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85)
- 2023(4287)
- 2022(3604)
- 2021(3709)
- 2020(3181)
- 2019(7486)
- 2018(7309)
- 2017(14091)
- 2016(7444)
- 2015(8603)
- 2014(8676)
- 2013(8731)
- 2012(7915)
- 2011(6875)
- 2010(6631)
- 2009(6116)
- 2008(6599)
- 2007(5819)
- 2006(5106)
- 2005(4615)
- 学科
- 济(27576)
- 经济(27561)
- 管理(22214)
- 业(21147)
- 企(17693)
- 企业(17693)
- 银(15390)
- 银行(15245)
- 制(14665)
- 行(13791)
- 财(10320)
- 方法(9265)
- 业务(9013)
- 度(8641)
- 制度(8638)
- 数学(8225)
- 数学方法(8162)
- 融(7856)
- 金融(7854)
- 银行制(7786)
- 务(7620)
- 财务(7609)
- 财务管理(7594)
- 企业财务(6935)
- 地方(6899)
- 农(6813)
- 体(6726)
- 中国(6722)
- 体制(6063)
- 地产(5319)
- 机构
- 学院(94794)
- 大学(93345)
- 管理(36384)
- 济(34076)
- 经济(33073)
- 中国(31776)
- 理学(29937)
- 理学院(29599)
- 管理学(29202)
- 管理学院(29025)
- 研究(28733)
- 财(22828)
- 京(20864)
- 银(18465)
- 科学(17806)
- 银行(17711)
- 财经(16497)
- 行(16394)
- 江(16351)
- 中心(15907)
- 农(15752)
- 经(14695)
- 所(14536)
- 州(13731)
- 北京(13169)
- 业大(12944)
- 农业(12331)
- 研究所(12311)
- 财经大学(11976)
- 范(11338)
- 基金
- 项目(58650)
- 科学(45211)
- 研究(44281)
- 基金(40786)
- 家(34519)
- 国家(34192)
- 科学基金(29688)
- 社会(25971)
- 社会科(24588)
- 社会科学(24585)
- 省(23834)
- 基金项目(22594)
- 划(19701)
- 自然(19540)
- 教育(19403)
- 自然科(19030)
- 自然科学(19025)
- 编号(18766)
- 自然科学基金(18671)
- 资助(16613)
- 成果(15400)
- 创(12728)
- 重点(12608)
- 课题(12552)
- 部(12443)
- 发(12239)
- 创新(11931)
- 性(11810)
- 项目编号(11640)
- 大学(11072)
共检索到1606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简 孟淑芳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反向购买方式达到上市目的。在反向购买实务中,股权转让、股权分置改革等经常伴随着发行权益性证券而发生,从而加大了账务处理的复杂度。本文以银亿房产反向购买兰光科技为例,对会计处理过程作详细说明。一、案例介绍(一)合并过程简介甘肃兰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兰光科技)与宁波银亿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银亿房产)合并前,兰光科技的控股股东为深圳兰光经济发展公司(兰光经发),控股比例为50.37%;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文红
反向购买作为资本市场借壳上市的主流方式,一直以来在我国资本市场备受关注。本文对反向购买的概念以及会计处理进行了研究,并结合中信泰富反向收购中信集团的案例分析不同会计处理方法的影响,以期完善反向购买相关会计处理,为会计准则的制定建言献策。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文红
反向购买作为资本市场借壳上市的主流方式,一直以来在我国资本市场备受关注。本文对反向购买的概念以及会计处理进行了研究,并结合中信泰富反向收购中信集团的案例分析不同会计处理方法的影响,以期完善反向购买相关会计处理,为会计准则的制定建言献策。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才志 张力榕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日益完善,反向购买已成为企业上市中越来越重要的方法,但是相关的制度规定尚未完善,还需进一步研讨。文章以ST东源为例,针对我国经济环境下反向购买的日渐频繁与会计核算的理论依据不完善的问题,就反向购买的动机、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借鉴了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和设想,希望能为其他企业反向购买的会计处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反向购买 会计处理 ST东源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海艳
一、反向购买的认定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中的定义,反向购买是指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以发行权益性证券交换股权的方式进行的,通常发行权益性证券的一方为购买方。从法律结构看,上市公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梁萍
