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08)
2023(5914)
2022(5240)
2021(4919)
2020(4035)
2019(8625)
2018(8660)
2017(16248)
2016(8562)
2015(9293)
2014(8546)
2013(7853)
2012(7047)
2011(6395)
2010(6403)
2009(6213)
2008(5603)
2007(4988)
2006(4419)
2005(3731)
作者
(21816)
(18416)
(18073)
(17146)
(11433)
(8907)
(8318)
(6923)
(6905)
(6407)
(6070)
(6046)
(5591)
(5557)
(5469)
(5438)
(5385)
(5328)
(5283)
(5166)
(4388)
(4322)
(4212)
(4100)
(4051)
(4021)
(3955)
(3946)
(3600)
(3547)
学科
(27126)
经济(26982)
管理(23487)
(18531)
(16718)
企业(16718)
方法(10587)
环境(10542)
(9222)
业经(8177)
中国(8059)
(7948)
(7478)
(7435)
理论(7381)
数学(6923)
数学方法(6807)
(6668)
农业(5576)
(5524)
贸易(5520)
教育(5369)
(5362)
地方(5235)
(5128)
规划(4774)
(4689)
财务(4677)
财务管理(4670)
环境规划(4525)
机构
学院(111019)
大学(109366)
(40620)
经济(39718)
管理(39173)
研究(38867)
理学(33870)
理学院(33424)
管理学(32712)
管理学院(32501)
中国(28229)
科学(24492)
(23432)
(19690)
(19285)
研究所(17926)
(17681)
师范(17557)
中心(17244)
(16267)
(16208)
财经(15348)
业大(14993)
北京(14709)
(14412)
师范大学(14191)
(13813)
(13038)
农业(12699)
经济学(12166)
基金
项目(76092)
科学(60202)
研究(57795)
基金(54492)
(47285)
国家(46862)
科学基金(40130)
社会(38298)
社会科(34930)
社会科学(34915)
(29863)
基金项目(28763)
教育(27002)
(25532)
自然(25079)
编号(24895)
自然科(24450)
自然科学(24445)
自然科学基金(23977)
资助(21127)
成果(20035)
重点(17634)
课题(16942)
(16560)
(16460)
(15757)
项目编号(15119)
国家社会(14980)
(14779)
科研(14741)
期刊
(48922)
经济(48922)
研究(32566)
中国(21938)
教育(17088)
学报(16774)
科学(16096)
(16027)
(15168)
管理(13677)
大学(12871)
学学(11819)
农业(11429)
业经(8972)
经济研究(8287)
(7873)
金融(7873)
技术(7555)
财经(7191)
资源(6752)
(6262)
图书(5789)
(5697)
(5622)
问题(5547)
世界(5380)
(5254)
科技(5083)
国际(5062)
(4973)
共检索到1642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葛腾飞  
由于“9·11”事件对美国国内所造成的特殊伤害性,它对美国政治体系的冲击也就呈现出特别剧烈的效应,引起美国国内有关其社会政治问题的深刻思考,如全球化对国家安全的含义、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主流社会与非主流社会的矛盾、反恐手段的选择等等。这种思:考又进一步作用于美国的政治实践,形成“9·11”事件后美国政治的新特点,尤其体现在国内外政策分野缩小、政党政治重新强化、经济政策有待加强、反恐战争意识形态化等几个方面。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吕军焘  
中国西部的“东突”分裂势力长期危害国家的稳定与安全 ,中国予以了坚决的打击。在“9·11”事件的促使下 ,国际反恐联盟成立 ,为中国打击“东突”提供了更加有利的环境。中国对“东突”的打击将是一个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手段的过程。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肖军  
[目的/意义]研究欧盟及欧洲成员国反恐背景下的情报体系建设与应用情况,为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反恐情报框架出谋划策,从而构建安全领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方法/过程]分析并总结欧洲反恐背景下情报框架建设与改造的过程和得失从而来提炼经验。[结果/结论]情报体系之构建,需要充分利用并完善现有的情报数据库,加上“共同体化”的主体体系、法律体系,以及立法者、技术开发者和执法者达成协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许义海  苏杨  
国际恐怖主义由于其手段残忍、造成的危害效果强,被国际社会公认为一种突出公害。面对日趋繁重的反恐形势,"反恐"一词已经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和重点。"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屹立于世界的领导地位具有深远的意义,但是在我国,反恐工作已经由新疆、西藏等地向全国各个城市扩张,尤其在边境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缘环境和地理位置,使恐怖主义成为了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绊脚石,如何有效地在沿线边境地区开展反恐工作,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吴朝平  
移动互联网背下各种新兴媒体与传统金融不断融合,增加了国家反洗钱和反恐融资的复杂性。本文在分析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国家反洗钱和反恐融资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的基础上,提出完善顶层设计、健全监测体系、加强对义务主体监管等对策建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纳  
