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97)
2023(12572)
2022(10367)
2021(9450)
2020(8307)
2019(18477)
2018(18333)
2017(36004)
2016(19391)
2015(21264)
2014(20571)
2013(20716)
2012(19207)
2011(16924)
2010(17021)
2009(16480)
2008(16584)
2007(14849)
2006(13302)
2005(12221)
作者
(56267)
(46797)
(46583)
(44012)
(29859)
(22337)
(21059)
(18166)
(17552)
(16711)
(15964)
(15494)
(14896)
(14677)
(14392)
(14165)
(13918)
(13787)
(13558)
(13474)
(11716)
(11515)
(11429)
(10637)
(10486)
(10440)
(10331)
(10329)
(9099)
(9054)
学科
(89961)
经济(89855)
(87309)
(78351)
企业(78351)
管理(72073)
方法(44144)
数学(36102)
数学方法(35948)
(30510)
业经(29896)
(28375)
中国(22538)
(22383)
财务(22376)
财务管理(22351)
企业财务(21279)
农业(20388)
(19203)
技术(18043)
(17750)
贸易(17744)
(17326)
(15350)
(15273)
(14401)
(14168)
(13946)
银行(13913)
(13257)
机构
学院(285771)
大学(282616)
(128996)
经济(126958)
管理(118384)
理学(102464)
理学院(101547)
管理学(100438)
管理学院(99927)
研究(87718)
中国(73584)
(62321)
(57747)
(51503)
财经(50208)
科学(49950)
(45854)
(43450)
(42513)
业大(42324)
中心(41363)
农业(40825)
经济学(40251)
研究所(38810)
财经大学(37329)
经济学院(36906)
北京(35838)
商学(34947)
商学院(34655)
(33437)
基金
项目(184859)
科学(147915)
基金(138865)
研究(133566)
(120539)
国家(119462)
科学基金(104321)
社会(89847)
社会科(85614)
社会科学(85592)
基金项目(73880)
(71258)
自然(66902)
自然科(65466)
自然科学(65445)
自然科学基金(64401)
教育(59751)
(59148)
资助(56191)
编号(52015)
(42102)
(41885)
(41716)
重点(40741)
成果(40309)
(39298)
国家社会(38374)
创新(38186)
教育部(36680)
人文(36555)
期刊
(139785)
经济(139785)
研究(83696)
(50666)
中国(48606)
管理(47127)
(46573)
学报(41378)
科学(38899)
(33532)
金融(33532)
大学(31950)
农业(30852)
学学(30678)
财经(26196)
业经(25070)
技术(23867)
经济研究(22798)
(22460)
问题(19261)
(18714)
教育(17867)
技术经济(17198)
(16062)
商业(15550)
现代(14134)
理论(14074)
统计(14064)
财会(13810)
世界(13351)
共检索到4225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宋晓翠  
利用20122015年间我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手工收集的各省市反腐数据,实证分析反腐对企业获得的商业银行信贷的影响后发现:第一,反腐会显著增加企业信贷的可获得性;第二,反腐会显著增加企业的信贷额度和贷款期限,并且会显著降低贷款利率;第三,随着企业所有权、政治关联和资产规模因素的不同,反腐对企业信贷的影响机制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宋晓翠  
利用2012~2015年间我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手工收集的各省市反腐数据,实证分析反腐对企业获得的商业银行信贷的影响后发现:第一,反腐会显著增加企业信贷的可获得性;第二,反腐会显著增加企业的信贷额度和贷款期限,并且会显著降低贷款利率;第三,随着企业所有权、政治关联和资产规模因素的不同,反腐对企业信贷的影响机制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吕炜  陈海宇  
腐败对企业逃避税行为有重要影响。理论分析发现,较高的腐败程度会增加企业逃税行为的边际收益,降低企业纳税遵从度,并利用2003~2007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证实了这一理论假说。实证结果发现,腐败与企业逃避税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进一步,分组检验腐败对企业逃避税行为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二者的正相关关系只在地税局征管、地方政府财政压力较小、企业所有制类型为私营的情形下显著,呈现出较强的差异化特征。研究结论表明,腐败并不是在所有情形下都会对企业逃避税行为影响显著,其对于企业逃避税行为的影响是有条件的。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吕炜  陈海宇  
