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56)
2023(4483)
2022(4150)
2021(3792)
2020(3540)
2019(8443)
2018(8449)
2017(16965)
2016(9343)
2015(10896)
2014(11350)
2013(11519)
2012(10871)
2011(9914)
2010(10095)
2009(9592)
2008(9818)
2007(9154)
2006(7738)
2005(6948)
作者
(29037)
(24570)
(24394)
(23391)
(15379)
(11734)
(11402)
(9619)
(9059)
(8681)
(8208)
(8070)
(7939)
(7710)
(7653)
(7644)
(7642)
(7211)
(7101)
(7054)
(6159)
(6036)
(5982)
(5625)
(5544)
(5518)
(5485)
(5383)
(4993)
(4942)
学科
(42312)
经济(42271)
管理(28006)
(27967)
方法(22924)
(22366)
企业(22366)
数学(20674)
数学方法(20519)
(11962)
(10861)
中国(9454)
(9195)
贸易(9195)
(8937)
(8742)
地方(7927)
业经(7629)
农业(7584)
(7376)
(6849)
财务(6836)
财务管理(6815)
(6564)
企业财务(6339)
(6082)
银行(6062)
(5719)
理论(5680)
(5597)
机构
大学(144777)
学院(144310)
(60256)
经济(58975)
管理(56052)
理学(48288)
理学院(47758)
管理学(46970)
管理学院(46698)
研究(46443)
中国(35221)
(30167)
科学(29571)
(27318)
(27036)
(24604)
业大(23055)
研究所(22406)
中心(22132)
(22028)
农业(21872)
财经(21820)
(19618)
北京(18889)
经济学(18747)
(18280)
师范(18097)
(17500)
经济学院(17191)
财经大学(15996)
基金
项目(92115)
科学(71304)
基金(66073)
研究(65849)
(57379)
国家(56917)
科学基金(48024)
社会(40616)
社会科(38436)
社会科学(38419)
(36495)
基金项目(35424)
自然(31542)
教育(30805)
自然科(30768)
自然科学(30756)
(30750)
自然科学基金(30216)
资助(27822)
编号(27657)
成果(22540)
(20854)
重点(20691)
(19776)
(18669)
课题(18568)
科研(18123)
教育部(17624)
创新(17482)
大学(17375)
期刊
(64485)
经济(64485)
研究(39166)
中国(24558)
(24267)
学报(23546)
(22005)
科学(20813)
管理(18421)
大学(17159)
学学(16207)
农业(16039)
技术(12666)
教育(12470)
(11932)
金融(11932)
业经(11219)
财经(10858)
经济研究(10302)
(9254)
问题(9240)
(9183)
技术经济(8237)
商业(8104)
(7694)
统计(7671)
理论(7570)
(7425)
实践(6921)
(6921)
共检索到2060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郭守亭  
根据各国反倾销法规定,反倾销的发起者应能够代表进口国该产业的大部分或者全部生产者,或产品占进口国产量绝大部分的生产者,或生产者协会、工会等。因此,一个厂商对外国出口商进行反倾销申诉时,国内其他生产同类商品厂商的支持与否至关重要。一个厂商对外国厂商的销售行为是否提起反倾销申诉,申诉的成功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永  
文章利用1994~2008年期间美国反倾销申诉案件,通过构建7年的产品进口动态面板数据,分析了美国反倾销申诉对非被诉国产品进口的影响,研究发现美国反倾销申诉只会导致非被诉国产品的进口市场份额有所增长,而进口绝对量并没有增长,因此,美国反倾销申诉只具有市场转移效应,不具有贸易转移效应。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晰  
反倾销是国际贸易领域国内外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已有的文献非常丰富,但未能有效解释长期存在的反倾销申诉行为的广泛差异。本文在对传统的经济变量进行控制的基础上,引入制度变量,进一步探究了对华反倾销申诉行为差异的原因。本文发现政治制度、社会福利制度、机构独立性等因素对各国对华反倾销起到了直接调节作用,而且,政治和社会制度还通过调节宏观经济变量的作用程度间接调节各国对华反倾销行为。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杨仕辉  刘秋平  
本文基于中国2001年-2008年对外反倾销案例的面板数据,通过构造横截面单元为中国对外反倾销调查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应用一阶差分广义矩估计方法考察了中国实施反倾销措施及其贸易自由化对中国进口贸易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贸易自由化对中国进口贸易的促进作用效果非常显著;中国反倾销立案调查对进口贸易有一定的震慑作用,但并未起到限制进口贸易的作用,也就是说中国对外反倾销并非是要构筑贸易壁垒体系,更没有将之作为抵消贸易自由化效应的政策工具。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磊  漆鑫  朱玉  
