国农业发展中政府干预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中国农业发展 政府干预 模式选择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赵学军 吴俊丽
世界上开展农业保险的国家普遍实施政府干预。市场经济国家政府干预农业保险的理论来源于保险市场存在着失灵、垄断性或有限竞争性。而中国政府干预农业保险的理论来源于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直接配置全部资源的思想。本文粗略地比较了这两种政府干预农业保险的运行情况 ,认为我国发展农业保险仍然需要实行政府干预 ,但应借鉴国外经验 ,转变干预方式。
关键词:
政府干预 中国 农业保险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胡岳岷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曹小东
加入WTO和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使我国农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严峻的挑战。要从根本上提升农业竞争力 ,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 1)确立全新的竞争战略 ;( 2 )改革现行农业管理体制 ;( 3 )把高新技术融入传统农业 ;( 4 )培育农业资本市场 ;( 5 )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
关键词:
提升 农业 竞争力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党国英
根据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及近年一系列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对中国农业发展及农村改革应有一个总体性的评估,以更适应中国农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格局。中国基本解决了百姓的吃饭问题,但为此付出的成本很高,而如果改革更为深入,这个成本是可以降低的。土地制度缺陷全面影响农业经济效益,农业经营组织政策失误降低农业资本效率,劳动资源配置缺陷降低农业劳动生产率,这是中国农业发展所面临的基本问题。提高中国农业竞争力,必须确立农村改革新战略。
关键词:
农业发展战略 农业竞争力 农村改革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国风
中国农业的区域发展战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国风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地域辽阔,各地的自然地理、气候和农业资源状况差异很大。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不同区域的农村经济发展出现了异彩纷呈的局面,差异进一步加大。在这样一个大国,要实现农业的稳定发展和...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赵其波 胡跃高
从农业的国际合作发展形势观察,中国在周边国家层次、亚洲层次和世界层次3方面面临贸易、投资、制度体系的挑战。未来国家农业国际合作战略应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为依托,从加强农业内生发展力、巩固现有国际农业合作基础布局着手,统筹内陆、沿边和沿海3型区域,实行国内分区域协同战略,夯实对外合作基础,优先展开亚洲农业合作,实行重点与全面拓展结合方式,稳步推进中国农业国际合作发展进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安岩
系统总结了农业科技取得的成就,科学分析了农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农业科技进步是农业发展的决定力量,农业发展的根本途径在于农业科技进步,同时围绕农业科技创新提出了实施农业科技创新战略、农业科技产业化战略、农业科技体制创新战略、创新条件与平台提升战略,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的支撑能力、引领能力,不断增强农业的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宋学丛
农业作为弱质产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尤其是粮食安全问题对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消费大国来说更是具有特殊意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意味着我国农业已经置于多边贸易体制下,并将逐步融入国际化潮流,直接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面对严峻的挑战,为了尽可能地降低入世对我国农业带来的冲击,更重要的是促进我国农业的持续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文龙
农业经营主体是乡村振兴的实践主体,中国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战略的多变导致农业出现生产力真空,严重危及国家粮食安全与社会稳定。只有从中国特殊国情出发,充分认识地区差异与农民工代际更替对中国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影响,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战略,并对政府职能进行重新定位,纠正政府的错位、越位,减少政府的缺位,未雨绸缪地为农民工代际更替对中国农业生产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做好准备,积极地为城市生产要素下乡创造良好条件,才能有效兼顾农业发展的三重目标,避免中国农业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出现严重的粮食安全与社会危机,顺利实现乡村振兴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