腐败对企业逃避税行为有重要影响。理论分析发现,较高的腐败程度会增加企业逃税行为的边际收益,降低企业纳税遵从度,并利用20032007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证实了这一理论假说。实证结果发现,腐败与企业逃避税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进一步,分组检验腐败对企业逃避税行为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二者的正相关关系只在地税局征管、地方政府财政压力较小、企业所有制类型为私营的情形下显著,呈现出较强的差异化特征。研究结论表明,腐败并不是在所有情形下都会对企业逃避税行为影响显著,其对于企业逃避税行为的影响是有条件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綦建红  李丽丽  
为了检验信贷约束严重的出口企业是否更加依赖贸易中介,本文将信贷约束和贸易中介同时引入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模型进行分析,并采用中国海关数据库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匹配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信贷约束提高了企业直接出口决策的生产率阈值,导致信贷约束严重的企业依赖贸易中介间接出口的概率提高;信贷约束显著抑制了直接出口企业的出口规模,但对间接出口企业的负向影响并不显著,表明信贷约束严重的企业在扩大出口规模方面仍需依赖贸易中介;分组检验结果表明,私营企业面临的信贷约束最大,其出口决策和出口规模对贸易中介的依赖性最强;外资企业和国有企业面临的信贷约束较小,但在出口决策时仍然显著依赖于贸易中介。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綦建红  刘慧  
本文突破传统的静态分析方法,首次从动态序贯视角考察以往经验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通过区分序贯投资的两种情形与细分以往经验的不同来源,并采用优化区位研究的条件LOgIt模型对2000—2010年中国OFDI企业的匹配数据进行检验,结果发现:OFDI企业会根据其他企业的投资经验进行序贯性的市场选择与跟随,且这种"羊群效应"在单次投资企业中尤为显著;对多次投资企业来说,各类投资经验对其区位选择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自身投资经验大于其他企业经验,其中相同市场经验大于相似市场经验,同行业经验大于不同行业经验。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郭迎锋  顾炜宇  乌天玥  王立勇  
本文旨在分析政府资助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利用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省际面板数据发现,政府资助效果受到工业化阶段和资助对象选择的影响而显著不同。政府对企业的R&D资助会对企业自身R&D投入形成杠杆效应,且该效应随着工业化进程而不断增强;政府对科研机构的R&D经费资助对企业R&D投入有挤出效应,政府对高等院校的R&D资助对企业R&D投入有杠杆效应;总体上,目前政府资助效果仍表现为杠杆效应,但这一效果由于政府偏好资助科研机构而大幅减弱;中国政府对企业直接资助率较低,未能有效发挥政府资助效果;金融约束和资金可得性是影响企业R&D投入的重要因素。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应千伟  刘劲松  张怡  
本文以十八大反腐引发的地方高官落马事件为样本,运用事件研究法,实证检验了反腐事件对当地上市公司的企业价值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反腐事件对当地企业不存在普遍的、显著的负面影响。但反腐事件导致了国有企业尤其是地方国有企业、有政治关联或政治寻租的企业、高补贴企业和垄断企业的市场价值短期显著下降。而且地方市场化程度越低,反腐事件的负向影响则越显著。这说明反腐可能抑制企业寻租动机和对非市场化的行政资源分配的依赖,促进企业经营模式的转变和市场的深化改革。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京  安毅  孙菁  
本文在企业资本配置研究的基础上,基于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2009—2016年度财务数据,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实证检验了在职培训投资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职培训会显著提高企业价值,该结论在控制了内生性问题之后仍然稳健。进一步研究发现,提高技术能力是在职培训提高企业价值的重要途径,企业在职培训不仅可以提升自身技术水平,而且可以提高自身创新效率,从而促进企业价值增加。与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的在职培训对企业价值的正向影响更为显著,在股权集中程度更高、规模更大的企业中,在职培训对企业价值的正向影响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为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方式选择和异质性资源配置决策提供了经验证据和决策依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卫平  杨宏呈  蔡宇飞  
本文旨在考察基础研究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与效果,采用1998-2009年我国30个省市大中型工业企业面板数据,研究发现基础研究显著地促进了企业的技术创新支出和产出,且产学研合作、企业规模及国有产权等因素对基础研究促进企业创新产生了不同且重要的影响。此外通过国内外比较发现我国存在着基础研究支出占R&D经费的比例较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投入比例失衡,基础研究总体投入不足等问题。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盛丹  王永进  
