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86)
2023(6858)
2022(5759)
2021(5328)
2020(4530)
2019(10000)
2018(9966)
2017(18315)
2016(10207)
2015(11550)
2014(11473)
2013(11121)
2012(10445)
2011(9481)
2010(9620)
2009(9190)
2008(9443)
2007(8807)
2006(7862)
2005(7443)
作者
(32191)
(26813)
(26688)
(25545)
(17328)
(12911)
(12125)
(10372)
(10306)
(9904)
(9358)
(9187)
(8943)
(8852)
(8793)
(8380)
(8049)
(7982)
(7927)
(7754)
(6758)
(6707)
(6704)
(6259)
(6212)
(6117)
(6079)
(5988)
(5534)
(5403)
学科
(37051)
经济(36969)
管理(36431)
(30152)
(26986)
企业(26986)
方法(14817)
(14285)
(13732)
数学(12290)
数学方法(12032)
(10024)
中国(10001)
业经(9376)
(9349)
(9113)
(8793)
财务(8765)
财务管理(8738)
企业财务(8268)
(8008)
体制(7994)
银行(7981)
(7544)
(7341)
金融(7339)
理论(7016)
(6657)
环境(6244)
技术(6067)
机构
大学(150936)
学院(149040)
(58071)
经济(56680)
研究(54892)
管理(52413)
理学(44188)
理学院(43652)
管理学(42665)
中国(42428)
管理学院(42398)
科学(34397)
(33421)
(31786)
(29273)
(29194)
研究所(26172)
(24793)
中心(24559)
业大(23832)
财经(23656)
农业(23301)
(21279)
北京(21219)
(20275)
(19151)
(19038)
经济学(18220)
(17741)
财经大学(17526)
基金
项目(97036)
科学(75222)
基金(70192)
研究(67575)
(63336)
国家(62823)
科学基金(52526)
社会(42198)
社会科(39906)
社会科学(39897)
(37761)
基金项目(35994)
自然(35281)
自然科(34460)
自然科学(34445)
自然科学基金(33843)
(32655)
教育(31592)
资助(29728)
编号(25899)
重点(22867)
成果(22569)
(22559)
(21775)
(20333)
(20090)
课题(19495)
创新(19124)
科研(18941)
计划(18927)
期刊
(68583)
经济(68583)
研究(45861)
中国(36012)
学报(29272)
(27747)
(26930)
科学(24937)
管理(23066)
大学(22101)
学学(20944)
农业(17835)
教育(16974)
(15474)
金融(15474)
技术(13065)
财经(12838)
(10980)
经济研究(10670)
(9541)
业经(9511)
(8539)
问题(8471)
业大(8250)
会计(7311)
科技(7129)
财会(7059)
农业大学(6985)
(6887)
理论(6826)
共检索到2379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沈杰  
牛、羊等反刍动物在放牧时不断吃进寄生蠕虫幼虫和虫卵,有些反刍动物皮肤中长期寄生螨虫,而我国市场上供应的商品驱杀蠕虫和螨虫药均为一次性驱杀虫的制剂,用药后仅有临时治疗作用,无长期预防感染寄生虫的效果。为了在一次用药后能达到长期预防或起到多次给药的驱杀虫效果。国外在80年代中陆续报道了反刍动物瘤胃控制释放大丸剂的研究和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闫佰鹏  李发弟  李飞  
酶主要是由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分泌产生,具有催化效率高、高选择性和绿色无毒害等特性。日粮添加酶制剂对提高饲料转化效率(feed conversion ration,FCR)及降低饲养成本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酶制剂的应用大多集中在家禽、猪等单胃动物,且研究均表明添加酶制剂可显著提高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机体免疫力等。反刍动物因具有复杂的消化系统,酶制剂添加对机体作用机理、生化特性及影响因素尚不明确,致使酶制剂对反刍动物生产效果不太一致,故而限制了在反刍动物中的研究进展。本文综述了酶制剂的作用机制及其对反刍动物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瘤胃发酵与微生物区系的影响,旨在为酶制剂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洁  徐晓锋  
