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70)
2023(14535)
2022(12217)
2021(11242)
2020(9162)
2019(20717)
2018(20541)
2017(39707)
2016(21407)
2015(23946)
2014(23976)
2013(23857)
2012(22622)
2011(20697)
2010(21095)
2009(19724)
2008(19532)
2007(17938)
2006(16183)
2005(14756)
作者
(60743)
(51142)
(50834)
(48293)
(32556)
(24588)
(22955)
(19739)
(19574)
(18312)
(17666)
(17148)
(16416)
(16231)
(16114)
(15548)
(14808)
(14782)
(14748)
(14660)
(13038)
(12606)
(12459)
(11893)
(11647)
(11564)
(11331)
(11311)
(10365)
(10203)
学科
(102279)
经济(102070)
(67913)
管理(62059)
(50958)
(45364)
企业(45364)
方法(38134)
农业(34044)
数学(32577)
数学方法(32323)
中国(30185)
业经(27487)
(26404)
地方(25757)
(23565)
(16878)
(16769)
银行(16750)
(16608)
金融(16605)
(16471)
贸易(16457)
(16178)
(16176)
(15916)
(15765)
环境(14638)
技术(14558)
(13464)
机构
学院(311262)
大学(308635)
(136794)
经济(134069)
管理(119389)
研究(108444)
理学(102146)
理学院(101033)
管理学(99563)
管理学院(98966)
中国(85546)
(67134)
(64868)
(63331)
科学(61220)
(53857)
财经(51208)
中心(50721)
(49099)
农业(47843)
研究所(47592)
(46486)
业大(46430)
经济学(41977)
(41229)
北京(41035)
师范(40878)
(38615)
(38576)
经济学院(37804)
基金
项目(200357)
科学(159739)
研究(152907)
基金(146551)
(125475)
国家(124289)
科学基金(107247)
社会(102289)
社会科(95959)
社会科学(95936)
(78521)
基金项目(76732)
教育(68880)
(64991)
自然(64313)
自然科(62752)
自然科学(62742)
编号(62088)
自然科学基金(61650)
资助(59241)
成果(51848)
(47852)
(46045)
重点(44819)
课题(43559)
(43374)
国家社会(42652)
(41260)
教育部(39902)
(39500)
期刊
(164903)
经济(164903)
研究(99162)
中国(72560)
(66488)
(51424)
农业(44714)
学报(44153)
科学(43430)
管理(42741)
(37066)
金融(37066)
大学(36084)
学学(34094)
教育(33759)
业经(31411)
财经(26271)
技术(25727)
经济研究(24636)
问题(22667)
(22457)
(21054)
世界(17122)
农村(16215)
(16215)
(16111)
农业经济(15818)
技术经济(15460)
(15369)
经济问题(15319)
共检索到4922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军  龙俊桃  
基于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理论,从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发展不均衡与政府责任之间内在关联的视角,重点考察了各地区农村社会养老制度提供保障的理论水平和现实差异,并得到以下结论:由于政府主观层面的原因,地方政府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中承担责任的实际水平与无差异偏好下的理论水平之间有较大差异。
[期刊] 改革  [作者] 武深树  
本文根据我国不同地区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人群的农村养老方式、保障水平、不同的农村养老保障实践结果 ,提出建立与地区经济增长非均衡战略相适应的农村养老非均衡保障制度 ,并对其发展规律作了初步探讨 ,认为农村养老非均衡保障是经济发展过程中 ,非均衡经济增长特定时期的特定产物 ,是实现农村养老保障向更高级发展阶段的均衡政策的一种重要手段。当前 ,我国农村养老非均衡保障政策应该是不同地区分类选择 ,不同人群的社会养老保险分批推进。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武深树  邓真惠  
根据我国不同地区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人群的农村养老方式、保障水平不同的农村养老保障实践结果,提出建立与地区经济增长非均衡战略相适应的农村养老非均衡保障制度。农村养老非均衡保障是经济发展过程中非均衡经济增长特定时期的特定产物,是实现农村养老保障向更高级发展阶段的均衡政策的一种重要手段。当前,我国农村养老非均衡保障政策应该是不同地区分类选择,不同人群的社会养老保险分批推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方菲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构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过程中,政府应介入农村社会保障领域。在此基础上,必须合理界定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中的相关责任主体的边界,在责任主体框架中,政府起主导作用,承担着主要责任:制度设计安排、法律法规制定、财政资金支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郑军  
农村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农民群体分化、制度路径依赖以及批判性学习国外经验都需要对现行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进行创新,而政府执政理念、制度价值取向以及传统养老文化这些制度环境因素,已成为阻碍或推动制度创新的关键因素。因此,政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承担推动制度创新的责任:创新政府执政理念、构建新型养老文化、创新制度价值取向以及发展居家式养老服务保障模式。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郑军  
