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64)
2023(11249)
2022(10067)
2021(9679)
2020(8200)
2019(19017)
2018(19155)
2017(37002)
2016(20235)
2015(22890)
2014(22835)
2013(22372)
2012(20479)
2011(18192)
2010(18103)
2009(16523)
2008(16036)
2007(13946)
2006(11913)
2005(10279)
作者
(57538)
(47354)
(46936)
(44684)
(30325)
(22891)
(21639)
(18833)
(18129)
(16946)
(16417)
(15815)
(14929)
(14740)
(14698)
(14388)
(14307)
(14126)
(13514)
(13463)
(11653)
(11457)
(11401)
(10859)
(10649)
(10618)
(10476)
(10447)
(9500)
(9444)
学科
(74898)
经济(74812)
管理(57741)
(56053)
(46007)
企业(46007)
方法(38113)
数学(33053)
数学方法(32496)
中国(20077)
(19412)
(19305)
(17305)
业经(16471)
地方(15859)
理论(14404)
(14019)
(13271)
财务(13204)
财务管理(13173)
农业(12984)
(12819)
银行(12779)
(12560)
(12464)
贸易(12457)
企业财务(12385)
技术(12203)
(12049)
(11991)
机构
大学(278427)
学院(276483)
管理(113743)
(101805)
经济(99236)
理学(98612)
理学院(97508)
管理学(95573)
管理学院(95083)
研究(86595)
中国(68181)
(60250)
科学(56451)
(48408)
(42759)
(42509)
业大(42492)
中心(40834)
(39481)
研究所(39195)
财经(39113)
北京(38116)
(36175)
师范(35860)
(35455)
农业(33472)
(33026)
(32087)
技术(29497)
财经大学(29261)
基金
项目(193449)
科学(151139)
研究(140648)
基金(139459)
(120763)
国家(119751)
科学基金(103743)
社会(85602)
社会科(80938)
社会科学(80916)
(75803)
基金项目(74858)
自然(69947)
自然科(68314)
自然科学(68301)
自然科学基金(67018)
教育(64488)
(63691)
编号(58610)
资助(58610)
成果(46827)
重点(42285)
(41716)
(39659)
(39538)
课题(39479)
科研(37264)
创新(36917)
项目编号(36242)
大学(36201)
期刊
(107719)
经济(107719)
研究(80137)
中国(50578)
学报(43558)
科学(40017)
管理(40014)
(37373)
(36396)
大学(32798)
教育(31026)
学学(30695)
农业(26458)
技术(25265)
(25055)
金融(25055)
财经(17530)
业经(17375)
图书(17066)
经济研究(16009)
理论(14690)
(14656)
实践(13861)
(13861)
问题(13718)
(13580)
技术经济(13572)
科技(13566)
资源(12887)
(12628)
共检索到3956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孙森  韩光林  
本文首先运用博弈论分析了反洗钱激励与风险为本的关系,提出监管机构在建立完善约束机制后,应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监管机构应对金融机构履行反洗钱义务情况进行有效分类,根据分类情况进行风险评估,以确定监管资源的投入,这些结论与风险为本的反洗钱监管要求相一致。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了金融机构反洗钱风险等级评价体系,并设计了模糊评价模型,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葛志强  
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反洗钱监管面临的问题,指出金融机构履行反洗钱义务的结果不是合作博弈均衡,要提高反洗钱监管效率,必须开展反洗钱风险监管,构造被监管者履行反洗钱义务的竞争机制。在此基础上,对风险监管的条件和机理进行了解析,并对反洗钱风险监管的方法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推动合规监管向风险监管转变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洪来  刘伟  
本文将市场分为金融域和非金融域,从不同域的信息情报特征出发,分析了"义务报送制"和"激励举报制"的适用性,并运用经济人行为理论建立了不同的激励模型,最后根据激励模型提出了改进我国反洗钱信息情报机制的政策建议,以期对提高我国的反洗钱工作效率有所裨益。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子白  沈杰  贺聪  
金融机构是资金流动的枢纽和媒介,因此也成为洗钱的主要渠道,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是反洗钱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首先分析了金融机构反洗钱与自身利益的冲突,提出应该对金融机构反洗钱的成本适当补偿,通过激励机制引导其积极参与反洗钱,然后分别研究激励机制的引入对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利益的影响,得出激励机制的引入对反洗钱工作是一项"帕累托改进"。文章对反洗钱激励机制的设计提出了对追缴的zxc非法收入实行分享制度、实行反洗钱评级制度和违规信息披露制度等政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黄静云  
