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30)
- 2023(12472)
- 2022(10856)
- 2021(10123)
- 2020(8389)
- 2019(19391)
- 2018(19343)
- 2017(37930)
- 2016(20257)
- 2015(22865)
- 2014(22696)
- 2013(22742)
- 2012(20737)
- 2011(18793)
- 2010(18606)
- 2009(17094)
- 2008(16469)
- 2007(14546)
- 2006(12755)
- 2005(10844)
- 学科
- 济(88691)
- 经济(88595)
- 业(63810)
- 管理(54143)
- 农(50403)
- 企(42104)
- 企业(42104)
- 方法(41005)
- 数学(36556)
- 数学方法(36244)
- 农业(33513)
- 业经(23700)
- 中国(20898)
- 财(19663)
- 地方(18450)
- 学(16512)
- 制(15301)
- 贸(14817)
- 贸易(14812)
- 易(14366)
- 技术(13322)
- 发(13213)
- 农业经济(12506)
- 环境(12483)
- 务(12014)
- 理论(12002)
- 财务(11957)
- 财务管理(11931)
- 策(11837)
- 银(11493)
- 机构
- 学院(291279)
- 大学(289588)
- 管理(120592)
- 济(118480)
- 经济(116065)
- 理学(106298)
- 理学院(105244)
- 管理学(103549)
- 管理学院(103041)
- 研究(92912)
- 中国(69708)
- 农(64096)
- 京(59885)
- 科学(57493)
- 财(50602)
- 业大(49993)
- 农业(48898)
- 所(45288)
- 中心(43709)
- 财经(41621)
- 研究所(41357)
- 江(41049)
- 经(38210)
- 范(37629)
- 师范(37342)
- 北京(37033)
- 经济学(34471)
- 经济管理(33949)
- 州(33421)
- 院(32782)
- 基金
- 项目(205614)
- 科学(162338)
- 研究(152846)
- 基金(150249)
- 家(129589)
- 国家(128428)
- 科学基金(111385)
- 社会(97286)
- 社会科(91878)
- 社会科学(91855)
- 基金项目(80799)
- 省(80623)
- 自然(71571)
- 自然科(69879)
- 自然科学(69866)
- 自然科学基金(68638)
- 教育(68358)
- 划(66444)
- 编号(63568)
- 资助(61142)
- 成果(50328)
- 部(45926)
- 重点(44800)
- 发(44007)
- 创(42451)
- 课题(41831)
- 国家社会(39854)
- 创新(39470)
- 教育部(39311)
- 人文(39257)
- 期刊
- 济(129238)
- 经济(129238)
- 研究(81622)
- 农(67257)
- 中国(51535)
- 学报(46521)
- 农业(45988)
- 科学(43047)
- 管理(38213)
- 大学(36459)
- 财(34952)
- 学学(34722)
- 教育(28266)
- 业经(27357)
- 融(26260)
- 金融(26260)
- 技术(23583)
- 业(20446)
- 财经(19382)
- 问题(18398)
- 经济研究(18048)
- 经(16266)
- 版(15842)
- 农业经济(14976)
- 理论(14594)
- 农村(14429)
- 村(14429)
- 科技(14349)
- 技术经济(14268)
- 图书(14105)
共检索到4102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树进 朱振亚
新市民对农村父母的反哺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有益补充,且其反哺机制稳固。实证分析发现,影响新市民反哺农村父母力度的因素有新市民的性别、职业、家庭平均每月税后收入、家庭平均每月开支、已经购房或打算购房的房价及其父母育子女个数,其中新市民家庭平均每月税后收入和已经购房或打算购房的房价因素是政府可以左右的关键变量,所以政府可对新市民群体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从而达到间接反哺农民、促进农民增收的目的。
关键词:
新市民 反哺农村父母 影响因素 实证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丰 付裕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渐加深,如何实现老有所养备受关注。本文将初育年龄引入含有生育数量的三期世代交叠模型进行理论分析,从初育年龄和生育数量双维度选择视角出发,基于1998—2018年七轮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采用面板Logit模型实证检验父母生育行为对子女反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初育年龄不仅对代际资金支持有倒U型影响,还通过减少生育数量进一步弱化代际资金支持和代际照料支持。拥有社会养老保障和追求高质量老年生活分别对代际资金支持产生补偿效应和需求效应,进而减弱初育年龄推迟和生育数量减少对代际资金支持的负向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应从全生命周期视角构建家庭支持政策体系,鼓励家庭适龄、适度生育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生育与养老互促的正循环效应,从而实现生育提振和老有所养的双重目标,助力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实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茆志英 李晓明
工业化中后期进行工业反哺农业,是世界经济发展遵循的客观规律。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两个趋向"论断,提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本文针对新农村建设,结合安徽省实际,分析反哺农业政策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探讨新农村建设下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工业反哺农业 政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吴鸣 刘蓓 李向京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了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策,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一项长期而艰巨的重大历史任务。本文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针对农村人才匮乏现状,提出了“智力反哺”战略,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旨在为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需的人才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智力反哺 工业反哺农业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宪宝 高强 单哲
