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80)
2023(4550)
2022(4177)
2021(3821)
2020(3575)
2019(8502)
2018(8464)
2017(17042)
2016(9398)
2015(10926)
2014(11404)
2013(11546)
2012(10886)
2011(9941)
2010(10129)
2009(9583)
2008(9825)
2007(9186)
2006(7752)
2005(6955)
作者
(29042)
(24625)
(24432)
(23448)
(15396)
(11748)
(11406)
(9657)
(9074)
(8673)
(8190)
(8102)
(7951)
(7710)
(7674)
(7660)
(7631)
(7229)
(7122)
(7081)
(6163)
(6056)
(6013)
(5629)
(5558)
(5517)
(5496)
(5375)
(4988)
(4962)
学科
(42601)
经济(42562)
管理(27951)
(27893)
方法(23014)
(22315)
企业(22315)
数学(20746)
数学方法(20590)
(11971)
(10839)
(9534)
贸易(9534)
中国(9463)
(9273)
(8729)
地方(7931)
业经(7749)
农业(7584)
(7395)
(6782)
财务(6769)
财务管理(6748)
(6601)
企业财务(6277)
(6134)
银行(6114)
(5773)
理论(5707)
(5655)
机构
大学(145381)
学院(144871)
(60697)
经济(59412)
管理(56126)
理学(48319)
理学院(47786)
管理学(46998)
研究(46763)
管理学院(46722)
中国(35438)
(30229)
科学(29582)
(27244)
(27170)
(24706)
业大(23020)
研究所(22494)
中心(22195)
(22021)
财经(21906)
农业(21808)
(19689)
北京(18945)
经济学(18860)
(18293)
师范(18114)
(17503)
经济学院(17298)
财经大学(16064)
基金
项目(92430)
科学(71477)
基金(66323)
研究(66237)
(57575)
国家(57111)
科学基金(48110)
社会(40873)
社会科(38688)
社会科学(38671)
(36529)
基金项目(35490)
自然(31478)
教育(30913)
(30807)
自然科(30704)
自然科学(30692)
自然科学基金(30158)
资助(27949)
编号(27871)
成果(22785)
(20953)
重点(20759)
(19873)
(18738)
课题(18688)
科研(18202)
教育部(17723)
创新(17548)
大学(17481)
期刊
(64858)
经济(64858)
研究(39385)
中国(24473)
(24170)
学报(23498)
(22086)
科学(20777)
管理(18427)
大学(17113)
学学(16162)
农业(15971)
技术(12630)
教育(12449)
(12071)
金融(12071)
业经(11255)
财经(10910)
经济研究(10373)
问题(9317)
(9298)
(9148)
技术经济(8250)
商业(8129)
(7981)
统计(7701)
理论(7578)
(7395)
实践(6927)
(6927)
共检索到2069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杨仕辉  
本文建立了不完全信息倾销与反倾销的博弈模型 ,对倾销反倾销博弈规则进行了说明 ,论证我国通过援引 WTO争端解决机制消除他国对华反倾销歧视和不公平待遇的可能性。分析的结果表明 ,是否善于博弈、积极应诉外国对华反倾销和合理对外反倾销是中外反倾销博弈的关键因素。文章最后部分讨论了在当今国际经济环境下 ,我国防倾销、反倾销的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李凯  李世杰  
从理论角度建立一个倾销与反倾销的博弈论模型 ,研究了国外企业倾销与一国国内反倾销的博弈过程 ,通过对中国国内产业状况的实证分析 ,阐释了中国国内企业反倾销不力的原因 ,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部门、行业 (企业 )的应对对策 ,同时认为在该领域内尚有很多课题亟待进一步研究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冯巨章  
在反倾销联合应诉过程中,策略性博弈使得企业个体作出的最优应诉决策偏离了企业整体的最优应诉决策,形成联合应诉的困境,表现出来的就是企业应诉不力、应诉率低。协商是解决联合应诉困境的重要途径,但信息不对称、不确定性和协商成本等因素限制其作用的发挥。而商会等行业组织的良好发展是保障协商顺利进行、走出联合应诉困境和提高应诉力度的关键所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耀中  侯俊军  
我国不少进口商品存在倾销行为,但国内相关企业和行业却少有反倾销申诉。本文认为原因之一在于国内企业之间存在着一种囚徒困境博弈关系,这种博弈使得国内企业大都会选择保持沉默。要改变这种状况,应该一方面促使企业之间积极联合起来,共同应对国外产品的倾销行为,另一方面,政府要通过一些途径来为企业支付起诉成本,同时也要注意以相应措施来保证积极起诉的企业不吃亏,而不起诉的企业不仅不能搭便车,而且要承担更多的成本。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江舸  张国林  黄胜  
