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23)
- 2023(17881)
- 2022(15437)
- 2021(14488)
- 2020(12125)
- 2019(28127)
- 2018(27603)
- 2017(53215)
- 2016(28320)
- 2015(32116)
- 2014(31777)
- 2013(31419)
- 2012(28649)
- 2011(25871)
- 2010(25554)
- 2009(23679)
- 2008(23211)
- 2007(19999)
- 2006(17440)
- 2005(15474)
- 学科
- 济(117052)
- 经济(116895)
- 管理(86538)
- 业(80432)
- 企(67086)
- 企业(67086)
- 方法(56804)
- 数学(49785)
- 数学方法(49216)
- 财(32091)
- 中国(31732)
- 农(30458)
- 贸(29046)
- 贸易(29031)
- 易(28206)
- 业经(25373)
- 制(24474)
- 学(22098)
- 地方(20864)
- 务(19906)
- 财务(19829)
- 农业(19821)
- 财务管理(19786)
- 企业财务(18678)
- 银(18363)
- 银行(18325)
- 理论(18128)
- 环境(18075)
- 融(17820)
- 金融(17816)
- 机构
- 大学(408677)
- 学院(405190)
- 济(172561)
- 经济(169300)
- 管理(162030)
- 理学(141289)
- 理学院(139820)
- 管理学(137485)
- 管理学院(136757)
- 研究(134134)
- 中国(101294)
- 京(85481)
- 财(79480)
- 科学(78957)
- 所(64989)
- 财经(64344)
- 中心(60329)
- 农(59816)
- 研究所(59158)
- 经(58723)
- 业大(57323)
- 江(56523)
- 北京(53880)
- 经济学(53662)
- 范(51137)
- 师范(50692)
- 院(49100)
- 经济学院(48582)
- 财经大学(48154)
- 农业(46756)
- 基金
- 项目(278358)
- 科学(220970)
- 基金(205947)
- 研究(204574)
- 家(178454)
- 国家(177069)
- 科学基金(153465)
- 社会(132213)
- 社会科(125579)
- 社会科学(125551)
- 基金项目(108392)
- 省(105193)
- 自然(98697)
- 自然科(96441)
- 自然科学(96419)
- 自然科学基金(94705)
- 教育(93944)
- 划(88918)
- 资助(85459)
- 编号(81904)
- 成果(66065)
- 部(63151)
- 重点(61818)
- 发(58134)
- 创(57735)
- 课题(55699)
- 国家社会(55588)
- 教育部(55065)
- 创新(54003)
- 制(53534)
- 期刊
- 济(180344)
- 经济(180344)
- 研究(120745)
- 中国(72398)
- 财(60440)
- 学报(60413)
- 管理(59547)
- 科学(56576)
- 农(53771)
- 大学(47380)
- 学学(44676)
- 教育(40205)
- 农业(37348)
- 融(34583)
- 金融(34583)
- 技术(34331)
- 财经(31676)
- 经济研究(30493)
- 业经(28635)
- 经(27079)
- 问题(24350)
- 贸(24325)
- 国际(20433)
- 业(19739)
- 技术经济(19129)
- 理论(18984)
- 统计(18446)
- 商业(18352)
- 世界(18347)
- 图书(18171)
共检索到5861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孙志贤 林发勤 李冰杰
印度对中国商品发起的反倾销调查和制裁在近20年中愈演愈烈,案例数量超越美国和欧盟,居首位。这种大规模的反倾销会在多大程度上对中国产生贸易抑制效应?本文将印度近年来对中国的反倾销案件及数据系统梳理,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剔除实验前差异,从而更客观地衡量反倾销产生的真实贸易抑制效应。在中印反倾销问题上采用该方法进行研究尚属首次。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印度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效应不显著,终裁反倾销税的抑制效应显著存在,同时这种抑制效应基于不同商品表现出较强的个体差异性和时间效应。建议中国政府和相关企业应根据不同行业反
关键词:
反倾销 贸易抑制效应 双重差分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孙志贤 林发勤 李冰杰
