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50)
2023(15151)
2022(12897)
2021(12125)
2020(10272)
2019(23169)
2018(22644)
2017(44294)
2016(24101)
2015(26501)
2014(26103)
2013(25284)
2012(23386)
2011(20735)
2010(20755)
2009(19025)
2008(18814)
2007(16347)
2006(14056)
2005(12145)
作者
(67290)
(56372)
(56089)
(53362)
(35996)
(27235)
(25460)
(22043)
(21417)
(19996)
(18966)
(18955)
(17677)
(17545)
(17495)
(17470)
(17011)
(16888)
(16424)
(16144)
(13866)
(13831)
(13722)
(12871)
(12809)
(12601)
(12248)
(12223)
(11258)
(11075)
学科
(97789)
经济(97679)
管理(74253)
(72844)
(61043)
企业(61043)
方法(50559)
数学(45757)
数学方法(45203)
(30760)
(26095)
中国(23431)
(20769)
财务(20722)
财务管理(20680)
业经(20315)
企业财务(19820)
(19645)
贸易(19639)
(19377)
(19165)
(17596)
农业(17185)
地方(16737)
技术(14954)
(14904)
银行(14858)
(14814)
金融(14813)
(14206)
机构
学院(336820)
大学(336799)
(140969)
经济(138397)
管理(134741)
理学(118083)
理学院(116926)
管理学(114885)
管理学院(114290)
研究(106641)
中国(81682)
(68092)
(66782)
科学(64294)
(56660)
财经(53927)
(52203)
业大(51296)
中心(50724)
(49378)
(48596)
研究所(47361)
农业(44901)
经济学(43801)
北京(41807)
(40565)
财经大学(40463)
师范(40023)
经济学院(39891)
(38932)
基金
项目(232443)
科学(184821)
基金(173058)
研究(164932)
(151505)
国家(150269)
科学基金(130636)
社会(107549)
社会科(102335)
社会科学(102309)
基金项目(91320)
(89317)
自然(86667)
自然科(84808)
自然科学(84787)
自然科学基金(83344)
教育(76791)
(75861)
资助(71746)
编号(64538)
(52561)
重点(52039)
成果(51175)
(48537)
(48477)
教育部(45586)
科研(45467)
创新(45422)
国家社会(45146)
人文(44129)
期刊
(143436)
经济(143436)
研究(92222)
中国(56442)
学报(54008)
(53251)
(49996)
科学(48869)
管理(48773)
大学(41748)
学学(39971)
农业(33734)
(32906)
金融(32906)
教育(28875)
技术(28178)
财经(26978)
经济研究(24073)
业经(23823)
(23010)
问题(19230)
(17745)
统计(16892)
(16638)
(16373)
技术经济(16203)
(15804)
理论(15427)
商业(15328)
科技(14805)
共检索到4769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杨菁菁  程俊威  朱密  
使用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公司为样本检验双重股权结构对现金股利分配的影响,研究发现双重股权结构会降低股利的支付概率与支付水平;在双重股权结构公司中,经营者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程度越高,股利支付概率和支付水平越低。进一步研究发现,双重股权结构公司将更多资金投资于研发活动,而研发投资与股利分配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科创板市场已允许具有双重股权结构的企业上市,但是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市场长期以来实行"半强制分红政策"以保护中小股东利益,在科创板实施该政策可能使得双重股权结构公司减少研发投入。因此,监管机构在制定与投资者利益保护相关的政策时,有必要审慎对待双重股权结构公司,使其处理好研发投入与投资者保护之间的关系。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杜媛   毛慧娜  
企业IPO时可选择使用双重股权结构的上市制度为资本结构影响股权结构的研究提供了契机。以1991—2023年赴美上市的中概股企业为样本,本文从选择原因和选择结果双重视角,经过主回归和工具变量、子样本回归等多种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高杠杆企业更有可能选择以双重股权结构上市,这种趋势在短期债务占比高的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从选择结果看,基于债务的治理作用,高杠杆企业选择双重股权结构后更有助于保护外部股东利益、提升股东价值;进一步研究得知,内部股东可通过设定较高的投票权倍数减轻其承担的债务风险效应,但也减弱了债务治理效应,而持有较多现金流权则能够增强债务治理效应;企业成长性越高、行业竞争度越高、重资产越多时,高杠杆企业选择双重股权结构的债务治理效应越强。独特的研究视角同时对双重股权结构和资本结构研究具有增量贡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杜媛   毛慧娜  