反倾销对国际贸易 ,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出口贸易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为正确认识反倾销本质 ,有必要从经济学的视角出发对这一问题进行全面分析 ,揭示发达国家发起反倾销的动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林丽萍  李炼  林钻煌  
基于博弈参与人的有限理性假设,文章通过运用进化博弈的分析工具,构建企业倾销与反倾销博弈的复制动态模型,以此得出结论:无论是面对国外对华反倾销,还是面对外国产品倾销,中国企业关键是实施自我保护战略,调整利益结构,以实现合作竞争。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唐凌  李春杰  
近些年,我国企业频频遭受欧美等国反倾销指控,反倾销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出口贸易的健康发展。由于我国企业缺少反倾销诉讼方面的经验,在应对反倾销诉讼时往往败诉,不仅使企业自身遭受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损害了我国在国际贸易领域的形象。本文运用博弈论作为分析工具,通过对反倾销行政调查过程的分析,建立倾销与反倾销的博弈模型,对反倾销中出现的情况进行了说明,并对我国企业在应对反倾销中的选择进行了分析。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方华  钟根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春娣  
面对国外商品在中国市场上大肆的低价倾销,中国对外反倾销无疑是十分必要的,而采取对外反倾销措施所产生的效应又是非常复杂的。文章通过构建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从福利效应方面对其消极效应进行了数理分析,并得出中国对外反倾销消极效应的一般结论,这将有利于我们在对外反倾销的实践中适度的运用反倾销措施,更好的维护本国工业的权益,保护本国工业的发展。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邓跃峰  李元旭  
自今年5月2日美国企业对中国彩电企业提出反倾销诉讼以来,各利益方由于各自在“反倾销”事件中的利益不同采取了不同的反应。分析这一事件中中国彩电行业与美国诉讼方之间的竞合博弈行为以及中国彩电行业内部的竞合博弈行为,并对该事件未来可能发展态势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够为各企业的决策提供一些建议和启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林汉川  杨仕辉  
在比较分析外国对中国回应反倾销后,建立了一个回应反倾销博弈模型并给出了理论解释,结合美国对中国彩电回应反倾销案进行了具体剖析。本文认为了解对华回应反倾销,对找到外国对华反倾销的关键环节、有效预防外国对华反倾销并利用“回应反倾销”对外反倾销等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郭守亭  
根据各国反倾销法规定,反倾销的发起者应能够代表进口国该产业的大部分或者全部生产者,或产品占进口国产量绝大部分的生产者,或生产者协会、工会等。因此,一个厂商对外国出口商进行反倾销申诉时,国内其他生产同类商品厂商的支持与否至关重要。一个厂商对外国厂商的销售行为是否提起反倾销申诉,申诉的成功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蒋珠燕  陶丽萍  
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倾销和反倾销进行了分析,认为倾销并非都是不公平贸易行为,有些情况下是一种商业策略。各国制定反倾销措施时,应认真考虑其成本和收益,慎重使用反倾销政策。滥用反倾销措施会成为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壁垒,降低进口国和全世界的福利。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唐凌  
反倾销是世贸组织赋予进口国自我保护的一项合法权利,由于反倾销条款中的缺陷和细则规定的不完全,这加大了反倾销的随意性。在本文中,作者根据我国出口产品的特性,建立经济模型对反倾销进行分析,并讨论了现行国际反倾销规定上的不足,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针对现阶段情况,作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即加强出口管理,提高研发力度。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晓天  
本文首先在分析倾销行为并对传统的倾销定义质疑的基础上,提出了修改WTO《反倾销协议》中的倾销定义的建议。其次运用博弈模型分析了西方国家对华反倾销的特点和这些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外国对华的歧视待遇。最后笔者主张通过切实贯彻“谁应诉,谁受益”的原则和设立反倾销基金等措施,建立促使企业应诉的激励机制:反倾销要把长远战略和现实选择紧密结合;在博弈中通过与进口商合作增大获胜可能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