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27)
- 2023(7453)
- 2022(6214)
- 2021(5996)
- 2020(4860)
- 2019(11094)
- 2018(11062)
- 2017(22428)
- 2016(12302)
- 2015(13971)
- 2014(13910)
- 2013(14268)
- 2012(13521)
- 2011(12661)
- 2010(13129)
- 2009(12494)
- 2008(12408)
- 2007(11542)
- 2006(10738)
- 2005(9615)
- 学科
- 济(57729)
- 经济(57675)
- 农(49744)
- 业(44792)
- 农业(32942)
- 管理(29462)
- 企(23186)
- 企业(23186)
- 方法(20062)
- 业经(18818)
- 中国(18324)
- 数学(17902)
- 数学方法(17798)
- 制(15584)
- 地方(12771)
- 农业经济(12654)
- 财(12042)
- 发(11786)
- 贸(11119)
- 贸易(11113)
- 策(11073)
- 易(10892)
- 银(10312)
- 银行(10297)
- 发展(10079)
- 展(10069)
- 行(9939)
- 体(9790)
- 村(9685)
- 农村(9665)
- 机构
- 学院(188583)
- 大学(185020)
- 济(82087)
- 经济(80228)
- 管理(72679)
- 研究(65172)
- 理学(62526)
- 理学院(61901)
- 管理学(60996)
- 管理学院(60663)
- 中国(51251)
- 农(50650)
- 京(38520)
- 农业(38102)
- 财(36838)
- 科学(36195)
- 业大(32516)
- 所(32462)
- 江(29743)
- 中心(29613)
- 研究所(28817)
- 财经(28607)
- 经(25802)
- 范(25317)
- 师范(25164)
- 北京(24184)
- 州(23482)
- 农业大学(23282)
- 经济学(23274)
- 经济管理(22694)
- 基金
- 项目(114689)
- 科学(90056)
- 研究(90013)
- 基金(81978)
- 家(69792)
- 国家(68987)
- 科学基金(58255)
- 社会(57904)
- 社会科(54286)
- 社会科学(54275)
- 省(45784)
- 基金项目(43498)
- 教育(40480)
- 编号(39509)
- 划(37058)
- 自然(34165)
- 自然科(33292)
- 自然科学(33283)
- 自然科学基金(32722)
- 成果(32490)
- 资助(32447)
- 农(29952)
- 发(26827)
- 课题(26720)
- 部(26620)
- 重点(25045)
- 创(23596)
- 性(23570)
- 国家社会(23246)
- 制(23055)
共检索到2948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锦顺
反哺农村战略是我国城乡关系的内生应然逻辑。这种逻辑性包括我国城乡发生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断裂;我国城乡变迁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并面临后发劣势和掺杂着重大政治问题;我国城乡关系问题的解决与国际经验不同,不可能一蹴而就。这些内生逻辑决定了反哺农村应该成为我国新的基本发展战略。
关键词:
发展战略 反哺 城乡和谐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耿国阶 王亚群
在中国特有的制度安排下,城乡关系是影响和理解70年乡村治理演变逻辑的重要维度。70年来,城乡关系先后经历了城乡分离、城乡失衡、城乡融合发展三个历史性阶段,"以农补工"的工业化优先政策、有限市场化与城乡非均衡发展政策、城乡融合发展政策先后成为主导城乡关系基本格局的战略性安排。具体到乡村治理演变上:"以农补工"的工业化优先政策使乡村以人民公社为组织载体的集体化治理成为"城乡分治"的逻辑延伸,党、政、社、经高度合一的整体性控制和动员成为该阶段乡村治理的支配性逻辑;1978年后,因应有限市场化与城乡非均衡发展政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政村治"体制逐渐建立,党政社经相对分离,但计生、粮款征收、维稳等刚性任务压力较大,压力型体制和乡村治理的行政化逻辑成为主导逻辑;2006年以来,伴随农业税取消、大规模"以工补农",以及城乡融合发展政策的逐渐成型,传统任务压力大幅减轻,压力型体制向"三治合一"体系的转变,行政化逻辑向公共服务逻辑的转变,成为乡村治理演变的必然趋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超峰 薛美琴
作为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数字乡村建设的讨论往往突出自上而下的数字构建,常常忽视自下而上的数字转化,因而也就难以解释“脱嵌与嵌入共存,赋能与祛能相生”的建设悖论。以数字新农人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数字乡村建设的后半篇文章,理解数字转化的内在逻辑。研究发现:从流量竞争到公益反哺,数字嵌入乡村的程度不断加深并呈现梯度特征。数字在文化编码与行动反哺的推动下,逐步从“作为流量的数字”向“作为文化的数字”“作为发展的数字”“作为公益的数字”转化。数字的不断转化,使作为政策的数字乡村建设不断向下扎根,从而实现数字对乡村的反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潘晔
城乡关系作为人类社会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讲,城乡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国或一个地区的现代化进程是否顺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经历了制度性二元结构、市场性二元结构等多种形态后进入城乡融合发展的新阶段。梳理国外城乡关系的研究,探寻城乡关系演进的内在的逻辑和内在的机理,并对影响城乡关系演进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进行评析,对我国推进城乡关系的融合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城乡关系 演变逻辑 评析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曾凡军 王鹏
基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目标,探寻城乡关系现代化转型具有重大意义。城乡关系现代化转型是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其蕴含的“融合共生”特质推动了城乡“经济-社会”的一体化,构建了双中心意义的城乡关系。通过解构城乡发展中政策赋值、组织赋权、技术赋智的实践过程,发现城乡关系现代化转型表现为城乡结构一体化、要素均衡流动和功能差异化互补,并呈现了价值理性、结果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再生产过程。在逆差序理念、双中心发展与数字红利扩散的逻辑取向下,城乡关系转型的价值观从差序向逆差序转变,成效观从极化发展向合作生产转型,方法观从效率增利向效益共享转换,既建构了稳定有序的城乡关系秩序,亦充实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内涵,更为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了智识。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吴鸣 刘蓓 李向京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了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策,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一项长期而艰巨的重大历史任务。