本文基于制度文化的视角,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指出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中政府责任应包括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三个组成部分。而借鉴制度文化与制度的一般性关系,有利于弥补现有研究仅仅局限于经济学视角的不足,从而构建了一个新的理论框架,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探索方向,即政府执政理念影响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设计的价值取向。政府设计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具体内容要符合传统文化特点,政府推动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要与传统文化协调一致,政府应承担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创新中制度环境建设的责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许亚敏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社会保障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开始进入统筹城乡和制度创新完善的新阶段。在农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最低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顾文静  
从公平理论出发,构造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人群效用均等模型,按照远期和中期目标分别计算了全国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均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析结果表明,西部农村的实际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与均衡水平的偏离较大,沿海发达地区的偏离程度较小,且各地区内部也存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水的差异较大的问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标准的制定不仅要分析当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人群的基本生存需要,还要考虑公平因素,实现全社会的均衡协调发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业明  
目前我国耕地面积锐减,土地利用秩序混乱,这种情况令人担忧。现行农村土地发展权制度不均衡是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并将导致其自身的变迁,只有优化现有农村土地发展权的配置结构,才能促进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维护农民利益。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姚双林  胡群英  费金华  
政府是农村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担负着财政责任、组织责任、监管责任以及制度保障责任。建立常州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可以把社会保险型模式作为主要选择。鉴于常州市经济发展水平,应对原有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进行新的合理定位,在认识上由"低保障"向"富民手段"转变;在制度上要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设计中,政府责任重构的有效性是直接关系到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绩效高低的关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翠迎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虽有 5 0年的发展历史 ,但到目前为止并未成型 ,保障项目十分有限 ,远远满足不了农村市场经济和加入 WTO对农村所产生的社会压力的客观需要。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其发展缓慢有着深层次的原因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要发展 ,政府应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要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制衡机制建设。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蒯小明  
从历史与发展来看,社会保障制度有两种不同的建制导向,分别为发展导向与福利导向。福利导向型社会保障是一种规范而成熟的社会保障制度,但它并不适用于目前我国经济不发达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我国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其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应该以发展为导向。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学英  
中国“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 ,解决农民问题的现实选择是尽快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依靠实施城市化战略将农民转变为真正的城市居民 ,在这一过程中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是关键一环。由于社会保障制度是优值品 ,故在构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中还需要政府在建设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实施扩张的宏观经济政策方面提供有效的制度供给。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远立,饶克勤,胡善联  
中国自身的经验表明,建立和维持农村健康保障制度的广泛覆盖必须要有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一些政策制定者,特别是那些支持“自愿的”加入以社区为基础的农村健康保障制度的人,希望能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健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孔泽宇  严新明  
基于制度理论,利用2019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数据分析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政府信任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获得农村低保会显著提高个体的政府信任,使用逆概率加权法(IPTW)纠正选择性偏误后该结论仍然成立;反事实分析表明,相较于非低保户,农村低保更有助于提高低保户的政府信任;机制分析显示,农村低保通过提高个体对低保绩效和政府质量的评价进而提高政府信任;异质性分析显示,农村低保的政府信任效应仅对低收入者、中青年人和西部地区显著,而且会随个体政府信任水平和政府层级的提高而减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