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14)
2023(3188)
2022(2574)
2021(2340)
2020(1944)
2019(4336)
2018(4116)
2017(8204)
2016(4540)
2015(4655)
2014(4724)
2013(4650)
2012(4336)
2011(3867)
2010(3800)
2009(3366)
2008(3395)
2007(3010)
2006(2458)
2005(2254)
作者
(13593)
(11437)
(11201)
(10818)
(7320)
(5606)
(5011)
(4351)
(4234)
(4144)
(3941)
(3782)
(3762)
(3723)
(3636)
(3497)
(3439)
(3396)
(3280)
(3125)
(2924)
(2800)
(2747)
(2692)
(2575)
(2572)
(2487)
(2408)
(2401)
(2314)
学科
(16942)
经济(16917)
(12904)
管理(12067)
(10485)
企业(10485)
方法(8831)
数学(7922)
数学方法(7835)
(5414)
(4566)
中国(4488)
(4050)
(3869)
(3777)
财务(3771)
财务管理(3762)
企业财务(3694)
(3341)
银行(3335)
业经(3325)
(3269)
金融(3269)
(3191)
技术(3133)
地方(2866)
(2735)
(2716)
贸易(2713)
农业(2660)
机构
大学(64060)
学院(62899)
(25200)
经济(24709)
研究(22842)
管理(22540)
理学(19989)
理学院(19714)
管理学(19297)
管理学院(19164)
中国(16151)
科学(14883)
(13283)
(13004)
(12561)
(12011)
研究所(11165)
业大(10870)
农业(10678)
财经(10360)
中心(10202)
(9537)
(9015)
经济学(8355)
(8168)
财经大学(7986)
(7877)
北京(7798)
师范(7757)
经济学院(7611)
基金
项目(45913)
科学(36445)
基金(34794)
(31761)
国家(31530)
研究(30151)
科学基金(26683)
社会(20166)
社会科(19251)
社会科学(19246)
基金项目(18258)
自然(18204)
自然科(17845)
自然科学(17837)
(17555)
自然科学基金(17546)
(15144)
资助(14450)
教育(14066)
重点(10658)
(10384)
编号(10320)
(9612)
(9518)
(9413)
科研(9266)
计划(9211)
国家社会(8968)
创新(8959)
教育部(8762)
期刊
(23966)
经济(23966)
研究(17530)
学报(13737)
中国(11876)
(11582)
科学(11370)
(10003)
大学(9942)
学学(9598)
管理(7974)
农业(7860)
(6083)
金融(6083)
教育(5750)
财经(5384)
经济研究(4639)
(4613)
(4349)
技术(4048)
业大(3761)
(3653)
业经(3412)
统计(3233)
问题(3190)
农业大学(3177)
科技(3085)
(3070)
决策(2594)
林业(2594)
共检索到878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魏建  王安  
"立案侦查的腐败案件与公职人员数量之比"更为准确的含义是表征政府反腐败的努力,而不是腐败水平。政府反腐败的努力一方面可以显示官员的执政能力并塑造威信,另一方面是不同力量间博弈的结果。那么这些因素会对地方政府反腐败努力程度产生怎样的影响呢?研究表明:在中央政府推进的政治改革中,地方纪委书记的异地任职与反腐败努力程度显著正相关;纪委书记与省委书记匹配的检验则进一步发现,异质化的政治构成对地方政府反腐败努力程度的影响更为明显,反腐败治理者的独立性具有突出的重要性。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刚  李树  
中国的官员治理体制是中央政府反腐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对官员治理体制产生深远影响的是20世纪90年代建立起来的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官员交流)制度。本文基于1998~2009年中国的省长、省委书记交流样本,首次系统评估了官员交流的反腐败效应。结果发现,官员交流显著降低了流入地的腐败程度;同时,官员纵向交流与横向交流的反腐败绩效并没有显著的差异,但省长交流的反腐败绩效要优于省委书记交流。此外,官员任期与腐败程度之间存在U型的曲线关系。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田彬彬  范子英  
文章基于1998~2012年中国省级层面的反腐败数据,以省纪委书记异地交流为制度背景,研究了纪委独立性对反腐败力度的影响。由于纪委书记的异地交流打破了同级党委对纪委书记人事任免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纪委作为反腐败机构的独立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具备相关工作经验的前提下,纪委书记的异地交流显著提升了区域内的反腐败力度;相比于纪委书记是本地晋升的省份,纪委书记是异地交流的省份其反腐败力度上升14%左右。此外,区域之间的平行交流要显著优于中央—地方之间的交流。研究发现对当前的反腐败工作以及纪委体制的长期改革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陈胜蓝  马慧  
本文考察中国反腐败如何影响审计定价。结果表明相比没有政治关联的公司,具有政治关联的公司在2012年之后支付的审计费用提高了38%。反腐败提高了与财务报告质量和经营不确定性相关的审计风险是其影响审计定价的重要渠道。横截面测试结果表明当反腐败的地区影响力较大、审计师议价能力较强时,反腐败对审计定价的影响更大。而且,在2012年之后政治关联公司的审计质量有所提高。本文结论有助于理解反腐败对不同市场参与者的影响。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武汉金融系统监察专员办公室课题组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贤彬  王露瑶  
