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74)
- 2023(10593)
- 2022(8826)
- 2021(8378)
- 2020(6609)
- 2019(15305)
- 2018(14647)
- 2017(27462)
- 2016(14546)
- 2015(16031)
- 2014(15856)
- 2013(15900)
- 2012(15305)
- 2011(14290)
- 2010(14287)
- 2009(12942)
- 2008(12915)
- 2007(11367)
- 2006(10294)
- 2005(9729)
- 学科
- 济(70512)
- 经济(70438)
- 业(38094)
- 管理(34895)
- 中国(25650)
- 企(25474)
- 企业(25474)
- 方法(24183)
- 农(22341)
- 数学(21459)
- 数学方法(21307)
- 地方(19304)
- 农业(16032)
- 贸(15245)
- 贸易(15231)
- 业经(15092)
- 易(14827)
- 财(13937)
- 银(13227)
- 银行(13213)
- 融(13056)
- 金融(13056)
- 制(12988)
- 行(12973)
- 学(12782)
- 发(12297)
- 环境(10922)
- 地方经济(10911)
- 技术(9896)
- 发展(9283)
- 机构
- 大学(210610)
- 学院(210602)
- 济(97698)
- 经济(96003)
- 研究(84950)
- 管理(74080)
- 中国(66269)
- 理学(62612)
- 理学院(61779)
- 管理学(60891)
- 管理学院(60483)
- 科学(49166)
- 京(46458)
- 所(43701)
- 财(43566)
- 研究所(39599)
- 农(37295)
- 中心(37049)
- 财经(34090)
- 经济学(31949)
- 经(31265)
- 江(30840)
- 北京(30532)
- 院(30361)
- 范(29628)
- 师范(29344)
- 农业(28963)
- 经济学院(28703)
- 业大(28643)
- 科学院(26291)
- 基金
- 项目(136877)
- 科学(108759)
- 研究(101329)
- 基金(100825)
- 家(88918)
- 国家(88166)
- 科学基金(74106)
- 社会(67576)
- 社会科(64189)
- 社会科学(64175)
- 基金项目(51790)
- 省(50901)
- 教育(45226)
- 自然(44765)
- 划(43907)
- 自然科(43757)
- 自然科学(43746)
- 自然科学基金(43005)
- 资助(41457)
- 编号(38661)
- 发(35740)
- 成果(32419)
- 重点(31677)
- 部(31542)
- 国家社会(29583)
- 发展(29212)
- 展(28738)
- 创(28347)
- 课题(28302)
- 中国(27932)
共检索到3369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民良
本文指出贫困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 ,而且是一个自然生态问题。文章进一步分析了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和生态状况 ,特别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与中国反贫困中现存的问题 ,进而提出反贫困的政策选择。
关键词:
贫困 可持续性发展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耀文 郭晓鸣
基于可持续性生计框架的考察表明:随着精准扶贫战略的实施,中国反贫困虽取得重大进展,但仍存在可持续性不足的诸多隐忧,主要表现在生计环境有效改善,但仍潜藏着致贫返贫风险;生计资本大幅增加,但仍存在结构性失衡;生计选择有效拓展,但仍受多重因素限制。中国反贫困成效持续性不足的主要成因,一是在帮扶内容上,重物质帮扶轻内生动能;二是在推进方式上,重行政手段轻市场机制;三是在制度构建上,重当期脱贫轻长远发展;四是在主体协同上,重政府主导轻贫困户参与。构建反贫困长效机制必须重视扶贫干预的环节前置,围绕生计环境、生计资本、组织机构和程序规则、生计选择、生计后续扶持等方面,加强贫困农户的能力培育和扶贫政策体系的顶层优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齐红倩 张佳馨
解决多维相对贫困问题并降低贫困脆弱性是保证我国减贫成果可持续的关键。本文使用2015—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构建村庄层面的农村普惠金融指数、农村多维相对贫困指数和贫困脆弱性指标,使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分析农村普惠金融对多维相对贫困与贫困脆弱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现阶段影响农村家庭轻度和深度多维相对贫困的重要非经济因素是农民信息获取劣势和受教育程度不足,且深度贫困脆弱性家庭占比居高不下是造成未来农村脱贫人口返贫的主要风险;虽然我国的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存在区域非均衡性,但整体上农村普惠金融能有效缓解农村家庭的多维相对贫困和轻度贫困脆弱性,而对深度贫困脆弱性的减缓尚需结合其他手段;降低农村家庭面临的信贷约束,是农村普惠金融促进其摆脱多维相对贫困并降低贫困脆弱性的重要渠道。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改弟
反贫困不仅关系到贫困人口生存与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 ,而且关系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扶贫工作 ,才可以克服扶贫低效性 ,使贫困地区经济在摆脱贫困后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本文还同时提出了贫困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
反贫困 农村经济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孙继凤 刘爱荣
分析了贫困区的发生机制和三种类型。从我国扶贫攻坚的现状出发,针对贫困区人与环境三个生产环节的矛盾焦点,提出了实现可持续性脱贫的对策
关键词:
贫困区 发生类型 可持续性脱贫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小云 林志斌 叶敬忠