印度对中国商品发起的反倾销调查和制裁在近20年中愈演愈烈,案例数量超越美国和欧盟,居首位。这种大规模的反倾销会在多大程度上对中国产生贸易抑制效应?本文将印度近年来对中国的反倾销案件及数据系统梳理,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剔除实验前差异,从而更客观地衡量反倾销产生的真实贸易抑制效应。在中印反倾销问题上采用该方法进行研究尚属首次。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印度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效应不显著,终裁反倾销税的抑制效应显著存在,同时这种抑制效应基于不同商品表现出较强的个体差异性和时间效应。建议中国政府和相关企业应根据不同行业反倾销效应的不同制定针对性的政策。
关键词:
反倾销 贸易抑制效应 双重差分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仕辉 许乐生 邓莹莹
在整理印度反倾销申诉案件的基础上,通过收集相关数据,发现印度反倾销主要目标国是中国、韩国、中国台湾和泰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打击的恰恰是具有强大比较优势的产品。中国成为印度头号反倾销国家,被诉产品都是出口增长快、市场份额高的产品。其后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从被诉国家和显示性比较指数角度重点实证分析了印度反倾销的贸易破坏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经过使用系统GMM估计方法进行分析后,发现反倾销措施的贸易破坏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随时间延递而逐渐减弱,反倾销措施对被诉国的贸易破坏效应一直比关税的贸易破坏效应要大。从反倾销政策对产业竞争力影响来看,印度反倾销措施对其产业竞争力提升具有较显著的促进作用,当印度产业处于比较劣势时,印度反倾销措施对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效果更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谢建国 黄秋月
本文采用1990~2011年美国对中国反倾销案件涉案产品的HS 8位编码数据,研究了美国对中国发起反倾销对中国相关涉案产品对美出口的影响。文章的结果表明:美国对华反倾销影响了中国对美涉案产品的出口,但这种影响只具有短期特征;美国对华反倾销申诉导致了中国涉案产品出口对世界其他国家出口的转移,而且这种转移具有持续性;以反倾销作为贸易平衡手段并不会改变中美贸易的长期失衡,由于美国对华反倾销降低了美国市场在中国出口产品全球市场中的地位,从这种意义上说,美国对华贸易反倾销实际上也损害了美国自身的国家利益。
关键词:
反倾销 福利 反事实估计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孝松 翟光宇 林发勤
通过在国际贸易引力模型中加入反倾销因素,本文定量考察贸易壁垒对中国出口带来的影响。使用1992至2010年中国同24个贸易伙伴分行业的三维混合数据进行分析,本文发现贸易伙伴对中国商品实施的反倾销措施显著抑制了中国商品的出口。反事实模拟结果表明,反倾销使中国的出口额减少2到3.2个百分点,而发达国家反倾销的抑制效应明显高于平均水平。反倾销带来的"贸易缺口"还具有显著的行业差异,并且在一些年份给中国相关行业出口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中国各界应高度重视国外的反倾销措施,积极应对,探寻解决方案,努力降低反倾销给出口贸易造成的不利影响。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梁志鹏
该文基于印度对华反倾销的特点,以2004-2012年印度对华立案的反倾销案件为样本。从显示性比较优势的角度研究了印度对华倾销的两种贸易效应问题。技术上使用动态GMM模型进行处理,并成功控制了内生性问题。研究发现:印度对华反倾销主要集中在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上,反倾销措施具有显著的破坏效应和转移效应。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齐俊妍 孙倩
本文引入Finger和Murray(1993)提出的反倾销强度指数(anti-dumping index,ADI),运用1995—2012年中国和世界的反倾销案件数及进出口贸易额,对中国遭遇反倾销和对外反倾销强度特点进行了对比分析,并进一步构建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说明了遭遇反倾销和对外反倾销给我国出口贸易总额带来的影响。本文发现我国遭遇反倾销和对外反倾销强度与出口贸易总额因果关系明显,遭遇反倾销强度与出口总额呈现正相关关系,这是由于遭遇反倾销强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我国产业升级,增加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本文更进一步基于Lall(2000)技术含量的分类方法分析了遭遇反倾销和对...
