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20)
2023(14746)
2022(12766)
2021(12021)
2020(10056)
2019(23069)
2018(23089)
2017(43596)
2016(24283)
2015(27500)
2014(27941)
2013(27118)
2012(25085)
2011(22614)
2010(22791)
2009(21317)
2008(21085)
2007(18824)
2006(16631)
2005(14950)
作者
(71304)
(59185)
(58922)
(56136)
(37841)
(28524)
(26667)
(23239)
(22590)
(21352)
(20318)
(20041)
(18904)
(18839)
(18523)
(18109)
(17727)
(17650)
(16960)
(16949)
(14907)
(14762)
(14399)
(13556)
(13362)
(13188)
(13170)
(12980)
(12018)
(11772)
学科
(91007)
经济(90863)
管理(74519)
(66480)
(57774)
企业(57774)
方法(40593)
数学(33576)
数学方法(33082)
(26392)
中国(24730)
(24025)
(23218)
(23212)
业经(21555)
理论(19424)
地方(17022)
(16528)
财务(16445)
财务管理(16410)
(16086)
(15887)
(15866)
银行(15835)
企业财务(15549)
(15484)
贸易(15476)
农业(15295)
(15107)
金融(15099)
机构
大学(350538)
学院(346261)
管理(133449)
(130691)
经济(127348)
研究(116059)
理学(114710)
理学院(113379)
管理学(111223)
管理学院(110600)
中国(86250)
(75988)
科学(72946)
(64776)
(59012)
(56133)
研究所(53397)
(52420)
中心(52350)
业大(51870)
财经(50685)
北京(48153)
(47254)
师范(46757)
(45810)
农业(43956)
(42279)
(42242)
经济学(38908)
技术(38228)
基金
项目(232105)
科学(181083)
研究(171037)
基金(166246)
(144752)
国家(143516)
科学基金(122403)
社会(105261)
社会科(99409)
社会科学(99385)
(91027)
基金项目(87700)
教育(79859)
自然(79533)
自然科(77612)
自然科学(77590)
(76792)
自然科学基金(76179)
编号(70777)
资助(68711)
成果(59677)
重点(51941)
(51103)
课题(49893)
(48183)
(47784)
创新(44506)
(44246)
项目编号(43974)
科研(43931)
期刊
(150159)
经济(150159)
研究(104272)
中国(73138)
学报(58338)
科学(51670)
(51488)
(51293)
管理(50756)
教育(46708)
大学(44191)
学学(41281)
农业(35269)
技术(30506)
(29400)
金融(29400)
财经(25326)
业经(23288)
经济研究(22330)
(21575)
图书(19048)
问题(18820)
(17645)
(17416)
理论(17317)
科技(16718)
实践(15826)
(15826)
技术经济(15609)
现代(15278)
共检索到5185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郭慧梅  
界定了研究生培养中的主体,认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作为教育者的导师和受教育者的研究生都是具有独立自主、主观能动性的主体,即"双主体"。二者以相互作用的共同主体身份作用于客体——知识和科研项目。指出双向互动是研究生导师负责制中的交往本质,引领是研究生导师负责制中的关键环节。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陈平  
认为研究生学术行为不端的主要原因在于欠缺学术品质修养,建立导师负责制有助于强化导师的责任意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是有效防范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培养研究生学术品质的机制。在实施过程中,应加强对导师的师德教育,科学论证导师招生数量,建立完善导师评聘机制,将学生学术行为与导师业绩挂钩。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雷世富  
在分析当前导师负责制实施情况的基础上,探讨了导师负责制的基本内涵和保障条件,并就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下如何实施导师负责制提出了建议和构想。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叶志锋  
加强研究生文化素质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需要。本文通过对理工科研究生文化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和理工科背景下导师与研究生关系进行分析,进而探索一条以学校为主体的导师负责制下文化素质教育模式,以期强化理工科研究生的文化素质,促进理工科研究生全面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芳玲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研究生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双导师制"的实施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内在要求。通过对中国知网相关研究文献的分析发现,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研究始终紧跟国家教育政策导向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需求,学界对"双导师制"的积极作用与重要意义已达成共识,但也认识到具体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不足。今后阶段,我国"双导师制"的发展将紧扣新时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总目标,探索和完善具有培养单位特色的"双导师制",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更好地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郭永霞  田恩铭  阮洪生  
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建设体系中,师资队伍建设至关重要。"双导师"制度的真正实施,与师资配置、身份转换、利益平衡、制度建设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只有正确处理和认识影响要素在"双导师"制度的作用,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双导师"制度作用,达到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阶段目标。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朱毓  刘凤翔  
如何做到同一标准、同等质量地培养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是研究生教育正面临的挑战。在此形势下,作为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机制之一,双导师制的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通过运用SWOT分析法对我国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机遇、威胁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并对各种要素组合结果进行权衡比较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改革思路。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程翠玉  
本刊讯为进一步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鼓励开展跨学科研究,充分利用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进行研究生教育,日前山东大学正式发布《山东大学实施双导师指导研究生暂行办法》,决定在博士研究生培养中实施双导师制,在硕士研究生培养中鼓励实行双导师制。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李星吾  何军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第十七条规定:“审计机关根据年度审计项目计划确定的审计事项,选派审计人员组成审计组,并指定审计组组长。审计组实行审计组组长或主审负责制。”审计组是审计机关开展审计项目的基本组织,对审计项目实行审计组长或主审负责制是审计机关一项基本的审计作业制度。我国审计机关二十年的发展历程证明,这一制度贴近审计实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吴文君  张彦通  
导师与研究生的交往具有学术性和精神性两个特点。不同于"主体—客体"主体性思维方式产生的占有性主体人格以及工具性行为,主体间性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平等交流、对话理解以及共生共享。基于主体间性的导师与研究生交往,无论是在研究生的学术道德建设方面还是研究生的精神成长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和影响,都会产生相应的德育效应。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康小珊  宫照军  
通过分析以科研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对研究生导师提出的新要求,从制度保障层面对完善以科研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提出了若干建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陈祎鸿  
认为研究生导师是决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提出导师应该是研究生健全人格的发展者、创造性的知识传递者、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者、市场化引路者以及研究生做人的楷模。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田贤鹏  
阐述了研究生导师动态管理机制的实质,认为这是打破研究生导师终身制的身份窘境,形成竞争淘汰、可进可出基本格局的有效办法。针对当前我国研究导师管理过程中的问题,指出建立研究生导师动态管理机制应从制度上进行变革,实现从身份管理到岗位管理的实质转变;从过程上进行控制,促进资源合理流动、改变管理质量不佳的低效局面;从方式上进行转变,选择具有适度弹性的、刚性与柔性相统一的管理方式。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杨欢进  轩宗新  仇静莉  王春和  刘华光  
河北经贸大学进行了10余年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探索,加强在研究生教育中"双导师制"以及社会导师队伍建设。针对部分社会导师队伍的建设中指导时间不能保证、社会导师与校内老师沟通不够等问题,提出社会导师对研究生的全程教育是创新和重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