云南红河流域所实施的一系列反贫困战略和措施,其基本的依据是高海拔山区人口密集,土地相对稀缺,交通不便,加之森林破坏;而河谷地区土地(主要是荒坡)相对丰富,人口稀少,向河谷地区移民将会在很大程度上缓解高山地区人口对土地和资源的压力,而河谷地区只要水利条件具备即可形成新的以热带林果业为主体的经济发展区。对红河流域的生态、社会、经济、文化综合研究的初步发现,上述战略的实施存在着经济、社会及生态等方面的一系列复杂因素。按目前的开发模式运行,极有可能引发新的生态恶化,从而导致潜在贫困化的发生。该问题直接涉及扶贫与可持续性资源管理的相互关系,这不仅在红河流域,而且在全国很多地方均具有普遍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华锋 王海南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农村贫困问题的治理自然也就成了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广西田东县自2008年起,启动了以金融综合改革为内核,通过组织、信用、支付、保险、担保和村级服务等"六大体系"的建设,塑造了农村金融支持与推动下的扶贫开发模式。这一"政府主导型"贫困治理模式虽然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潜在的风险与问题,但凭借其治理体制创新与机制优化,亦呈现卓有成效的治理效果,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度提高,县域贫困发生率大幅度降低。文章通过对田东模式实施策略的回顾,系统剖析了其发展中的优劣之势,并就其可持续性发展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贫困治理 田东模式 金融 可持续性 策略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皮埃特
我今天发言的主题是如何通过在总体规划当中的可持续性设计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今年我受湖北省的邀请,为武汉做了一个宜居城市地区总体计划的设计。这个宜居城市地区的占地面积25平方公里,预计它的城市居民达到10万人,而且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毅
本文主要阐述中国的扶贫政策由扶持到户转向扶持贫困地区的经济开发,由过去扶持农民发展投入少、见效快的农副业转向扶持贫困地区发展支柱产业,由单纯向贫困地区输入资金和物资转向帮助贫困地区进行资源的深层次开发和利用,是中国近年来的扶贫实践。扶贫政策的转换表明中国扶贫政策正逐步向以市场经济为指导的轨道转换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毅
本文分析了中西部扶贫开发所取得的经验与成效后,指出市场经济条件下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和严峻的挑战。提出了在市场经济下可供选择的八项扶贫措施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许庆明 盛其红 黄晖
一、引 言 我国产业集群发展比较成功的区域当数浙江,据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2001年6月的调查汇总,在88个县市区中,有85个形成了产业集群。年产值超亿元的区块519个,产业集群总产值5 993亿元,约占当年全省工业总产值的49%,分布在175个行业,涉及工业企业23.7万家,吸纳就业人员390.1万人。这些产业集群的经济增长速度比浙江省的平均水平快3~5个百分点,有效地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增长。但是从近年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来看,集群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一个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沈镭 刘立涛
本文从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入手,分析了能源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从能源决策的完整性、能源供给安全、能源消费的可持续性以及能源技术与教育4个方面构建中国能源政策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定量评价,揭示出中国可持续能源政策所处阶段及其薄弱环节。研究认为:①中国能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能源价格快速攀升和环境压力不断加大是能源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三大关键挑战,制订中国可持续能源政策需从能源安全供给、经济竞争力以及环境可持续性3个角度入手,协调好3者之间的关系,促进3者共同发展;②通过构建能源政策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定量评价发现,中国现阶段能源政策处在由非可持续性向可持续性转变的过渡阶段;...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柴盈 曾云敏
本文认为,近二十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引起了很大争议,主要原因在于选择了弱可持续性和强可持续性两种不同范式作为测评标准。这两种范式争论的焦点在于判断自然资本与人造资本的替代性问题以及至关重要的自然资本度量问题的方式和标准。领先发展模式和U型发展模式证明,强可持续性是一国应该采用的标准,这两种模式也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提供了借鉴。文章提出,我国要实现强可持续发展目标,需要发展循环经济,提高生态效率,实行生态补偿机制,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咏红
中国加入WTO后 ,如何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的课题。面对挑战 ,除了思想上的高度重视外 ,还应辅以政策支持、资金投入、科技支农等措施。
关键词:
可持续性发展 世界贸易组织 政策途径
[期刊] 改革
[作者]
周民良
本文通过二十世纪最后一个10年的1991年、2000年首尾两端的统计资料的对比分析,概述了我国工业结构的变动情况,重点研究了在这个过程中能源消耗和污染的状况与趋势,指出我国工业能源利用率相对提高和污染水平相对降低的同时,与发达国家仍存在显而易见的差距,由此提出了调整和优化工业结构,促进工业的可持续性发展的对策和意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