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75)
2023(11362)
2022(10110)
2021(9525)
2020(7829)
2019(18028)
2018(18003)
2017(34636)
2016(18706)
2015(21065)
2014(21173)
2013(21040)
2012(19244)
2011(17482)
2010(17491)
2009(16139)
2008(15465)
2007(13484)
2006(12022)
2005(9975)
作者
(54628)
(45472)
(44979)
(42928)
(28757)
(21741)
(20305)
(17840)
(17151)
(16092)
(15775)
(15120)
(14358)
(14239)
(13801)
(13725)
(13597)
(13332)
(12947)
(12704)
(11358)
(11016)
(10810)
(10415)
(10138)
(10058)
(10006)
(9948)
(9147)
(9030)
学科
(75556)
经济(75472)
(53133)
管理(51859)
(40547)
企业(40547)
方法(34661)
(32402)
数学(29216)
数学方法(28914)
农业(21525)
业经(19866)
中国(18884)
(18744)
(17371)
地方(16392)
(14262)
理论(12914)
(11689)
(11570)
贸易(11564)
环境(11368)
(11194)
(10691)
技术(10663)
(10618)
银行(10585)
(10570)
(10526)
财务(10512)
机构
学院(269706)
大学(269107)
管理(112778)
(101933)
经济(99493)
理学(98386)
理学院(97301)
管理学(95735)
管理学院(95231)
研究(86776)
中国(63768)
(57025)
科学(55603)
(48465)
(45568)
业大(42684)
(42426)
中心(39745)
研究所(38971)
(38852)
(37631)
师范(37339)
财经(36896)
农业(36631)
北京(35778)
(33497)
(31998)
(31359)
师范大学(30262)
经济学(28949)
基金
项目(189922)
科学(149468)
研究(139970)
基金(138204)
(119884)
国家(118802)
科学基金(102492)
社会(88302)
社会科(83322)
社会科学(83299)
基金项目(75093)
(74126)
自然(66555)
自然科(64941)
自然科学(64929)
自然科学基金(63762)
教育(62398)
(61782)
编号(58659)
资助(55761)
成果(46780)
重点(41317)
(41229)
(40370)
(38814)
课题(38587)
创新(36031)
科研(35986)
国家社会(35831)
人文(35282)
期刊
(115918)
经济(115918)
研究(74910)
(49065)
中国(48001)
学报(42982)
科学(41576)
管理(37433)
大学(32853)
农业(32805)
(32034)
学学(31117)
教育(27063)
业经(22801)
(21279)
金融(21279)
技术(21110)
财经(16956)
图书(16583)
经济研究(15871)
问题(15606)
(14264)
(13960)
(13945)
理论(13531)
科技(13424)
资源(13133)
实践(12662)
(12662)
技术经济(12320)
共检索到3818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琴  田银华  
明晰的产权具有众多优势,但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多个群体共同拥有旅游资源的排他权,就会形成乡村旅游资源利用和开发进入壁垒,导致乡村旅游资源的闲置、利用不足等,而引发反公共地悲剧现象。文章以湖南省平江县横冲村和高坪村相邻两村为例,利用古诺均衡模型与捕鱼模型,以探讨乡村旅游经营行为与反公共地悲剧的关系。研究发现,相比乡村旅游资源产权条块分割,乡村旅游资源集体合作化可以更有效地解决或避免反公共地悲剧的出现,促进乡村旅游资源集体合作化实现的利益分配协同协议对反公共地悲剧具有显著影响。所以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中需要强化乡村旅游资源的集中化,通过引导建立股权合作社等有效的组织形式与以分配正义为核心的利益协调机制,不断促进乡村旅游健康持续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孟凯  李佳宾  陈险峰  范士陈  娄晨曦  
