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50)
2023(11730)
2022(9791)
2021(8965)
2020(7740)
2019(17167)
2018(16865)
2017(32208)
2016(17368)
2015(19081)
2014(19101)
2013(18588)
2012(17091)
2011(14973)
2010(15437)
2009(15022)
2008(15508)
2007(14407)
2006(12946)
2005(12199)
作者
(48805)
(41034)
(40856)
(38679)
(26265)
(19458)
(18453)
(15716)
(15425)
(14735)
(13979)
(13924)
(13289)
(12997)
(12901)
(12244)
(12096)
(11920)
(11777)
(11673)
(10170)
(10073)
(9974)
(9578)
(9430)
(9174)
(9127)
(9075)
(8148)
(8110)
学科
(88043)
(78468)
企业(78468)
管理(74546)
(73585)
经济(73444)
(31440)
(30534)
方法(29210)
业经(29075)
农业(22808)
(21912)
财务(21878)
财务管理(21841)
(21626)
数学(20795)
企业财务(20725)
数学方法(20500)
中国(17524)
技术(17290)
(16156)
(15432)
(15125)
理论(14736)
(13870)
体制(13853)
企业经济(12490)
经营(12267)
(11850)
银行(11837)
机构
学院(255342)
大学(250254)
(107484)
经济(105359)
管理(104982)
理学(89430)
理学院(88645)
管理学(87471)
管理学院(86984)
研究(78125)
中国(64699)
(57001)
(52070)
科学(44060)
(43933)
财经(43229)
(41044)
(39060)
(38543)
中心(37118)
业大(35570)
农业(33776)
研究所(33679)
北京(32296)
(31847)
经济学(31641)
财经大学(31514)
商学(28884)
(28859)
商学院(28609)
基金
项目(159270)
科学(127854)
研究(121013)
基金(117712)
(100312)
国家(99296)
科学基金(87848)
社会(79544)
社会科(75242)
社会科学(75222)
(62931)
基金项目(61844)
自然(54808)
教育(54410)
自然科(53567)
自然科学(53555)
自然科学基金(52694)
(50616)
编号(49493)
资助(46958)
成果(40545)
(37078)
(36235)
(36033)
(35720)
重点(34784)
(33335)
国家社会(33255)
课题(33008)
创新(32990)
期刊
(131113)
经济(131113)
研究(76584)
中国(54527)
(50578)
管理(44714)
(43417)
科学(33828)
学报(33786)
农业(29207)
大学(27746)
学学(26443)
(26049)
金融(26049)
技术(24484)
教育(23806)
业经(23385)
财经(22555)
(19428)
经济研究(18877)
(17098)
问题(16598)
技术经济(15212)
财会(14833)
现代(13286)
会计(12824)
(12639)
世界(12635)
(12512)
商业(11446)
共检索到3973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理财  瞿奴春  
引导和鼓励企业参与扶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扶贫工作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企业参与扶贫的实践案例很多,但是关于政府、企业及贫困户反贫困协同行动如何持久却是一个探讨不充分的问题。通过对鹤峰县“扶贫项目民营业主负责制”模式的考察,力求剖析政府、企业及贫困户在反贫困中达成一致行动的缘由,在此基础上探究此模式包含的利益耦合机制,试图回答协同反贫困行动如何持续这一问题。分析认为“鹤峰模式”使得地方政府绩效增加、扶贫企业获利和贫困户实现减贫。总结了“鹤峰模式”的几个特征:其推行过程本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付江月  陈刚  
针对目前西部山区产业扶贫项目屡屡失败的现状,构建了政府奖惩机制下的产业扶贫演化博弈模型。采用复制动态方程模拟有限理性条件下扶贫企业和贫困户的博弈过程,并分析了博弈均衡点的稳定性及其参数条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仿真模拟,分析不同影响因素对演化稳定策略的影响。结果表明:奖惩机制的引入对博弈双方的决策有明显影响,演化结果虽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系统的初始状态,但可通过改进奖惩机制来改变演化的走向,使系统收敛于较好的演化稳定策略。可以从合理控制奖惩金额、制定科学的监管机制及降低项目市场风险等方面促进产业扶贫项目的顺利实施。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汪三贵  
反贫困与政府干预汪三贵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的反贫困行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反贫困措施从以往主要依靠单纯的生活救济变为以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自身生产能力为主要目的的开发援助;反贫困的组织和传递系统也从以民政机构为主转变为以专设的国务院贫困地区经...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汪三贵  
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的反贫困行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反贫困措施从以往主要依靠单纯的生活救济变为以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自身生产能力为主要目的的开发援助;反贫困的组织和传递系统也从以民政机构为主转变为以专设的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及其下属机构为主、有27个国家部委参加的广泛的反贫困组织结构。“七五”和“八五”初期的反贫困实践取得的成效是明显的,贫困人口从1985年的1.25亿人减少到8000多万人,与同期世界多数发展中国家的贫困状况不断恶化形成鲜明对比。然而,与80年代初期相比,中国贫困人口的下降速度已明显变慢,部分贫困人口的返贫现象也普遍存在。这一方面是由于80年代后期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郑品芳  刘长庚  
