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659)
- 2023(20928)
- 2022(17650)
- 2021(16405)
- 2020(13883)
- 2019(31655)
- 2018(31100)
- 2017(59145)
- 2016(32384)
- 2015(36183)
- 2014(35712)
- 2013(35308)
- 2012(32101)
- 2011(28594)
- 2010(28269)
- 2009(26312)
- 2008(25814)
- 2007(22620)
- 2006(19674)
- 2005(17673)
- 学科
- 济(132747)
- 经济(132595)
- 业(108378)
- 管理(102314)
- 企(95230)
- 企业(95230)
- 方法(60355)
- 数学(50080)
- 数学方法(49491)
- 农(39093)
- 财(37856)
- 业经(36756)
- 中国(35979)
- 农业(26835)
- 学(26566)
- 务(26379)
- 财务(26300)
- 财务管理(26264)
- 贸(25632)
- 贸易(25618)
- 易(24984)
- 制(24959)
- 企业财务(24904)
- 地方(23126)
- 技术(23029)
- 理论(22492)
- 和(22170)
- 划(20745)
- 环境(20110)
- 策(19922)
- 机构
- 学院(459333)
- 大学(457606)
- 济(187271)
- 经济(183667)
- 管理(181209)
- 理学(156762)
- 理学院(155092)
- 研究(154026)
- 管理学(152363)
- 管理学院(151551)
- 中国(117868)
- 京(97568)
- 科学(96407)
- 财(84664)
- 农(82048)
- 所(77682)
- 业大(71788)
- 研究所(71064)
- 中心(69142)
- 财经(68453)
- 江(66423)
- 农业(64722)
- 经(62563)
- 北京(61238)
- 范(57352)
- 师范(56698)
- 经济学(56626)
- 院(55883)
- 州(53207)
- 经济学院(51236)
- 基金
- 项目(314429)
- 科学(246978)
- 基金(229613)
- 研究(224891)
- 家(202513)
- 国家(200803)
- 科学基金(172043)
- 社会(143262)
- 社会科(135772)
- 社会科学(135735)
- 省(121565)
- 基金项目(121189)
- 自然(113407)
- 自然科(110825)
- 自然科学(110789)
- 自然科学基金(108819)
- 划(102886)
- 教育(102726)
- 资助(94789)
- 编号(89862)
- 成果(71453)
- 重点(70538)
- 部(68989)
- 发(66782)
- 创(66271)
- 课题(61669)
- 创新(61558)
- 科研(60423)
- 国家社会(59640)
- 教育部(58845)
- 期刊
- 济(203136)
- 经济(203136)
- 研究(131280)
- 中国(83959)
- 学报(77125)
- 农(75423)
- 管理(69995)
- 科学(69946)
- 财(66714)
- 大学(58450)
- 学学(55555)
- 农业(51976)
- 教育(44735)
- 技术(39851)
- 融(38814)
- 金融(38814)
- 业经(34611)
- 财经(33832)
- 经济研究(33008)
- 业(29898)
- 经(29161)
- 问题(26917)
- 技术经济(23160)
- 版(22807)
- 科技(22239)
- 贸(21941)
- 现代(21007)
- 世界(20684)
- 商业(20622)
- 图书(20212)
共检索到6679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小明
以往关于反倾销贸易效应的研究忽略了进口增长的扩展边际,本研究首次估计了中国对外采取反倾销措施如何影响企业进口多元化。基于2000-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数据库和全球反倾销数据库的匹配数据,本文结合最邻近匹配技术和倍差法克服反倾销保护的内生选择问题。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对外反倾销措施显著降低了受保护企业的进口多元化水平,这一负面影响全部来源于企业从指控国进口多元化的萎缩且具有长期性;不同于进口流量,进口多元化不存在反倾销的贸易转移效应。民营企业和出口企业的进口多元化受反倾销影响更大;反倾销降低
关键词:
反倾销保护 进口多元化 内生性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鲍晓华 陈清萍
在异质性企业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法分析了中间投入品征税对生产率不同的下游企业生产和出口的差异化影响。研究证实:反倾销同时降低了下游企业的出口概率和出口额;高生产率企业出口降幅较小;并且,这一负面影响将在3—5年内持续存在。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反倾销通过调查效应和成本效应影响了下游企业的出口,但成本效应是主要渠道。本研究对中国对外反倾销的福利效应评估具有重要政策含义。
关键词:
反倾销 下游企业 出口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谢申祥 王俊力 高丽
