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07)
2023(7765)
2022(6829)
2021(6301)
2020(5342)
2019(12517)
2018(12048)
2017(22460)
2016(13362)
2015(15856)
2014(16894)
2013(15907)
2012(14976)
2011(13534)
2010(14000)
2009(12512)
2008(12595)
2007(11853)
2006(10068)
2005(9070)
作者
(38982)
(32473)
(32337)
(31291)
(20537)
(15734)
(15116)
(12716)
(12154)
(12021)
(10998)
(10923)
(10751)
(10332)
(10224)
(10220)
(10110)
(9602)
(9550)
(9386)
(8276)
(8224)
(7925)
(7664)
(7453)
(7372)
(7340)
(7293)
(6680)
(6666)
学科
(50419)
经济(50371)
管理(35524)
(32625)
(25428)
企业(25428)
方法(24773)
数学(21895)
数学方法(21638)
中国(15771)
(15159)
(14293)
理论(10916)
(10836)
地方(10488)
(10266)
业经(10263)
贸易(10257)
农业(10150)
教育(10124)
(9952)
(9663)
(9300)
财务(9277)
财务管理(9242)
教学(8996)
企业财务(8698)
(8014)
(7700)
技术(7685)
机构
学院(194943)
大学(187891)
(72593)
经济(70706)
管理(67478)
研究(61159)
理学(57359)
理学院(56617)
管理学(55367)
管理学院(55009)
中国(45382)
(40496)
科学(38767)
(34765)
(33529)
(32327)
(32131)
中心(29227)
研究所(28834)
业大(28821)
技术(28040)
(27674)
财经(27451)
师范(27403)
农业(26506)
(26114)
北京(25620)
(24638)
职业(24564)
经济学(22577)
基金
项目(120374)
研究(93404)
科学(92402)
基金(80947)
(69100)
国家(68410)
科学基金(57509)
社会(54001)
(51140)
社会科(50804)
社会科学(50785)
教育(48110)
编号(43016)
基金项目(42720)
(42159)
自然(35981)
成果(35738)
自然科(35060)
自然科学(35047)
自然科学基金(34396)
资助(34116)
课题(31261)
重点(27928)
(26621)
(26321)
(26186)
(24907)
项目编号(24732)
(24574)
大学(24214)
期刊
(81278)
经济(81278)
研究(55607)
中国(44432)
教育(37956)
(29666)
学报(29480)
(29329)
科学(25151)
管理(22101)
大学(21974)
技术(21769)
学学(20117)
农业(19724)
(15208)
金融(15208)
职业(14528)
业经(13957)
财经(13572)
经济研究(12643)
(11702)
(11103)
问题(11101)
图书(10674)
(10045)
论坛(10045)
技术经济(9669)
(9580)
财会(9162)
统计(9146)
共检索到2900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史洪波  
就业质量是描述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状况的重要指标。人才培养对接社会需求的程度和就业状况满足个体需要的程度分别构成就业质量评价的社会标准和个体标准。从现实的状况来看,我国高职学生就业质量问题凸显。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与国民经济发展需要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高职学生的职业胜任力不足、就业状况未能充分满足劳动者的生存性需要、精神性需要与发展性需要。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是提升就业质量的内驱力,高职院校要树立"分类培养"的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对学生的精神教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东霞  郑通祥  
文章阐述了就业质量的内涵,分析了国外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现状和国内高职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现状,进而指出了国内外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研究的不足,最后从就业率的评估、就业结构测评指标的优化、供求关系的分析、薪资状况的测评、社会认可程度的评价五方面提出了双创背景下高职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策略,以期不断完善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促进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秦建国  
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提高了大学生就业质量,但是,伴随着1999年开始的高校大面积扩招,大学生就业质量急剧下降。本文在关注大学生就业质量内涵的基础上,探索了建立大学生就业质量科学评价体系的原则和指标体系。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代锋  吴克明  
社会资本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具有两面性,积极影响在于社会资本能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工作搜寻效率、增强职位匹配性、增加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工作的概率和提高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成功率,消极影响在于社会资本易妨碍大学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的自由流动、产生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的不公平现象和诱导大学毕业生产生错误的就业观念。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陆虎  张记超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事关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尽管当前高职院校的就业率尚可,但就业形势及质量现状仍不容乐观。高职院校应采用"内外兼修"的思路:即提升毕业生的内在素养,同时为其顺利就业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从而整体上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克建  胡碧玉  