关键词:
遭遇反倾销 对外反倾销 出口品技术含量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杨仕辉 谢雨池 邓莹莹
对印度反倾销申诉样本构成、金额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被诉中国、中国台湾和欧盟的影响较大。实证分析发现印度反倾销申诉对被诉方出口贸易的影响不尽相同。但征收关税和实施反倾销措施都会导致被诉方涉案产品出口贸易额的减少,即均存在贸易破坏效应,比较关税与反倾销措施的影响,发现反倾销措施对印度进口贸易的限制作用均远大于关税,表明反倾销措施已经成为印度替代传统关税控制进口的贸易政策。同时,印度反倾销措施还对被诉方出口具有贸易转移效应,使被诉方出口市场丧失。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徐新楷
反倾销案件的结构价格分析徐新楷结构价格是指在反倾销案件中,对被指控倾销产品的生产成本加以估算并加上一定幅度的管理费和利润计算出的推定价格。根据西方对外贸易有关反倾销的规定,倾销在国际贸易中一般是指一项产品以低于其正常价值的价格出口到一个国家。通常确定...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淑贞
反倾销所引发的贸易保护效应是学者们重点关注的贸易问题,本文则从进口倾向性角度研究反倾销所引发的不同的贸易保护效应。本文首先对中国所发起的47起反倾销案例依据进口倾向指数区分为高进口倾向产品和低进口倾向产品;通过对高进口倾向和低进口倾向产品的描述性分析可以看出高进口倾向产品反倾销的贸易限制效应低于低进口倾向产品反倾销的贸易限制效应,而两类产品均存在贸易转移效应,但是两类产品的贸易转移效应没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实证模型的检验结果进一步验证了不同进口倾向产品的反倾销所引发的贸易效应存在一定差异。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杨仕辉 邵骏
通过建立美国各年向各涉案国家的进口额与反倾销申诉、反倾销措施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回归模型,考察了1995-2008年美国发起的反倾销申诉和采取的反倾销措施对所有57个涉案国家和地区进口的影响。运用广义矩法对最小二乘估计的结果进行修正发现,虽然美国当期的进口主要由历史进口因素决定,但其反倾销申诉与措施会造成当期进口总额的显著下降,下降比例分别达到7.198%和5.890%,美国反倾销保护效应使美国年均进口额下降近1757亿美元,中国每年向美国的出口额减少超过127亿美元。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杨仕辉 邓莹莹 谢雨池
基于美国1998—2007年对外反倾销案的动态面板数据,应用一阶差分广义矩估计方法(SYS-GMM)考察其关税和反倾销对被诉国出口贸易和贸易份额的影响,结果表明:美国关税和反倾销措施在被诉国和被诉行业中都存在贸易破坏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其中,对中国反倾销的贸易效应最大;比较关税与反倾销措施对被诉国出口的影响,发现美国实施反倾销措施的贸易破坏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远大于关税,表明反倾销措施已经成为美国取代传统关税控制进口的重要贸易政策。
关键词:
反倾销 关税 贸易破坏效应 贸易转移效应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赵建军
分析了印度反倾销规则特点,揭示了印度对中国频繁实施的反倾销措施现象及其成因,论述了印度实施反倾销对中印贸易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印度 反倾销 影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沈国兵
本文探究了美国对中国木制卧室家具反倾销的贸易效应,研究发现:(1)美国对中国木制卧室家具反倾销产生了贸易调查效应,课征反倾销税对美国该行业进口产生了显著的贸易限制效应,实施反倾销措施引致了美国进口向越南、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转移,并促使中国木制卧室家具出口发生国家间贸易转移,特别是家具产品间贸易转移。(2)美国对中国木制卧室家具反倾销引致了价格上升效应。外国直接投资旨在跨越反倾销税壁垒,但增强了企业之间的竞争,由此减少甚至逆转美国反倾销政策的保护作用。美国对中国WBF反倾销已导致部分外资家具企业开始向第三国转移投资。本文建议中国商务部可引导建立行业预警机制,鼓励WBF企业加强研发和设计创新,被...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灏 祁春节
采用负二项回归计数模型,从总量和中国视角分析了1995~2009年间世界对华反倾销调查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中国的经济贸易、报复能力、国际地位对我国遭受反倾销调查都有显著影响。具体影响为:中国的GDP增长率的上升、中国对主要对华反倾销调查国家的出口额占世界对这些国家的出口总额占比的上升、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率的上升、中国对外反倾销调查数量的上升都会增加世界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数量;中国自主要对华反倾销调查国家的进口增长率的上升、中国入世则抑制了世界对华反倾销调查的数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