企业IPO时可选择使用双重股权结构的上市制度为资本结构影响股权结构的研究提供了契机。以1991—2023年赴美上市的中概股企业为样本,本文从选择原因和选择结果双重视角,经过主回归和工具变量、子样本回归等多种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高杠杆企业更有可能选择以双重股权结构上市,这种趋势在短期债务占比高的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从选择结果看,基于债务的治理作用,高杠杆企业选择双重股权结构后更有助于保护外部股东利益、提升股东价值;进一步研究得知,内部股东可通过设定较高的投票权倍数减轻其承担的债务风险效应,但也减弱了债务治理效应,而持有较多现金流权则能够增强债务治理效应;企业成长性越高、行业竞争度越高、重资产越多时,高杠杆企业选择双重股权结构的债务治理效应越强。独特的研究视角同时对双重股权结构和资本结构研究具有增量贡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胡丹  杨金花  
双层股权结构有助于创始人及管理团队稳定公司控制权、激发其潜能和积极性,但也带来了诸如其他投资者保护不足、管理层谋取控制私利等潜在风险。考虑到我国采用双层股权结构的公司主要集中于赴美上市的中概股公司,本文以2005-2020年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公司为样本,探究双层股权结构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以及这种影响在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差异性。结果表明:第一,双层股权结构显著提高了公司价值;第二,双层股权结构的价值增值效力是通过降低代理成本、缓解公司短视来发挥作用的;第三,从企业生命周期动态视角来看,在成长期和成熟期的企业采用双层股权结构能够提高公司价值,且对成长期企业的促进作用更强,而衰退期企业采用双层股权结构不具有价值增值作用。充分发挥双层股权结构的价值增值效力、抑制其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要引导企业合理选择双层股权结构,同时做好退出机制的前瞻性设计,加强公司内部治理和外部监督,强化对创始人及管理团队的激励约束。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蓝紫文  李增泉  
文章从关系型合约的视角研究了公司选择双重股权结构的内在动因。在我国,企业的商业模式普遍具有关系型交易特征。与市场型交易不同,关系型交易依靠交易各方由关系专有性投资所建立起的信任关系来自我履约。文章分析认为,双重股权结构带来的多倍投票权与稳定控制权可以降低关系型合约的执行成本,保障关系型合约的长期稳定执行。文章以1997-2018年339家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IPO年度数据为样本,发现公司具有越多的关系型合约,越可能采用双重股权结构。进一步分析表明,当公司所在地的市场化程度、人口流动率较低,或者社会资本紧密度较高时,这种正相关关系更加显著。此外,在采用双重股权结构后,关系型合约公司会通过建立更加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来缓解双重股权结构所带来的代理问题。例如,公司会更大概率聘请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开展更多的投资者电话会议活动,设定更高的独立董事比例,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以吸引更多的分析师关注。上述结果表明,在关系型社会中,双重股权结构对保障公司关系型合约的执行具有独特优势。文章结论对于监管部门、上市公司和投资者更好地理解我国制度背景下的双重股权结构具有实践意义。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传明  徐植  
当前我国股票市场对现金股利的派发表现出与西方成熟股票市场截然相反的反应,笔者以截至2005年12月31日在深沪两市挂牌交易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股票市场形成的基本前提-股权结构的角度出发,对股权结构对股利政策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的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对股利政策有着系统性的影响,其影响形式表现为股权集中度与现金股利支付呈正相关关系和流通股、非流通股不同的现金股利偏好,并结合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现状,对实证结果进行了进一步的理论分析以及对政府监管部门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杨菁菁  朱瑞城  梁小敏  
双重股权结构造成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高度分离,虽保护了内部人对公司的控制权,却加剧了代理冲突,导致管理层有更大的动机进行“捂盘”行为。本文以2005-2019年在美上市中概股公司为样本,手工收集投票权数据开展实证研究,发现双重股权结构及两权分离程度对公司股价高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机构持股能够对此发挥显著的缓解作用,且这种作用源于机构投资者的监督效应、信息优势效应和卖空供给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诱发更高的投资水平、降低信息披露质量和股价信息含量,是双重股权结构导致股价高估的三个重要中介渠道。推动双重股权制度在我国的有序发展,应有针对性地强化对双重股权公司管理层的激励约束机制,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机制,同时积极发挥机构投资者的公司治理和市场治理作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武晓玲  翟明磊  