本文构造了中国地级城市的产业集聚指标,结合世界银行2005年投资环境调查数据和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考察了产业集聚对企业融资成本的影响,并着重检验了产业集聚对信贷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产业集聚显著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而且有助于信贷资源流向民营企业以及那些依赖企业间关系的"关系密集型"企业,从而提高信贷资源的配置效率。因此,信贷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是产业集聚影响企业融资成本的重要渠道。从长期来看,产业集聚的"信贷资源配置效应"能够促进融资依赖行业的快速发展,从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波  杨先明  杨孟禹  
近来年,中国工业企业呈现出购置土地和金融资产的"脱实向虚"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研发创新行为。本文利用2006—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创新专利研究数据及土地出让交易数据,利用PSM-DID模型,从土地购置行为和购置额度两方面探究工业企业土地购置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工业企业土地购置行为显著促进企业创新,且这一促进作用呈倒"U"型趋势;工业企业购置工业用地行为对企业创新有促进作用,购置商住用地行为则显著抑制企业创新。本文研究还发现,工业企业适度的土地购置会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财务风险,扩大企业研发投入而促进企业创新,高额的土地购置则会加剧企业融资约束和财务风险,从而挤占企业创新资金而抑制企业创新。本研究为政府合理监管工业企业购置土地行为提供依据,有助于引导工业企业合理协调"土地购置"和"研发创新"的关系。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黄瑞玲  余飞  
现有关于市场分割的研究较少涉及微观企业层面,同时关于市场分割程度的测度方法也有失偏颇。本文由消费品、资本品和劳动力市场分割指数的平均值构造了总体市场分割程度指数,采用1998-2007年的中国工业企业的微观数据,检验了中国省域间总体市场分割对当地企业增加值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总体市场分割与企业增加值率呈倒U型关系,同时还计算出其中影响效果转利为害的阈值,经过内生性处理和区分不同区域、不同企业所有制性质和企业所属的不同要素密集度类型的异质性检验发现,结论是稳健可靠的。本文认为我国应当改变传统的过分注重国外市场的扭曲思维,提高对国内市场需求的关注程度;各地政府应逐渐摒弃"护犊子"的政策思维,逐步放开市场保护,推动市场走向整合;各地应当实现制度创新和政策完善,同时将政策思维转向限制人口但不限制人才上。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贤彬  陈博潮  
产业升级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维度,但僵尸企业严重影响中国产业升级进程。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实证分析僵尸企业对产业升级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产业内僵尸企业比例越高,产业升级进程越缓慢。机制分析发现,僵尸企业通过扭曲资源配置和抑制技术进步两种渠道拖累产业升级。从资源配置角度看,静态上僵尸企业扭曲企业资本要素投入,对资本投入不足的企业危害更为突出;动态上僵尸企业不仅阻碍在位企业增加值率提升,还妨碍潜在高增加值率企业进入市场。从技术进步角度看,僵尸企业具有自身创新懈怠和挤出正常企业创新的特征。本文从资源配置和技术进步的视角揭示了僵尸企业对产业升级的拖累效应,为更好处置僵尸企业和推动产业升级提供了重要政策启示。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李青原  刘习顺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信息充分可靠。作为经济发展中至关重要的确认、计量经济活动的信息,在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增长阶段后,会计信息的质量提升能否助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1998-2013)评估了省份-行业层面会计信息质量的资源配置效应。研究发现如下:首先,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显著降低了省份-行业层面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分离度,推动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向上集聚,提升了资源配置效率和经济效率,在控制内生性、改变测度指标和样本构成等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其次,机制检验发现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主要通过提高信贷配置效率、优化要素投入和提升市场竞争机制改善资源配置效率;最后,异质性分析中发现,当地区市场化程度及省份-行业非国企比重较高时,会计信息质量的资源配置功能更强。本文结论为"会计信息质量具有资源配置功能"的研究提供了中国的宏观证据,为中国政府推进会计标准体系建设,释放会计改革的制度红利提供了理论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