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97)
2023(5004)
2022(4366)
2021(4169)
2020(3741)
2019(9014)
2018(9007)
2017(17569)
2016(9345)
2015(10543)
2014(10188)
2013(9917)
2012(8956)
2011(8141)
2010(8642)
2009(7871)
2008(7620)
2007(6520)
2006(5837)
2005(5260)
作者
(26414)
(22177)
(21839)
(21229)
(14330)
(10533)
(9976)
(8645)
(8320)
(7980)
(7680)
(7542)
(7310)
(7299)
(6914)
(6820)
(6481)
(6444)
(6343)
(6186)
(5606)
(5520)
(5452)
(5182)
(4975)
(4945)
(4866)
(4798)
(4672)
(4289)
学科
(39506)
经济(39477)
管理(23397)
(20710)
方法(19435)
数学(17509)
(17096)
企业(17096)
数学方法(16987)
(9913)
(9765)
中国(9706)
理论(7824)
(7824)
业经(6976)
地方(6965)
农业(6123)
(6085)
贸易(6077)
(5964)
(5883)
(5223)
教学(5019)
土地(4990)
(4984)
技术(4851)
(4625)
环境(4569)
(4397)
金融(4397)
机构
大学(126591)
学院(126204)
管理(49522)
(48391)
经济(47338)
研究(43678)
理学(42631)
理学院(42169)
管理学(40906)
管理学院(40678)
中国(32211)
科学(28076)
(27185)
(22842)
(22677)
(22124)
研究所(20710)
业大(20206)
(19962)
中心(19397)
农业(17937)
北京(17181)
财经(17045)
(16840)
师范(16625)
(16288)
(15622)
(15420)
技术(14686)
经济学(14425)
基金
项目(87382)
科学(68220)
基金(62821)
研究(61989)
(56230)
国家(55834)
科学基金(47241)
社会(37998)
社会科(36023)
社会科学(36010)
(34502)
基金项目(32272)
自然(31747)
自然科(31085)
自然科学(31079)
自然科学基金(30471)
(29671)
教育(29531)
资助(27059)
编号(25534)
成果(20622)
重点(20292)
(18997)
(18574)
(18042)
课题(17866)
科研(16924)
创新(16830)
计划(16736)
大学(16115)
期刊
(51621)
经济(51621)
研究(35357)
中国(28428)
学报(21390)
科学(19918)
(19816)
管理(18739)
(17098)
教育(16799)
大学(16078)
学学(14956)
农业(13212)
技术(13178)
(9037)
金融(9037)
经济研究(8686)
统计(8514)
图书(8493)
财经(8349)
业经(8317)
(7963)
(7612)
(7258)
决策(6926)
问题(6660)
技术经济(6495)
书馆(6384)
图书馆(6384)
(6163)
共检索到1903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寇宗来  
反公共地悲剧(the tragedy of the anti-commons)的含义是,如果很多人都对一种资源具有排他性权利,则有可能导致该资源的使用不足。在累计创新过程中,一项后续创新往往必须同时利用多种基础创新。本文考察了不同专利许可方式下可能导致的反公共地悲剧(效应)。首先,如果基础创新的专利所有者数目是公共信息,则入门费和利润分成不会导致反公共地悲剧,但数量抽成则会,因为它提高了后续创新者的实际边际成本。其次,如果引入R&D过程,则只有入门费方式不会导致反公共地悲剧。最后,如果基础创新的专利所有者数目是一个不完全信息,则后续创新者有可能掉入公共地陷阱,即进入市场,但最终获得负利润。此时...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光南  陈广汉  
本文用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博弈论工具,分别在双方共同拥有产权和完整产权条件下,考虑以下四种情况下的反公共品提供双方共同拥有产权条件下的完全信息、不完全信息和单一产权条件下的完全信息、不完全信息,并比较四种情况下资源的利用程度。本文结论是,产权分割和信息不完全会导致较严重的反公共地悲剧,因此,在经济管理中首先应该使经济资源具有完整的产权,如果现实的经济管理由于某种原因只能由多个机构共同拥有排他权,不能由单一机构或个人拥有,那么,就应使资源使用成本是完全信息,我国国有资产改革和招商引资“办证大厅”现象验证了以上结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应千伟  张光南  
本文研究了在企业投资项目审批程序中,企业审批机构的收益模式,审批权的分割程度以及不同的信息结构如何影响"反公共地悲剧"的发生和经济效率。本文发现,如果不允许谈判且审批机构的收益仅来自固定的审批费份额,则较高的审批权分割程度容易导致反公共地悲剧。在对称信息条件下,企业与每个审批机构的纳什合作谈判可以减轻甚至杜绝反公共地悲剧的发生,但审批权的分割程度以及企业和审批机构的相对谈判力会影响总剩余在企业和机构间的分配:审批权分割程度越高,企业获得的剩余越少。然后在不对称信息条件下,谈判定价也不能避免净效率损失,而且此时降低审批权分割程度反而可能会进一步增加经济效率损失。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琴  田银华  
明晰的产权具有众多优势,但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多个群体共同拥有旅游资源的排他权,就会形成乡村旅游资源利用和开发进入壁垒,导致乡村旅游资源的闲置、利用不足等,而引发反公共地悲剧现象。文章以湖南省平江县横冲村和高坪村相邻两村为例,利用古诺均衡模型与捕鱼模型,以探讨乡村旅游经营行为与反公共地悲剧的关系。研究发现,相比乡村旅游资源产权条块分割,乡村旅游资源集体合作化可以更有效地解决或避免反公共地悲剧的出现,促进乡村旅游资源集体合作化实现的利益分配协同协议对反公共地悲剧具有显著影响。所以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中需要强化乡村旅游资源的集中化,通过引导建立股权合作社等有效的组织形式与以分配正义为核心的利益协调机制,不断促进乡村旅游健康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晓峰  
