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37)
- 2023(12828)
- 2022(10676)
- 2021(9525)
- 2020(7782)
- 2019(17207)
- 2018(16849)
- 2017(30815)
- 2016(17235)
- 2015(18647)
- 2014(18730)
- 2013(18141)
- 2012(17071)
- 2011(15242)
- 2010(15699)
- 2009(14471)
- 2008(13849)
- 2007(12494)
- 2006(11060)
- 2005(10286)
- 学科
- 济(68562)
- 经济(68484)
- 管理(47239)
- 业(44714)
- 企(33984)
- 企业(33984)
- 中国(24172)
- 方法(23193)
- 农(21277)
- 地方(20971)
- 数学(19346)
- 数学方法(19205)
- 财(18587)
- 业经(16589)
- 制(15178)
- 学(14777)
- 农业(14694)
- 银(14272)
- 银行(14224)
- 融(13859)
- 金融(13852)
- 行(13682)
- 贸(13675)
- 贸易(13656)
- 易(13155)
- 审计(12188)
- 环境(11892)
- 技术(11810)
- 发(11522)
- 地方经济(11307)
- 机构
- 学院(238092)
- 大学(234641)
- 济(95292)
- 经济(93194)
- 研究(87864)
- 管理(85946)
- 理学(72965)
- 理学院(72071)
- 管理学(70849)
- 管理学院(70427)
- 中国(68805)
- 科学(55089)
- 京(52164)
- 农(50294)
- 所(46380)
- 财(46248)
- 研究所(41660)
- 中心(40497)
- 农业(39442)
- 业大(39138)
- 江(38456)
- 财经(35556)
- 北京(32629)
- 经(32207)
- 院(32026)
- 范(31470)
- 师范(30984)
- 省(30802)
- 州(30653)
- 经济学(28121)
- 基金
- 项目(158521)
- 科学(123122)
- 研究(112866)
- 基金(112326)
- 家(100760)
- 国家(99855)
- 科学基金(83657)
- 社会(71570)
- 社会科(67848)
- 社会科学(67830)
- 省(64420)
- 基金项目(59464)
- 自然(54152)
- 划(53972)
- 自然科(52831)
- 自然科学(52813)
- 自然科学基金(51850)
- 教育(51145)
- 编号(45082)
- 资助(44872)
- 发(39357)
- 重点(36536)
- 成果(36473)
- 部(33650)
- 创(33254)
- 课题(33096)
- 创新(31169)
- 发展(30739)
- 科研(30528)
- 计划(30281)
- 期刊
- 济(111036)
- 经济(111036)
- 研究(73353)
- 中国(59911)
- 农(46304)
- 学报(43245)
- 科学(37324)
- 财(36554)
- 大学(31833)
- 管理(31318)
- 农业(31095)
- 学学(30273)
- 教育(28434)
- 融(27772)
- 金融(27772)
- 业经(20215)
- 技术(19348)
- 经济研究(18944)
- 财经(17123)
- 业(16396)
- 经(14648)
- 问题(14468)
- 版(12443)
- 科技(11830)
- 商业(11546)
- 业大(11514)
- 贸(11341)
- 技术经济(10580)
- 世界(10429)
- 国际(10220)
共检索到3780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汪要文
不同收费模式下发债主体的长期信用评级质量对审计收费存在一定的影响,发行人付费模式的评级虚高越严重,评级质量相对越低,审计收费相应越低,这与利益冲突理论一致,此种现象在国内主要评级机构中普遍存在。从具体作用机制来看,评级质量影响审计收费的机制可能有公司治理效应和信息效应,外部独立董事占比和国有产权的公司治理具有显著的强化利益冲突作用,信息效应的影响却并不显著。因此,我国政府监管部门可以适当引导规范评级机构,强化对发行人付费模式评级机构的信息质量监管,约束其利益冲突。
关键词:
评级质量 审计收费 利益冲突 公司治理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立军 张瑾
文章以2010-2017年发行过债券并拥有信用评级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主体信用评级对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影响。研究发现,信用评级接近下调的上市公司会显著减少现金股利的发放,更多的采用高送转股利分配方式;信用评级位于投资机和投机级交界处的上市公司降低现金分红的行为倾向更加明显。上述现象发生的机制是不同分红政策导致的评级调整差异会对上市公司未来的债务融资成本产生不同影响。文章还进一步排除了融资约束和经营状况变化等可能的竞争性解释。文章从信用评级对分红政策影响的角度证明了评级机构能够以信用评级为工具对发债企业进行有效监督,降低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代理成本,发挥公司治理作用。