本文着重介绍了反向购买的会计体系以及主要的会计处理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对其进行了具体分析。通过研究可以发现,现阶段我国对于反向购买在理论层面的指导还不全面,实务处理上容易出现企业故意利用准则漏洞来谋求自身利益的情况。笔者认为应该从细化对"业务"的定义、统一商誉的计算口径和明确权益性交易会计处理方法几个方面完善反向购买的会计处理。
关键词:
反向购买 借壳上市 会计处理方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袁荣京 罗映娜
一、国际会计准则对少数股权情况下反向购买的规范国际会计准则对反向购买作出了具体规范,《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3号——企业合并》(IFRS3)指出,反向并购发生在当一个发行证券的企业(法律并购方)会计上根据本准则被界定为被合并方时。如果交易被界定为反向并购,那么权益被收购的企业(法律被合并方)一定是会计上的合并方。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李晗
一、案例简介宜华地产前身系深交所上市的麦科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宜华地产),该公司2007年实施重大资产重组,将公司主营业务从光学仪器、机电设备及产品开发、研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梁萍
本文着重介绍了反向购买的会计体系以及主要的会计处理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对其进行了具体分析。通过研究可以发现,现阶段我国对于反向购买在理论层面的指导还不全面,实务处理上容易出现企业故意利用准则漏洞来谋求自身利益的情况。笔者认为应该从细化对"业务"的定义、统一商誉的计算口径和明确权益性交易会计处理方法几个方面完善反向购买的会计处理。
关键词:
反向购买 借壳上市 会计处理方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志勇
为避开我国上市制度中某些严苛条款的限制,减轻股市动荡造成的影响,很多拟上市企业选择适当的市场时机反向购买"壳公司",通过换股吸收合并的方式实现了上市。本文以神州信息反向购买昆山申昌为例,介绍了此次并购的全过程,以市场择机为视角,深入剖析了"借壳方"业务拆分时机、"壳公司"的选择依据以及选择反向购买的原因,为预运用此法的上市公司、投资者以及相关政府监管机构的实际操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
反向购买 择机 换股吸收合并 定向增发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潘帅
由于对会计准则理解和执行上的偏差,上市公司在反向购买中,对合并商誉的初始计量方法存在差异,导致企业合并后的财务报表和各种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差异,特别是导致了上市公司企业并购后的财务指标变得不具可比性,从而降低了会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易平良
一、企业合并准则及合并财务报表准则最新进展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合并》(CAS20,2006)及其应用指南,以及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规定,企业合并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所合并的企业必须构成业务。企业合并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业务是指企业内部某些生产经营活动或资产的组合,该组合一般具有投入、加工处理过程和产出能力,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赵治纲
从2007年资本市场首次出现反向购买的案例以来,随着2008年资本市场的大幅调整,IPO暂停了将近8个月,期间掀起了反向购买的高潮,反向购买的交易形式也层出不穷,比如,有自然人将控制的企业借壳上市的、有集团公司将独立的业务借壳上市的、也有非上市公司将持有的子公司股权进行反向购买,等等。针对反向购买,财政部对反向购买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绍凤 沈吕琼 吕景秋
本文以2007年至2009年深沪上市并进行了反向购买的17家上市公司年报数据作为样本,对反向购买的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反向购买能够提升公司价值,不构成业务的反向购买比构成业务的反向购买更能提升公司价值,反向购买对企业绩效影响显著性超过了对公司价值的影响,通过研究找出我国目前反向购买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企业能按经济实质进行会计处理,从而保障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关键词:
反向购买 价值 绩效 相关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周婧 杨小青
本文针对实务中出现的反向购买"巨额商誉"的确认情况,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发现其存在重大缺陷,即反向购买中的商誉不仅包括购买方承担的部分,还将被购买方承担的部分纳入其中。这不仅造成了商誉初始确认时的"巨额",还使得购买方商誉减值时,将由被购买方承担的商誉减值准备计入其个别报表中,对购买方损益的影响起到了放大作用。最后,本文对于反向购买中的商誉确认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
关键词:
反向购买 商誉 缺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