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77)
- 2023(8549)
- 2022(6809)
- 2021(6017)
- 2020(5117)
- 2019(11018)
- 2018(10571)
- 2017(21149)
- 2016(11192)
- 2015(12129)
- 2014(11600)
- 2013(11687)
- 2012(10319)
- 2011(8879)
- 2010(8997)
- 2009(8765)
- 2008(9189)
- 2007(8299)
- 2006(7459)
- 2005(7106)
- 学科
- 业(73192)
- 企(70553)
- 企业(70553)
- 管理(55807)
- 济(53944)
- 经济(53872)
- 财(26458)
- 业经(25787)
- 方法(22980)
- 税(21926)
- 税收(20477)
- 收(20303)
- 农(19740)
- 务(19631)
- 财务(19629)
- 财务管理(19620)
- 企业财务(18648)
- 数学(15593)
- 数学方法(15542)
- 技术(14857)
- 农业(14694)
- 策(12873)
- 划(12657)
- 制(12024)
- 企业经济(12002)
- 和(11506)
- 经营(11038)
- 体(10801)
- 技术管理(10282)
- 中国(10228)
- 机构
- 学院(165448)
- 大学(156969)
- 济(75910)
- 经济(74861)
- 管理(71922)
- 理学(62143)
- 理学院(61702)
- 管理学(61285)
- 管理学院(60973)
- 研究(44989)
- 财(43336)
- 中国(38285)
- 财经(33144)
- 京(30481)
- 经(30042)
- 江(25749)
- 财经大学(24287)
- 农(24008)
- 经济学(23294)
- 科学(23127)
- 商学(22429)
- 商学院(22240)
- 经济学院(21351)
- 所(20956)
- 中心(20368)
- 业大(19902)
- 经济管理(19655)
- 州(19572)
- 农业(18655)
- 北京(18564)
- 基金
- 项目(103230)
- 科学(84836)
- 研究(78981)
- 基金(78570)
- 家(66071)
- 国家(65426)
- 科学基金(59773)
- 社会(55065)
- 社会科(52479)
- 社会科学(52464)
- 基金项目(41520)
- 省(40441)
- 自然(36520)
- 自然科(35776)
- 自然科学(35769)
- 自然科学基金(35233)
- 教育(34011)
- 划(31698)
- 编号(30882)
- 资助(30560)
- 业(29384)
- 创(25762)
- 制(23848)
- 国家社会(23809)
- 成果(23448)
- 部(23282)
- 创新(23049)
- 重点(22220)
- 发(21806)
- 性(21671)
共检索到2477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牛煜皓 张文婷
反垄断是保证市场发挥资源配置作用的重要举措。文章尝试从企业税收规避的角度理解反垄断的潜在影响。理论上,反垄断对垄断企业避税有两种可能的作用。一方面,反垄断会增加垄断企业的经营风险,提高垄断企业的避税意愿;另一方面,反垄断会强化市场竞争的治理作用,抑制垄断企业的税收规避。借助《反垄断法》实施的准自然实验,研究发现《反垄断法》实施后,垄断企业的避税程度显著上升。机制检验表明,《反垄断法》降低了垄断企业的盈利能力、提高了垄断企业的经营风险,进而影响其税收规避程度。进一步分析表明,《反垄断法》对垄断企业避税的影响在政府干预更弱的地区、内外部融资能力更差的企业以及非国有企业中更显著。最后,《反垄断法》提高了垄断企业的现金持有水平和债务融资成本,削弱了垄断企业获得的商业信用。研究结论有助于全面评估《反垄断法》的实施效果。
关键词:
反垄断法 税收规避 市场竞争 融资约束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唐要家 曹美玲
拒绝许可是高技术专利持有企业排斥竞争对手的重要机制,但并没说明这一行为的动态策略激励问题及其竞争效应,对于拒绝许可构成非法的反垄断审查要素也不明确。以此为问题的研究表明,在专利持有企业一体化经营情况下,其有较强的激励来实施拒绝许可,以谋取下游市场垄断势力。进一步细分研究的结果是:在下游竞争对手具有专利技术创新能力的情况下,越是高创新能力的下游竞争对手越会成为拒绝许可的对象,以维护专利持有企业在专利技术市场的垄断地位。然而,拒绝许可会严重损害技术创新和动态效率,带来更严重的社会福利损失。由此而提出的反垄断审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唐飞鹏 霍文希
产业政策滋生了大量的企业策略性创新行为,激起了创新泡沫。如何有效施策引导高质量创新成为政府面临的难题。从企业“迎合式创新”的假设出发,构建了一个嵌入地方政府税收治理行为的理论模型,发现提升税收治理能力能减少企业低质量创新产出。以“金税三期”作为准自然实验,研究数字化治税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实证分析发现,数字化治税能显著抑制企业策略性创新,但对实质性创新无明显影响,从而有效挤出了创新泡沫,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化治税对创新禀赋较高、委托代理问题较严重、透明度较低、处在成长期或营商环境较好的企业作用效果更佳。机制分析发现,数字化治税通过增加企业预期面临的涉税风险和强化企业内部管控能力,实现企业创新的去泡沫化,发挥了“良性引导式”的治理效应,而非通过挤占现金流或收紧融资约束产生“增负挤出式”的阻滞效应。研究结论对中国未来培育高质量研发创新企业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段婧婧
文章以宇通公司为例,依托避税理论、企业集团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分析宇通公司的治理结构、内部市场和避税效应。研究发现:宇通公司所有权、控制权、经营权"三权合一"的治理结构有利于实际控制人实施内部市场利润转移交易;宇通公司内部形成了存在地区税率差异的内部市场,丰富了宇通公司的避税方式,宇通公司收入和利润主要向低税率的子公司和分支机构转移,宇通公司的实际税率低于同行业实际税率均值。
关键词:
治理结构 内部市场 避税效应 宇通公司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刘志远 王存峰 彭涛 郭瑾