出口企业的特征会影响其遭遇反倾销诉讼吗?本文通过整理汇总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全球反倾销数据库以及中国海关数据库2000-2006年的数据,利用Logit和Probit模型,考察了中国出口企业频繁遭遇美国反倾销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在考察期内,企业的资本密集度越高,其遭受反倾销的可能性越大。国有企业和多产品企业更有可能遭遇反倾销。企业劳动生产率和企业规模均会显著影响其遭遇反倾销的概率,不过,企业劳动生产率和企业规模与企业遭受反倾销的概率之间并不表现为单调关系。具体来说,当企业规模较小时,企业劳动生产率越高,越容易遭受反倾销;而当企业劳动生产率较低时,随着企业规模扩大,其遭受反倾销的可能性也越高。...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汤定娜
加入 WTO 之后,无论从国际经济形势和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还是从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面临的巨大压力和要求来看,应对反倾销都应该尽快从被动转为主动,都要更多地从反倾销应对的主体——企业角度且从国际营销战略和策略角度考虑应对方略。
关键词:
反倾销 企业 积极应对 国际营销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伦俊 沈菊华
本文介绍了反倾销税征收的基本规则,讨论了中外反倾销的基本特点,指出中国企业在应对反倾销调查中的利弊得失,提出了适应世贸组织的反倾销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倾销 反倾销 反倾销税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淑贞
反倾销所引发的贸易保护效应是学者们重点关注的贸易问题,本文则从进口倾向性角度研究反倾销所引发的不同的贸易保护效应。本文首先对中国所发起的47起反倾销案例依据进口倾向指数区分为高进口倾向产品和低进口倾向产品;通过对高进口倾向和低进口倾向产品的描述性分析可以看出高进口倾向产品反倾销的贸易限制效应低于低进口倾向产品反倾销的贸易限制效应,而两类产品均存在贸易转移效应,但是两类产品的贸易转移效应没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实证模型的检验结果进一步验证了不同进口倾向产品的反倾销所引发的贸易效应存在一定差异。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清萍 鲍晓华
从中国海关进口交易数据库中提取了中国反倾销涉案产品的季度进口数据,采用双重固定效应模型对我国反倾销措施是否引起来自于指控对象国、非指控对象国和全球的进口贸易及其边际的变化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如下结论:一方面,反倾销主要通过成本效应提高了涉案产品价格、控制了进口激增,可能会对国内进口竞争性企业起到较好的贸易救济效果;另一方面,反倾销几乎强制地将下游企业的采购渠道从国外转移到国内,征收的反倾销税不仅加重了它们的生产成本负担,还减少了它们的进口产品种类,损害了下游企业的利益。因此,对外反倾销时,应同时考虑进口竞争性企业和下游企业的利益。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曲如晓 江铨
现阶段借助反倾销等手段进行贸易保护在世界范围内比比皆是。但贸易保护措施也会产生一定的成本,对于反倾销的实施成本研究也成为了当下的热点,众多国家在反倾销条例中规定了公共利益条款就是为了减小反倾销实施成本。笔者以相互倾销模型为基础,运用博弈论分析自由贸易、单方反倾销、双方反倾销和合作创新博弈对企业R&D存在溢出效应情况下的影响,并对四种情况下企业的价格、产出和R&D均衡解进行比较,剖析了实施反倾销的理论依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林丽萍 李炼 林钻煌
基于博弈参与人的有限理性假设,文章通过运用进化博弈的分析工具,构建企业倾销与反倾销博弈的复制动态模型,以此得出结论:无论是面对国外对华反倾销,还是面对外国产品倾销,中国企业关键是实施自我保护战略,调整利益结构,以实现合作竞争。
关键词:
进化博弈 倾销 反倾销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清萍 鲍晓华
反倾销是否具有救济国内企业的作用,一直是国际贸易政策研究领域争论的热点。该文使用1997-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的相关数据,采用双重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了我国反倾销政策对国内进口竞争性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结果发现,我国对外反倾销有效地救济了国内进口竞争性企业,但是救济的效果在不同企业之间存在差异。相对而言,低效率企业的生产率增长得更多;国内销售企业的生产率提升幅度更大。但是对我国私营企业的救济效应有限。因此,我国在实施对外反倾销的同时,应建立对于反倾销政策贸易救济效果的常态化评估制度,辅之以配套的产业政策,引导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清萍 鲍晓华
