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4)
2023(1896)
2022(1447)
2021(1620)
2020(1134)
2019(2856)
2018(2967)
2017(3639)
2016(3324)
2015(3868)
2014(4096)
2013(3143)
2012(2897)
2011(2776)
2010(2990)
2009(2316)
2008(2187)
2007(2081)
2006(1959)
2005(1852)
作者
(5965)
(4850)
(4804)
(4772)
(3063)
(2411)
(2360)
(2114)
(1892)
(1850)
(1753)
(1728)
(1706)
(1568)
(1514)
(1510)
(1499)
(1498)
(1497)
(1488)
(1412)
(1355)
(1307)
(1186)
(1160)
(1130)
(1107)
(1104)
(1086)
(1048)
学科
教育(18172)
中国(8006)
教学(5471)
理论(5191)
(3160)
(3146)
改革(3120)
思想(3024)
(3008)
高等(2994)
发展(2990)
政治(2885)
(2868)
研究(2854)
思想政治(2784)
政治教育(2784)
治教(2784)
德育(2764)
教育改革(2757)
学法(2482)
教学法(2482)
学校(2453)
(2246)
学理(2196)
学理论(2196)
教育学(2192)
计算(2166)
算机(2163)
计算机(2163)
机化(2146)
机构
大学(37106)
学院(32136)
教育(24821)
(16396)
师范(16371)
研究(15334)
师范大学(13813)
职业(9956)
(9828)
教育学(9691)
技术(8440)
科学(8164)
北京(7291)
(7272)
教育学院(7100)
职业技术(6804)
研究所(6669)
(6586)
技术学院(5619)
(5558)
中心(5500)
教育科(5117)
教育科学(5081)
(4916)
管理(4912)
研究院(4641)
京师(4324)
中国(4134)
理学(4070)
(3984)
基金
研究(21291)
教育(19475)
项目(17717)
科学(15397)
成果(12629)
课题(12067)
编号(11864)
(10854)
社会(10100)
(9614)
社会科(9198)
社会科学(9197)
(8574)
基金(8564)
规划(8332)
(7716)
年度(7159)
研究成果(7106)
项目编号(6873)
(6448)
(6405)
(6186)
国家(6173)
(6158)
阶段(6143)
(5938)
(5907)
教育部(5847)
重点(5776)
阶段性(5660)
期刊
教育(43255)
研究(21445)
中国(17401)
职业(10370)
技术(7272)
技术教育(6771)
职业技术(6771)
职业技术教育(6771)
高等(4880)
成人(4661)
成人教育(4661)
高等教育(4285)
(4002)
经济(4002)
(3936)
论坛(3936)
职教(3545)
(3478)
大学(3464)
发展(3365)
(3365)
比较(3251)
教研(2799)
高教(2799)
学报(2764)
科学(2280)
远程(2145)
远程教育(2145)
图书(1757)
(1673)
共检索到602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贾永堂  
文辅相先生长期致力于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他的很多学术观点已经越过学术界直接影响到世纪交替之际的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概括而言,他的学术思想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系统反思中国高等教育模式,尤其是批判专业教育;倡导素质教育,为大学素质教育辩护;论素质教育的本质及素质教育实践。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炜  
2015年5月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暨全国高等学校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20周年研讨会"在北京理工大学举办,瞿振元会长等众多嘉宾做了关于素质教育的精彩报告,启发我们就素质教育、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进行思考。第一,素质教育及其与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关系。自1980年代以来,"素质"成为当代中国的一个核心词汇,在周远清、杨叔子、张岂之等前辈的推动下,在大学实施的素质教育"一呼而起,久盛不衰",大大加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孙名符  
对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学科教学专业方向教育硕士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建设的原则问题进行探究,并对建设适合此类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提出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晓彦  
新媒体技术条件下,新闻内容的生产和传播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要求新闻从业者具有复合型素养,既具有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又能懂新媒体传播技术。总结与反思我国普通本科高等学校的新闻专业教育现状,人才的培养与业内需求严重脱节。围绕新媒体背景下的新闻传播业对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社会、媒体、高校三者需要集聚力量,采取具体措施改革高校新闻专业教育的现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玉玲  刘惠苑  
广东省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快速发展,发展特色可以概括为"实务先行,教育反推",不仅建立起比赛、境外交流、研讨学习等常态化的发展模式,而且保持与行政部门和行业组织的良好沟通与协作。研究认为,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发展不仅要解决本次调研发现的问题,还应立足当地实际,顺应本土性社会工作实务的发展需求,继续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教育,增强群体归属感和专业认同感,建立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专业终身教育体系。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郝悟群  
