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47)
- 2023(8844)
- 2022(8016)
- 2021(7616)
- 2020(6383)
- 2019(14885)
- 2018(14997)
- 2017(29062)
- 2016(15968)
- 2015(17991)
- 2014(17936)
- 2013(17829)
- 2012(16243)
- 2011(14485)
- 2010(14246)
- 2009(12828)
- 2008(12276)
- 2007(10485)
- 2006(9061)
- 2005(7657)
- 学科
- 济(59593)
- 经济(59526)
- 管理(44802)
- 业(42722)
- 企(35924)
- 企业(35924)
- 方法(29913)
- 数学(25846)
- 数学方法(25562)
- 农(15701)
- 财(15322)
- 学(14584)
- 中国(14434)
- 业经(13289)
- 地方(12259)
- 和(10812)
- 理论(10691)
- 农业(10688)
- 贸(10280)
- 贸易(10275)
- 技术(9981)
- 易(9960)
- 环境(9780)
- 务(9722)
- 财务(9664)
- 财务管理(9650)
- 制(9348)
- 企业财务(9141)
- 税(9064)
- 教育(8751)
- 机构
- 大学(222902)
- 学院(220793)
- 管理(91322)
- 济(81626)
- 理学(80190)
- 经济(79723)
- 理学院(79328)
- 管理学(77947)
- 管理学院(77575)
- 研究(71255)
- 中国(50519)
- 京(47406)
- 科学(47208)
- 财(37618)
- 农(36323)
- 所(35671)
- 业大(35645)
- 研究所(32915)
- 中心(31834)
- 财经(30752)
- 江(30365)
- 北京(29827)
- 范(28895)
- 农业(28677)
- 师范(28594)
- 经(27975)
- 院(26021)
- 州(25338)
- 技术(23716)
- 师范大学(23249)
- 基金
- 项目(158987)
- 科学(123784)
- 研究(115251)
- 基金(114562)
- 家(99962)
- 国家(99136)
- 科学基金(84986)
- 社会(69860)
- 社会科(66094)
- 社会科学(66075)
- 省(62425)
- 基金项目(62011)
- 自然(57081)
- 自然科(55709)
- 自然科学(55697)
- 自然科学基金(54688)
- 划(52701)
- 教育(52232)
- 编号(47700)
- 资助(47201)
- 成果(38280)
- 重点(35029)
- 部(34420)
- 发(33214)
- 创(33160)
- 课题(32038)
- 创新(30836)
- 科研(30692)
- 项目编号(29902)
- 大学(29571)
共检索到3062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文娟 汪水平 左福元
对反刍动物淀粉消化与葡萄糖吸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讨论了限制小肠消化淀粉的因素及影响小肠葡萄糖吸收的因素,探讨了淀粉消化位点对整体能量效率的影响。分析认为,淀粉在小肠消化的能量效率较瘤胃发酵高。评价淀粉在小肠的利用效率,不能只考虑瘤胃淀粉发酵造成的潜在能量损失,还需要评定小肠葡萄糖吸收对代谢葡萄糖的贡献和大肠淀粉发酵的能量损失及对反刍动物健康的影响。因此,精确预测流入小肠并能完全消化吸收的淀粉数量,对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的改善至关重要。
关键词:
反刍动物 葡萄糖吸收 淀粉消化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颜琼娴 谭支良
综述了磷在反刍动物体内代谢及平衡调节过程,同时对内源磷排泄量和磷真消化率的主要评定方法和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丽萍 秦超彬 郑文佳 卢荣华 聂国兴
为加深对鱼类糖的感知与代谢调控的认识,本文综述了鱼类的葡萄糖感知与摄食调控、糖代谢调控等领域的研究进展。鱼类的下丘脑不仅是中枢葡萄糖感受器所处的主要部位,同时也是食欲调节中枢。leptin、ghrelin、CCK、NPY等内分泌因子均能调控鱼类对糖的感知与摄食。另一方面,鱼类糖代谢受到胰岛素、GLP-1、ghrelin、CCK、NPY、SS等内分泌因子和糖、脂、蛋白质等营养素的双重调节。尽管鱼类对糖的利用能力低于陆生动物,但鱼体内亦存在较完善的糖的感知、摄食与代谢调节机制。因此,将来的重点工作应在于研究鱼类中枢神经系统整合营养和内分泌等信号的机制,研究草食性鱼类、杂食性鱼类在糖耐受力及糖异生调...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云和义 Anchanee