反倾销是否具有救济国内企业的作用,一直是国际贸易政策研究领域争论的热点。该文使用1997-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的相关数据,采用双重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了我国反倾销政策对国内进口竞争性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结果发现,我国对外反倾销有效地救济了国内进口竞争性企业,但是救济的效果在不同企业之间存在差异。相对而言,低效率企业的生产率增长得更多;国内销售企业的生产率提升幅度更大。但是对我国私营企业的救济效应有限。因此,我国在实施对外反倾销的同时,应建立对于反倾销政策贸易救济效果的常态化评估制度,辅之以配套的产业政策,引导国内进口竞争性企业抓住反倾销措施实施的缓冲期,提高经营绩效水平,并兼顾国内外两个市场,以实现长期均衡和可持续的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双杰 李众宜 张鹏杨
文章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海关数据库和全球反倾销数据库数据,经验分析了对华反倾销对中国企业创新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对华反倾销对中国企业创新存在着显著的抑制作用,这一结论在考虑内生性及多种稳健性检验下均成立。进一步的企业异质性研究发现,反倾销显著降低了出口企业和非出口企业的创新,但对出口企业的负面影响更大;此外,反倾销对低生产率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创新具有负面影响,而对高生产率企业和国有企业的创新影响不明显。进一步探究存在以上异质性的原因发现,反倾销带来的融资约束包括内源融资约束和外源融资约束,均是反倾销抑制企业创新的重要渠道。动态考察反倾销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发现,反倾销对企业创新的负面影响在一个较长时期均存在。文章的研究对于评估反倾销的效果及在全球贸易保护背景下考察如何促进企业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毛其淋 钟一鸣
提高产能利用率对于化解过剩产能、优化产业结构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贸易数据,系统考察了出口多元化对中国制造业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出口多元化水平的提升显著提高了企业的产能利用率;从传导机制看,供给侧的提高生产效率机制与需求侧的推动出口扩张机制是出口多元化促进企业产能利用率提升的重要渠道;进一步研究发现,出口多元化对民营企业和非加工贸易企业产能利用率的提升效应更为明显。本文还比较了不同类型出口多元化策略的相对有效性,发现与出口产品多元化相比,出口市场多元化策略在更大程度上提高了企业产能利用率。本文的研究对于如何有效制定出口策略、化解产能过剩问题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价值。
关键词:
出口多元化 产能利用率 产能过剩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毛其淋 钟一鸣
提高产能利用率对于化解过剩产能、优化产业结构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贸易数据,系统考察了出口多元化对中国制造业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出口多元化水平的提升显著提高了企业的产能利用率;从传导机制来看,供给侧的提高生产效率机制与需求侧的推动出口扩张机制是出口多元化促进企业产能利用率提升的重要渠道;进一步研究发现,出口多元化对民营企业和非加工贸易企业产能利用率的提升效应更为明显。本文还比较了不同类型出口多元化策略的相对有效性,发现与出口产品多元化相比,出口市场多元化策略在更大程度上提高了企业产能利用率。本文的研究对于如何有效制定出口策略、化解产能过剩问题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价值。
关键词:
出口多元化 产能利用率 产能过剩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奚俊芳 陈波
本文利用2002~2009年的企业数据,使用动态面板广义矩估计方法以美国对华反倾销为例研究了国外对华反倾销对中国出口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将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两大指标。回归结果显示,国外对华反倾销调查对中国出口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提升作用,但是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指标却分别呈现出显著性下降与显著性上升的不同趋势,出现了相互抵消现象,即反倾销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这一正向影响主要通过技术效率的提升实现。并且这一影响只在反倾销调查实施当年显著,在随后的几年中影响均不显著,即反倾销对中国出口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只存在短期效应。
关键词:
反倾销 生产率 包络分析方法(DEA)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