精准扶贫的首要任务是贫困户的精准识别。通过对湘西、湘南和湘中地区共五个行政村的入户调研,结合已有文献研究结果,发现在精准扶贫中,存在着贫困户识别偏离的突出问题。根据现有扶贫工作程式,建立了贫困户精准识别模型,针对田野调查典型案例,对贫困户识别偏离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要从根本上解决贫困户识别偏离问题,一是要构建扶贫开发大数据平台,通过关联数据挖掘和云计算等技术解决农户财产、收入和支出信息不准确的问题;二是要对贫困人口进行精准分类,以提高识别的精准性、帮扶的针对性;三是要调整和完善民主评议制度,多维度对贫困户的贫困程度进行考量,村民代表从不同维度进行量化考评,村组干部根据量化考评结果和实际情况行使表决权,以此强化村组干部的责任,有效避免贫困户识别偏离问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冯朝睿  
反贫困在本质上属于区域经济发展和地方治理范畴,在形式上是国家治理情境下一种经济政策目标,在过程上是通过推进经济发展,优化国家治理能力,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经济学视角下的反贫困过多强调国家和市场作用;社会学视野更多强调社会保护意义;公共管理学要从地方政府治理的角度研究反贫困的竞争与合作模式。综观我国现行反贫困策略仍然具有无序性对抗和理性对抗特点,但是区域经济发展与治理的本质是追求合作,未来地方政府反贫困策略必然从对抗走向合作。本文基于反贫困是区域经济发展与地方治理的能力的体现的视角,首先,在厘清反贫困研究典型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地方治理过程的反贫困,而后解析地方政府反贫困的三种竞合模式,最后,从地方政府反贫困的合作治理模式探寻区域经济及国家发展之道。本文以经济发展为抓手,以治理合作为契机、以市场、社会、非政府组织及个人的通力配合为基础,构建地方政府反贫困的竞合治理模式,该模式从政治、经济、市场、体制、社会、经验六个方面统筹规划,科学发展,最终为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动力,为地方治理的多元、多层合作格局奠定基础。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冯朝睿  
反贫困在本质上属于区域经济发展和地方治理范畴,在形式上是国家治理情境下一种经济政策目标,在过程上是通过推进经济发展,优化国家治理能力,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经济学视角下的反贫困过多强调国家和市场作用;社会学视野更多强调社会保护意义;公共管理学要从地方政府治理的角度研究反贫困的竞争与合作模式。综观我国现行反贫困策略仍然具有无序性对抗和理性对抗特点,但是区域经济发展与治理的本质是追求合作,未来地方政府反贫困策略必然从对抗走向合作。本文基于反贫困是区域经济发展与地方治理的能力的体现的视角,首先,在厘清反贫困研究典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许源源  
反贫困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扶贫绩效日减、扶贫工作进入攻坚阶段的关键时期,我国各级政府应承担发展经济、提供公共服务、提供发展机会和推动公正实现的责任,其责任实现的途径主要包括科学利用扶贫资金、政府主导和市场化改革相结合、调动农民参与扶贫的积极性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雪妮  孙才志  邹玮  
在牛津大学水贫困指数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贫困指数基础上,分别综合考虑资源、设施、能力、使用、环境5方面和收入、支出、教育、健康、发展环境、家庭供养及就业6方面,构建适用于我国省际间进行比较的中国水贫困评价指标体系和中国经济贫困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客观综合评价法为各指标赋以权重。对2009年中国各省市(自治区)水贫困及经济贫困水平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水贫困与经济贫困的耦合协调度分析并进行空间分异。计算结果能够反映我国水贫困水平和经济贫困程度的实际情况,并显示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水贫困与经济贫困存在较高程度的耦合度,水贫困与经济贫困整体水平从西到东逐渐变好,得出我国水贫困与经济贫困为共生关系、在扶贫政策中应加入减少水贫困策略的结论。最后,从建立与完善水权制度、改善农业水利基础条件、保障饮用水安全和加强水生态保护与管理等方面对我国减贫问题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廖文梅  邱海兰  秦克清  彭泰中  
本文通过识别家庭总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以及转移性收入5种中间传导变量,构建了"健康水平——中间传导机制——贫困退出"的分析框架。基于江西省789户贫困户的入户调查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对健康水平影响农村贫困户退出贫困及其作用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贫困户的健康水平在整体上对贫困退出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会阻碍贫困退出;村庄为贫困村、因病致贫的贫困户,健康水平对贫困退出的阻碍作用更为显著;健康水平通过增加家庭总收入促进贫困户退出贫困。可见,扶贫政策若仅关注收入增长,忽视贫困户收入增长可持续机制,容易造成脱贫假象,政府扶贫政策应长期化和精准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曙光  
中国的反贫困成就举世瞩目,当前的反贫困模式和制度框架也面临着转型。本文试图从系统性制度设计的视角,基于贫困的性质与根源的深入分析,对中国的贫困重新作出类型划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反贫困的系统性制度框架。同时指出,区域性的族群贫困已经成为我国贫困的焦点问题,民族地区的反贫困需要扶贫主体的多元化和扶贫模式的多元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冯瑛  陈建东  
基于有关贫困定义的主要英文文献,文章回顾了贫困研究的早期成果,特别是对贫困的定义。评述了贫困和贫困线定义的演化;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种定义的优缺点;介绍了中国的贫困现状以及关于中国贫困问题的研究。最后根据上述讨论,提出了我国反贫困战略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修华  任静远  王毅鹏  
贫困户可行能力不足是我国精准扶贫进入"深水区"和"冲刺"阶段后遭遇实践困境的重要原因,具体表现为贫困户社会参与能力、锐意进取能力、信息利用能力及技术应用能力这四重能力的欠缺。为摆脱这一困境,本文从内生、外生两个层面同时着力,构建"政府赋权、社会激励、贫困户参与"三维一体的能力建设机制,提出信息公开、乡风建设、教育提质、职业培训四个方面的破解思路。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关键词:
[期刊] 改革  [作者] 汤李梁  杨成海  
“公司+GB+贫困户”扶贫效果突出汤李梁杨成海河南省虞城县是国家级贫困县,百万人口中,贫困人口占1/5。1989年以来,国家先后投放扶贫专项信贷资金5280万元,促进了该县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扶贫效益。但因扶贫工业项目与贫困户温饱问题关联度较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