通过新设置的水解条件及使用不同用量的酶、不同浓度的淀粉,进行了树薯淀粉水解葡萄糖浆的品质和提取方法的研究。证明树薯淀粉葡萄糖浆品质良好,并提出了不同于工业上采用的、更为简便的树薯淀粉葡萄糖的提取方法。
关键词:
树薯 淀粉 葡萄糖浆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潘世秀 孟秀祥 冯金朝 周宜君 徐宏发
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利用及选择是动物生态学的重要概念和研究领域。由于小型林间独栖反刍动物(small and solitary forest ruminant,SSFR)具有相对孤居、行踪隐蔽、警惕性高及栖息地郁闭度大而难以被目击等特点,对SSFR栖息地利用和选择的研究难度较大,文献报道相对较少。文章概述了SSFR栖息地的一般生态特征对其栖息地利用的影响,阐述了不同尺度水平的SSFR栖息地选择的研究现状,结合其他有蹄类动物的相关研究,论述了关于SSFR家域、觅食地和卧息地选择的研究进展,简要探讨了栖息地片断化对SSFR栖息地选择的影响,强调了多尺度研究SSFR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参6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文娟 汪水平 谭支良
瘤胃内氮代谢过程主要包括蛋白质降解和微生物蛋白质合成。蛋白质在瘤胃内的降解由瘤胃微生物来完成,蛋白质的物理和化学特性、瘤胃及其内容物的特性均影响蛋白质降解。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是限制瘤胃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合成效率能准确地表示微生物对可利用能量的利用率,而瘤胃氮利用率能准确地表示微生物捕获可利用氮的效率,两者互补,可全面显示微生物对养分的利用效率。细菌细胞对氮的分配随发酵速度而变化,故以微生物氨基酸氮的质量作为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合成效率或氮利用率的衡量标准可能较微生物氮更准确。
关键词:
瘤胃 氮代谢 微生物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董淑慧 周凌云 孙鹏 张养东
综述了国外以斜发沸石及合成沸石(4A沸石)作为饲料添加剂对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瘤胃发酵参数、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及在提高免疫力、减缓饲粮霉菌毒性、疾病预防和改善生产环境等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
斜发沸石 4A沸石 反刍动物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洁 徐晓锋
瘤胃菌群与反刍动物机体具有紧密的共生关系,稳定的菌群结构对动物机体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及动物机体自身的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调节瘤胃菌群的结构,可使机体代谢、免疫等机能发生改变。但幼龄反刍动物瘤胃菌群的构建呈现出复杂的变化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随着反刍动物日龄的增加其瘤胃菌群会逐渐趋向于一个动态平衡的局面。本文旨在综述幼龄反刍动物瘤胃菌群构建过程中,母体、日粮及环境等对其的影响,为生产实践中幼龄反刍动物的饲养管理和瘤胃菌群的调控提供参考。
关键词:
反刍动物 瘤胃 瘤胃微生物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林成招 马海田 邹思湘 陈伟华 王国杰
分离培养了SD大鼠的小肠上皮细胞, 用3H TdR掺入法分别检测了 0、0 1、1、10、100和 1 000ng·mL-1 2种大豆异黄酮 (大豆黄酮和染料木素) 对该细胞生长的影响, 并测定了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同时, 利用翻转的离体小肠囊研究了 0、0 1、0 5、1和 5μg·mL-1大豆异黄酮对小肠葡萄糖与氨基酸吸收的影响, 并检测了小肠黏膜总ATP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 100ng·mL-1的大豆异黄酮 (大豆黄酮、染料木素 ) 能够提高该细胞3H TdR的掺入量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 提示大豆异黄酮可能有促小肠细胞生长的活性; 0 1和 0 5ng·mL-1的大豆黄酮和...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钟荣珍 谭支良