风险承担是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企业行为的一条潜在渠道。基于1995-2014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本文实证检验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显著提升了企业的风险承担;然而,该影响仅存在于非国有企业,但在国有企业中并不显著;同时,股权集中度显著削弱了经济政策不确定对企业风险承担的正向影响。进一步检验发现,股权集中度的负向调节作用在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中均存在;特别是国有企业,在控制了股权集中因素之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也显著为正。上述结果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国华
规制企业合并是反垄断法的核心内容,确定其内涵和外延是研究企业合并制度的概念基础。通过对合并作用的辨证分析和西方国家相关理论的比较分析,可得出结论:反垄断立法应当在允许适当合并和防止过度垄断之间寻找平衡。就内容而言,反垄断法对企业合并的规制应包括实体法规范和程序法规范两类,其中包括豁免条款和有关外资并购的法律规定。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黄臻
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了自然垄断合法性理论及实践的革命,我国公用企业垄断已不能满足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笔者从法律角度,结合发达国家理论创新、产业改革的经验,引入部分经济学概念论证公用企业反垄断的法律对策,包括实体法和程序法方面的对策。
关键词:
公用企业 反垄断 法律对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2014年11月29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与反垄断研讨会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召开。会议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产业经济研究院、山东大学反垄断与规制经济学重点研究基地、东北财经大学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中心联合主办,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承办。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山东大学、北京工商大学、浙江财经大学、西安邮电大学等20多所大学、科研机构的专家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姚保松
公用企业的自然垄断性已大大减弱,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领域正逐渐扩大。为了适应公用企业发展的这种需求,各国通过废除公用企业特权和专有权、限定基本经济利益等手段,放松了对这些行业的管制,实现了价格形成机制的市场化以及产品销售的市场化。我国要打破公用企业的垄断局面,就应完善部门法的规定,建立有效竞争机制,为反垄断法在公用企业领域的适用提供必要的体制支持。
关键词:
公用企业 国有企业 特权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勇
《反垄断法》实施三年多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反价格垄断立法和执法工作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这不仅仅表现在2010年底完成了两部反垄断配套规章的制定,为反价格垄断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指引,还突出表现在《反垄断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于左
本文从企业集团的界定、性质和域外管辖权三个角度提出了其所引发的反垄断难题。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企业集团作为一种企业间组织,兼有"企业性"与"市场性"二重属性;企业集团的"二重性"是导致企业集团垄断行为隐蔽性和复杂性的根本原因;处理企业集团的反垄断问题需要准确判断企业集团行为属性。本文通过案例研究,分析了美国和欧盟处理企业集团反垄断难题时的一些典型做法;提出了处理企业集团反垄断难题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
企业集团 企业集团“二重性” 反垄断难题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马东艳 王微微
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以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为目标的竞争政策是否有助于提升企业投资效率值得关注。文章以《反垄断法》的实施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4—2021年上市公司数据,采用连续型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反垄断法》实施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反垄断法》实施显著提高企业投资效率,该结论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进一步发现,《反垄断法》通过增加债务成本和降低代理成本提升投资效率。异质性分析表明,低融资约束、银行贷款占比高、劳动及资本密集型的企业会进一步增强《反垄断法》实施对投资效率的促进作用。本研究丰富了市场竞争对企业投资效率影响的研究,对提升企业投资效率,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文君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持市场竞争的基本力量。反垄断法以维护和促进竞争为宗旨,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法律保障,但尚存在诸多缺陷,可在借鉴外国成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反垄断法》和相关细则,以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保护。
关键词:
中小企业 反垄断 市场竞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