在乡村旅游地的发展过程中,乡村旅游资源的产权属性决定了"公地悲剧"产生的必然性,然而在旅游地生命周期规律的作用下",公地悲剧"的演化特征和对其在不同演化阶段治理的有效性并未深入探讨。文章以河南省岸上村为例,通过观察、访谈等定性研究方法,认为"公地悲剧"的表现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乡村旅游地的发展演化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特征,其在不同阶段的产生原因和具体表现都有所差异,这是在旅游地生命周期规律的作用下而呈现出的演化特征。文章还同时指出,在乡村旅游地的发展过程中,一种固定的治理模式和制度安排是难以持续有效的,应该认识到旅游地生命周期作用下"公地悲剧"的演化规律,并针对不同演化阶段的"公地悲剧"现象采取不同的治理模式,其中,包括主导力量的转换、制度安排的改变等等,从而保证治理的持续有效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香荣  
社会的不断进步导致的经济发展势必引起人们对品质生活的追求,现代化气息的严重化,乡村旅游便成为人们的追求之一,然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便引发了很多治理方面的问题。文章选择"公地悲剧"视角对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治理机制展开了研究,通过对公地悲剧理论的研究、国内外学者治理研究的借鉴,同时立足乡村旅游产业"公地悲剧"背景下的表现,提出治理机制的三条建议,发挥以政府为主导的作用机制;.完善公地管理机制;.鼓励个体参与,发挥整体效应。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池静  崔凤军  
乡村旅游地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退化、村民无序争夺有限资源等“公地悲剧”现象十分普遍。乡村旅游资源的产权属性决定了“公地悲剧”产生的必然性,它表现为公共资源利用无度、公共秩序混沌失序和公共福利供给短缺,导致了乡村旅游核心资源迅速耗损和旅游品牌资产快速衰减,并严重影响了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采用田野作业方法,主要分析了杭州梅家坞茶文化村、龙坞茶村和山沟沟景区“公地悲剧”的产生原因及其演变情况。文章还探讨了地方政府主导型、外来投资者主导型和农村集体组织主导型3种制度模式来解决乡村旅游中“公地悲剧”的基本思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光南  陈广汉  
本文用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博弈论工具,分别在双方共同拥有产权和完整产权条件下,考虑以下四种情况下的反公共品提供双方共同拥有产权条件下的完全信息、不完全信息和单一产权条件下的完全信息、不完全信息,并比较四种情况下资源的利用程度。本文结论是,产权分割和信息不完全会导致较严重的反公共地悲剧,因此,在经济管理中首先应该使经济资源具有完整的产权,如果现实的经济管理由于某种原因只能由多个机构共同拥有排他权,不能由单一机构或个人拥有,那么,就应使资源使用成本是完全信息,我国国有资产改革和招商引资“办证大厅”现象验证了以上结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应千伟  张光南  
本文研究了在企业投资项目审批程序中,企业审批机构的收益模式,审批权的分割程度以及不同的信息结构如何影响"反公共地悲剧"的发生和经济效率。本文发现,如果不允许谈判且审批机构的收益仅来自固定的审批费份额,则较高的审批权分割程度容易导致反公共地悲剧。在对称信息条件下,企业与每个审批机构的纳什合作谈判可以减轻甚至杜绝反公共地悲剧的发生,但审批权的分割程度以及企业和审批机构的相对谈判力会影响总剩余在企业和机构间的分配:审批权分割程度越高,企业获得的剩余越少。然后在不对称信息条件下,谈判定价也不能避免净效率损失,而且此时降低审批权分割程度反而可能会进一步增加经济效率损失。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胡北明  雷蓉  
我国遗产旅游地几乎同时存在"公地悲剧"和"反公地悲剧"现象。"公地悲剧"现象造成了遗产资源的极大破坏,使得遗产资源的保护目标没得到更好实现。"反公地悲剧"现象的存在是造成我国遗产旅游地开发不足、资源利用受限,遗产资源展示价值的目标无法实现的根本原因。本文分析了我国遗产旅游地"反公地悲剧"表现形式,并运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对遗产旅游地管理体制提出了改革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寇宗来  
反公共地悲剧(the tragedy of the anti-commons)的含义是,如果很多人都对一种资源具有排他性权利,则有可能导致该资源的使用不足。在累计创新过程中,一项后续创新往往必须同时利用多种基础创新。本文考察了不同专利许可方式下可能导致的反公共地悲剧(效应)。首先,如果基础创新的专利所有者数目是公共信息,则入门费和利润分成不会导致反公共地悲剧,但数量抽成则会,因为它提高了后续创新者的实际边际成本。其次,如果引入R&D过程,则只有入门费方式不会导致反公共地悲剧。最后,如果基础创新的专利所有者数目是一个不完全信息,则后续创新者有可能掉入公共地陷阱,即进入市场,但最终获得负利润。此时...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阳晓伟  杨春学  
