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98)
2023(13055)
2022(11367)
2021(10989)
2020(8694)
2019(20560)
2018(20551)
2017(38798)
2016(21354)
2015(23889)
2014(24260)
2013(23716)
2012(21578)
2011(19294)
2010(19334)
2009(17385)
2008(17130)
2007(14966)
2006(13098)
2005(11554)
作者
(60256)
(49699)
(49575)
(47067)
(31808)
(23907)
(22618)
(19674)
(18911)
(18057)
(17164)
(16564)
(15768)
(15606)
(15276)
(15226)
(15109)
(14677)
(14398)
(14056)
(12325)
(12305)
(11958)
(11496)
(11321)
(11088)
(11062)
(10992)
(10088)
(9862)
学科
(79380)
经济(79262)
管理(61420)
(58147)
(47951)
企业(47951)
方法(36370)
数学(30151)
数学方法(29720)
(24448)
中国(21187)
(21106)
(19618)
业经(19255)
理论(17855)
农业(17017)
地方(16591)
(14518)
(14346)
环境(14205)
(13645)
财务(13577)
财务管理(13543)
(13492)
贸易(13482)
教育(13375)
(13043)
企业财务(12789)
技术(12734)
(12131)
机构
学院(295634)
大学(294925)
管理(116898)
(108524)
经济(105733)
理学(100861)
理学院(99747)
管理学(97884)
管理学院(97363)
研究(92995)
中国(69372)
(62722)
科学(59477)
(51504)
(46276)
(44903)
(44122)
业大(43381)
中心(42861)
研究所(41911)
(41424)
师范(41069)
财经(40924)
北京(39746)
(36884)
(36880)
农业(34736)
(34153)
技术(33811)
师范大学(32835)
基金
项目(200365)
科学(155545)
研究(151493)
基金(141337)
(121392)
国家(120247)
科学基金(103368)
社会(91498)
社会科(86273)
社会科学(86248)
(79923)
基金项目(75315)
教育(70839)
自然(66492)
(66297)
自然科(64803)
自然科学(64791)
编号(64700)
自然科学基金(63602)
资助(57916)
成果(53483)
课题(44848)
重点(44335)
(43027)
(42217)
(41615)
项目编号(39775)
创新(38603)
大学(38023)
科研(37951)
期刊
(123559)
经济(123559)
研究(86553)
中国(57771)
学报(46064)
教育(42395)
管理(42247)
(41726)
科学(41597)
(39845)
大学(34861)
学学(32110)
农业(28999)
技术(28161)
(23136)
金融(23136)
业经(21268)
图书(20055)
财经(19091)
经济研究(18291)
(16120)
问题(15621)
理论(15313)
实践(14355)
(14355)
(14323)
(14304)
科技(14288)
技术经济(13929)
书馆(13606)
共检索到4321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罗知颂  
青年学者李玉田同志将他的新作《广西百色反贫困研究》送给我,我通读了几遍,百色人民近20年反贫困的壮举和成就浮现在眼前。李玉田同志曾几度在我院学习,他希望我为本书作序。因此,此事让我勉为其难。这里,只借此机会谈谈我对反贫困问题的几点认识。我和百色结缘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1984年春,我参加了厉以宁教授主持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六五”重点研究项目《教育经费在国民收入中的合理比例和教育投资经济效益研究》的工作,并独立承担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投资与经济效益分析》子课题的研究任务。就是从这一课题的调研工作开始,我和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孔立  陈琼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贫困实践与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历史进程是高度统一的,有必要以“大历史观”的视角来审视反贫困战略的形成和发展,以及面向共同富裕的启示与前景。本文基于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构建贫困致因分析的理论框架和效率分析工具。从贫困特征和贫困致因两个维度对百年贫困问题进行历史考察,归纳贫困致因在四个历史时期的演变规律。进一步根据主要贫困致因、反贫困目标和战略环境变化梳理反贫困战略演进脉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贫困战略正确处理了“整体—局部”“发展—分享”“内部—外部”关系。其一,针对整体性贫困的共性问题,通过“农村包围城市”等局部性探索来开创发展路径,以局部引领整体,实现国家富强;针对局部性贫困的特性问题,以整体惠及局部,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其二,在不同历史阶段,轮番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主导作用;积极发掘“有能集体”的地缘优势和独特作用,充分发动团结占绝大多数的农民阶级,有效组织社会生产要素。三者协同,促进生产力发展,将生产力发展转化为全社会的福祉提升。其三,优先破解内部交易效率问题,建立独立而完整的内部经济循环;掌控中间交易主导权,有机组合内生式与外源式发展战略,持续提升内部循环的整体效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开拓了可行路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冬民  韦苇  
贫困问题是人类面临的世界性难题之一。围绕贫困理论中贫困的定义、贫困线的确定、总体贫困程度的测定以及反贫困战略及政策的选择等问题,中外学者的研究具有不同特色。分析比较这些理论成果,对推动我国西部反贫困的进程具有启示作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宋洪远  江帆  
中国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在中华民族发展史和人类减贫发展史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历史比较分析的方法,系统梳理了两百多年来美英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反贫困理论的演变过程及其减贫政策实践,回顾总结了一百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形成过程及其减贫政策实践。研究得出:由于基本国情、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中国与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反贫困道路上存在明显区别,形成了“以资本为中心”和“以人民为中心”两种不同的反贫困模式。在此基础上,本文论证了以“资本为中心”的反贫困理念和政策实践的不足与缺陷,探究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反贫困理念和行动对实现持续稳定减贫的意义与作用,并对中国特色扶贫减贫的经验和启示进行了总结提炼,为世界解决贫困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方案。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政  朱翠萍  