基于我国股权分置改革的特殊背景,从大股东利益侵占和委托代理理论的角度出发,利用股权分置改革前后642家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了股权结构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出于利益侵占的目的,具有较强的现金股利偏好,而机构投资者和管理层持股并不能有效地限制大股东的利益侵占行为;股权分置改革优化了股权结构,减少了大股东的利益侵占行为,从而增加了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春华  崔俊  
文章以2007—2011年沪深两市2 470家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从股权结构的四个方面(股权流动性、股东属性、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分别实证分析其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对于优化股权结构和规范现金股利政策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涂必玉  
2005年6月,我国启动了股权分置改革,并于2006年年底基本完成,此后我国证券市场迎来了股票全流通时代。在股权分置改革的大背景下,从现金股利入手,从上市公司股权数量结构角度对股利信号在我国证券市场的有效性进行实证研究和分析,发现我国投资者对不同股权结构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公告的反应各异,说明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是影响投资决策的重要变量。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映照  李亚培  
本文从分析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入手,选取股改前后的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分配情况作为分析对象,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法来分析股改前后现金股利政策以及股权结构的变化,同时运用多元回归方法来检验股权结构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胡国强  张俊民  
基于中国高管股权激励契约中股利保护性条款的特殊制度安排,本文采用Relogit模型与多元线性模型实证分析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对其现金股利支付政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未控制公司规模下,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相比未实施激励的公司更具有现金支付倾向,且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更高。通过建立联立方程组考虑内生性问题后,以上结论依然成立。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菁菁  赵珂  
以我国在美上市中概股公司2005~2018年数据为样本,检验双重股权结构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双重股权结构对审计费用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该影响主要是由于高、低投票权的设定加剧了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程度,从而使得股东和管理层之间的委托代理冲突变得更为严重所导致的。研究结果不仅为股权结构、代理冲突和审计费用方面的文献提供了有效补充,也能帮助国内投资者和监管机构更深入地了解双重股权结构公司在公司治理和管理层行为等方面的特征。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肖淑芳  喻梦颖  
本文以《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颁布后的2006年1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沪深两市公告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为对象,研究了股权激励与股利政策的关系。结果表明,股权激励公司的送转股水平和现金股利水平从公告计划前一年起显著高于非股权激励公司;上市公司公告股权激励计划对送转股和现金股利水平均有正向的影响,但从股利政策影响因素的回归结果来看,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较为适合自身的特征,但在送转能力不足的情况下依然"异常高送转",表明送转股是管理层眼中最大化其股权激励收益的更为理想的掘金工具。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肖作平  
本文采用一系列OLS回归从公司治理角度经验检验了股权结构对资本结构选择的影响。本文提供的经验证据表明:(1)股权结构是影响资本结构选择的重要因素;(2)管理者持股与债务比率负相关,但不显著;(3)股权集中度与债务比率正相关;(4)股东人数与债务比率负相关;(5)第一大股东持股比率和其他三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差与债务比率负相关;(6)国家股比例与债务比率成U型关系;(7)法人股比例与债务比率正相关,但不显著,且它们间不存在非线性关系;(8)流通股比例与债务比率成三次曲线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