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99)
- 2023(15710)
- 2022(13286)
- 2021(11996)
- 2020(10526)
- 2019(23645)
- 2018(23565)
- 2017(46321)
- 2016(25377)
- 2015(28122)
- 2014(27832)
- 2013(28151)
- 2012(26246)
- 2011(23540)
- 2010(23814)
- 2009(22647)
- 2008(22901)
- 2007(20751)
- 2006(18239)
- 2005(16597)
- 学科
- 济(110009)
- 经济(109878)
- 业(96978)
- 管理(84925)
- 企(84196)
- 企业(84196)
- 方法(54072)
- 数学(45013)
- 数学方法(44688)
- 财(35124)
- 农(34057)
- 业经(31209)
- 中国(27961)
- 务(24667)
- 财务(24641)
- 财务管理(24597)
- 制(24162)
- 农业(23714)
- 企业财务(23399)
- 贸(22399)
- 贸易(22391)
- 易(21817)
- 技术(20367)
- 学(19762)
- 银(18310)
- 银行(18253)
- 和(18168)
- 地方(17704)
- 行(17398)
- 划(16949)
- 机构
- 学院(377603)
- 大学(376414)
- 济(159425)
- 经济(156307)
- 管理(148572)
- 理学(128073)
- 理学院(126742)
- 管理学(124963)
- 管理学院(124266)
- 研究(123339)
- 中国(96457)
- 京(78272)
- 科学(76390)
- 财(76113)
- 农(73679)
- 所(64278)
- 财经(60934)
- 业大(59796)
- 农业(58727)
- 研究所(58115)
- 江(57035)
- 中心(56940)
- 经(55341)
- 经济学(49228)
- 北京(48875)
- 州(45205)
- 财经大学(45136)
- 经济学院(44943)
- 范(43964)
- 院(43398)
- 基金
- 项目(247379)
- 科学(194521)
- 基金(181944)
- 研究(174434)
- 家(160750)
- 国家(159357)
- 科学基金(135951)
- 社会(113015)
- 社会科(107233)
- 社会科学(107202)
- 省(96494)
- 基金项目(96311)
- 自然(89571)
- 自然科(87560)
- 自然科学(87529)
- 自然科学基金(86105)
- 划(81256)
- 教育(78777)
- 资助(74634)
- 编号(68671)
- 重点(55695)
- 部(55136)
- 成果(54944)
- 创(53630)
- 发(52714)
- 业(50837)
- 创新(49570)
- 科研(48434)
- 国家社会(47226)
- 教育部(46827)
- 期刊
- 济(173193)
- 经济(173193)
- 研究(105754)
- 中国(66916)
- 农(66689)
- 学报(63628)
- 财(61398)
- 科学(56772)
- 管理(56050)
- 大学(46984)
- 农业(44934)
- 学学(44808)
- 融(37205)
- 金融(37205)
- 财经(31305)
- 技术(30925)
- 业经(29876)
- 经济研究(28021)
- 教育(27868)
- 经(26858)
- 业(26443)
- 问题(23796)
- 技术经济(21115)
- 贸(20081)
- 商业(18776)
- 版(18475)
- 统计(18150)
- 理论(17833)
- 现代(17467)
- 图书(17062)
共检索到5539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孟雪
本文在服务外包的背景下,在生产性服务业中定量分析了反向服务外包对我国生产率的影响。数据样本选择2004-2009年18个行业的面板数据,并利用2002年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定量计算了我国生产性服务投入以及反向服务外包和当地服务外包的规模。本文的结论是:由于我国服务外包尚处于初级阶段且规模较低,因此反向服务外包对我国生产率产生了负向影响,同时本文也证明了反向服务外包对未来生产率的负向影响会逐渐减少,甚至可能为正;反向服务外包的变化对未来生产率变化的影响为正,因此扩大其规模有助于降低目前的负向影响。同时,本文也得到了行业层面的结论,这些结论有助于我国进一步发展服务外包。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 反向服务外包 生产率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忠军 易中懿
本文通过构建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分析了生产环节外包对水稻生产率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两种不同类型的生产环节外包对水稻生产率影响的差异。研究表明,生产环节外包有助于提高水稻生产率,而不同类型的生产环节外包对水稻生产率产生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整地、移栽、收割等劳动密集型环节外包对水稻生产率并没有产生显著影响,育秧、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密集型环节外包则对水稻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政府在推进生产性服务外包时,应做到先易后难、循序渐进、重点发展,在扎实开展农机专业化服务的同时,应当积极开展集中育秧、病虫害统防统治等服务,促进社会化技术服务的市场发育。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明 魏作磊
研究目标:探讨生产性服务业双向开放如何影响服务业生产率。研究方法:利用2004~2015年生产性服务业开放的平衡面板数据,采用静态IV+GMM和动态SYS-GMM方法检验。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双向开放对服务业生产率有着显著的正向作用,且生产性服务业走出去产生的作用略大;在细分行业上,研发设计与其他技术服务、信息服务和货物运输仓储和邮政快递服务走出去对服务业生产率的影响相对较大,而金融服务、生产性租赁服务和商务服务则引进来的影响相对较大。研究创新:深入探讨了开放经济下生产性服务业走出去和引进来影响服务业生产率的理论机制,并构建生产性服务业开放渗透指数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价值:有助于服务业更高层次开放新格局形成,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推动服务业国际化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双向开放 服务业生产率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熊友华 王越
本文基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直接与间接影响路径的理论分析,统计与分析我国273个城市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基于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发现:我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在地理分布上具有正的空间自相关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可以显著推动本地区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同时,还将空间溢出效应发挥出来,人力资本水平与信息化水平均对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但外商直接投资对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为负。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徐宏毅 黄岷江 李程 徐硼
本文选取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中具有代表性的5个行业,对其2004-2012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以验证生产性服务业中是否存在外资行业内水平溢出和行业间垂直溢出效应(后向联系和前向联系)。通过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对生产性服务业而言,外商直接投资在行业内具有显著正的溢出效应,而垂直溢出效应显著为负,后向溢出产生的影响明显大于水平和前向溢出。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FDI 生产率溢出效应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徐宏毅 黄岷江 李程 徐硼
本文选取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中具有代表性的5个行业,对其2004-2012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以验证生产性服务业中是否存在外资行业内水平溢出和行业间垂直溢出效应(后向联系和前向联系)。通过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对生产性服务业而言,外商直接投资在行业内具有显著正的溢出效应,而垂直溢出效应显著为负,后向溢出产生的影响明显大于水平和前向溢出。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FDI 生产率溢出效应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栾申洲
以2001—2016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为样本,测算了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协同度,并基于系统GMM分析了产业协同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协同度呈现上升态势,但存在区域差异;产业协同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明显。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珊珊 马艳芹
