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32)
2023(8944)
2022(7959)
2021(7571)
2020(6602)
2019(15306)
2018(15227)
2017(30160)
2016(17029)
2015(19390)
2014(19908)
2013(19897)
2012(19152)
2011(17329)
2010(18131)
2009(17084)
2008(17466)
2007(16309)
2006(14581)
2005(13672)
作者
(50403)
(41740)
(41704)
(40459)
(26930)
(20038)
(19308)
(16227)
(15709)
(15520)
(14313)
(14086)
(13510)
(13414)
(13393)
(13237)
(12971)
(12395)
(12289)
(12269)
(10583)
(10525)
(10370)
(9602)
(9578)
(9552)
(9489)
(9420)
(8593)
(8507)
学科
(67514)
经济(67428)
管理(49983)
(46822)
(36887)
企业(36887)
方法(29362)
数学(25813)
数学方法(25406)
(22183)
(21042)
中国(19880)
(18715)
(15535)
银行(15514)
(14823)
(14769)
地方(14737)
(14538)
贸易(14523)
(14099)
农业(14070)
业经(13999)
(13489)
金融(13487)
(12194)
(12049)
财务(12010)
财务管理(11964)
企业财务(11266)
机构
大学(244810)
学院(244395)
(101349)
经济(98796)
管理(91751)
研究(84834)
理学(76301)
理学院(75447)
管理学(74069)
管理学院(73600)
中国(70303)
(52873)
(52768)
科学(50026)
(44594)
(43370)
(42148)
中心(41707)
财经(39355)
研究所(39316)
(35325)
业大(34816)
北京(34211)
农业(33853)
(33075)
(32633)
师范(32364)
经济学(30407)
(29790)
(29571)
基金
项目(146376)
科学(113532)
研究(109809)
基金(103685)
(89087)
国家(88269)
科学基金(74463)
社会(66853)
社会科(63201)
社会科学(63183)
(57430)
基金项目(53756)
教育(51424)
(48679)
自然(47437)
编号(46858)
自然科(46286)
自然科学(46270)
自然科学基金(45452)
资助(44504)
成果(41103)
(33167)
课题(33160)
重点(33054)
(31733)
(29221)
(29195)
教育部(28197)
科研(27974)
项目编号(27946)
期刊
(121158)
经济(121158)
研究(79522)
中国(55178)
(42561)
(40254)
学报(36212)
管理(33834)
(33171)
金融(33171)
科学(32540)
教育(30046)
大学(27414)
农业(26106)
学学(25149)
技术(21683)
财经(19927)
业经(19842)
经济研究(18405)
(17083)
问题(16420)
图书(14697)
(14143)
理论(13944)
(13412)
实践(12632)
(12632)
技术经济(12515)
统计(12164)
国际(11886)
共检索到3992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崔幸之  王卫红  
近几年来,人民银行及各金融机构逐步规范了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监测分析及报告行为,有力地打击了洗钱活动。但与此同时,可疑交易监测工作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诸如监测制度还有一定缺陷,监测业务难以有效处理,监测工作缺乏统一标准,以及监测报告的报送程序欠规范等问题。笔者认为,完善可疑交易监测制度体系,强化对可疑交易数据的分析,改进可疑交易监测工作标准,开发可疑交易报送程序系统,可进一步提升反洗钱可疑交易监测工作水平。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正德  
2016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修订了《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确立以合理怀疑为基础的可疑交易报告机制,由金融机构自主建立可疑交易报告标准,提高可疑交易报告有效性。金融机构建立可疑交易监测分析体系时,如何结合行业特点和自身业务实际,设计可疑交易监测分析指标,建立有效的监测分析体系,成为金融机构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亟待解决的问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正德  
2016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修订了《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确立以合理怀疑为基础的可疑交易报告机制,由金融机构自主建立可疑交易报告标准,提高可疑交易报告有效性。金融机构建立可疑交易监测分析体系时,如何结合行业特点和自身业务实际,设计可疑交易监测分析指标,建立有效的监测分析体系,成为金融机构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亟待解决的问题。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操基平  