本文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针对农村人才匮乏现状,提出了“智力反哺”战略,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旨在为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需的人才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智力反哺 工业反哺农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艳萍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对我国城乡关系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乡村振兴战略下重塑工农城乡关系,首先必须打破旧的城乡关系——城乡二元结构体制。马克思主义的城乡协调思想为工农城乡关系发展的未来趋向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重塑城乡关系要以协调发展的新理念来解决"三农"问题,深化供给侧结构、土地确权机制以及长效增收机制的改革,最终推动新型城乡关系重构和城乡繁荣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二元结构 城乡融合 机制改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汶骏 陶慧敏
随着互联网向金融领域的渗透,衍生出多种类型的农村互联网金融产品,以低成本和跨区域的优势改善了农村金融服务的质量,信息流和资金流流转速度的提升也弥补了传统金融的缺陷,因而互联网金融成为解决农村金融供给短缺问题的应然路径。但是,由于农村征信体系匮乏以及风险控制机制尚待健全等因素的存在,阻滞了农村互联网金融的良性发展,因而对其进行体系优化势在必行。
关键词:
农村 互联网金融 应然逻辑 体系优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勇 商译彤 康欢
高职院校高水平建设是新时代下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议题。高职院校经过从"扩张"到"提质"、从"示范"到"双高"、从"层次"到"类型"的发展历程,新时代下以建设"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水平高职院校为逻辑取向。以服务升级,智慧化建设;开放共享,融合化发展;学以成人,人本化办学;价值生成,精准化组群为高职院校高水平建设为应然向度。高职院校应激发内生动力,以文化引领高职院校高水平建设;建立综合驱动,多元主体形成产教共同体;凝聚发展合力,以高水平专业群触发集聚效应;搭建技术支持,创设智慧育人环境;启动强基工程,优化"双师型"教师结构。
关键词:
新时代 “双高计划” 高职院校 逻辑框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伟 姚冰洋
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是以创新带动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有力举措。在新发展阶段中,助推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必须要帮助这些创业主体解决创业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基于此,则需要从专业性指导和主体性意识中提升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基本素质;从政策支持和服务支撑中推动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的运行实施;从优化现行环境和发挥地缘优势中强化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的自我融入感,通过多方发力,为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注入内生动力。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瑜 程令伟
从城乡关系变迁视角审视农村老龄形势的变化历程,可以发现,当前老龄化形势下呈现出的农村养老困境是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城乡关系的一个缩影,问题源于城乡关系变迁过程中农村传统养老组织功能式微,但新的替代性组织形态尚未形成,因而在转型期出现了“组织真空”,致使农村老龄化及其应对成为迫切需要面对的社会问题。在现实背景下,不论是发展农村互助养老,还是推动县域养老体系建设,其前提是要形成农村养老的组织化条件,而推动这一条件的形成需要组织重建。现有的实践探索路径表明,要在乡村振兴中进一步化解由“组织真空”引发的农村养老困境等一系列问题,必须契合农村实践逻辑,根据不同类型农村的现实条件来推动组织重建,使之得以承接和利用好乡村振兴过程中的下乡资源,有效助力乡村建设。
关键词:
城乡关系 组织真空 组织重建 老龄社会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瑜 程令伟
从城乡关系变迁视角审视农村老龄形势的变化历程,可以发现,当前老龄化形势下呈现出的农村养老困境是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城乡关系的一个缩影,问题源于城乡关系变迁过程中农村传统养老组织功能式微,但新的替代性组织形态尚未形成,因而在转型期出现了“组织真空”,致使农村老龄化及其应对成为迫切需要面对的社会问题。在现实背景下,不论是发展农村互助养老,还是推动县域养老体系建设,其前提是要形成农村养老的组织化条件,而推动这一条件的形成需要组织重建。现有的实践探索路径表明,要在乡村振兴中进一步化解由“组织真空”引发的农村养老困境等一系列问题,必须契合农村实践逻辑,根据不同类型农村的现实条件来推动组织重建,使之得以承接和利用好乡村振兴过程中的下乡资源,有效助力乡村建设。
关键词:
城乡关系 组织真空 组织重建 老龄社会
[期刊] 改革
[作者]
邓宏图 周立群
只有从理论上清晰地界定并测度直接反哺、间接反哺、内源创新等经济学分析变量,才能把握工业反哺农业、城乡协调发展的理论与政策内涵。政府、社区与农户和专业化集团在国家战略规划引导和政府政策主导下的协调机制促使农业产业升级和工业产业向农业反馈、渗透。国家战略统筹、政府政策引导加上农户和专业化集团的"寻利趋势"彼此作用,共同构成工业反哺农业、城乡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乙竹 朱忆天
城乡关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要命题。新中国成立以来城乡关系先后经过了以乡支城、以城带乡和城乡融合三个主要历史发展阶段,总体呈现出从单向流动到双向循环的发展趋势。以马克思城乡发展设想和中国共产党城乡思想为基础,深刻理解新时代城乡关系发展的嬗变逻辑,进而以人民城市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为践履双向循环城乡发展的思路,无疑对新时代建构城乡融合关系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指导价值。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杨敬宇 王军 张丑吉 王建华 杨升旺
在对甘肃、广西、江苏、河北和江西等省(自治区)实施城市卫生机构支援乡镇卫生院工程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城市卫生支援乡镇卫生院经常化和规范化的制度体系,并在比较政策设计与实际运行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实施城市卫生机构支援乡镇卫生院工程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