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18)
2023(8695)
2022(7903)
2021(7567)
2020(6346)
2019(14775)
2018(14874)
2017(28583)
2016(15888)
2015(17897)
2014(17883)
2013(17659)
2012(16085)
2011(14352)
2010(14048)
2009(12627)
2008(12037)
2007(10151)
2006(8686)
2005(7293)
作者
(47136)
(38973)
(38782)
(36875)
(25076)
(18816)
(17532)
(15510)
(14826)
(14039)
(13449)
(12990)
(12388)
(12196)
(12028)
(12002)
(11996)
(11619)
(11113)
(11033)
(9928)
(9457)
(9367)
(8788)
(8777)
(8758)
(8719)
(8506)
(7954)
(7954)
学科
(58229)
经济(58165)
管理(43582)
(41399)
(34854)
企业(34854)
方法(29534)
数学(25528)
数学方法(25245)
(15354)
(15075)
中国(13984)
(13779)
业经(12943)
地方(12056)
理论(10454)
农业(10361)
(10238)
(9987)
贸易(9982)
技术(9850)
(9673)
环境(9572)
(9199)
财务(9142)
财务管理(9128)
(8975)
企业财务(8648)
教育(8640)
(8414)
机构
大学(221292)
学院(219168)
管理(89523)
(79244)
理学(78817)
理学院(77925)
经济(77382)
管理学(76540)
管理学院(76175)
研究(72850)
中国(50317)
科学(49967)
(47215)
(41288)
业大(38246)
(37630)
研究所(35016)
(34268)
农业(33237)
中心(32424)
(30448)
北京(29164)
(28777)
财经(28490)
师范(28430)
(26101)
(25961)
技术(25117)
(25064)
师范大学(23027)
基金
项目(160760)
科学(125276)
基金(116190)
研究(114072)
(102600)
国家(101770)
科学基金(86709)
社会(68413)
社会科(64690)
社会科学(64672)
(64362)
基金项目(63154)
自然(59650)
自然科(58249)
自然科学(58237)
自然科学基金(57167)
(54415)
教育(51915)
资助(47289)
编号(46663)
成果(37185)
重点(35780)
(34454)
(33846)
(33796)
课题(31775)
创新(31494)
科研(31420)
计划(31248)
大学(29518)
期刊
(82110)
经济(82110)
研究(59979)
学报(41318)
(37937)
中国(37411)
科学(35879)
管理(31227)
大学(29481)
学学(27886)
农业(27297)
(23949)
教育(23873)
技术(18207)
业经(13956)
(13901)
金融(13901)
(13709)
图书(13019)
财经(12700)
经济研究(12455)
科技(12109)
理论(11684)
业大(11672)
实践(11075)
(11075)
(10841)
问题(10679)
(10577)
情报(10289)
共检索到2998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丁盛  刘清  黄志刚  周建军  萧浪涛  
以籼稻品种9311为材料,研究了不同诱导培养基对籼稻9311的诱导率,以及农杆菌浓度、浸染时间和干燥处理时间对抗性愈伤率的影响,进而采用农杆菌介导的共转化方法将含有反义Waxy基因的p13W8质粒和含有潮霉素抗性标记基因的p1300质粒同时转化受体材料.结果表明:籼稻9311成熟胚在含质量浓度为3.0mg/L的2,4-D的N6基本培养基上具有较高的愈伤组织诱导率,且愈伤的胚性性状良好;愈伤组织在OD600值为0.6的农杆菌菌液中浸染10min、干燥1.5~2.0h处理后能够获得较多的抗性愈伤组织;对转化水稻的再生植株进行PCR检测表明,反义Waxy基因已整合进T0代水稻基因组中.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吴顺  萧浪涛  刘清  沈革志  王若仲  
【目的】利用转基因技术将反义蜡质基因导入籼稻成熟胚愈伤组织中,改良籼稻稻米直链淀粉含量。【方法】用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将p13W8质粒(含反义蜡质基因)和pCAMBIA1300质粒(含抗潮霉素抗性基因)对2个籼稻品种的成熟胚愈伤组织进行遗传共转化。【结果】供试材料愈伤组织继代培养18~24d后具有较高的转化频率和分化频率,可作为共转化的良好受体;抗性愈伤组织PCR检测结果表明,抗潮霉素抗性基因的阳性检测率为97.6%,反义蜡质基因的阳性检测率为27.1%。在46株转基因潮霉素抗性植株中,反义蜡质基因阳性株为5株,占转基因植株的10.9%。经PCR检测,发现上述4个株系T1群体中发生抗潮霉素抗性...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伟奇  胡昌泉  苏军  朱祯  林文雄  王锋  
