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20)
2023(8865)
2022(7408)
2021(6958)
2020(5502)
2019(11917)
2018(11710)
2017(21391)
2016(11677)
2015(12499)
2014(12036)
2013(11425)
2012(10318)
2011(9263)
2010(9325)
2009(8588)
2008(8009)
2007(6882)
2006(5973)
2005(5489)
作者
(31547)
(26130)
(26027)
(25038)
(16613)
(12572)
(11824)
(10130)
(9834)
(9341)
(8954)
(8829)
(8465)
(8234)
(8166)
(8091)
(8056)
(7763)
(7740)
(7336)
(6560)
(6440)
(6279)
(5997)
(5919)
(5880)
(5793)
(5692)
(5299)
(5219)
学科
(40840)
经济(40792)
管理(30720)
(25549)
(20764)
企业(20764)
方法(15247)
数学(12860)
数学方法(12657)
中国(12267)
地方(12180)
(11153)
(10210)
(10027)
业经(9112)
理论(8797)
(8292)
农业(7532)
地方经济(7397)
教育(7343)
(7088)
(7080)
金融(7079)
银行(7078)
(6800)
环境(6764)
(6608)
(6600)
贸易(6596)
教学(6481)
机构
学院(150127)
大学(147756)
(53857)
管理(52840)
经济(52436)
研究(51199)
理学(45314)
理学院(44650)
管理学(43617)
管理学院(43322)
中国(38691)
科学(33332)
(31060)
(26352)
(25655)
(24689)
中心(24214)
(24048)
研究所(23397)
(22669)
师范(22393)
业大(21762)
财经(20514)
(19782)
农业(19378)
(19199)
技术(19167)
北京(19062)
(18632)
师范大学(17852)
基金
项目(104938)
科学(82682)
研究(77719)
基金(74276)
(65728)
国家(65169)
科学基金(55702)
社会(48232)
社会科(45639)
社会科学(45632)
(42601)
基金项目(38771)
教育(37550)
(35862)
自然(35694)
自然科(34896)
自然科学(34886)
自然科学基金(34235)
编号(32330)
资助(29387)
成果(26106)
重点(24605)
课题(23352)
(23339)
(22529)
(22247)
创新(20991)
(20843)
(20208)
国家社会(20093)
期刊
(61165)
经济(61165)
研究(43228)
中国(35112)
教育(25616)
学报(25101)
(22661)
科学(22499)
管理(20693)
(20515)
大学(18722)
学学(17160)
农业(15755)
技术(14629)
(13714)
金融(13714)
业经(11122)
经济研究(10318)
财经(9744)
图书(9592)
职业(8711)
(8458)
(8422)
(7742)
科技(7332)
问题(7199)
(7173)
论坛(7173)
资源(7093)
书馆(6927)
共检索到2278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单慧璐  刘力  
在我国教师教育整体呈现"技术兴趣"的背景下,名师工作室也存在一定的技术隐忧,即教学风格趋同、偏重依赖名师以及来自工作室成员的研究稀少。新课程宣告了教师专业形象的转变,即从"技术熟练者"走向"反思性实践者"。这意味着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也需实现从"技术理性模式"到"反思性实践模式"的演进。名师工作室与新课程相伴而生,是一个公共的反思空间与实践场域,旨在帮助教师成长为反思性实践者。为回归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旨趣,我们尝试以反思性实践为视点,重新审视名师工作室的研修理念、研修原则与研修过程。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振华  
建设名师工作室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吸纳社会人力资源的重要举措,是加强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探索优秀教师成长机制、创造优秀教师成长环境的有效途径。长春市名师工作室建设过程中,围绕培养优秀教师、深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展社会咨询与技术服务、开展社会培训、深化实践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理论与实践探索,形成一批典型经验和做法,但也存在各工作室建设成果不均衡、中职学校名师工作室成果质量不高、建设成果分布领域不均衡、典型经验做法缺少可操作性等问题。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殷利  
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决定着工作室的发展方向和建设水平,研制中职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标准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以国家政策、国内实践、国外标准和时代要求为中职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标准研制的依据,形成以态度、知名度、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组织管理为维度的中职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标准的框架建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曾艳  
区域性名师工作室是培养优质师资、均衡地方教育资源的重要场所,也是教师流动的一种特殊方式。本研究借助专业资本模型,基于对上海市名师工作室的质性研究,探讨专业资本借助名师工作室学员教师从工作室向基层学校流动扩散的过程与机制。研究发现:学校是整合资本要素形成专业资本的重要单位;专业资本的学校扩散以学员教师在工作室中形成的课题研究为载体,带动人力、社会、决策资本要素相互整合;学员教师的课题研究能否与学校发展需求相连接,是专业资本能否扩散到学校落地生根的关键环节,校长和学员教师均是其中的重要能动者。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青  
在项目的引领下,工作室已成为实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场地,在项目实践中,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在项目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制造产品,参与社会实践。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建波  孙健  