瘤胃菌群与反刍动物机体具有紧密的共生关系,稳定的菌群结构对动物机体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及动物机体自身的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调节瘤胃菌群的结构,可使机体代谢、免疫等机能发生改变。但幼龄反刍动物瘤胃菌群的构建呈现出复杂的变化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随着反刍动物日龄的增加其瘤胃菌群会逐渐趋向于一个动态平衡的局面。本文旨在综述幼龄反刍动物瘤胃菌群构建过程中,母体、日粮及环境等对其的影响,为生产实践中幼龄反刍动物的饲养管理和瘤胃菌群的调控提供参考。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文娟  汪水平  谭支良  
瘤胃内氮代谢过程主要包括蛋白质降解和微生物蛋白质合成。蛋白质在瘤胃内的降解由瘤胃微生物来完成,蛋白质的物理和化学特性、瘤胃及其内容物的特性均影响蛋白质降解。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是限制瘤胃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合成效率能准确地表示微生物对可利用能量的利用率,而瘤胃氮利用率能准确地表示微生物捕获可利用氮的效率,两者互补,可全面显示微生物对养分的利用效率。细菌细胞对氮的分配随发酵速度而变化,故以微生物氨基酸氮的质量作为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合成效率或氮利用率的衡量标准可能较微生物氮更准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丛智慧  谭支良  
综述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数量、酶活性、瘤胃发酵特性、饲料消化率和生产性能等方面的影响作用以及与其他饲料添加剂的互作效应,并就其作用机制进行了阐述。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何瑞国  王玉莲  姚艳平  王胜林  
筛选出5 种无机化合物作为载体或溶解度调控剂与铜(Cu)硒(Se)和钴(Co)三种微量元素添加剂均匀混合后,在一定温度条件下溶解,经模型制成一定重量、圆形或椭圆的光滑丸子,经过体外模拟瘤胃条件的溶解试验后,从口投入安装瘤胃瘘管的三只山羊瘤胃中。然后从瘘管取瘤胃内容物测定微量元素释放量和挥发性脂肪酸(VFA)以及采血测定微量元素。试验结果,在体外模拟条件下,Cu、Co、Se 释放速度分别为7.33、0.33 和0.21m g/kg;瘤胃内容物中Cu、Co、Se 释放速度分别为11.36、0.73 和0.14m g/kg,比投丸前分别提高2.58、3.85 和2.44 倍;瘤胃内容物乙酸、丙酸和丁...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钟荣珍  谭支良  
氮素是反刍动物的必需营养元素之一,蛋白质代谢实质上是氮素代谢。准确研究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氮素代谢会更真实的反映动物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在提高蛋白质利用率的同时减少氮素排放对环境的污染,也有助于完善反刍动物整体蛋白质周转体系,同时对于动物饲养标准的修订、饲料原料营养参数的准确性和合理配制日粮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文章综述了微生物氮素循环机制、微生物氮合成量的测定方法、氮素循环模型和影响微生物氮素循环的主要因素。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智安  牛骁麟  李飞  李发弟  
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ubacute ruminal acidosis, SARA)是高产反刍动物较为常见的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尽管饲喂水平与饲养管理条件相同,但动物个体患SARA风险有高有低。因此,解析反刍动物瘤胃变异性机制,筛选相应生物标志物对保障动物高效生产及增加其使用年限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通过动物咀嚼行为、挑食行为和瘤胃上皮吸收能力来阐述引起SARA严重程度差异的原因,并且综述目前关于衡量SARA风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为生产中识别SARA风险及挖掘相应的标志物提供依据。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郭文亮   李科南   杜海东   娜仁花  
苜蓿(Medicago sativa)干草和青贮均是可长期保存的优质粗饲料,但两者氮组分和乳酸菌发酵产物的不同使其部分营养价值存在差异。本文总结了国内外苜蓿干草和青贮在动物饲养中的研究,发现其对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瘤胃发酵特性、乳肉品质和甲烷排放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三点:1)其本身质量的高低。苜蓿调制后的优劣会影响其采食量及肠道消化率;2)与其他饲料的组合效应。瘤胃可降解能氮平衡可改善瘤胃发酵参数;3)替换饲喂比例。低比例同质量替换饲喂对机体影响甚微;并列出部分苜蓿干草(收割、干燥及饲喂)和青贮(添加剂、菌剂及打包)的调制进展,旨在为苜蓿的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鹏  吴宏达  孟凡坤  郑海燕  杨曌  王建丽  申忠宝  