本文运用1985-2000年分国家、分产业、分年度数据和混合Logit方法对反倾销申诉和措施中的政治经济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从规模及沉没成本的角度选取产业就业人数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比重及固定资产投资额作为政治经济变量,发现政治经济因素在提起反倾销申诉和执行反倾销措施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规模越大,沉没成本越高的企业越具有能力和动力提出反倾销申诉。同时对政府越具有政治价值的产业,越有可能得到政府的反倾销支持。当考察对华反倾销申诉和措施时,发现政治经济因素表现得更为显著。通过加入宏观经济变量的分析表明,对华反倾销裁定具有较强的随意性。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焦知岳  冯宗宪  
反倾销措施的实施为国内进口竞争性企业提供了保护,但由于高额的反倾销税会诱使外国企业直接投资,构成对国内竞争企业的威胁。因此,当存在跨越关税壁垒的外国直接投资的可能时,国内进口竞争企业一定程度上会减少反倾销申诉,以降低外国企业直接投资的可能。外国企业也会在反倾销保护措施实施前采取战略性的出口行为,以化解进口国的贸易保护威胁。国内竞争企业寻求保护的努力与外国企业化解反倾销威胁的博弈过程表明,反倾销保护需求与外国企业直接投资之间存在必然的关系。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坤望  王孝松  
本文从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视角来探讨美国相关决策机构在裁定对华反倾销税率的过程中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我们通过对1980至2005年美国对华反倾销案件裁定结果和影响因素的经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案件申诉者的政治势力对税率的裁定结果的影响最为重要,是美国对华反倾销呈现出歧视性的首要原因;与此同时,反倾销税率的裁定结果还依赖于中美双边贸易状况和涉案商品所属部门等因素,而其他政治经济因素均不能对裁定结果产生显著影响。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李凯  李世杰  
从理论角度建立一个倾销与反倾销的博弈论模型 ,研究了国外企业倾销与一国国内反倾销的博弈过程 ,通过对中国国内产业状况的实证分析 ,阐释了中国国内企业反倾销不力的原因 ,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部门、行业 (企业 )的应对对策 ,同时认为在该领域内尚有很多课题亟待进一步研究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胡丹婷  何建华  史亚冲  
“入世”后,国内越来越多的产业遭受国外产品的倾销,然而只有极少数行业拿起反倾销的武器保护自己。文章在多人贡献博弈的框架下分析了行业反倾销申诉问题,得出在混合策略均衡下行业提起反倾销申诉的概率与总申诉成本收益比成反比关系、与厂商数量成反比关系,证明了行业协会参与是打破这种均衡并提高全行业福利的方法,并提出了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加强行业协会建设的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强  曾海颖  朱冰静  
中国的出口商品受到世界许多国家的反倾销控诉 ,而中国出口企业对应诉的积极性不高 ,甚至对许多无理的控诉不加丝毫抵抗 ,给中国造成严重经济的损失。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出口企业的经济行为 ,揭示了中国出口企业不积极应诉的原因 ,并提出了改变当前状况的对策及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锦芳  薛正宽  
企业会通过先期市场行为影响市场结果,进而影响反倾销的调查结论和最终的反倾销税率,以实现利润最大化,而政府也意识到这一点,它将选取不完全成本信息下的最优策略。由于这一博弈本质上是信号博弈,于是笔者建立信号博弈矩阵,对内生性反倾销税率政策进行了分析。得出当信号伪装成本足够大时,企业将放弃成本伪装,此时政府执行差别反倾销税率可以实现国家福利最大;当伪装成本相对小时,博弈的结果为混合策略均衡。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冯巨章  
在反倾销联合应诉过程中,策略性博弈使得企业个体作出的最优应诉决策偏离了企业整体的最优应诉决策,形成联合应诉的困境,表现出来的就是企业应诉不力、应诉率低。协商是解决联合应诉困境的重要途径,但信息不对称、不确定性和协商成本等因素限制其作用的发挥。而商会等行业组织的良好发展是保障协商顺利进行、走出联合应诉困境和提高应诉力度的关键所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耀中  侯俊军  
我国不少进口商品存在倾销行为,但国内相关企业和行业却少有反倾销申诉。本文认为原因之一在于国内企业之间存在着一种囚徒困境博弈关系,这种博弈使得国内企业大都会选择保持沉默。要改变这种状况,应该一方面促使企业之间积极联合起来,共同应对国外产品的倾销行为,另一方面,政府要通过一些途径来为企业支付起诉成本,同时也要注意以相应措施来保证积极起诉的企业不吃亏,而不起诉的企业不仅不能搭便车,而且要承担更多的成本。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杨仕辉  
本文建立了不完全信息倾销与反倾销的博弈模型 ,对倾销反倾销博弈规则进行了说明 ,论证我国通过援引 WTO争端解决机制消除他国对华反倾销歧视和不公平待遇的可能性。分析的结果表明 ,是否善于博弈、积极应诉外国对华反倾销和合理对外反倾销是中外反倾销博弈的关键因素。文章最后部分讨论了在当今国际经济环境下 ,我国防倾销、反倾销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江舸  张国林  黄胜  
反倾销对国际贸易 ,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出口贸易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为正确认识反倾销本质 ,有必要从经济学的视角出发对这一问题进行全面分析 ,揭示发达国家发起反倾销的动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