本文从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成本日益增加谈起,分析了就业成本的内容、就业成本增加的原因及其外部性影响,对如何降低大学生就业成本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夏建华  邓红  
随着社会竞争力的增大,高校学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基于我国高校学生就业心理的现状,对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导致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高效教育体制不完善、就业机制不健全和社会变革,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期消除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陈根  
对大学生就业力的研究已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中一个重要而独特的领域。在当前就业难的宏观环境下,分析大学生就业力问题的产生背景,明确大学生就业力概念的内涵界定,探讨大学生就业力理论的研究趋势,对于提升大学生就业力,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谢作诗  杨克瑞  
大学生就业难反映的是经济体制改革与教育体制改革之间的内在矛盾,问题的实质是在工业化加速推进阶段,经济社会大量需要的是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熟悉某项操作与技能的实务型人才,但现实的人力资本供给却与此需求结构不相吻合。高等院校有必要实现研究型教育与技能型教育的分离均衡,少部分大学从事研究型教育和精英教育,绝大多数大学则从事应用型和技能型教育。从短期看,要硬化高校的预算约束,逐步放松对于学费和招生计划的统一管制,给予学校更多的其他方面的办学自主权,并改革配置高等教育资源的方式;从长期看,必须改革更为基础的制度安排,促进高等教育领域的产权改革,高等教育最终将形成面向市场的办学机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路平  
高职高专学生就业问题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如何提升其就业力,也是学生、高校和政府需要共同面临的课题,文章依据USEM模型就业理论,提出了高职高专大学生就业力结构模型。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代懋  王子成  杨伟国  
文章从就业匹配的3个角度出发,探寻中国大学生就业匹配现状,并通过电子问卷调查方式搜集数据,采用Logit模型对中国大学生教育匹配、专业匹配和能力匹配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中国大学毕业生中,1/3教育过度,1/3专业不匹配,46%存在高能低配的情况。其中,教育匹配的主要影响因素可以归结于毕业生学历水平、成绩、学校的声誉、职业类型和单位规模等;专业本身、学校就业指导课、学校招聘信息渠道则可以有效地提高专业匹配程度;性别、学历、社会实践、找工作渠道会影响大学生能力匹配。在实证研究基础上,文章从毕业生和高校角度分别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于兆国  
推动实现高职学生高质量就业,提升就业指导工作满意度,需要构建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指导工作模式。以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黄河水院")为例,分析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阐述就业指导工作理念、工作运行机制、指导服务体系、项目化就业课程体系建设、职业体验模式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谭旭  高维春  林泽玲  丘翠芬  
通过对新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特点的分析和调查,提出了就业导向下的高职学生能力真实性评价思想。借助冰山分析模型,创新性地构建了层次化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该评价指标体系,考虑到实际评价分析中的各种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构造了基于扩展粗糙集模型下的智能化评价模型。该评价模型不仅可以客观地获取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亦能融合相应的专家主观评价权重值,实现对高职学生能力评价的合理化和自动化,并为高职院校的新发展以及高职学生的自身发展提供一定的科学指导意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剑辉  
在经济进入新常态宏观背景下,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打造宏大的专业技能型人才队伍,解决现阶段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破解人才市场供需匹配失衡的结构性矛盾,必须从拓宽就业渠道、建立全程就业指导、拓展职业实践等三个方面完善相关举措,从源头上解决好专业技能型人才需求端与供给侧的有效对接问题,从根本上提升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能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迎  
随着我国大学生数量不断增长,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问题日益凸显。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并从就业竞争力和人才培养的角度,指出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不足。结合国内外职业院校办学的实际做法,探索适合高职院校发展的人才培养路径,从而不断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更好地促进高职生就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