职教名师工作室的成立,展示了名师的示范、引领和带头作用,实现了资源共用、智慧共享、集体提升的目的,培养了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颇具造诣的骨干教师。常州职教名师工作室自2006年建设至今,已成功推出了一批职教名师并培养了一批骨干教师,带动了常州职教师资的整体建设,同时还存在宏观上在跟踪服务、考核评价、经费支持方面存缺失,微观上在领衔人、工作室成员、内部交流、整体效率方面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向丽  
工作过程导向理念下的高职教学的新特征主要表现在:以工作过程知识为核心的教学内容,以情境教学为典型的行动导向的教学方式,以营造真实职业情境为代表的教学环境。高职传统实践教学作为独立的一部分与理论教学割裂了开来,其设计仍没有突破以往的传统学科体系的模式,难以从本质上突出高职教育的最显著的特征,需要进行根本性改革。高职院校应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思想引领下,探索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的策略与方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英杰  李娜  
职业教育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教学,是以一个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项目教学为典型表现形式的任务引领式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是高职课程建设的永恒主题,当前亟待有突破性进展。根据多年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经验,对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实践教学模式提出了一些看法。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朱宁波  严运锦  
名师身份是名师生命历程中经验的诠释和再诠释以及在发展的联系中汇聚所有力量建构的复杂自我意象,是对"我是谁"的终极拷问。名师工作室中的名师首先应该回归学习者的身份,通过质变学习关注变化——名师如何看待自身和周围世界所发生的显著的根本性变化以及学习对人的塑造作用,实现名师自我生命的成长。名师身份拓展为名师工作室中学习活动的设计师和学习过程的指导者。超越的身份从旨在促进教师群体专业发展的教师领导者身份向教育家型教师的身份发展,这也是名师身份发展的最高境界。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萌   杨小微  钱海燕  
教师专业化对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发展和学校变革具有重要作用,是全球多个国家共同关注的基本教育问题之一。“专业资本”是西方学者在探寻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概念,旨在鼓励教师结束各自为战的状态,开展更为有效的合作学习,以促进教师个体及群体的协同发展。在中国,这一概念虽然尚未被广泛使用,但大量的教研实践都反映出专业资本所倡导的教师专业化方式,名师工作室正是一种开展此类实践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本研究以专业资本为理论框架,选取浙江省初中段多学科名师工作室的10名主持人、24名工作室成员为访谈对象,辅以观察法和文本法收集相关实证数据,并以归纳和演绎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编码,最终细化并发展了专业资本框架的三个维度(个人资本、社会资本、决策资本)。除能被专业资本理论解释的实践外,研究还发现了一些无法直接纳入专业资本理论框架的内容。最后,基于对名师工作室教研实践的描述和分析,提出了一些可能有助于实践改进的启示和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玲  林迎  
本文试图总结出一套可复制,可发展,能够满足学生和社会需要的影视剪辑与特效课程的工作室教学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马宇民  刘炜杰  
近年来,名师工作室在中小学以及职业学校已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但如何从理念走向实践却依然困扰着名师工作室的进一步发展。以职业学校为例,厘清名师工作室的三个基本问题:一要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的角度把握其价值导向和功能尺度,名师工作室建设"为什么";二是要从学校的办学层面、专业建设层面和教学改革来解释其工作任务,名师工作室建设的"干什么";三是分别从内部和外部来构建其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名师工作室建设"怎么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朝山  汤雪彬  刘平  
全人教育理念的核心思想是将人作为完整的人加以教育,强调对人的整体性培养,契合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如何科学制定新时期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成为当前高职人才培养改革的核心任务。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历经十多年的改革与实践,探索了旨在促成学生全面发展的新型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学校采取重构全人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开发"全流程项目"专业课程体系、开发"三循环"评价体系的三个路径,并在毗邻学习空间设计、结构化创新教学团队打造、课堂教学新生态实现等方面给该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予以保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付胜利  张勃  
作为高层次的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内容应兼具训练高超技艺与传递高层文化。文章在总结分析高职美育课程教学现状与环境的基础上,在"立德树人"视域下对高职美育课程的理念革新进行了研究,希望通过挖掘自然美的德育内涵、以人之美与职业美为核心培养精神品质和职业素养、以培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为重点开展艺术美教学、围绕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涵开展审美实践活动等,实现美育课程的"立德树人"功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韩洁  
职教名师工作室在教师培养、教学科研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具体运行还存在整体功能定位缺乏顶层设计规划,缺乏科学的评估手段和灵活的评估标准,主持人选拔缺乏科学评价标准,后期培训缺乏针对性,以及工作室成员选拔程序、选拔标准不够科学规范,政策制定不够明确、落实不够到位等问题,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做好督导评价,建立科学的主持人和成员选拔程序、标准,使职教名师工作室在促进教学质量提升、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