习近平总书记说:"反贫困是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作为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近年来,贵州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全力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把"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作为总要求,减贫和搬迁人数居全国首位,走出了一条脱贫攻坚"贵州实践"之路,为全球贫困治理提供了"中国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灿明  
理解中国战胜农村贫困的百年实践,需立足中国农村发展的历史脉络;读懂中国特色减贫思想,需紧扣中国减贫的价值理念,把握中国减贫实践的历史逻辑、制度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中国消除农村贫困主要经历了5个阶段,即初心与使命驱动下的革命式减贫阶段、制度保障下的救济式扶贫阶段、深化农村改革下的开发式扶贫、市场化导向下的培育内生动力减贫阶段,以及习近平新时代精准扶贫阶段。各历史阶段的减贫战略,在思想与理论上是一脉相承的,也是减贫理论与实践探索的融合、发展与创新。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精准扶贫思想,既是历任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减贫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在农村减贫实践探索中的重大创新,且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相适应。中国消除绝对贫困、实现全面小康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农村深化改革和经济发展中的带动力量,但更重要的是探索出了融合"理论、理念、制度和机制"为一体的综合性减贫体系,即创新发展了中国特色的减贫理论,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指引,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构建了"政府、市场和社会"多方联动的减贫机制,从而形成了值得国际社会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学习和借鉴的"中国智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曦  
20世纪 90年代以后中国城市贫困率呈上升趋势 ,本文系统地分析和阐释了城市扶贫战略的社会意义、城市贫困与可持续发展、城市扶贫制度创新 ,认为在城市反贫困战略中 ,应选择以绝对贫困人口为对象、满足贫困人口基本需要为核心的城市扶贫战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秀艳  潘云  
贫困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主要关注的社会民生问题,从收入贫困到包括健康、教育、医疗、住房等非货币因素的多维贫困,贫困内涵不断深化。目前多维贫困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研究贫困的主要方面,通过对贫困概念及分类、贫困测量方法以及我国相应的反贫困政策进行系统梳理,总结贫困理论的演变和进展,从而揭示多维贫困理论对于我国政策制定的导向作用,为更好地研究我国的贫困问题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伊敏  
自人类社会诞生以来,贫困问题就一直存在。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我国的统治者及知识分子早在先秦时期就开始关注贫困问题,而我国对于贫困与反贫困理论的研究也在历史发展中得到了不断丰富和发展。目前,国内对于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中国古代扶贫思想的研究,二是对中国近现代贫困与反贫困思想的研究,三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贫困与反贫困思想的研究。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反贫困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的反贫困理论是当前学术界重点关注的话题。本文以中国的贫困与反贫困理论研究为核心,系统梳理中国贫困与反贫困理论研究的历史进程及主要内容,以此来对中国贫困研究的现状有一个更加清晰和全面的了解。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秀艳  潘云  
贫困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主要关注的社会民生问题,从收入贫困到包括健康、教育、医疗、住房等非货币因素的多维贫困,贫困内涵不断深化。目前多维贫困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研究贫困的主要方面,通过对贫困概念及分类、贫困测量方法以及我国相应的反贫困政策进行系统梳理,总结贫困理论的演变和进展,从而揭示多维贫困理论对于我国政策制定的导向作用,为更好地研究我国的贫困问题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林万龙  钟玲  陆汉文  
农村扶贫面临着反贫困理念的创新,合作型反贫困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有助于解决创新扶贫资金使用机制、解决贫困人口权利贫困、扶贫资源整合及农村治理等难题,而仪陇的实践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案例。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曙光  
中国的反贫困成就举世瞩目,当前的反贫困模式和制度框架也面临着转型。本文试图从系统性制度设计的视角,基于贫困的性质与根源的深入分析,对中国的贫困重新作出类型划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反贫困的系统性制度框架。同时指出,区域性的族群贫困已经成为我国贫困的焦点问题,民族地区的反贫困需要扶贫主体的多元化和扶贫模式的多元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冯瑛  陈建东  
基于有关贫困定义的主要英文文献,文章回顾了贫困研究的早期成果,特别是对贫困的定义。评述了贫困和贫困线定义的演化;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种定义的优缺点;介绍了中国的贫困现状以及关于中国贫困问题的研究。最后根据上述讨论,提出了我国反贫困战略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王曙光  
易地扶贫搬迁是在扶贫攻坚阶段为解决生态脆弱区深度贫困问题而采取的重要举措,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在理论层面从阻断效应、重构效应、增长效应和社会一体化效应等方面系统研究了易地扶贫搬迁的意义,同时也从融入障碍、共同体割裂效应、生活成本约束、就业困境和公共服务瓶颈等角度论述了易地扶贫搬迁的约束条件,并着重以广西模式为核心研究了易地扶贫搬迁的"顶层设计-动员激励-统筹协调-监督考核"四位一体核心机制。广西易地扶贫搬迁的核心模式包含基础设施、就业培训、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产业带动、社区重建、文化融入、心理介入、生态恢复等九个方面,从而从"经济-社会-文化"三个维度建立了系统性的制度框架。这些经验具有一定典型性,值得总结和推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