"公地悲剧"与"反公地悲剧"在产权结构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公地悲剧是一种由于排他性产权缺失或太弱造成竞用性资源被过度使用的悲剧;而反公地悲剧则是指资源或产权过度分割以致破碎化,导致资源排他性过强,进而造成资源使用不足的悲剧,它在产权结构上与公地悲剧存在明显区别。虽然在数理模型上可以推导出公地悲剧与反公地悲剧对称的结论,但是该结论在实验经济学领域存在较大争议——在两种不同博弈情境下,被试者具有不同、甚至相反的社会心理学反应,结果导致反公地悲剧造成的福利损失比公地悲剧更加严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晓峰  
“反公地悲剧”是与“公地悲剧”对应的一个经济学概念 ,“悲剧”的产生也与产权的界定有关。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并日益深化的经济体制改革 ,很多领域都由于产权的支离破碎而带有明显的“公地”特性 ,也因此产生了大量的“反公地悲剧”。在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 ,应当积极探索新的模式重新整合产权 ,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率 ,避免“反公地悲剧”的重演。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阳晓伟  庞磊  闭明雄  
反公地悲剧是指资源或产权过度分割以致破碎化,导致资源排他性过强,进而造成资源使用不足的悲剧。该理论为人们理解产权和资源管理问题,提供了一种全新且颇有价值的视角。本文主要梳理了"反公地悲剧"的研究进展,其中包括赫勒创建的反公地悲剧理论,布坎南等人对其进行的模型化论证,实验经济学家对反公地悲剧理论进行的验证等。最后归纳总结了反公地悲剧理论折射出的政策含义和解决方案。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仁安  黄轶芳  
博弈中往往会出现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的矛盾,使得公共资源产权界定不清,社会资源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必须对“公共地悲剧”进行博弈分析,运用博弈理论中的Nash均衡和反应函数讨论公共资源低效率配置的原因和造成的后果,这样才能说明环境资源保护的社会意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曾祥炎  
公共地的存在并不必然导致"公共地悲剧"。人类社会历史变迁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在一定条件下,公共领域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社会产出,加快社会历史变迁的进程,公共领域的多与少应由所处社会发展阶段产品供给不足的程度决定。中国能否释放新一轮改革红利,在于能否实现利益关系的调整,使公共领域的范围趋减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黄金火  陈秀琼  
鉴于公共资源类旅游景区的社会公益性,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更看重的其社会文化教育福利等多方面的非经济功能,普遍采取免收门票和低门票的做法。而我国最近却引发世界遗产地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涨价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人们呼吁国家对全部公共资源类景区实行免费开放或低门票,真正实现资源的公共性质。本文从旅游者角度对我国公共资源类旅游景区资源过度使用问题进行博弈论分析,深入阐述旅游者之间的博弈策略,对旅游者的不当行为进行解释。本文认为我国要对公共资源类旅游景区进行免费开放实行公共权利是有一定困难的,要实现正和博弈是很难的,如不加以有效约束,最终会酿造“公共悲剧”。所以,目前国内大部分民众和学者呼吁我国应与国际接轨,...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旺  孙璐  吴明星  
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的开发,一方面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却产生了类似于公共资源利用过程中的"公地悲剧",导致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蜕化,如何实现少数民族村寨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拟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解析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的"公地悲剧"现象及其产生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