关键词:
信用评级 监督效应 股利政策 公司治理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倪泽强
对市政债券发债主体的资格认定,现有研究缺乏系统性定量分析成果。针对此,本文探索性地构建了一套指标体系,并用我国35城市样本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这些指标进行筛选和验证,最终确定了包含四个一级、十六个二级指标的市政债券发行主体资格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结果将为相关理论和实务部门提供一个有用的分析评价工具。
关键词:
市政债券 主体资格 评价 指标体系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寇宗来 盘宇章 刘学悦
信用评级制度旨在通过提供真实可靠的公共信息而改善市场效率,但在发行人付费模式和评级选购机制下,信用评级机构的公信力有待检验。由此,本文基于中国债券数据研究了信用评级对企业发债成本的影响。与既有文献一样,OLS分析表明良好的信用评级显著降低了债务融资成本,但考虑到内生性问题,此结果的可信性值得怀疑。基于理论分析和计量判据,我们以各地区评级机构的竞争程度作为债券评级的工具变量重新进行了回归,发现信用评级对发债成本的经济效应明显降低,且该效应在统计上也不再显著。这表明,中国的信用评级机构并没有获得市场认可的公信力,而评级膨胀也不会真正降低企业的发债成本。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军飞 张强
企业债券是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信用评级是企业债券市场快速发展的基石。由于企业债券信用评级具有小样本、非线性、高维数等问题,传统的评级方法并不能很好地适用。采用新的机器学习方法即随机森林来对评级指标体系进行特征选择,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的企业债主体信用评级模型。选取120家在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以及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企业债的企业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通过随机森林进行特征选择的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比支持向量机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准确度。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林晚发 敖小波
信用评级机构与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市场中的两个信息中介,它们之间的行为可能存在一定的互补性。本文利用2008~2014年上市公司发债数据,研究企业信用评级对审计收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发债主体信用评级越高,审计收费越低。另外,信用评级调整也包含额外的信息,即信用评级向下调整,暗示着一个负向信号,审计师面临的审计风险增大,从而要求较高的审计收费。通过机制检验发现,信用评级能够降低企业诉讼风险进而降低审计费用。本文的研究进一步表明,如果企业为民营企业,且采用外资背景的评级机构评级时,信用评级对审计收费的降低效应更强。本文的研究结论拓展了审计收费的影响因素研究,同时也对信用评级是否有效的争论提供了相应的证据。
关键词:
信用评级 审计收费 民营企业 评级机构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钟海燕 王江寒
本文以环境信用评价政策的实施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利用2006—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构建三重差分模型,考察了环保信用评级对审计收费的影响。结果发现:环保信用评级显著降低了审计费用,且企业获得的环保信用评级等级越高,被收取的审计费用越低。影响机制分析表明,环保信用评级通过信息风险机制和经营风险机制降低了审计收费,即环保信用评级通过提高环境信息透明度、缓解盈余波动性抑制了公司的信息风险和经营风险,进而使审计师收取了更低的审计费用。进一步研究还发现,环保信用评级与审计收费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在非国有企业、法治环境薄弱以及地区信任环境较差的企业中更加明显。本研究提供了环境信用评价政策经济后果的经验证据,丰富了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的研究文献,对政府部门进一步推广环境信用评价政策、合理引导企业持续改善环境行为、助力审计师提供高质量审计服务等均具有启示性意义。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李荣 王越凤 张玉明