我国中小学已开始实施素质教育系统工程,拉开了全民族素质教育的序幕,但高校却没有明确的素质教育方案,在“高校是否应该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上,过去争议颇多。不久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回答了这一问题。《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巧凤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大众化和社会对技能人才需求的突显,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系统性和实践性有了更高要求。职业素质作为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专业人才素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重视。高职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将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始终,嵌入到专业教育的各环节,使学生在专业技能掌握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和优良的职业素质,促使学生的职业生涯能够持续发展并满足社会需求。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有着久远的历史,但又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到英国的纽曼,都倡导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注重培养一种探索求知与优雅高尚的心智。但是随着现代工业社会的出现,教育日益承担起为社会和经济培养专门人才的任务,专业化的教育(specialized educa- tion)遂成为现代高等教育的总体性特征。在崇尚实用主义的美国,工业和经济发展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面对美国这种专业化的高等教育实践,有识之士在19世纪初提出了通识教育的思想,借以弥补专业教育的不足。从20世纪中叶以来,通识教育的思想和实践在美国不...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折延东  龙宝新  
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是其专业教育生活的构筑与完善。对教师专业教育生活认识上的误区会导致教师在专业教育实践中面临一系列隐忧,扼杀教育生活原本的自然性、和合性、丰富性与诗意性。以教师文化为基来理解专业教育生活,努力构筑一种文化汇流、意义交织、指向总体化的教育生活世界,是重建教师专业教育生活的现实出路。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宁宁  
当下,我国高校素质教育舞蹈得到了蓬勃发展,作为高校舞蹈教师,要综合运用各种研究方法,从教学理念、培养方式与教学模式等方面加以革新,提高大学生对舞蹈理论课的认知程度,从而提高普通高校舞蹈理论教学质量。在素质教育体系中的舞蹈理论教学课程,包括中外舞蹈史、舞蹈概论、舞蹈作品赏析与舞蹈生理学等,这些舞蹈理论教学与研究在高校舞蹈专业培养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舞蹈理论课程成为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淑莲  
文化素质教育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手段,它和专业教育一起培养和谐发展的人,但目前在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大多数地方高校都存在着重专业教育,轻文化素质教育的倾向,在文化素质教育的认识和实践上都存在偏差,两者以各自的途径和方式进行,没有很好的融合,导致高校没有有效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的学生在价值观、文化素养等方面存在缺陷。在专业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使文化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实现有机渗透融合,是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最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凌晨  
加强和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水平,引导大学生全面发展是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大学职责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其根本目的是为国家培养高品德、高素质人才,以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进步。要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水平,需要拓展大学生人文素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德祥  林杰  
大学素质教育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思想。大学素质教育起始于文化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在推进大学素质教育进程中,既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同时也对全面推进大学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当前,社会转型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带来的挑战与冲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与期待以及彻底解决高等教育的沉疴与积弊等,都要求全面推进大学素质教育。深刻认识全面推进大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与迫切性,是全面推进大学素质教育的基础与前提;培养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全面推进大学素质教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季诚钧  
现代的大学教育,起源于12世纪的中世纪大学。那时科学文化尚未从人文文化中分离出来,科学还没有走上分化之路,大学教育十分强调人文精神和伦理道德的教育。随着大学的不断发展,大学教育逐步形成了“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科学研究”等特征与传统,保留至今。而未经门类化和专业化的综合教育这一传统却因不适应于工业社会的发展及其对人才培养的需要,而被工业社会所抛弃。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罗莎琳德·切奇曼  大卫·伍德豪斯  倪小敏  王俊华  
专业教育是按职业要求实施的教育。围绕专业教育有着不同的利益群体,政府、专业团体、专业学院是专业教育的主要利益群体。它们之间不同的利益追求主要通过专业法定团体以契约关系的形式来协调;这种契约关系又通过专业法定团体的专业鉴定对专业教育过程、内容以及质量加以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