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04)
2023(7616)
2022(6140)
2021(5502)
2020(4846)
2019(10715)
2018(10586)
2017(21101)
2016(11356)
2015(12588)
2014(12609)
2013(12698)
2012(11663)
2011(9952)
2010(10543)
2009(10322)
2008(10513)
2007(9744)
2006(8952)
2005(8536)
作者
(31357)
(26300)
(26081)
(24793)
(16985)
(12371)
(11812)
(10125)
(9867)
(9630)
(8977)
(8845)
(8771)
(8358)
(8344)
(7972)
(7757)
(7735)
(7519)
(7424)
(6649)
(6494)
(6443)
(6127)
(6060)
(5960)
(5876)
(5756)
(5221)
(5174)
学科
(72983)
(68831)
企业(68831)
(59104)
经济(59024)
管理(53632)
业经(25053)
方法(24511)
(22824)
(21170)
(18165)
财务(18154)
财务管理(18143)
企业财务(17160)
数学(17083)
数学方法(16977)
农业(16239)
技术(15083)
(13340)
(13253)
中国(12580)
(12040)
企业经济(11906)
(11260)
理论(11123)
经营(11057)
(10719)
地方(10234)
技术管理(10078)
体制(9545)
机构
学院(169792)
大学(163048)
(78734)
经济(77484)
管理(72345)
理学(61244)
理学院(60801)
管理学(60279)
管理学院(59961)
研究(49443)
中国(42843)
(39330)
(33199)
财经(30372)
(28712)
(27392)
(26630)
科学(25683)
(23997)
中心(23613)
经济学(23572)
(22199)
财经大学(22023)
商学(21835)
商学院(21661)
经济学院(21403)
业大(21288)
研究所(20804)
北京(20683)
农业(20581)
基金
项目(100881)
科学(82220)
研究(77892)
基金(74942)
(62561)
国家(61880)
科学基金(56130)
社会(52736)
社会科(50116)
社会科学(50105)
(40781)
基金项目(39055)
教育(34972)
自然(34343)
自然科(33622)
自然科学(33616)
自然科学基金(33132)
(31628)
编号(30877)
资助(30496)
(28708)
(24574)
成果(24531)
(22847)
(22280)
重点(22052)
国家社会(21923)
创新(21882)
(21794)
课题(20833)
期刊
(94978)
经济(94978)
研究(53453)
(35893)
管理(33703)
中国(32839)
(26158)
科学(19971)
(18308)
金融(18308)
业经(17813)
学报(17772)
农业(17610)
技术(17487)
财经(16160)
大学(15021)
经济研究(14615)
学学(14282)
(14088)
教育(13939)
问题(12433)
技术经济(11999)
(11605)
财会(11155)
现代(9770)
(9659)
世界(9570)
商业(9347)
会计(9180)
经济管理(9067)
共检索到2682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耕早  
一、理性思考源出于对实际生活体悟与判断中国改革在城市经济活动中的最初选择是增强企业活力。十年后的今天尽管企业活力有所增强,但尚不尽人意,以致于时下增强企业活力仍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旋律。从本质上讲这个主旋律能否贯穿始终,企业活力是否能最终再现,取决于企业对二个基本条件的创造和满足,一是企业内部动力。企业内部动力是指企业运行驱动的基本力量,它源于企业在主体(劳动者)利益实现的基础上产生的取之不竭的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建华  
如何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这一呼唤已久的命题,随着改革的纵深发展,力度的加大,已十分严峻而又紧迫的摆在各级领导面前。尤其在91年10月份被列为中央工作会议的中心议题,专门研究、探索,这是改革以来不曾有过的。江泽民同志在这次会议上指出:“要把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作为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一件大事,摆到突出的位置上集中精力抓下去。”同时强调指出:“进一步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这足以说明当前增强企业活力的紧迫性、重要性、必要性。它是涉及经济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战  
1、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提出,花二至三年时间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现已历时三年。当时提出的治理整顿六大目标,属于总量性的浅层次问题,已经取得成效,但属结构性、体制性的深层次问题,仍然困扰着国民经济运行。例如:农业丰收而农民收入下降、工业增长回升而企业亏损增加、出口增长而出口成本增加、物价趋稳而财政补贴急剧上升。特别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立棋  
一、增强钢铁工业活力已迫在眉睫钢铁工业是上海经济中重要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市属机电、造船等工业每年所需钢材的70%是由上海地方钢铁工业提供的,钢铁工业产值占整个上海工业总产值的11%左右,上缴国家利税总额占上海财政收入的8%左右。同时,上海地方钢铁工业现已形成530万吨钢和490万吨钢材的生产能力,其中特种钢材占全国的18%左右。并能冶炼1200余种钢种,轧制2.2万余种品种规格的钢材,在全国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我国的第二大钢铁工业基地。建国40年来,它已累计生产钢1.1亿吨,钢材1亿吨,占全国同期生产总量的15%;累计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邓鸿璋  
盘活土地资产增强企业活力邓鸿璋今年是我国构建国有现代企业制度框架的第一年。湖南省政府于今年3月15日印发了《湖南省进行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的方案》,确定了“湖南省涟源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等50家国营大中型企业作为首批试点单位。因此,围绕企业转制这个中心,深...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震伟  
