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5)
2023(781)
2022(694)
2021(620)
2020(574)
2019(1348)
2018(1417)
2017(2674)
2016(1313)
2015(1437)
2014(1358)
2013(1309)
2012(1240)
2011(980)
2010(1102)
2009(937)
2008(925)
2007(860)
2006(781)
2005(722)
作者
(3341)
(2682)
(2677)
(2611)
(1768)
(1239)
(1236)
(1002)
(981)
(976)
(954)
(950)
(903)
(875)
(842)
(823)
(799)
(774)
(773)
(706)
(676)
(670)
(667)
(636)
(634)
(610)
(601)
(580)
(558)
(551)
学科
管理(5078)
(4438)
(4291)
(4226)
银行(4226)
(4102)
(3964)
企业(3964)
(3386)
金融(3386)
(2922)
(2878)
经济(2868)
体制(2854)
(2458)
制度(1874)
(1874)
(1665)
财务(1664)
财务管理(1651)
企业财务(1608)
人事(1481)
人事管理(1481)
(1357)
银行制(1327)
税收(1303)
业务(1299)
(1286)
中国(1235)
业经(1136)
机构
大学(14550)
学院(14312)
中国(6501)
管理(5950)
(5499)
经济(5300)
(4690)
研究(4586)
理学(4549)
理学院(4507)
管理学(4467)
管理学院(4438)
(3778)
银行(3462)
财经(3324)
(3179)
(3130)
中心(3108)
(3085)
人民(3036)
(2686)
国人(2682)
中国人(2671)
中国人民(2631)
财经大学(2615)
(2409)
金融(2370)
科学(2307)
(2266)
(2213)
基金
项目(8802)
科学(6912)
基金(6655)
研究(6527)
(5836)
国家(5787)
科学基金(5032)
社会(4122)
社会科(3912)
社会科学(3912)
基金项目(3588)
自然(3349)
自然科(3294)
自然科学(3294)
自然科学基金(3248)
(3042)
教育(2855)
(2660)
资助(2608)
编号(2549)
成果(2254)
(2176)
(2055)
(2037)
重点(1977)
教育部(1877)
项目编号(1857)
(1766)
科研(1758)
国家社会(1755)
期刊
(6372)
经济(6372)
(5773)
金融(5773)
研究(5250)
(4427)
中国(4047)
管理(2537)
学报(2048)
财经(1795)
大学(1700)
学学(1663)
科学(1636)
(1482)
财会(1462)
(1401)
会计(1383)
(1341)
理论(1162)
(1090)
实践(1076)
(1076)
中国金融(983)
税务(981)
通讯(943)
会通(942)
经济研究(940)
技术(829)
农业(821)
审计(809)
共检索到273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国晓  李华伟  刘培红  
随着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反洗钱监管工作开始向"风险为本"模式转变,而当前全面推行的以"风险为本"的反洗钱监管工作面临着一些新困难。工作中的难点相应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缺乏可操作性强的制度规程体系。目前的法律法规、内控制度在反洗钱规范管理方面规定较多,而在风险管理方面着墨不够,尚未形成配套完善的适应"风险为本"监管模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国晓  李华伟  
随着反洗钱国际标准的提升和反洗钱环境复杂性不断增加,反洗钱监管工作逐步向"风险为本"理念转变。但是从当前基层反洗钱监管实践看,"风险为本"原则下的反洗钱监管工作面临着一些难点,制约着反洗钱履职效能的提升,亟待加以解决。相应的法规制度不够健全,可操作性强的制度规程尚需配套完善。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反洗钱方面的有关法律法规,金融机构大多也根据自身业务情况并结合《反洗钱法》《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等法律法规,制定了涵盖客户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森  韩光林  
认识是人类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外在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人类对洗钱和反洗钱的认识,也要在掌握洗钱和反洗钱基本规律的基础上进行。从已有的相关文献看,业界对洗钱和反洗钱的研究深度和广度与人类反洗钱实践水平密切相关。随着人们对洗钱危害、影响及后果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各国政府、国际组织采取的反洗钱措施也就越来越严密。本文重点对洗钱涵义和反洗钱监管制度等方面的研究进行总结评述。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胡颖  
洗钱是影响当前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健康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反洗钱打击力度加大,其犯罪形式已由传统的人工手段向电子化方面发展。本文通过对电子银行支付交易方式的分析,提出现阶段电子银行业务监管难点和相应的监管对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延伟  侯建强  高增安  