为研究外源生物制剂对玉米秸秆青贮发酵品质、营养价值及肉羊养分瘤胃降解率的影响,筛选高效青贮生物添加剂,探索实用的玉米秸秆饲料转化方法。以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中原单32秸秆为试验材料,生物制剂分别采用酶制剂、菌制剂及酶菌复合制剂,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共15个处理。玉米秸秆切短,装入聚乙烯袋,抽真空青贮60d后,采用实验室化学分析法及半体内试验测定发酵品质、营养成分和瘤胃降解率。结果表明,玉米秸秆青贮饲料各处理及对照感官评定均达到了优级;酶菌复合处理玉米秸秆发酵品质优于酶制剂、菌制剂处理,玉米秸秆添加木聚糖酶1g/3kg、果胶酶1g/3kg、β-葡聚糖酶1g/3kg、乳杆菌3g/3kg、纤维素酶1g/3kg(MCL_2)处理和添加木聚糖酶1g/3kg、果胶酶1g/3kg、β-葡聚糖酶1g/3kg、乳杆菌3g/3kg、漆酶1g/3kg(MCL_4)处理乳酸含量最高,分别为4.03%DM和3.95%DM(P0.05);粗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P<0.05),玉米秸秆经酶制剂和酶菌复合处理青贮后,青贮饲料NDF、ADF及纤维素含量显著降低(P<0.05),其中MCL_2处理最低,分别为52.17%DM、31.94%DM和22.86%DM(P0.05),其中ML_2纤维素降解率最高,为37.38%(P酶处理>菌处理,其中MCL_2处理效果最佳;纤维素酶降低玉米秸秆青贮饲料纤维素、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最适纤维素酶添加量为1g/3kg。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钟荣珍  孙海霞  刘华伟  王敏玲  周道玮  
胃肠道线虫感染是限制反刍动物生产性能提高的重要问题。目前,国内外利用化学药物防控胃肠道寄生虫感染取得了显著效果,但是牛羊很快会产生抗药性,而且药物残留通过畜产品损害人类健康,所以,昂贵的新药开发费用和食品安全问题促使研究寻求新的驱虫方法。研究表明,单宁含量高的植物具有显著的抗虫作用,摄食单宁含量高的植物可以降低牛羊粪便虫卵数、体内成虫数和成虫繁殖力。基于大量研究,综述牛羊胃肠道线虫感染对宿主物质代谢的影响、高单宁植物的抗虫效果以及植物单宁抗虫机理的推测。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董淑慧  周凌云  孙鹏  张养东  
综述了国外以斜发沸石及合成沸石(4A沸石)作为饲料添加剂对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瘤胃发酵参数、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及在提高免疫力、减缓饲粮霉菌毒性、疾病预防和改善生产环境等方面的应用。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兰贵生  闫佰鹏  李发弟  李飞  
未消化中性洗涤纤维(undigested neutral detergent fiber,uNDF)是指不能被瘤胃微生物发酵的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对反刍动物生长和代谢具有重要作用。日粮中适宜的uNDF对反刍动物营养和健康至关重要。本文分别从uNDF对反刍动物的采食行为、瘤胃功能、NDF消化率、动物生产性能的营养调控作用和uNDF测定方法以及如何指导日粮配制进行综述,以期为反刍动物的健康和高效生产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汤少勋  
11月23日,湖南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对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副所长谭支良研究员主持完成的"反刍动物营养调控与饲料高效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进行了科技成果鉴定。鉴定专家组组长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陈焕春教授担任。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司敬方  刘云鹏  董刚辉  朱克成  黄河天  王炎  李锡智  曹杰  王雅春  张毅  
为研究影响围产期奶牛酮病发病的影响因素及对酮病发病风险进行有效评估,选择103头荷斯坦牛(头胎44头,经产59头),收集反刍时间、活动量、体况评分、产奶量、血液β-羟丁酸(BHBA)浓度、血糖浓度等指标数据,利用BHBA判定奶牛产后亚临床和临床酮病发病状态。研究发现:在头胎牛中,亚临床酮病牛在产前3周的反刍时间显著低于健康牛,活动量高于健康牛但差异不显著,产后2~6天产奶量与健康牛无差异;在经产牛中,发病牛产前3周的反刍时间显著低于健康牛,活动量与健康牛无显著差异,产后产奶量显著高于健康牛,且产前体况评分显著高于健康牛。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在头胎牛中可以使用反刍时间和活动量在产前1周进行亚临床酮病发病风险进行预测,随着反刍时间的降低和活动量的增加,亚临床酮病发病风险增加;在经产牛中可以使用体况评分和反刍时间对亚临床酮病和临床酮病的发病进行预测,随着体况评分的增加和反刍时间的降低发病风险增加。研究结果为围产期奶牛风险评估和健康管理提供了技术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