近年来,我国反洗钱领域可疑交易报告数据井喷现象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更引起了人们对我国反洗钱制度有效性的质疑。海量的可疑交易报告数量是金融机构在现行制度下为了降低反洗钱成本而过度采用机器替代人工报告可疑交易的结果。因此有必要在深化防范风险为本的反洗钱制度的基础上,一方面正确区分可疑交易,将合法经济符合特征的可疑交易剔除,从而减少可疑交易的总量;另一方面推行金融机构法人监管制度,发挥金融机构主观能动性,提高可疑交易数据的质量,从而进一步提高反洗钱工作的效率。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杨金日  黄守成  蒋建新  
文章结合中部地区反洗钱形势,分析了建立中部地区反洗钱监测中心的必要性,并对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的职能定位进行了思考,建议通过设计科学的反洗钱监管核心指标和反洗钱风险预警体系,引入先进的可疑交易监测分析技术和可疑交易模型技术,建立多层次分析机制等措施,不断提高中部地区反洗钱监测分析水平。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朝平  
分别从基于描述性统计与基于推断性统计可疑交易识别机制两个方面,就统计理论在反洗钱监测分析领域的应用进行系统性理论探讨,并提出完善我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体系的对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郭德焐  
本文分析了大额可疑资金交易监测现状、大额可疑资金交易监测分析存在的四个主要问题,据此提出了三点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黄静云  
及时、有效地识别可疑交易是金融机构切实履行反洗钱报告义务的前提。制定完善的可疑交易报告制度,是金融机构预防和打击洗钱活动的重要措施。实践证明,实施可疑交易报告制度对于发挥反洗钱成效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金融机构过度依赖可疑交易客观标准、系统识别智能化程度不高、判断标准差异性较大等原因导致可疑交易报告海量报送、情报价值低的问题较为突出。因此,进一步完善可疑交易报告制度,提高金融机构可疑交易分析和识别能力是当前反洗钱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众  
2007年11月银行业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交易实现了"总对总"报送。为适应"总对总"的要求,各金融机构相继开发了反洗钱系统,实现了自动提取数据、自动报送,这对于完善反洗钱体系、提高工作效率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总对总"报送后,部分地区出现可疑交易报告数量激增的情况,笔者在某市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调查。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谢端纯  
建立房地产反洗钱监测模型对监控房地产洗钱资金流动和杜绝房地产洗钱犯罪有着重要作用。本文采用因素分析法,研究房地产主要交易对象及洗钱手段,以房地产洗钱行为和房地产反洗钱网络拓扑图为基础,构建房地产可疑资金转移监测模型,并进一步提出房地产反洗钱相关建议对策。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长卿  
可疑交易报告制度是反洗钱监管的核心。本文在风险为本的监管原则下,构建金融机构与监管部门的博弈模型,研究发现:在金融机构可疑交易报送成本为零或很小、监管部门不处罚漏报可疑交易报告行为或实施单一处罚标准时,反洗钱可疑交易报告制度失效;当合理设置金融机构可疑交易报送成本,并区分可疑交易漏报情况实施分类处罚时,则可以实现监管目标。为此,应当提高可疑交易报告填报标准并加强审查,加强对金融机构漏报行为的处罚,并对金融机构未履行可疑交易报告义务而漏报、履行可疑交易报告义务但漏报两种情形采取差异化的处罚措施,引导金融机构提升可疑交易报告质量。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赵森  
在洗钱方式、手段、渠道多样化的今天,如何有效甄别出反洗钱可疑交易的线索,对于遏制洗钱犯罪尤为重要。本文探讨了审计重要性分析在反洗钱可疑交易线索分析中的应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伟  于杰  
当前,洗钱已成为国际社会一大公害。中国人民银行已正式履行组织协调国家反洗钱工作的职责。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艳华  陈恒有  
证券业作为金融业中是最具开拓和创新的行业,由于流动性强和交易复杂,往往容易受到洗钱者的关注,成为打击洗钱犯罪的重点领域。证券业客户交易结算资金三方存管制度实施后,证券业金融机构交易结算方式和业务资金流程以及洗钱方式均发生了实质性变化,重新梳理证券业洗钱方式,探讨证券业可疑交易现行标准,对于厘清证券业合理怀疑与重点监测的可疑交易,指导证券业金融机构根据行业特点和机构实际自主建立可疑交易监测指标,形成以合理怀疑为基础的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新华   邓旭梅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洗钱犯罪日益猖獗,反洗钱形势十分严峻,为有效打击洗钱活动,人民银行先后出台了“两法一规定”,反洗钱的法律体系和组织体系已初步搭建,但基层人行作为反洗钱工作的基层前线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仍然面临诸多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