基于产业集聚的理论研究和绿色发展的环境诉求,本文以2004-2016年中国30个省(市)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为研究样本,运用面板门槛模型探讨供给侧视角下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从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角度证实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结构突变效应,并鉴于内部细分行业集聚特征展开进一步探讨。结果表明:在不同集聚视角下,能源强度、经济发展水平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不同程度的门槛效应;就全国层面,专业化集聚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抑制作用,多样化集聚表现出较明显的促进作用;就行业层面,细分行业专业化集聚存在明显的行业异质性特征,金融业是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重点行业。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志彬 张迎丰
利用2004—2010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生产性服务业的面板数据,运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使用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测度了2004—2010年我国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TFP增长率,并进行了区域间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服务业的TFP增长相对于制造业滞后,而生产性服务业的TFP却增长迅速,且东部地区的增速快于中、西部地区。最后指出:Baumol的服务业"成本病"理论仅适用于服务业整体,并不适用于具有中间投入作用的生产性服务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全要素生产率 服务业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袁丹 雷宏振 黄雯 何媛
运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从产业、时期和地区三个角度分析了2004~2011年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异质性,并对其趋势进行了收敛性检验。结果表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总体TFP年均下降1.9%;受技术进步效率的影响较大,呈收敛趋势,收敛速度为年均17.3%,2008年以后,收敛速度加快;各细分产业TFP的趋势和原因有所不同,产业间存在σ收敛,产业内都存在显著的绝对β收敛,批发和零售业的收敛速度最快;多数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效率不高,差异较大;生产性服务业及其细分产业、东部与西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TFP随着时间推移,将向各自的稳态水平趋同。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顾晟景 周宏
[目的]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探讨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切实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文章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测算了2001-2019年29个省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变动情况,探究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贡献,并通过中介效应模型对其影响路径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间呈现“倒U型”关系,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生产效率的促进作用部分通过农业生产专业化分工程度的提高以及经营规模的扩大得以实现;不同阶段、不同发展水平的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和影响路径存在差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初期主要通过促进农业生产分工和专业化水平提升来推动生产效率增长,后续则表现为规模效应和专业化效应的共同影响。[结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有助于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未来应持续推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体系建设,引导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适度发展,助力农业现代化转型。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萃
从一个较新的城市等级体系视角出发,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中国城市生产率增长的关系。结果显示: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主要集中在顶级城市,集聚程度持续上升,而制造业则呈现出由顶级城市向其他城市扩散的态势。基于对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的实证检验表明: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对城市生产率的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效应,其主要通过促进城市技术进步的机制来实现;而制造业的集聚对城市生产率增长的促进效应不显著。这意味着城市生产率增长的驱动因素已发生转变,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在城市生产率提升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进一步的动态分析显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程度的上升,对特大城市生产率和城市效率的提升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明 魏作磊
本文从生产性服务业引进来和走出去两方面刻画了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影响制造业生产率的动态演变过程,并利用2004-2014年生产性服务细分行业的平衡面板数据对理论推演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对中国制造业生产率存在正向影响,但作用较弱;同时,生产性服务细分行业开放影响制造业生产率的差异性明显,其中信息服务、研发设计与其他技术服务开放所产生的作用大于金融服务、生产性租赁服务和商务服务、货物运输仓储和邮政快递服务开放对制造业生产率的作用。本文认为,提升制造业生产率,要充分重视生产性服务细分行业开放对制造业生产率作用的差异性,吸引外商在中国设立生产性服务企业合作研发中心,积极鼓励国内有条件的企业设立境外研究分支机构,拓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空间。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妲妲
本文利用我国1996-2009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分析包括两个过程,一是服务业比重增加对服务业生产率影响的实证分析,二是考察各服务部门发展对服务业生产率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服务业比重增加对生产率增长有着负的抑制效应;不同服务业部门对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不同,金融业、房地产、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的发展对生产率的增长有着正的影响,而运输和邮电、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部门的发展对生产率的增长有着抑制作用。文章最后对我国未来服务业的发展方向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服务业比重 生产率增长 服务部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青青 苏秦 尹琳琳
本文在服务业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中,引入社会资本因素,采用信任、交互、互助和社团测量我国各省市的社会资本水平。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SFA),根据1993~2007年数据,研究了人力资本、信息化、市场化和社会资本对我国服务业技术效率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人力资本、信息化和市场化对我国服务业的技术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互助和社团对服务业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信任和交互对服务业的技术效率没有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
服务业 生产率 技术效率 社会资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