ATP/ADP转运蛋白(AATP)在质体膜上负责外源ATP的转入,直接关系到质体内ATP浓度,从而可能影响质体内相关的一些重要代谢途径(如淀粉合成).本研究利用4个转基因结构(水稻aatp正反义转基因结构和菊芋aatp正反义转基因结构),采用农杆菌介导法获得了113个转基因水稻克隆.PCR、Southern Blot验证和后代遗传分析表明,外源基因多数以较低拷贝数整合到水稻基因组中.RT-PCR相对定量检测分析表明,插入基因在水稻中高水平表达,且与内源aatp基因在转录水平上存在复杂的相互干扰,反义植株aatp的转录水平比正义株系的低.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志成  易自力  蒋建雄  覃静萍  肖亮  储成才  
通过农杆菌介导,将几丁质酶基因和葡聚糖酶基因导入籼稻E32、9311、特青、盐恢559等4个栽培品种的愈伤组织中,经筛选与培养获得转基因植株.分子检测证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受体植株基因组中.抗病性鉴定的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抗稻瘟病的能力有明显提高.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汪阳东  李春秀  齐力旺  张守攻  
以我国重要的生物能源灌木——中间锦鸡儿枝叶和种子为材料,根据GenBank中已经发表fad2基因的同源序列,利用PCR技术克隆得到基因片段。在GenBank中Blast(GenBank登录号AY957393)所得基因片段和同属豆科的Glycine max Gmfad2-2a同源性高达88%,位于fad2基因编码区中部。将所得片段经BamHI和SacI酶切后插入表达载体质粒pBI121,构建了反义表达载体pBI121fad2,并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入烟草叶片,获得了抗卡那霉素和氨苄青霉素的再生烟草植株。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烟草相比,转基因烟草种子脂肪酸含量没有明显差异,而亚油酸则减少10.3%...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涌  洪亚辉  王若仲  欧阳琳  周树良  
将水稻DAD1基因插入Ti质粒,构建成该基因的正反义植物表达载体pWM-DAD1,pWM-antisense DAD1,转入根癌农杆菌LBA4404后,利用农杆菌介导的叶盘法转化菊花,经Hyg抗性筛选,并诱导愈伤组织和分化成苗,得到转基因菊花植株,通过PCR检测,从部分转基因植株中检测出预期的目的基因的存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金迪  杨宇  徐海  马慧  陈丽静  钟鸣  徐正进  李浩戈  
以常规籼系明恢86、七山占、中优早8的成熟胚为外植体,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建立了一种光照培养条件下的新型籼稻成熟胚高效再生和转化体系。结果表明,籼稻在MS+4%麦芽糖+2 mg/L 2,4-D+0.5 mg/L KT+1 mg/L IAA+0.5 mg/L 6-BA+2.878 g/L L-脯氨酸+1 g/L水解酪蛋白,于32℃持续光照10 d左右,可获得愈伤组织的平均诱导率约为84.9%;愈伤组织在MS+2 mg/L KT+1 mg/L IAA+2 mg/L 6-BA+1 g/L水解酪蛋白的培养基上再生率达到80.4%。建立在上述再生体系基础上的GUS基因的瞬时表达率为55.8%。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田宏现  苑平  王曼玲  刘艺  李菁  夏新界  谭晓风  
为建立猕猴桃ACC氧化酶反义基因功能研究技术平台并通过生物技术改良猕猴桃,从海沃德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var.deliciosa‘Hayward’)叶片中提取总RNA,反转录合成cDNA第一链,并以此为模板,扩增得到ACC氧化酶(ACO)基因片段约1 kb,经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分析,组建亚克隆并进行测序,其开放阅读框长957 bp,编码319个氨基酸,与其他已公布的ACC氧化酶cDNA的核苷酸(AB003514.1)及氨基酸序列(BAA21541.1)同源率分别高达94.0%和95.6%,证明所克隆的cDNA序列的准确性。构建该基因的反义表达载体,并通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蒋开锋  张涛  杨莉  罗科  郑家奎  
