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67)
- 2023(14421)
- 2022(12385)
- 2021(11555)
- 2020(9656)
- 2019(21948)
- 2018(21586)
- 2017(41726)
- 2016(22558)
- 2015(24864)
- 2014(24352)
- 2013(23713)
- 2012(22017)
- 2011(19797)
- 2010(20063)
- 2009(18680)
- 2008(18518)
- 2007(16896)
- 2006(14561)
- 2005(12858)
- 学科
- 济(84809)
- 经济(84726)
- 管理(68987)
- 业(68303)
- 企(57065)
- 企业(57065)
- 方法(37616)
- 数学(32421)
- 数学方法(32003)
- 农(25666)
- 财(25317)
- 中国(23994)
- 业经(19935)
- 技术(19745)
- 制(18174)
- 贸(17908)
- 学(17901)
- 贸易(17899)
- 易(17424)
- 地方(17002)
- 农业(16693)
- 务(15783)
- 财务(15746)
- 财务管理(15714)
- 银(15572)
- 银行(15544)
- 企业财务(14913)
- 行(14839)
- 理论(14702)
- 策(14421)
- 机构
- 学院(313766)
- 大学(310297)
- 济(128808)
- 经济(126072)
- 管理(121651)
- 理学(104722)
- 理学院(103593)
- 研究(103444)
- 管理学(101848)
- 管理学院(101229)
- 中国(78539)
- 京(63559)
- 科学(62594)
- 财(61736)
- 所(51776)
- 农(51681)
- 中心(48541)
- 江(48445)
- 财经(48413)
- 研究所(46783)
- 业大(45232)
- 经(43859)
- 范(40795)
- 农业(40709)
- 师范(40413)
- 北京(39495)
- 经济学(39366)
- 州(38612)
- 院(37339)
- 财经大学(35783)
- 基金
- 项目(207354)
- 科学(164497)
- 研究(154339)
- 基金(149721)
- 家(129821)
- 国家(128699)
- 科学基金(110933)
- 社会(97922)
- 社会科(92832)
- 社会科学(92808)
- 省(83011)
- 基金项目(78737)
- 教育(71987)
- 自然(70977)
- 划(69432)
- 自然科(69379)
- 自然科学(69357)
- 自然科学基金(68166)
- 编号(63508)
- 资助(60088)
- 成果(52077)
- 创(47921)
- 重点(46851)
- 部(45862)
- 发(45260)
- 课题(44207)
- 创新(44002)
- 性(40266)
- 国家社会(40011)
- 科研(39665)
- 期刊
- 济(142078)
- 经济(142078)
- 研究(91470)
- 中国(61948)
- 财(48856)
- 农(47334)
- 学报(46331)
- 管理(45585)
- 科学(43688)
- 教育(37110)
- 大学(35016)
- 学学(32936)
- 农业(31856)
- 融(31057)
- 金融(31057)
- 技术(27573)
- 业经(24885)
- 财经(23649)
- 经济研究(23571)
- 经(20398)
- 问题(18100)
- 业(17449)
- 技术经济(16281)
- 贸(15716)
- 科技(15689)
- 商业(14903)
- 版(14755)
- 理论(14258)
- 图书(14144)
- 现代(14105)
共检索到4640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瑶 张光宇
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加速孕育,颠覆性创新带来的社会影响效应逐步增强,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文章以中国国家层面的颠覆性创新支撑政策为样本,构建政策工具和创新价值链的二维分析框架,采用内容分析法,基于扎根理论,对中国面向颠覆性创新的支撑政策文本信息深入挖掘。研究结果指出:三类政策工具中,供给面政策工具使用最为频繁,而需求面的创新支撑政策相对较少;创新价值链演进过程中,政府更倾向于技术研发阶段的政策支撑建设;在政策工具-创新价值链的关系维度下,技术研发阶段主要应用的是供给面政策工具,环境面和需求面的政策影响效应有限;不同政策工具下,其内部的政策类型结构差异性显著。研究结论为中国面向颠覆性创新的政策体系优化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瑶 张光宇
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加速孕育,颠覆性创新带来的社会影响效应逐步增强,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文章以中国国家层面的颠覆性创新支撑政策为样本,构建政策工具和创新价值链的二维分析框架,采用内容分析法,基于扎根理论,对中国面向颠覆性创新的支撑政策文本信息深入挖掘。研究结果指出:三类政策工具中,供给面政策工具使用最为频繁,而需求面的创新支撑政策相对较少;创新价值链演进过程中,政府更倾向于技术研发阶段的政策支撑建设;在政策工具-创新价值链的关系维度下,技术研发阶段主要应用的是供给面政策工具,环境面和需求面的政策影响效应有限;不同政策工具下,其内部的政策类型结构差异性显著。研究结论为中国面向颠覆性创新的政策体系优化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伟