本文研究上市公司年报中"管理层讨论与分析"部分的语调对长期信用评级的影响,并检验信用评级机构能否识别管理层的语调操纵行为。研究发现:信用评级机构在评级过程中利用了管理层语调信息,管理层语调越积极,发债公司长期信用评级越好;虽然系数差异检验表明正常语调对信用评级的影响更大,但无论是管理层正常语调还是异常语调都显著影响了信用评级结果,表明信用评级机构没有完全识别出管理层语调信息中的操纵部分。上述发现为信用评级机构有效发掘并合理利用发债公司年报中的文本信息以及谨慎地判断管理层的语言粉饰行为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陈平 戴志燕
本文从与审计费用直接相关的主体入手,利用相关模型和数据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审计收费与审计意见的类型有关。由此提出建立审计委员会制度等来解决股东缺位的问题,以及加强会计师事务所建设和制定审计收费标准等,以期对解决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乱收费问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
审计费用 主体 股东缺位 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芮怀涟 王诗仪
金融危机之后,审计收费再次成为全球瞩目的话题。一方面,会计师事务所面临来自客户的削减审计费用的压力。另一方面,英国财务报告理事会(Financial Reporting Council)和加拿大公共责任委员会(Canadian Public Accountability Board)等审计监管机构担心削减审计收费可能损及审计质量,进而损及公众利益。本文从审计收费的构成要素出发,对审计收费与审计质量的关系进行分析,提出确定审计收费的做法。一、确定审计收费时的考虑因素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芮怀涟 王诗仪
金融危机之后,审计收费再次成为全球瞩目的话题。一方面,会计师事务所面临来自客户的削减审计费用的压力;另一方面,审计监管机构担心削减审计收费可能损害审计质量,进而损及公众利益。本文从审计收费的构成要素出发,对审计收费与审计质量的关系进行分析,并提出确定审计收费的做法。一、确定审计收费时的考虑因素审计收费主要取决于审计成本和审计市场供求关系。其中,审计成本是确定审计收费的主要依据。除办公房租、固定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胜刚 张润泽
本文借鉴国家信用评级的原理,提出确定市政债券合理发债规模的方法。选取地方政府信用最具代表性的指标,运用GA-PSO混合规划算法建立所选指标与地方政府信用等级的函数关系。根据地方政府的信用等级,确定地方政府的信用担保比例。然后将地方财政收入减去地方必要财政支出的净值乘以信用担保比例作为市政债券的担保资金,并将担保资金代入KMV模型,最终确定地方政府合理的发债规模。针对如何降低偿债风险的问题,提出三点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倪小雅 张龙平
2012年,我国规定上市公司在进行财务报表审计的基础上,进行内部控制审计并披露相应报告,但未强制要求进行整合审计,即由同一事务所对同一被审计单位既执行财务报表审计又执行内部控制审计。文章选取2012-2013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整合审计的效用。研究发现,相较一致非整合审计,一致整合审计的审计质量更优,但整合审计在提高审计质量的同时未能显著降低审计收费,为我国开展整合审计工作提供经验参考。
关键词:
内部控制审计 整合审计 审计质量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金清 顾嘉乐 张乐平
本文首先构建纳入企业ESG评级的信用利差确定模型,区分ESG评级影响债券融资成本的企业基本面渠道和投资者渠道,然后使用2009-2022年A股上市公司发行的债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ESG评级提高通过企业基本面渠道和投资者渠道共同降低债券信用利差,且后者的作用更强。机制检验表明,企业基本面渠道体现为降低财务风险,投资者渠道体现为吸引具有ESG偏好的投资者。异质性分析表明,企业基本面渠道在经济欠发达和安全事故高发地区效果更强,投资者渠道对非国有企业、非高碳企业更加明显。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毕茜 曲恬立
在大力倡导可续发展的背景下,投资者对ESG评级信息的使用逐渐增多,评级结果间存在的分歧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以2011~2022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ESG评级分歧对审计收费的影响。研究发现,ESG评级分歧会提高审计收费水平,企业代理成本和媒体关注度在ESG评级分歧对审计收费的影响中发挥中介效应,而审计师的审计投入水平不具有中介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会计师事务所规模、是否为境外会计师事务所和客户企业的内部治理水平对ESG评级分歧与审计收费之间的关系具有影响。进一步研究表明,ESG评级分歧虽然会提高审计定价,但对审计质量不具有显著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