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63)
- 2023(4582)
- 2022(3700)
- 2021(3815)
- 2020(2973)
- 2019(6750)
- 2018(6822)
- 2017(12506)
- 2016(7938)
- 2015(9139)
- 2014(9359)
- 2013(8492)
- 2012(8212)
- 2011(7663)
- 2010(8191)
- 2009(7514)
- 2008(7409)
- 2007(6843)
- 2006(6504)
- 2005(6142)
- 学科
- 济(22001)
- 经济(21979)
- 教育(19161)
- 管理(16724)
- 中国(15930)
- 业(14315)
- 企(10475)
- 企业(10475)
- 方法(9637)
- 数学(8691)
- 数学方法(8612)
- 农(8127)
- 制(7990)
- 财(7129)
- 理论(6965)
- 教学(5891)
- 银(5736)
- 银行(5734)
- 学(5699)
- 发(5582)
- 行(5574)
- 体(5536)
- 贸(5221)
- 贸易(5216)
- 易(5157)
- 发展(4833)
- 业经(4736)
- 展(4711)
- 体制(4522)
- 农业(4337)
- 机构
- 大学(112921)
- 学院(107579)
- 研究(39134)
- 济(38521)
- 经济(37413)
- 管理(33617)
- 教育(28266)
- 理学(28170)
- 理学院(27798)
- 管理学(27369)
- 管理学院(27133)
- 京(25600)
- 中国(25035)
- 范(24571)
- 师范(24504)
- 财(22344)
- 师范大学(20251)
- 科学(19685)
- 所(18708)
- 北京(17792)
- 财经(17210)
- 江(16929)
- 研究所(16500)
- 中心(16022)
- 经(15521)
- 职业(14224)
- 院(13936)
- 技术(13769)
- 州(13653)
- 财经大学(12779)
- 基金
- 项目(58285)
- 研究(53861)
- 科学(46755)
- 基金(38168)
- 教育(33165)
- 社会(32027)
- 家(31066)
- 国家(30625)
- 社会科(29924)
- 社会科学(29916)
- 编号(25709)
- 成果(25064)
- 科学基金(24748)
- 省(22852)
- 划(21631)
- 课题(20961)
- 基金项目(18741)
- 年(18139)
- 部(15787)
- 项目编号(15574)
- 性(15504)
- 规划(15412)
- 资助(15138)
- 重点(14600)
- 教育部(14498)
- 发(13802)
- 度(13734)
- 阶(13617)
- 段(13562)
- 阶段(13536)
共检索到1770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海龙
高等教育治理是我国近些年来的热议话题,但就目前来看,由于没有切实可行的逻辑与针对性,治理的成效并不明显,治理语言被极度泛化,造成的结果是高等教育的"治理失灵"。由此,高等教育的治理逻辑需要治理。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高等教育的治理需要以构建想象的共同体为基础,从身份到契约为路径,最后寻找并维护治理参与者共同的利益为底线。核心在于塑造不同的价值主体的统一信念,以平等的身份实现效率,并防止走向无理性的边缘。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治理 治理逻辑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春琳
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是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包括科学的教育理念、有效的治理形态和先进的教育制度等要素。实现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要构建以高校为主体,全社会共建共享的高校治理组织形态,完善协同发力的教育制度,推动高等教育治理理念、方式和制度的系统性变革。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鹏
治理的目标是达到善治,而善治则被视为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高等教育的公共利益主要由高等教育的微观组织——大学承载并实现。因此,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丽莉 黄晓萍
构建纵向贯通与横向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推进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在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高等教育融通方面,德国形成了信息型、传递型、混合型和聚合型四种融通模式。因各参与者职责、分工和协作方式不同,每种融通模式的治理模式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催生融通的内在动力决定了治理模式的结构,不同的融合目标和不同的融合程度形塑治理模式的样态。同时,不同的治理模式对融通的构建也具有正向或反向作用力。德国经验对我国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具有借鉴意义,我国应加强中学生职业引导,在拓展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融通渠道过程中把握质量标准,针对不同的融通目的采取不同的融通模式,设计与之相应的治理模式,激发参与主体的内生动力,在协同治理的框架下使融通效果最大化。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武学超 罗志敏
本文深入剖析了英国新一轮高等教育治理体制改革的逻辑动因、高等教育治理组织机构创新以及制度优化策略。研究发现,英国本次高等教育治理体制改革充分体现了机构重组与深度协同相统一、追求卓越与全面公平相统一、资助原则与学术价值相统一的基本逻辑。借鉴英国经验,我国"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等教育治理体制改革应处理好"创新"与"守护"的逻辑法则。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光迅