“反公地悲剧”是与“公地悲剧”对应的一个经济学概念 ,“悲剧”的产生也与产权的界定有关。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并日益深化的经济体制改革 ,很多领域都由于产权的支离破碎而带有明显的“公地”特性 ,也因此产生了大量的“反公地悲剧”。在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 ,应当积极探索新的模式重新整合产权 ,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率 ,避免“反公地悲剧”的重演。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仁安  黄轶芳  
博弈中往往会出现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的矛盾,使得公共资源产权界定不清,社会资源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必须对“公共地悲剧”进行博弈分析,运用博弈理论中的Nash均衡和反应函数讨论公共资源低效率配置的原因和造成的后果,这样才能说明环境资源保护的社会意义。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谷田  
“悲剧”一词在现代中国社会文化语境中的译介远远超出了单一的文学层面,其被新知识群体广泛应用于多维度的思想观念碰撞与争斗的场域。这一概念的发展流变亦成为一个涵盖不同知识领域的多重话语实践,不仅使中国文学参与到世界文学现代化进程中,也立体式呈现了现代中国在社会转型期所面临的多重困境与寻求出路的尝试。将“悲剧”概念从被动西化转向自觉本土化这一通变历程置于概念翻译史的研究视野之下,可在概念翻译的历史性中理解中国文学与文化的现代性,进而发掘“悲剧”这一外来概念如何经历诸种“误读”与“变异”才最终完全融入中国本土语境,成为现代中国文化重塑与民族认同重建的重要精神力量。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姚从容  
现实生活中公共物品广泛存在 ,“公共的悲剧”时有发生 ,“搭便车”现象也不乏出现。但实验经济学证明 ,“搭便车”现象并非无处不在 ,“搭便车”也有可能存在逆向选择。虽然“外部性”和“搭便车”是导致“公共的悲剧”———公共物品经验不足的重要原因 ,但不是导致公共物品短缺的根本原因。公共物品的“市场失灵”和公共物品的“政府失灵”可能是造成公共物品短缺更为关键的原因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高洁  张奋勤  
反公地悲剧是指当每个权利人都行使排他权,从而使所有的权利人都无法行使使用权时,公有资源利用不足或闲置浪费的现象。在公共管理领域,如果提供某项公共产品的职能被分割给多个平行的政府部门,那么只要有一个部门行使否决权或这些部门之间的合作程度不够,也会产生公共产品不能提供或供给不足的反公地悲剧。此类悲剧在中国的出现主要是由政出多门、多头管理、行政审批不规范造成的。减少政府部门平行管理造成的反公地悲剧,措施之一是精简合并职能相近、业务相似的政府部门,推行大部制改革,同时按照权力制衡的原则规范政府行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严荣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公共需求的日益增长与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愈益突出。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是由于公共管理中存在大量的"反公地悲剧",而这种悲剧的产生又来源于公共组织的制衡设计原则和公共服务本身的特性。反公地悲剧在实践中主要表现为部门扯皮和推诿、不能有效回应公共需求的变化以及以部门利益阻挠公共利益的实现等。为了实现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应该从理念、制度以及具体政策上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革。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阳晓伟  杨春学  
"公地悲剧"与"反公地悲剧"在产权结构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公地悲剧是一种由于排他性产权缺失或太弱造成竞用性资源被过度使用的悲剧;而反公地悲剧则是指资源或产权过度分割以致破碎化,导致资源排他性过强,进而造成资源使用不足的悲剧,它在产权结构上与公地悲剧存在明显区别。虽然在数理模型上可以推导出公地悲剧与反公地悲剧对称的结论,但是该结论在实验经济学领域存在较大争议——在两种不同博弈情境下,被试者具有不同、甚至相反的社会心理学反应,结果导致反公地悲剧造成的福利损失比公地悲剧更加严重。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桂梅  崔日明  
本文利用"公地悲剧"模型,结合博弈论,证明我国部分行业出口市场价格持续下降的原因,并提出改善这种状况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庆启宸  
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也带来诸如个人信息的过度收集、滥用、泄露等问题,威胁着用户的合法权益。个人信息保护的传统路径是通过向信息主体赋权,要求企业承担保护个人信息的义务。然而这种方式在实践中未能为个人信息提供有效保护。数据泄露等问题不仅会损害用户的合法权益,而且会打击用户对于企业的信任,降低其共享个人信息的意愿,进而影响企业的发展。这种现象可被视为信息经济中的"公地悲剧"。为了实现信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兼顾个人与企业的利益,鼓励企业在信息治理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实现个人信息保护领域的共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桂华  
20世纪90年代初,捕获再捕获模型首次用来估计某一地区吸毒者总体规模。如同其它统计模型一样,它也是建立在一些假设条件的基础之上,如两样本独立,总体封闭,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有相同的捕获概率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曾祥炎  
公共地的存在并不必然导致"公共地悲剧"。人类社会历史变迁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在一定条件下,公共领域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社会产出,加快社会历史变迁的进程,公共领域的多与少应由所处社会发展阶段产品供给不足的程度决定。中国能否释放新一轮改革红利,在于能否实现利益关系的调整,使公共领域的范围趋减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