氮素是反刍动物的必需营养元素之一,蛋白质代谢实质上是氮素代谢。准确研究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氮素代谢会更真实的反映动物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在提高蛋白质利用率的同时减少氮素排放对环境的污染,也有助于完善反刍动物整体蛋白质周转体系,同时对于动物饲养标准的修订、饲料原料营养参数的准确性和合理配制日粮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文章综述了微生物氮素循环机制、微生物氮合成量的测定方法、氮素循环模型和影响微生物氮素循环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反刍动物 瘤胃微生物 氮代谢 同位素标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汪水平 王文娟 谭支良
综述了反刍动物体内氨与尿素代谢的研究进展,阐述了氨在胃肠道的来源和去路,讨论了尿素循环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介绍了研究氨的产生、吸收与尿素循环的方法,探讨了调控尿素循环的途径。综合分析认为,尿素循环利用是反刍动物机体内源氮重吸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减少氨吸收和氨基酸分解代谢来减少日粮氮转化成尿素,或者提高肝脏中合成的尿素及再循环至胃肠道的尿素转化成微生物蛋白质的效率,可提高日粮氮素的利用效率。因此,开展尿素循环规律的研究,以建立实用日粮条件下含氮化合物的整体代谢模型,对调控反刍动物体内氮素营养至关重要。
关键词:
氨 尿素循环 反刍动物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果忠 张秀英 闫长生 肖世和
为了探讨种子的萌发特性与胚对ABA的敏感性和α-淀粉酶表达之间的关系,比较了葡萄糖和ABA对不同生理状态的小麦离体胚萌发过程中α-淀粉酶表达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葡萄糖对未成熟胚、休眠成熟胚和不休眠成熟胚的萌发均有促进作用;葡萄糖能够抵消ABA对胚萌发的抑制作用,对于不休眠成熟胚,葡萄糖可以减轻ABA对胚根发生的抑制作用,但对随后的形态发生无影响。葡萄糖可以抑制小麦胚萌发过程中α-淀粉酶的表达;ABA可以抑制未成熟胚与休眠成熟胚中-αAmy-1的表达,但在不休眠成熟胚中则诱导-αAmy-1表达。因此,小麦离体胚的萌发特性、胚对ABA敏感性和α-淀粉酶的表达均与生理状态有密切关系。
关键词:
小麦 脱落酸 α-淀粉酶 葡萄糖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田丽霞 刘永坚 刘栋辉 梁桂英 廖翔华
采用 30 %葡萄糖或玉米淀粉作为糖源的配制两种纯化饲料 ,饲养初始体重为 (35 94± 1 86 )g的两组草鱼 ,经过为期 9周的生长试验 ,观察葡萄糖和玉米淀粉对草鱼生长和肠系膜脂肪沉积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 :摄食葡萄糖饲料的草鱼其相对生长率、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均显著高于玉米淀粉组 ,而肠系膜脂肪占鱼体的百分比在葡萄糖饲料组和淀粉饲料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分别为 1 85 %± 0 46 %和 3 5 6 %± 0 45 %。由此可见 ,葡萄糖比玉米淀粉对草鱼的生长具有更好的作用 ,而玉米淀粉比葡萄糖更容易引起草鱼肠系膜脂肪沉积的增加
关键词:
葡萄糖 玉米淀粉 草鱼 生长 肠系膜脂肪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智安 牛骁麟 李飞 李发弟
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ubacute ruminal acidosis, SARA)是高产反刍动物较为常见的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尽管饲喂水平与饲养管理条件相同,但动物个体患SARA风险有高有低。因此,解析反刍动物瘤胃变异性机制,筛选相应生物标志物对保障动物高效生产及增加其使用年限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通过动物咀嚼行为、挑食行为和瘤胃上皮吸收能力来阐述引起SARA严重程度差异的原因,并且综述目前关于衡量SARA风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为生产中识别SARA风险及挖掘相应的标志物提供依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丛智慧 谭支良
综述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数量、酶活性、瘤胃发酵特性、饲料消化率和生产性能等方面的影响作用以及与其他饲料添加剂的互作效应,并就其作用机制进行了阐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