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08)
- 2023(8365)
- 2022(7192)
- 2021(6755)
- 2020(5862)
- 2019(14016)
- 2018(13631)
- 2017(26224)
- 2016(14207)
- 2015(16513)
- 2014(16449)
- 2013(16704)
- 2012(15811)
- 2011(14519)
- 2010(14366)
- 2009(13515)
- 2008(13612)
- 2007(12121)
- 2006(10307)
- 2005(9418)
- 学科
- 济(66646)
- 经济(66586)
- 管理(37546)
- 业(35980)
- 方法(33498)
- 数学(30678)
- 数学方法(30453)
- 企(27506)
- 企业(27506)
- 中国(19439)
- 农(17227)
- 财(15912)
- 贸(15221)
- 贸易(15216)
- 易(14892)
- 学(12410)
- 制(11800)
- 业经(11479)
- 农业(11106)
- 地方(10711)
- 银(10368)
- 银行(10346)
- 融(9945)
- 金融(9943)
- 行(9928)
- 环境(9818)
- 和(9430)
- 务(9230)
- 财务(9206)
- 财务管理(9179)
- 机构
- 大学(215416)
- 学院(210987)
- 济(99262)
- 经济(97621)
- 管理(79588)
- 研究(77665)
- 理学(68642)
- 理学院(67855)
- 管理学(66872)
- 管理学院(66469)
- 中国(59966)
- 京(45832)
- 科学(45504)
- 财(42831)
- 所(39729)
- 农(36746)
- 研究所(36321)
- 中心(34977)
- 财经(34762)
- 经济学(32653)
- 经(31814)
- 业大(30933)
- 经济学院(29652)
- 江(29604)
- 北京(29527)
- 农业(29261)
- 院(27264)
- 范(26730)
- 师范(26492)
- 财经大学(25949)
- 基金
- 项目(139272)
- 科学(109757)
- 基金(103986)
- 研究(100591)
- 家(91032)
- 国家(90398)
- 科学基金(76287)
- 社会(66137)
- 社会科(62863)
- 社会科学(62842)
- 基金项目(54474)
- 省(51007)
- 自然(47921)
- 自然科(46857)
- 自然科学(46837)
- 自然科学基金(46050)
- 教育(45732)
- 划(44244)
- 资助(43518)
- 编号(38878)
- 部(33029)
- 成果(31974)
- 重点(31863)
- 发(30538)
- 国家社会(28723)
- 创(28505)
- 中国(28349)
- 教育部(28318)
- 科研(27123)
- 创新(26929)
共检索到3112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魏新强 张宝生
现阶段DEA方法在分析社会经济问题时只适合特定时刻各个决策单元的静态分析,而多个时间段内的分析相对较少,现有的两种方法也只是在纯方法层面上的改进,没有考虑到各个决策单元在不同时间内的经济连续性,鉴于此,本文通过考察DEA方法的推导过程,运用反向思维,进行只求解经过Charnes-Cooper变化后形成的线性规划,而不是对偶后的方程式,然后反推求出DEA方法最原始模型中的各输入与输出指标的权值或比例关系,并以此固定权为基础,进行其他评价单元的效值,从而得出统一标准下的评价值,并选取了中国2001-2010年
关键词:
定权重 DEA模型 能源效率 能源消费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钟馗 杨俊 胡玮
本文基于DEA,对1997—2007年间我国29个主要能源生产省份的能源生产效率及生产率变动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能源产业生产效率的地区差异显著、平均水平较低,相对来说常规能源的生产效率发挥比较充分;总体看来,生产率增长主要是技术进步的结果,规模效率的贡献较少;大多数省份的生产率水平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引起各地变化的原因却不尽相同。
关键词:
能源产业 生产效率 生产率 DEA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罗会军 范如国 罗明
利用时空加权回归模型测度中国能源效率演化中的时空局域特征,并用新古典经济学方法估算中国能源反弹效应情况,探讨其对能源效率演化的复杂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能源效率演化过程受到各因素的共同驱动,但在局部区域和阶段上存在异质性。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负面作用源于能源反弹效应的冲击。只有充分考虑能源效率演化路径的时空差异,同时结合节能政策来减缓能源反弹的冲击,才能实现区域能源效率提高和能源消费的平衡发展。
关键词:
能源效率 异质性 反弹效应 时空加权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赵国浩 杨毅 朱莉莉
运用双边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构建异质性双边随机模型,从內外部融资、温室气体减排等角度测度和分析中国能源投资效率。结果表明,能源工业內部融资约束和金融机构外部融资支持对能源投资具有正反两个方面的显著影响,两者的综合影响为负,这将导致能源投资往往低于最优水平。山西、陕西等资源型地区的能源投资一现金流敏感性不强,未来应以传统能源建设为主;江苏、浙江等沿海发达地区能源自给率偏低,应重点发展可再生能源。
关键词:
能源投资 环境保护 内外部融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周江 胡静锋 王波
使用我国能源产业的投入—产出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分析(SFA)作效率计量分析,利用参数估计值进行静态规模效率分析,进而对各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展开技术效率变化、技术进步、规模变化三重分解分析。实证研究表明,燃气生产业呈规模递增,油气开采业和能源加工业呈规模递减,煤炭开采业和电力生产业的规模弹性为负;煤炭开采业、电力生产业和燃气生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显著增加,能源加工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徘徊不前,油气开采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显著减小;能源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主要来自规模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孙鹏 顾晓薇 刘敬智 王青
经济发展对能源消耗的不断增加同能源储量不断减少之间的矛盾日趋严重,能源危机时威胁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我国正处于全面工业化时期,经济快速发展,能源使用效率低,近几年不少地区出现的不同程度的“三荒”(电荒、煤荒和油荒)正是这一矛盾的体现。为了深入了解我国经济发展和能源使用效率对能源消耗的影响,本文运用分解模型把能源消耗总量的变化分解为经济增长效应和能源强度效应。计算结果显示:1978年~2003年间能源效率年均增长率为4·76%,能源消耗总量没有随GDP的增长而同比增长,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之间实现了一定程度的相对脱钩;研究期间中国经济发展的增长效应共使能源消耗量增加约22·8×108t标准煤,而能源...
