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035)
2023(21673)
2022(18647)
2021(17275)
2020(14723)
2019(33726)
2018(33283)
2017(64051)
2016(35341)
2015(39719)
2014(39727)
2013(38897)
2012(36000)
2011(32569)
2010(32504)
2009(30257)
2008(30040)
2007(26697)
2006(23376)
2005(20576)
作者
(104670)
(87495)
(87040)
(82774)
(55445)
(42076)
(39656)
(34231)
(33001)
(31275)
(29546)
(29457)
(27894)
(27533)
(27368)
(26977)
(26864)
(26009)
(25129)
(25066)
(22009)
(21482)
(21426)
(19875)
(19708)
(19524)
(19333)
(19325)
(17734)
(17386)
学科
(135441)
经济(135253)
管理(103454)
(98122)
(81777)
企业(81777)
方法(62390)
数学(54269)
数学方法(53518)
(39266)
(38245)
中国(35946)
(31138)
业经(31039)
(29394)
地方(26406)
(26352)
贸易(26344)
(25605)
农业(25102)
(24425)
财务(24332)
财务管理(24276)
企业财务(22982)
理论(22492)
(22488)
银行(22394)
技术(21296)
环境(21276)
(21255)
机构
大学(503911)
学院(503014)
(197214)
经济(192853)
管理(192450)
研究(170979)
理学(166478)
理学院(164552)
管理学(161336)
管理学院(160444)
中国(126601)
科学(109259)
(106815)
(93598)
(91890)
(88011)
业大(80701)
研究所(80417)
中心(77977)
(75248)
财经(74062)
农业(72726)
(67207)
北京(66975)
(65906)
师范(65114)
(61849)
(60032)
经济学(59249)
财经大学(54903)
基金
项目(343462)
科学(267464)
基金(247438)
研究(244386)
(219043)
国家(217084)
科学基金(183997)
社会(152020)
社会科(143932)
社会科学(143891)
(135191)
基金项目(130845)
自然(122371)
自然科(119469)
自然科学(119430)
自然科学基金(117274)
(114530)
教育(113277)
资助(102388)
编号(99119)
成果(81125)
重点(77789)
(74942)
(72837)
(70886)
课题(69176)
科研(66415)
创新(66280)
计划(64204)
教育部(63440)
期刊
(214296)
经济(214296)
研究(143750)
中国(95573)
学报(89291)
(83210)
科学(77544)
(73241)
管理(69550)
大学(66400)
学学(62849)
农业(56356)
教育(54566)
(43918)
金融(43918)
技术(42503)
财经(36002)
业经(35597)
经济研究(34334)
(30829)
(29490)
问题(27956)
(26172)
科技(24577)
图书(24315)
技术经济(23403)
业大(23136)
理论(22757)
统计(22229)
(22134)
共检索到7341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唐朱昌  任品  
为了开展反洗钱国际合作,国际组织FATF通过黑名单措施迫使所有国家都采纳反洗钱制度,但本文提出非胁迫因素也能推动反洗钱制度的扩散。本文引入政策扩散机制理论,分析了竞争机制、模仿机制和学习机制在转型国家反洗钱制度决策中的推动作用,并以空间滞后模型的实证方法验证了该理论假说。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唐朱昌  任品  
反洗钱制度在全球迅速扩散,但由于执行成本较高,转型国家可能采纳反洗钱制度而不执行。文章认为转型国家采纳反洗钱制度的动机会影响反洗钱制度的有效性,构建了政策扩散理论模型,提出假说:政策扩散动机中的胁迫机制、竞争机制、模仿机制都可能导致反洗钱制度的"象征性采纳"现象,而学习机制不会导致这种现象;文章应用了空间滞后模型的实证方法验证了该假说。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唐朱昌  汤俊  
反洗钱体系作为西方国家打击贩毒和有组织犯罪的一种国际制度创新,在短短10余年内被世界180多个国家普遍接受,但其实效性低下与合规成本过高一直受到各界普遍质疑。本文分析了转型国家反洗钱体系实效性不如人意的主要原因,认为反洗钱机制作为一种特殊的情报收集、财富转移渠道控制与财产追索机制,被各国政府普遍作为政治和经济资源掌控的工具,使得反洗钱体系出现实际效果与设计初衷明显偏移的规制俘获现象。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李建文  
反洗钱与国家安全特别是非传统安全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国际上看,2001年美国"9·11"恐怖事件后,西方发达国家不断调整国家反洗钱战略,将反洗钱提高到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际政治稳定的战略高度。从国内看,我国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面临的威胁和挑战增多,特别是各种威胁和挑战联动效应明显,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强化底线思维,以维护国家安全为核心,准确定位反洗钱工作,借助国际反恐融资体系,打击恐怖势力,加强对反洗钱国际规则和实务的研究,防范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维护我国国家安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亮  
FATF与IFAC关于审计服务是否应该履行反洗钱职责存在分歧。国外反洗钱实践证明,注册会计师对发现的涉嫌洗钱犯罪行为应提交报告,虽有保密义务,但其维护社会正当权益而报告违法犯罪行为不受限制。依据审计准则,注册会计师需要关注被审计单位的可疑交易事项,但审计的固有缺陷不能发现所有违法违规情形,经比较分析,我国现有法律法规尚未对涉嫌违法犯罪做出报告规定,因此,法规应填补此项空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建文  