文章采用十八大以来至2014年末全国31个省区的季度数据,实证分析了反腐败对地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中纪委通报的腐败官员落马事件对省区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抑制效应,平均而言,该地区每增加一名副厅级以上的落马官员,当季经济增长速度降低接近0.1个百分点,这种影响是即时和短期的,并不具有长期累积性。进一步论证发现,反腐败主要是通过放缓投资而影响经济增长的。此外,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受反腐败的影响更大;副省部级以上的官员落马事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大。这些发现增进了人们对腐败、反腐败和经济增长之间内在规律的理解,丰富了政治制度影响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梁芷铭  
一是预算公开中存在问题和反腐败模式的缺陷。其一预算公开中存在的问题。第一,预算外透明度大大低于预算内透明度。在进行预算工作之时,未将预算外资金全部纳入其中。这就导致在展开预算公开工作之时,相关工作人员可能进行变通执行,与实际要求相违背。与此同时,预算外收支总体缺乏透明度。由于财政性资金来源层次不同,进而导致从预算内到预算外,法律对其的指导和约束作用逐渐降低,缺乏足够的法律依据,透明度也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侯觉非  韩龙  
反腐败问题是现代社会所面临的一个共同课题。我国反腐败现状可以从监督、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查办违法违纪案件、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源头治理等五个方面来进行深入了解和总体把握。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反腐败理论研究的薄弱环节,从“腐败”的概念和类型划分、反腐败的领域范围、预防腐败以及制定反腐败的专门法律等方面探讨和研究反腐败的基本问题,以便促进我们对反腐败工作的认识,并推动相关的工作。
[期刊] 改革  [作者] 欧阳元方  
党和政府在加速进行市场经济改革的同时,下决心进行反腐败的斗争,此举大得民心,大振民心! 腐败问题,不仅是政府机体和社会主义大业的毒瘤,而且已成为当前深化改革、大力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重大障碍。腐败已引起全国人民的切齿痛恶。反腐肃贪斗争,不仅功在当代,而且惠及子孙,意义深长,可谓千秋功业。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沈富荣  
事实证明,财产申报制度在治理腐败中的运用并不成功,而我国《信托法》生效以后,推行强制信托有了法律上的可行性。文章认为,通过借鉴国外已经实施的强制信托的经验,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逐步建立我国强制信托,是一种有效的经济监控制度,对治理腐败具有标本兼治的作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焯  
与以往文献相比,本文首次将滋生腐败的各种根源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并以此框架为导向,对反腐败的各种措施进行重新定位和完善。全文分四个部分进行研究,即腐败问题的界定、腐败的经济根源、基于经济根源框架的反腐措施以及反腐败的实证研究。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乔恩·奎赫  何增科  
在象新加坡这样一些国家中,腐败只是生活中的一种事实而不是一种生活方式。换句话说,新加坡确实存在着腐败现象,但这个国家并非一个腐败的社会。这并不意味着新加坡已经完全摆脱了腐败现象的困扰,尽管英国的肖克罗斯勋爵(Lord Shawcross)在1977年曾下过这样的论断。无论是那时还是现在新加坡都曾出现过腐败行为案件并被当地的报纸广泛报道过。不过,这些案件只是一种例外而不是通例,只是个别的事例而不是系统的腐败。而且那些被发现犯有腐败行为罪行的人不论其社会地位高低都能依法受到惩处。简言之,腐败在新加坡仅仅是一种偶发性事件而非一种制度化的行为。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庄鲜明  
今年8月15日,是艰苦卓绝的 八年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纪念日。 向前追溯,中日甲午战争失败给国 人带来的耻辱仍历历在目。两次中 日之战尽管一输一赢,但都是由日 本军国主义的侵略行为引起,给中 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 一 1894年1月(光绪二十二年甲 午),朝鲜东学党起义,日本军国 主义乘机侵占朝鲜。朝李氏政权请 求清政府兵援。清政府于6月派 兵,卫汝贵、左宝贵、马玉昆等进 驻牙山、平壤。7月下旬,日偷袭 我陆海军,挑起战端。8月1日,双 方同时宣战。海军方面,日联合舰 队于9月17日12时50分于鸭绿江口 外大东沟海面(今辽宁省东沟市) 以12比10的优势偷袭我北洋舰队,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聂辉华  李琛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行业进入管制的混合寡头模型,研究政府在不同制度环境下的最优反腐败政策。我们发现:(1)当腐败成本很低且政府对就业重视程度较小时,政府最优政策是治标(打击腐败但保留进入管制);(2)当政府对就业重视程度非常大时,不论腐败成本高低,政府最优政策都是治本(去除管制);(3)当政府对就业重视程度较大且腐败成本较低,或政府对就业重视程度较小且腐败成本较高时,保持现状是最优选择;(4)治标政策导致社会总产量最低、价格最高,治本政策导致社会总产量最高、价格最低,保持现状政策的结果处于两者之间。本文结论对于当前反腐败政策和简政放权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聂辉华  李琛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行业进入管制的混合寡头模型,研究政府在不同制度环境下的最优反腐败政策。我们发现:(1)当腐败成本很低且政府对就业重视程度较小时,政府最优政策是治标(打击腐败但保留进入管制);(2)当政府对就业重视程度非常大时,不论腐败成本高低,政府最优政策都是治本(去除管制);(3)当政府对就业重视程度较大且腐败成本较低,或政府对就业重视程度较小且腐败成本较高时,保持现状是最优选择;(4)治标政策导致社会总产量最低、价格最高,治本政策导致社会总产量最高、价格最低,保持现状政策的结果处于两者之间。本文结论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