随着新兴产业的发展,传统投资决策方法的局限性暴露的一览无余。很多金融投资者习惯采用净现值(NPV)、组合管理(portfolio)、现金牛(cash cow)和沉没成本(sunken cost)之类的常规性财务工具和传统的决策原则分析处理颠覆性的创新投资机会,完全不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杨文霞 孔嘉 闫晓慧 邓三鸿
[目的/意义]为解决传统颠覆性指数计算过程中不考虑焦点文献的参考文献数量的问题,提出权重颠覆性指数(权重D指数),有助于更加合理有效地评估文献的创新性。[方法/过程]提出一种针对焦点文献的参考文献数量的调整方法——权重颠覆性指数,以1950—2023年获得化学诺奖及其对照组的论文为数据来源,一方面,从合理性与有效性两方面对比颠覆性指数与权重D指数;另一方面,针对一篇焦点文献的参考文献被其引证文献多次引用的情况,具体分析焦点文献的创新性、焦点文献的影响力、焦点文献的参考文献的影响力与焦点文献的参考文献收到引用数量的相关性。[结果/结论 ]权重D指数具有合理性,且比传统颠覆性指数更能有效识别论文的创新性;当焦点文献的创新程度和影响力越高时,引证文献越倾向于引用其参考文献;当焦点文献的参考文献影响力越高时,引证文献也倾向于引用其参考文献。
关键词:
颠覆性指数 D指数 权重D指数 创新性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杨杰 邓三鸿 王昊
在破“五唯”的背景下,科学研究的创新性测度尤为重要,创新性较高的论文往往会对既有研究领域的学科范式产生颠覆性影响,甚至开创新的范式。颠覆性指数是近几年被提出的可以直接测度论文颠覆性创新程度的计量指标,基于网络中论文节点的深层引用关系,在一定程度上破除了单一维度评价的缺点,引起了文献计量学、信息科学和网络科学等多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对颠覆性指数的最新研究进行了总结和拓展,深入剖析了指标局限性及因素,并提出了新的计量指标——相对颠覆性指数(relative disruptive index,RDI),它在颠覆性指数的基础上,涵盖了引文网络的深层引用比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颠覆性指数分布不均匀、评价不一致的问题,能够对科学研究的颠覆性创新程度进行更为精确和客观的衡量。实证结果表明,颠覆性指数的参数量级不一致,相对颠覆性指数可以更有效地衡量科学研究的创新性,且相比于原始颠覆性指数以及Bornmann等学者提出的修正颠覆性指数(DI5)具有更佳的评价一致性,巩固性论文的相对颠覆性指数较低,创新性论文的相对颠覆性指数较高。
关键词:
科学计量 引文网络 创新性 颠覆性指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安志东 吴文兴
颠覆性创新理论自提出以来一直备受相关领域追捧。文章以价值网络视角为基础,从价值的多个层面,如价值创造、价值实现、价值来源等内容对颠覆性创新理论进行了论述。同时,文章构建了基于价值网络视角下的颠覆性创新分析框架,进而选取圆通速递有限公司为案例,并按照价值控制塔的逻辑关系探究了物流企业如何进行颠覆性创新,进而实现企业转型升级。最后,文章得出客户的价值主张是物流企业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物流企业要紧跟智能化、绿色化等发展方向,从而在引进颠覆性技术进行颠覆性创新的活动的同时实现健康、稳定、持久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云 张立伟 乔岳 周源
本文对颠覆性创新在中国的理论研究热点进行计量分析,对涉及颠覆性创新(技术)的相关政策进行汇总,并以发明专利为视角探究政策实施的效果。研究发现:(1)理论研究上,概念辨析和理论阐述、后发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以及基于颠覆性创新理论的产业技术创新分析是研究的热点话题;(2)政策实践上,在顶层规划与战略方针中,颠覆性技术已经成为关注的焦点之一,并且政策逐步聚焦到人工智能、信息通信、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表明,颠覆性创新在中国引发了广泛的学术理论探讨,并指导了产业政策实践,对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白胜
反常问题导向是Christensen开创并发展颠覆性创新理论的基本路径,但是此研究方法及依此发展的新内容并未受到关注。本文提出广义反常问题概念后将其划分为三类:被理论忽略的实践类、理论解释不符合实践类、解释力不如竞争理论类;以2003年的《困境与出路》为经典理论和新进展的分界点,发现Christensen研究的新进展内容包括五个方面:待办任务、可延展核心、创立市场型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的新三类划分,它们源自对三类反常问题的解决,并统一到基于资源、程序、价值观理论的商业模式构成要素框架下;最后按照识别三类反常问题的思路提出进一步研究方向。这些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刻理解和有效应用颠覆性创新理论,并增添管理研究方法论的新知识。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孙婧 沈志渔
以制造业企业为样本,借鉴国内外互博意愿与颠覆性创新的研究成果,对动态环境下,企业互博意愿与颠覆性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构建和实证检验。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借助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主要研究结论如下:资产互博意愿、路径互博意愿对技术颠覆性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市场颠覆性创新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技术动态性对互博意愿与技术颠覆性创新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对互博意愿与市场颠覆性创新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竞争强度对互博意愿与技术颠覆性创新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对互博意愿与市场颠覆性创新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关键词:
互博意愿 颠覆性创新 环境动态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靳宗振 罗晖 曹俐莉
颠覆性创新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科技创新发展路径。在基于前人研究颠覆性创新概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科技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提出颠覆性创新"本土化"新内涵,并基于颠覆性创新发展的全过程,以创新主体和发展路径为两维坐标,将颠覆性创新按照创新链、产业链和时间链划分为四类需求,并构建颠覆性创新因果关系模型,系统分析颠覆性创新关键要素的相互作用机理,形成"探索一代、研发一代、生产一代"的创新发展新格局,并提出了我国颠覆性创新发展的导向策略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
颠覆性创新 创新驱动 导向策略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徐德力
颠覆性创新是企业面临着技术创新、市场突破、商业模式创新、产品创新等时理想的选择,关于互联网领域商业模式颠覆性创新实例蕴涵的规律性东西的提炼和发现是值得研究的课题。如淘宝网以免费的商业模式打破面向消费者的电子商务市场竞争格局,成功地培育了中国网络购物的大市场。本文以淘宝网为例分析企业如何根据自身条件占领市场份额,并探讨互联网领域商业模式颠覆性的创新条件、路径及其后续持续性的创新策略,旨在为其他企业提供参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施国良 吴静 陈挺 张笑笑
为充分利用专利结构化数据和文本数据,实现准确有效的颠覆性技术识别,以中国专利奖为切入点,提出基于图神经网络的颠覆性技术识别框架。首先以获得中国专利奖的授权发明专利定义颠覆性技术,解决技术定义难的问题;接着使用Neo4j图数据库构建异质有向图,存储专利多重关系数据和方向信息,解决关系数据利用率低的问题;最后使用关系图卷积神经网络(R-GCN)模型进行训练,实现颠覆性技术识别,解决识别效果不佳的问题。研究表明以获得中国专利奖的专利技术直接定义颠覆性技术是合理且可靠的;提出的颠覆性技术识别框架能充分利用专利数据信息和专利异质有向图中空间信息,识别出绝大部分的颠覆性技术,丰富了图神经网络在颠覆性技术识别方面的研究。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英泽 化柏林
[目的/意义]颠覆性技术具有前瞻性、突变性与革命性等特征,对于国家科技创新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各国的科技研发体系中逐渐占有重要的战略位置。当前各国政策文本数量庞大、主题繁多,传统的情报分析方法难以实现大量政策跟踪与内容挖掘。通过大量政策文本进行主题抽取,可以快速了解其他国家在相关领域的政策倾向与关注焦点。[方法/过程]本文采用word2vec和LDA相结合的主题模型分析技术,对3个国家政府和组织官网公开的颠覆性技术相关的11686条政策文本数据进行主题抽取,通过对主题建模结果的解读,分析欧盟、英国、美国颠覆性技术相关政策文本的主题特征。[结果/结论]研究发现,这些国家和组织在颠覆性技术识别与政策支持方面已经有较为体系化的运转模式,同时对颠覆性技术在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材料与能源、医疗、教育等领域内产生的影响给予了较高关注,且在近几年中普遍倾向于关注国际上达成共识的全球性问题。
关键词:
颠覆性技术 政策文本 主题建模 LDA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云 施琴芬 于娱
从知识的角度提出颠覆式创新由创新模糊前端、研究开发阶段、目标市场商业化阶段、进入主流市场、建立行业标准,新一轮的颠覆式创新等6个阶段组成,并对每一阶段进行详细剖析。将SECI知识演化模型的社会化,外显化,组合化,内在化与颠覆式创新过程的创新模糊前端,研究开发阶段和商业化阶段结合对应分析,同时将企业外部知识源这一要素加入SECI模型。
关键词:
颠覆式创新 知识视角 创新过程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光宇 崔今天 欧春尧 张瑶
近年来,我国后发企业在海外市场面临着政策限制、市场挤压和技术竞争等挑战。颠覆性创新作为管理实践中重要的创新理论与分析工具,价值创新为进一步探索颠覆性创新技术演化与市场侵入提供了新的着眼点,从而可为海外情境下后发企业突围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持。基于颠覆性创新和价值创新相关理论研究,采用扎根理论并借助NVivo12对一加手机案例进行自下而上的编码,归纳其演化路径。结果发现:本土后发企业在海外市场的颠覆性创新演化模型主要由4个主范畴构成,其中异质性需求定位是颠覆性创新价值主张的前提,用户中心化技术创新是价值创造的源泉,融入文化的商业化创新是价值传递的手段,市场侵蚀是价值实现的终端。结论可拓展颠覆性创新理论情境,对本土后发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具有实践价值。
关键词:
颠覆性创新 演化路径 价值创新 海外市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