高等教育哲学的逻辑起点是构建高等教育哲学的前提和出发点,“认识论”、“政治论”、“人本论”高等教育哲学观都是哲学智慧的体现。但从哲学与教育的原始意义上考察,从高等教育的普适价值着眼,高等教育应以开发人的智慧、教人追求“大智慧”为最高价值标准。
关键词:
高等教育哲学 逻辑起点 智慧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蔡宗模
人类知识生产模式的变化要求大学系统逻辑做出相应的调整,而应用转型则成为各高等教育机构共同面对的时代课题。然而,无论从国家宏观政策的制订还是教育理论研究或实践领域的发展来看,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体系的形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此,需要确立"应用教育"观念,出台应用型高等教育分类体系,让高等教育机构在应用型谱系中科学定位、自主抉择。
关键词:
应用 应用型 应用转型 应用教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黄明东 蔺全丽
任何组织的治理都存在着一定的治理逻辑,高等学校内部治理亦是如此。学术治理是高等学校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等学校之所以为高等学校的基石。良性学术治理必须遵循高等学校学术成长所需要的内在逻辑,即必须坚持学术权力章程授权、学术治理组织体系化独立化、学术治理组织成员多元化、学术治理程序复杂性、学术事务决策民主协商与尊重学术权威相结合以及学术治理行为自律性。科学合理的基本逻辑无疑为学术治理机制及保障措施的设计提供了基本的遵循,从而才能不断地提高高等学校自身的学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水平。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成涛 张晓敏
政府权力内容与边界的明晰是现代职业教育治理实施的重要前提。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对政府的职业教育治理权力重新进行了划分调整。通过将其与1996年《职业教育法》比较发现,政府职业教育治理权力演变体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纵向的权力关系由中央政府"集中管理"到地方政府"分权治理",政府与社会主体间的横向权力关系由政府"全面管理"到社会主体"多元共治",同时,政府职业教育治理权力演变遵循着一定的内在逻辑,主要体现在权力转移的内容、方式及路径等维度。政府职业教育治理权力转移的衍生价值体现为:促进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的形成、提高职业教育治理成效,价值的实现离不开政府权力清单的建立健全、企业权利保障措施的实施、职业学校内部管理措施的完善等逻辑前提。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阎凤桥
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组成部分,而"双一流"建设可被视为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一个具体内容。在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中,我国具有"后发外生型"和"集中管理型"的特征,两种制度共同作用表现为以西方国家为参照系的追赶和跨越式发展模式,两种制度约束导致在大学制度建设上表层目标与深层目标实现程度不同步,即出现所谓的"脱序"现象。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查自力 郑方贤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进展缓慢,高校办学自主权历经近四十载依然难逃"放乱收死"怪圈循环,主要源于政校不分,背后实际是改革思维存在二重逻辑:统制的逻辑与治理的逻辑。这二重逻辑造成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路径依赖十分严重。要克服这种路径依赖,由浅层型改革走向深层型改革,综合改革需要从统制的逻辑走向治理的逻辑,依法理清政府学校职能界限与活动方式,推进领导权与治理权分置,进行三级改革,落实社会参与治理的机制与途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祁占勇 李莹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发展历经了以全面重建为中心的初步建设阶段、以结构优化为抓手的规范发展阶段、以规模扩张为动力的繁荣发展阶段和以内涵建设为重点的深刻变革阶段;遵循着以简政放权为核心的政策动力机制、以价值负载指导利益分配的政策目标取向、以政策工具为策略选择的政策实施过程保障、以文本话语表达的政策话语文化等演进逻辑。未来我国高等教育政策发展要有协调统一的动力形成机制和丰富充分的多元价值取向,过程保障不断创新政策工具,政策话语不断强化民众参与。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齐骥
城镇化是"自然—社会双向互动"以及"被改造的自然—社会关系双向互动"构成的动态有机体,文化是城镇空间演进的黏合剂。文化治理视角下的城镇空间演进,是地理空间和文化空间两种逻辑下的生产、消费和流通。文化治理有效推进了从文化刚性到文化弹性、从文化规约到文化自觉的城镇空间重构,破解了传统城镇空间构成中各单元单打独斗、破坏城镇整体规划和宜居、宜业、宜文、宜游难以并行的时空障碍。
关键词:
城镇化 空间逻辑 文化治理 制度创新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异伟 张铁
公司治理结构是近年来理论界讨论的热点,但是一旦落实到如何规范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问题,则多是引进、借鉴西方理论,而忽视了与中国实际的结合,往往实施的效果差。实践和历史的逻辑表明,离开一个国家的发展阶段和它的制度与习俗的历史,来选择哪种公司治理结构最适于一国的经济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此本文的目的是阐述西方国家公司治理结构的演进逻辑,揭示他们的制度演进的路径与内在原因,以便于我国建立起适合本国经济、文化、历史的公司治理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