以82份非糯籼型杂交稻的亲本作为材料,用STS标记Wi10-1和Wi10-2检测其蜡质基因型,并测定其中65份材料的直链淀粉含量,研究STS标记的检测效果。结果表明:STS能准确检测供试材料的蜡质基因型;36份保持系/不育系中30%为WxbWxb,46份恢复系中60%为WxbWxb,16份早稻和早中熟恢复系仅25%为WxbWxb,30份迟熟恢复系中80%为WxbWxb;65份材料直链淀粉含量变幅为11.13%~28.49%,直链淀粉含量与STS标记的相关达1%显著水平(r=0.905);WxaWxa比WxbWxb材料直链淀粉含量平均高9.65个百分点,差异达1%显著水平;同一基因型的材料间直链...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环星  张秀海  吴忠义  黄丛林  李文滨  
phaG是生产可降解塑料PHAS的关键合成酶基因,利用来源于Burkholderia caryophylli的phaG基因BcphaG,构建了其植物表达载体pTiBHS-2,通过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转化生产上常用的马铃薯(Solanumtuberosum)优良品种大西洋,共得到9株转基因马铃薯。经PCR检测证明外源基因已经整合到植物的基因组上,West-ern blot检测表明BcphaG基因在转基因植物体内已表达。转基因植株在再生初期,苗生长慢,根的再生也很慢,但在生根后生长情况逐渐恢复正常,说明BcphaG基因对再生转基因植株的早期生长有负面影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胜军  陆作楣  
根据已有的SSR分子标记对48个杂交籼稻亲本杂种优势群的划分结果,采用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和分群比较法研究了从不同类群选出的14个代表亲本相互杂交组合F1的杂种优势表现。结果表明,利用分子标记划分的4个杂种优势群及6个亚群之间存在遗传差异并构成28种可能的杂种优势模式。目前我国杂交籼稻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模式如明恢63亚群×保持系群模式、两系恢复系亚群×保持系群模式仍然表现突出,而保持系群×温敏核雄性不育系群有可能成为新的杂种优势利用模式;两系恢复系和其他类型亲本杂交均能产生较强的杂种优势,定向改良后可能会提高籼稻杂种优势利用水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兰玉  陈苇  杨清辉  罗延青  符明联  董云松  李根泽  王敬乔  
利用甘蓝型油菜种子特异性贮存蛋白基因cruciferin启动子及NOS终止子构建了无选择标记基因且含有反义结构的油酸脱饱和酶基因(Fad2)的RNA i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获得了无选择标记转基因植株;再生植株的PCR检测表明,外源基因已高频率地整合到油菜基因组中,而且获得的转基因种子通过脂肪酸含量分析表明,油酸含量比对照有了很大的提高。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周延清  田苗苗  王芳  陈艳梅  张永华  苑保军  
根据NCBI中大豆fad2-1序列设计引物,用PCR方法从大豆的基因组DNA中扩增大豆脂肪酸脱饱和酶基因,克隆到pMD18-Tvector中,转化大肠杆菌JM109菌株,进行测序与比对。然后,将其反向克隆到表达载体pBt,转化农杆菌菌株LBA4404,经双酶切鉴定和PCR扩增检测,获得具有该基因的农杆菌工程菌。结果表明,克隆的fad2-1基因为1 196 bp,基因序列与NCBI中已发表的fad2-1序列只有4%的差异,相似性大于95%,说明克隆的基因是大豆fad2-1基因;构建了该基因的反向表达载体,转入农杆菌内。这为利用农杆菌介导法把该反义基因转入大豆,改良脂肪酸成分奠定了基础。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梁燕  王鸣  陈杭  陈大明  
采用农杆菌介导的叶盘法 ,用胡萝卜茄红素 -β-环化酶反义 RNA基因对烟草 SRI野生类型种及Xanthi品种进行了遗传转化。 GU S检测结果表明 ,胡萝卜茄红素 -β-环化酶反义 RNA基因对两个不同烟草材料的遗传转化率均为 4 1 .7% ;Xanthi Southern杂交的阳性率为 6 7% ;转基因烟草当代叶片组织中茄红素和胡萝卜素含量与对照植株不同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何业华  熊兴华  林顺权  吴会桃  林良斌  何钢  陈建华  
以枣树鲜食品种鸡蛋枣为材料,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ACC合成酶反义基因转化,得到了转基因植株.预培养1d的枣树幼嫩茎段经根癌农杆菌感染后共培养3d,转移至分化选择培养基MS(1/2NO3)+0.15mg/LNAA+1.75mg/LZT+10mg/LKm+500mg/LCarb上诱导产生不定芽,将抗Km不定芽先后在15mg/LKm的生长、增殖和生根培养基上继续选择,诱导成完整植株.经PCR检测从抗Km植株中选择到7株阳性植株,进一步经Southern杂交证实有6株外源基因已整合到了枣树基因组中.Real timePCR定量检测表明,ACC合成酶反义基因在5株转基因植株中得到表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