国内有关双语教育的文献中,许多都论及国外双语教育的情况,包括美国的双语教育(如冯新增、海淑英1998;胡壮麟2004;等),对美国双语教育的讨论,主要侧重于其历史沿革、教学模式等。近年也有—些文献(如冯小钉2004;吴剑丽2004;郑新容2005;等)论及到了美国双语教育的政治性。本文试图介绍和探讨美国双语教育政策形成的社会政治背景,着重分析在美国错综复杂的种族政治中,美国的政治人物、政府机构和司法体系催生美国双语教育政策的过程,尤其强调美国双语教育这一教育问题的政治性,希望有助于加深我们对美国双语教育的认识。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李阳  
[目的/意义]情报信息服务是支撑反恐怖主义行动的重要力量。为适应新时代的要求,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创新反恐情报信息服务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设计/方法]从反恐情报信息服务的现状和问题出发,构建了反恐情报信息服务体系,提出了反恐情报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路径。[结论/发现]目前反恐情报信息服务在情报信息的资源建设、分析处理、合作共享、转化应用等方面存在不足。为此,从资源储备、业务流程、组织管理、功能应用四个方面构建了反恐情报信息服务体系的逻辑框架,并从战略导向、模式创新、情报实战三个层面提出相关实施路径。[创新/价值]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反恐情报信息服务的理论体系,为新时代我国反恐怖主义工作的情报信息力量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刘丰  
近年来,反关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蔓延开来,成为世界政治中一种重要而独特的政治现象。对于反美主义在世界范围的盛行,许多美国人认为这完全是一种对美国的偏见所致,与当前美国外交政策的现实及其所作所为无关。本文批评了这种观点,认为反美主义的存在与兴起具有客观的现实根源,即美国在“反恐战争”开展以来的单边主义和霸道做法。同时,无论对于美国还是其他国家和地区而言,反美主义都有着不可低估的正面价值。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李亚可  江焕辉  
[目的/意义]随着全球政治经济的影响,恐怖组织的衍生也趋于国际化,不仅形成全球化的网络体系,更积极与跨境的有组织性犯罪集团结合,运用网络思维从事恐怖活动,以至于形成了恐怖袭击、犯罪活动、网络思维等三者复合化的泛社会组织型态。[方法/过程]由于恐怖组织威胁的不确定性,以及活动的跨地域性将对全球安全环境造成严重影响,而美国作为全球反恐行动的先驱,其以先发制人的反恐战略,积极从事打击恐怖活动,在一定程序上获得了相应的成效。[结果/结论]后"9.11"时期的情报机制的改革过程中,美国运用融合性理念促使情报与执法机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刘均胜  
美国重返亚太将深刻改变和重塑亚太地缘政治经济格局,对APEC的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作为亚太地区规模最大、成员最多的区域合作形式,APEC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已走到了关键性的"十字路口"。美国重返亚太,在经济上将TPP作为通向FTAAP的途径,希望以此重振APEC。作为APEC实力最强的国家,美国政策的转向有望使APEC的发展势头重获转机。在APEC发展内容上,在美国推动下,FTAAP和"下一代贸易"成为APEC首要议题。FTAAP有助于整合区域内部的RTAs/FTAs,而"下一代贸易"会推动边界后各国经济规制的改革,从而深化区域一体化。在发展理念上,APEC将有助于缓解作为霸权国的美国和...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马勇  
在当今世界,俄罗斯和美国是遭受恐怖主义威胁最为严重的两个大国,反恐战略在俄罗斯和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中都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俄美两国在反恐战略的形成、恐怖主义威胁判断、反恐目标、军事反恐战略实践和国际反恐合作等方面有相同之处,也存在显著差别。随着俄美领导人的更换,两国反恐战略都在调整,并且选择了不同的战略取向。反恐是俄美两国合作的重要领域,但俄美反恐战略的分歧可能导致双方之间爆发摩擦乃至冲突。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萍  
社会发展环境的全面优化是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的重中之重,也是社会环境资源可持续建设的根本所在。高校教育资源体系的构建,应建立综合性协调发展思想,对教育资源内部结构进行系统性优化,并确立以质量发展为中心的资源体系构建新方向,使得高校教育资源利用率、功能性、应用性不断增强。促使高校教育资源重组方案能够以社会发展动态为根本,将高校教育资源重组方案的价值全面提升。总之,高校教育资源体系的优化与重组,应确保以"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为立足点,深挖资源构成要素所具有的发展性价值,推动高校教育资源重组并形成多样化发展新趋势。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钟洪燕  
环境会计作为会计科学的一个新兴分支,在和谐社会的大时代背景下,既有机遇又有挑战。文章探讨了和谐社会与环境会计的关系,从我国构建环境会计的基本原则出发阐述了环境会计在我国实施的几大障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在和谐社会背景下如何发展和完善环境会计的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忠超  
消费社会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类社会文明进程的的必经阶段,有历史性进步意义。目前,我国正步入大规模消费时代,消费社会的形成一方面明显提升了我国民众的生活水平,促进了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破坏,使我国原本就脆弱的生态系统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为此,我国当前环境问题的解决,必须充分重视消费社会这一重要因素,从经济、法律、文化等多个层面构建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新型消费理念和模式,缓解消费社会对环境造成的负面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傅勇  
“9·11”后中美关系得到重大改善,联合反恐成为两国之间又一新的共同利益基础。反恐合作推动了中美关系在其他领域的发展,但是,对于双方在联合反恐过程中已经存在或可能出现的问题,如美国在反恐问题上的双重标准、美国借反恐之名行单边主义和霸权扩张之实等问题,也应引起足够重视,这对于发展中美“建设性的合作关系”极为重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