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政府反哺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政府反哺应当在一定的边界范围内进行,否则可能出现反哺缺失及反哺越界行为并造成政府反哺失灵。包含政府反哺行为的新农村建设模型分析表明,反哺缺失与反哺越界均会影响政府反哺效力的实现。高效的政府反哺行为应当建立在同农村发展的基础条件、农民的选择意愿及市场有效参与有机结合的基础之上。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谢鸿光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指出:“综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经历,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认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茆志英 李晓明
安徽省是农业大省,在工业反哺农业宏观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关农业政策的制定不能脱离农业、农村实际,也要充分尊重农民需求意愿。本文在基本覆盖安徽省的反哺农业政策调研的基础上,分析相关农业政策的实施效果,并且探索反哺农业的政策需求。
关键词:
新时期 工业反哺农业 政策 实证
[期刊] 改革
[作者]
郭家虎
现阶段我国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措施侧重于收入方面的反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实现从收入反哺向要素反哺转型,通过农村要素培育和要素市场化改革,来实现工农、城乡之间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公平交易,建立工业反哺农业的长效机制。要素反哺可以从农村人力资本培育、加快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发育、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市民化及农村金融自由化等方面重点实施。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凡兰兴
世界各国工业反哺农业有不同的模式与路径,但都很重视开发农民就业渠道,对农民进行就业反哺。这是值得中国借鉴的一条重要成功经验。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多,对农民实行就业反哺,既要推进新型工业化、深化户籍等制度改革,引导农民多元就业,又要发展农村和农民教育、加强农民就业服务和管理,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和收入。
关键词:
工业反哺农业 就业反哺 就业多元化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秋
从制度的角度看,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源可归结为农村的制度贫困。因此通过制度创新,实行制度反哺是工业反哺农业的重点。工业反哺农业不仅仅是增加财政投入,重点在于改革和消除所有歧视农民和不利于农业发展的制度,通过提供公平合理的制度安排,增强农民自我发展的机会和能力,促进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
关键词:
工业反哺农业 制度贫困 制度反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凡兰兴
民生为本,就业先行。世界各国在实施工业反哺农业过程中,都很重视开发农民就业门路,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村、农业的发展。借鉴国际成功的经验,我国也应采取有力措施,全方位促进农民就业,实现城乡、工农协调发展。
关键词:
工业反哺农业 就业反哺 就业多元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朱玉明
在2004年9月召开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必须始终抓紧抓好。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 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提出了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指导思想,是新形势下破解这一难题的一把钥匙。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蔡昉
本文论证了实施反哺农业和支持农村的战略,并不意味着实行对农业的保护政策,而是顺应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创造良好的劳动力流动的环境,建立有保障的资金向农业、农村流动的机制,增强农业基本资源和生产条件的可持续性,提高农村的社会发展水平,形成一个和谐、平衡的城乡关系格局。本文还探讨了反哺农业的条件和时机,并就如何实施反哺农业和支持农村的战略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反哺农业 温饱陷阱 政策环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胡世明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战略,一方面,它是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和经济发展实力供给保障交互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它是铲除历史上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影响、缩小直至消除城乡收入差距、开拓剩余劳动力(尤其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市场、消除城乡社会断裂的现实选择。因此,本文认为,我国宏观政策上应采取“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以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
关键词:
工业反哺农业 经济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