关键词:
中国 能源消费 分解 能源使用效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唐丽媛 贾名清 张慧明
制定适宜的能源战略是保障能源安全、提高能源效率与应对环境污染的有效举措。基于此,文章由节能与能源效率、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供给安全、能源体制与能源环境等五个维度,对中国能源战略的演变进行剖析。研究结果显示,现阶段中国能源战略尚缺乏针对节能减排的"有差别的责任"原则、针对新能源发展的适度补贴政策、针对天然气煤炭的储备机制、针对环境的低碳科技研发政策等,进而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能源战略 演变 五维分析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世祥 成金华
文章基于生产理论框架的非参数法,应用几个不同目标情景下的能源效率评价模型,从省际、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角度评价了中国的能源效率,并利用"两步法"估计了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即使以国内先进水平做参照,中国的能源效率总体水平仍然很低,而且省际、区际之间差异较大,表明节能减排潜力巨大。从主要的能源用户来看,工业部门以及6个主要耗能行业的能源效率都不高,这是由能源密集型的工业结构以及生产技术结构所决定的,反映出中国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工业行业技术升级的重要性。我们也发现,技术进步与地区之间的技术扩散,能源价格的适当提高与价格机制的完善,对于能源效率的改进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能源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曹明
能源经济效率的影响因素作用复杂,系统各要素之间存在复杂的动态关系。本文利用中国1978-2007年的实际数据,应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ectorAuto-regression,VAR)、脉冲响应分析、协整理论等计量理论与方法对中国能源经济效率的变动进行动态实证分析,并预测中国能源经济效率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中国的能源经济效率、第三产业比重和能源价格指数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从长期来看,1%的第三产业结构或者能源价格变化可以分别给能源经济效率带来0.3477%和0.4785%的同方向变化;除了产业结构对能源价格短期响应之外,变量之间都是正向的冲击响应,滞后6-10期响应达到最大值,之后逐渐趋于稳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星星
文章构造中国能源消耗产出效率模型,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测算了我国各省份的能源消耗产出效率,分析政府规模、第二产业增加值、城镇化率、开放度对能源消耗产出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各区域能源消耗产出效率逐年下降;省份间能源消耗产出效率差异较大;政府规模、城镇化率、开放度对我国能源消耗产出效率有正向影响,第二产业增加值对能源消耗产出效率有负向影响。
关键词:
能源消耗 技术效率 随机前沿方法 测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睿
文章通过DEA-Censored Data模型分析框架,利用CCR模型和BCC模型分别测度了改革开放后中国近30年来的中国能源效率,并分析了诸如能源结构、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等因素对其的影响。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史丹
能源效率的区域差别与国际差别有着根本的不同,前者是当前的技术经济水平下通过采取措施可能实现的节能潜力。以国内最高能源效率为比较标准计算中国的节能潜力不仅比以国际先进水平为标准更符合实际,而且还可以做到能源资源公平合理地配置。中国能源效率较高的省市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能源效率最低的地区主要是煤炭资源比较丰富、以煤炭消费为主的内陆省区。提高中国的能源效率需要改变目前地区自我平衡的能源配置方式,使能源流向效率高的地区。各地区在制定节能措施时既要考虑影响能源效率的一般性因素,也要考虑本地区的特殊因素,另外,中国也不能不分地区地实行同一节能降耗的目标。
关键词:
能源效率 地区差异 节能潜力 效率趋同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邱灵 申玉铭 任旺兵 严婷婷
论文采用分层聚类法对中国能源利用效率进行地域划分,并运用Theil系数探讨能源利用效率的区域分异特征,进而应用面板数据模型定量研究区域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十五"时期,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的省际差异显著,从空间上可划分为高效区、中效区和低效区,能源高效区集中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2001~2005年,中国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但能源利用效率的总体差异、三大地域间差异和地域内差异均呈上升趋势;能源结构、技术水平、产业结构、价格水平和投资水平是影响中国能源利用效率区域差异的显著因素;以煤炭消费比重所表示的能源结构对区域能源利用效率的负向影响程度最大,以全员劳动生产率所表示的技术水平对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琪林 李富有
本文在构建1999—2010年中国29个省区市能源产业面板数据的基础上,应用Malmquist-DEA方法,对中国能源产业的生产率、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的增长来源、差异与变化趋势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考察期内中国各地区能源产业平均的全要素生产率呈下降趋势,技术进步是生产率提高的决定因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对于技术进步的依赖是非常明显的,但是中国能源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来源于规模效率而不是技术效率。此外,各地区的技术效率存在显著的条件收敛,但不存在显著的绝对收敛;技术进步既存在条件收敛,也存在着绝对发散。因此,我国各省份能源产业的生产率将不能实现最终趋同。
关键词:
能源 技术进步 技术效率 DEA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