国家安全是国家的基本利益,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反洗钱、反恐融资与国家非传统安全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国际上看,2001年美国9·11恐怖事件后,西方发达国家不断调整国家反洗钱、反恐融资战略,已经将反洗钱、反恐融资提高到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际政治稳定的战略高度,成为谋取国家利益的政治工具和实施国际制裁的重要手段。从国内看,我国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面临的威胁和挑战增多,特别是各种威胁和挑战联动效应明显,面对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宝运  王怡靓  
在系统梳理国内外有关反洗钱有效性影响因素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分析了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反洗钱有效性的关键因素,构建了中国商业银行反洗钱有效性影响因素概念模型,揭示了影响因素的作用路径和影响效应,提出了完善反洗钱法律制度、全面推行风险为本的反洗钱方法、加强商业银行反洗钱激励约束机制和内控机制建设、加快商业银行反洗钱计算机系统优化升级、发挥各部门的合力、努力提升商业银行反洗钱有效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宝运  王怡靓  
在系统梳理国内外有关反洗钱有效性影响因素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分析了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反洗钱有效性的关键因素,构建了中国商业银行反洗钱有效性影响因素概念模型,揭示了影响因素的作用路径和影响效应,提出了完善反洗钱法律制度、全面推行风险为本的反洗钱方法、加强商业银行反洗钱激励约束机制和内控机制建设、加快商业银行反洗钱计算机系统优化升级、发挥各部门的合力、努力提升商业银行反洗钱有效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甫阶  周娅岚  
在中国的反洗钱制度框架演进的过程中,自始至终选择着供给主导型强制性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指出:强制性制度变迁方式必须谨慎使用,且不可长期使用。因此,要进一步提高打击洗钱犯罪制度的有效性,必须跳出强制性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培育需求诱导型反洗钱制度变迁方式,探索出供给主导型和需求诱导型相结合的制度变迁方式。在新制度变迁方式尚未确立前,我们应在对反洗钱义务主体进行法规约束前提下,建立其利益约束机制,以此提高反洗钱义务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应进一步扩大反洗钱义务主体的范围,减少"搭便车"行为的发生。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熊海帆  
自1997年新《刑法》规定洗钱罪以来,直到2004年我国才首次判决一起洗钱案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反洗钱制度实施的困难性。2006年《反洗钱法》的颁布,确立了若干预防性的反洗钱制度,体现了以防为主的反洗钱新思路。相应地,制度实施中如何执行好各项措施规定,充分实现金融业反洗钱的目标是未来一段时期反洗钱工作的重中之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蓬勃  张成虎  
本文通过对反洗钱中的外部性效应进行分析,解释了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和反洗钱监管部门进行反洗钱时,未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原因在于没有足够的激励机制和缺乏反洗钱收益的合理产权分配方案。本文认为可利用庇古税和科斯定理的解决方案,通过对金融机构的反洗钱行为给予相应的补贴和让商业银行享有反洗钱的部分收益权,从而达到帕累托最优。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唐明琴  
本文认为,开展反洗钱工作需要付出巨大成本,金融机构作为理性经济人的反洗钱义务主体,在反洗钱的过程中势必进行"收益"与"成本"的比较分析,因此,当局在为金融机构等反洗钱义务主体设定反洗钱义务和责任的同时,应当坚持约束机制与激励机制相匹配的原则,在设计金融机构反洗钱框架时必须考虑激励因素,使金融机构发现自己进行有效的反洗钱活动是最优选择。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孙陵霞  张成虎  
本文基于"国家纵容洗钱最优数量—国家反洗钱监管宽松程度—反洗钱NCCTs黑名单"的逻辑关系,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分析反洗钱NCCTs黑名单与国家禀赋的关系。研究表明,某国纵容洗钱最优数量取决于其自身的自然、经济、金融、犯罪、恐怖活动等条件,条件较差的国家会更倾向于纵容洗钱。2008年后的NCCTs黑名单制度更为合理,单纯的黑名单制度提高反洗钱有效性的作用有限。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长卿  
可疑交易报告制度是反洗钱监管的核心。本文在风险为本的监管原则下,构建金融机构与监管部门的博弈模型,研究发现:在金融机构可疑交易报送成本为零或很小、监管部门不处罚漏报可疑交易报告行为或实施单一处罚标准时,反洗钱可疑交易报告制度失效;当合理设置金融机构可疑交易报送成本,并区分可疑交易漏报情况实施分类处罚时,则可以实现监管目标。为此,应当提高可疑交易报告填报标准并加强审查,加强对金融机构漏报行为的处罚,并对金融机构未履行可疑交易报告义务而漏报、履行可疑交易报告义务但漏报两种情形采取差异化的处罚措施,引导金融机构提升可疑交易报告质量。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曾康霖  
反洗钱是新《中国人民银行法》赋予中国人民银行新的职责之一,但如何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并针对我国洗钱犯罪的形式和特征,构建一个科学高效的反洗钱机制,是当前亟待加强研究的新课题。最近,本刊编辑部和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反洗钱筹备组特地邀请学术界和实务界的相关权威人士就如何做好反洗钱这项工作进行了探讨,现刊出有关成果以飨读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