本文认为面对日益众多的被监管对象和日益庞杂的业务领域,反洗钱监管部门须实行以风险为本的监管模式,以更好地解决监管资源有限、监管激励性不足等问题。探索形成一套以风险为本的反洗钱监管机制,提高反洗钱工作成效,已经成为反洗钱工作的当务之急。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朱彤  
本文基于风险为本原则,提出对反洗钱交易监测系统的高风险领域和审计重点予以更多关注,以节约审计资源、降低审计风险,高效开展反洗钱监测系统内部审计。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课题组  庞贞燕  石彦杰  
风险为本的反洗钱监管已成为国际反洗钱监管方式的改革方向,也是中国反洗钱监管的发展方向。本文从风险为本反洗钱监管概念和必要性出发,结合工作实际,探讨风险为本反洗钱监管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为反洗钱工作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文武  
风险为本反洗钱监管是国家反洗钱机制有效运作的关键一环,监管部门通过实施风险为本监管,督促被监管机构有效履行反洗钱义务,发挥预防洗钱与恐怖融资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反洗钱监管正处于从规则为本向风险为本转型的关键阶段,准确判断我国风险为本反洗钱监管面临的挑战,借鉴国际标准要求和其他国家、地区经验构建我国风险为本反洗钱监管体系,对于有效应对洗钱和恐怖融资新形势、新变化,提高我国反洗钱工作质效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杜金富  
近年来,中国金融业反洗钱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此基础上,如何及时调整监管思路、实施风险为本原则,成为金融业反洗钱亟须探讨的重要内容。风险为本反洗钱工作原则的制度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田爱丽  孙文  
风险为本的理念已被国际社会广泛采纳并成为反洗钱工作的重要基石。论文从以风险为本的商业银行反洗钱工作的管理要求入手,结合银行面临的反洗钱工作实际问题,对商业银行开展反洗钱工作提出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戴华伟  
从全球范围看,风险为本反洗钱监管是当今国际反洗钱领域的变革方向,但目前国内外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2012年,我国明确将风险为本确定为反洗钱工作的基本原则。当前,如何具体开展风险为本反洗钱监管是监管部门反洗钱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回顾了我国反洗钱监管的发展脉络,剖析了规则为本监管模式的弊端,提出了以5C指标评估模型为核心的反洗钱风险监管体系设想,为我国开展反洗钱风险监管提供了参考。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熊海帆  卓志  
在新的反洗钱制度框架下,保险等金融机构必须建立起反洗钱的内部控制制度。国际社会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风险为本的方法"原则体系,可以为我国保险行业反洗钱内控制度建设提供参考思路。保险机构应考虑将反洗钱的内控制度同自己的风险管理框架整合起来,可在风险管理战略中加入反洗钱的目标和方案;指定反洗钱合规专员;搞好反洗钱的员工培训工作;严格划分岗位责任等,从而搞好反洗钱内控制度的建设。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邱兆祥  朱宝明  
反洗钱的特殊性需要各机构通力合作,尤其需要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参与。通过对反洗钱过程中的洗钱方和反洗钱方的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的对比,揭示了外部性对银行业反洗钱的影响。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潘文慧  徐海丽  
本文客观分析了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相应付出的成本,包括制度、人力资源、技术以及潜在客户流失等方面,并从金融机构的视角出发,剖析了金融机构疲于开展反洗钱工作的内部原因。同时,本文也从声誉、信息以及抗风险等方面论证了这项工作带来的潜在收益,并指出政府监管部门也需相应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才能更好地提高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成效。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吴朝平  高增安  
文章基于国内外已有文献回顾,立足当前我国POS收单市场发展及反洗钱监管现状,从POS收单市场洗钱风险由银行向非金融支付机构迁移、信息不对称加大POS收单市场洗钱脆弱性、POS收单市场易被作为虚假交易洗钱渠道、国际银行卡组织网络易被作为跨境非法资金流动通道等四个方面,对我国POS收单市场当前主要洗钱风险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有针对性地分别从加强对非金融支付机构反洗钱监管、授权银行卡组织牵头推进银行卡产业各方信息共享、督促收单机构进一步健全反洗钱内控制度、强化国际银行卡组织反洗钱监管等四个视角,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POS收单市场反洗钱工作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