(一)国营企业实行第二步利改税已有两年了。利改税的第二步改革给企业带来了活力,给社会带来了经济效益。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发展,为了能全力抓住中央指出的增强企业活力、这个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使企业变成具有凝聚力、幅射力和竞争力的经济实体;为了能胜利实现“七五”计划提出的基本奠定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目标,有必要对第二步利改税以来的实践作一些研究,探讨如何把第二步利改税进一步完善,充分发挥税收作为经济杠杆对社会经济生活运行的调节作用,增强企业的活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邦升  
“七五”以来,黑龙江省鸡西市在“六五”期间地方预算内工业企业扭亏为盈基础上,从本地实际出发,把“进档达标,争做贡献”活动与承包有机结合,逐步探索出了进档达标承包经营责任制(以下简称“进档达标”),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1990年与1985年相比,地方工业总产值增长了60%,利税增长了2倍,财政收入增长了1.64倍,城市基础建设投入增长了近1倍,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9.9%、24.5%、21.4%和13.6%。1991年,地方工业渡过了“七五”以来最困难的历史时期,在连续几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仍然保持了产值、销售收入、利税三个同步增长,速度分别为6.6%、11.6%和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文章认为,目前国有企业活力不足,市场适应力弱的主要原因是;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制不顺,大家都管都不负责的局面尚未根本改观;优秀经营者的产生缺乏机制性保障,经营责任不落实的状况较为普遍;政府对企业行政干预过多,引导、服务较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企业的历史包袱过重。从治本的角度出发,本文认为提高国有企业市场适应能力的关键是改制转机,并围绕企业内部、政府和社会环境三个方面,提出了八条对策措施:(1)将国有资产经营与管理职能分开,理顺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制;(2)建立国有资产管理者、经营者的分层委托选拔机制,把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头;(3)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契机,实现国有资产的重新组合;(4...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龙先进  
朱基总理指出:“自1998年起,用三年的时间,使大多数亏损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摆脱困境,进而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并通过“三改一加强”搞活企业。总理的精辟论述,为我们指明了国有建筑企业改革的方向和搞活企业的措施。我们应充分地,冷静地研究市场和企业自身...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路宝锐  张希儒  高景良  
(一)目前,国营大中型企业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其表现是:企业经济效益继续下滑,亏损增加;销售不畅,产品积压;固定资产老化现象严重;企业资金占用增加,负担加重;企业留利降低,发展后劲不足,新产品开发能力较差.这些困难和问题,既有宏观调控政策失当、外部环境不利等因素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林火库  
搞好大中型企业活力与效益,是振兴中华经济的大课题。要使大中型企业充满着活力和较佳的效益,必须深化改革。为此,本文就大中型企业改革问题谈点粗浅看法。一、大中型企业的现状 1991年,全国共有全民所有制大中型工业企业10707个,其数量虽然只占全国工业企业总数的2.5%,但产值却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45.6%,上纳利税占66.3%。统计表明,1990年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肖永清  
增强企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中心环节。改革的方法,无非是从企业的内部机制和外部环境两方面着手。即从企业内部改革挖潜,加强管理,转变经营机制,努力改善企业的宏观外部环境,完善其外部约束机制。本文试就完善企业外部约束方面作一些探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伟奇  
加强企业管理增强企业活力朱伟奇《建议》中的一个要点是要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对于如何进一步搞活国有企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增强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宏浩  
企业文化是八十年代在国外形成的企业管理新理论,在改革开放的八十年代中期引入我国,引起了理论界和企业界的强烈关注,掀起了一股“企业文化热”。那么,什么是企业文化呢?总的来说、企业文化是从非计划、非理性的感情因素出发,来协调和引导人的行为,使每个人的自主性,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自觉统一于共同目标之下,从而增强企业的内聚力外引力和持久力。企业文化虽为“软件”似乎看不见,摸不着,但它渗透于企业的各个方面,以种种形式反映出来,可闻可见,可感可触,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企业价值观,企业哲学,企业目标,企业民主,企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郭跃进  
一、增强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性企业的竞争力可分为国内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这两种竞争力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企业的国内竞争力是指企业在同本国其他企业市场竞争中所展现出的活力,其强弱大小主要取决于市场结构、企业自身的效率和国内的经济环境,其中最主要的是市场结构。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企业在世界市场上同它国企业开展市场竞争所表现出的活力与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