21世纪以来,伴随着国际各类新兴金融业态、金融平台和金融工具的"井喷式"发展,洗钱犯罪分子主动借助其各类合法交易的外衣,洗钱行为欺骗性、隐蔽性程度更大,呈现出了众多的新兴洗钱威胁领域,如各类新兴金融衍生品洗钱、资金/价值转移系统洗钱、虚拟货币洗钱、新兴支付业洗钱、国际非盈利组织洗钱等。本文建议开展全面系统的洗钱威胁国家评估、激活我国各类金融机构反洗钱监管内在动力、完善我国国家洗钱威胁监测与防范系统和推动我国反洗钱监管国际合作网络体系建设。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延伟  侯建强  高增安  
21世纪以来,伴随着国际各类新兴金融业态、金融平台和金融工具的"井喷式"发展,洗钱犯罪分子主动借助其各类合法交易的外衣,洗钱行为欺骗性、隐蔽性程度更大,呈现出了众多的新兴洗钱威胁领域,如各类新兴金融衍生品洗钱、资金/价值转移系统洗钱、虚拟货币洗钱、新兴支付业洗钱、国际非盈利组织洗钱等。本文建议开展全面系统的洗钱威胁国家评估、激活我国各类金融机构反洗钱监管内在动力、完善我国国家洗钱威胁监测与防范系统和推动我国反洗钱监管国际合作网络体系建设。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段玲  冯春江  
从互联网金融必须服务互联网实体经济的角度来观察,可发现互联网金融体现为并行发展着的三个趋势:互联网技术对传统金融业的改造,服务于互联网贸易的互联网支付方式的发展,服务于人类互联网生活的新金融业分工体系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三个趋势对现有的反洗钱监管模式、反洗钱规则、反洗钱工作有效性带来了挑战,值得高度关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崔玉洁  张润红  
1.建立健全完善的反洗钱监管法律法规体系,制定针对现代支付业务的反洗钱规定。组织对反洗钱监管方面的法律、法规及业务规章进行清理。该修改的要修改,该补充的要补充,该废止的要废止,确保政策的透明、统一与实用。对于部门业务规章有关条款与法律相冲突的,人民银行应根据法律对规章作适当修改;对于不同业务规章对同一指向规定不一致的,应尽快予以统一;对于法规措施规定模糊的,应以发文说明或制定实施细则等形式加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韩杰  
本文对我国反洗钱监管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更好地发挥本、外币监管部门和有关部门的整体合力,建立反洗钱的工作机制提出了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黄静云  
本文认为面对日益众多的被监管对象和日益庞杂的业务领域,反洗钱监管部门须实行以风险为本的监管模式,以更好地解决监管资源有限、监管激励性不足等问题。探索形成一套以风险为本的反洗钱监管机制,提高反洗钱工作成效,已经成为反洗钱工作的当务之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晓娜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发展普惠金融。这是中央全会文件首次提出发展普惠金融的要求,对于加快完善我国金融市场体系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普惠金融的发展,也使我国的反洗钱工作面临新的形势、机遇和任务。发展普惠金融给反洗钱工作带来机遇发展普惠金融与反洗钱工作密不可分。遵照公平、透明的原则,普惠金融要确保客户能以合理的价格获得适当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这些产品和服务都由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范薇  王超  谢华  
近年来,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迅速发展,但是数字货币登记交易机构的法律性质和责任尚不明确,再加上数字货币技术的隐私保护、去中心化等特征增加了反洗钱工作的难度。笔者通过分析美国联邦和州政府两个层面对数字货币反洗钱监管的做法,从中得出对我国的启示。美国对数字货币反洗钱的监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范薇  王超  谢华  
近年来,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迅速发展,但是数字货币登记交易机构的法律性质和责任尚不明确,再加上数字货币技术的隐私保护、去中心化等特征增加了反洗钱工作的难度。笔者通过分析美国联邦和州政府两个层面对数字货币反洗钱监管的做法,从中得出对我国的启示。美国对数字货币反洗钱的监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建文  
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但在为社会提供高效服务的同时,互联网金融便捷的交易方式也容易被洗钱犯罪分子利用。因此,加强互联网金融反洗钱、反恐融资工作,防范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成为互联网从业机构合规经营的重要任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菅雪松  
据2016年度《中国反洗钱报告》分析,2016年度人民银行分支行机构共发现和接收重点可疑交易线索8504份,协助侦查机关调查涉嫌洗钱案件1652件,协助破获涉嫌洗钱等案件307件,批准起诉涉恐案件275件。调查显示,在立案侦破的恐怖融资案件中,通过金融机构监测上报可疑线索占比很小,金融机构"防火墙"作用发挥有限。从金融领域识别、追踪、监测、冻结、扣押、没收恐怖组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