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85)
- 2023(15633)
- 2022(13165)
- 2021(12075)
- 2020(10294)
- 2019(23008)
- 2018(22817)
- 2017(43683)
- 2016(23650)
- 2015(25698)
- 2014(25287)
- 2013(25055)
- 2012(22764)
- 2011(20107)
- 2010(20110)
- 2009(19077)
- 2008(19349)
- 2007(17390)
- 2006(15258)
- 2005(14006)
- 学科
- 业(100187)
- 济(97261)
- 经济(97109)
- 企(91468)
- 企业(91468)
- 管理(89351)
- 方法(41036)
- 财(37356)
- 业经(32332)
- 数学(32232)
- 数学方法(32015)
- 农(30946)
- 务(27617)
- 财务(27597)
- 财务管理(27564)
- 企业财务(26341)
- 制(25503)
- 中国(23548)
- 农业(21915)
- 技术(21454)
- 体(18925)
- 地方(17869)
- 划(17550)
- 策(16540)
- 理论(16404)
- 贸(16397)
- 体制(16392)
- 贸易(16382)
- 和(15984)
- 易(15848)
- 机构
- 学院(334463)
- 大学(329418)
- 济(138738)
- 经济(136103)
- 管理(133993)
- 理学(115352)
- 理学院(114141)
- 管理学(112700)
- 管理学院(112038)
- 研究(105205)
- 中国(84753)
- 财(69622)
- 京(68419)
- 科学(62972)
- 农(60434)
- 财经(54418)
- 所(52423)
- 江(51744)
- 业大(50732)
- 经(49394)
- 中心(48904)
- 农业(47653)
- 研究所(46776)
- 北京(42349)
- 经济学(41698)
- 州(40497)
- 财经大学(40168)
- 商学(38342)
- 商学院(38005)
- 院(37895)
- 基金
- 项目(220026)
- 科学(175088)
- 基金(162029)
- 研究(158977)
- 家(141327)
- 国家(140072)
- 科学基金(122053)
- 社会(103876)
- 社会科(98597)
- 社会科学(98574)
- 省(87651)
- 基金项目(86954)
- 自然(79820)
- 自然科(78033)
- 自然科学(78011)
- 自然科学基金(76752)
- 划(72394)
- 教育(71689)
- 资助(64277)
- 编号(61964)
- 创(51447)
- 重点(49054)
- 成果(48975)
- 部(48406)
- 创新(47258)
- 业(46755)
- 发(46718)
- 制(45247)
- 国家社会(43124)
- 课题(42591)
- 期刊
- 济(157963)
- 经济(157963)
- 研究(96442)
- 中国(66844)
- 财(60585)
- 农(56310)
- 管理(55866)
- 学报(51347)
- 科学(48351)
- 大学(39468)
- 学学(37817)
- 农业(37768)
- 融(34094)
- 金融(34094)
- 技术(28972)
- 财经(28102)
- 业经(27998)
- 教育(27759)
- 经济研究(24271)
- 经(24106)
- 业(23176)
- 问题(20885)
- 财会(18089)
- 技术经济(18075)
- 现代(16725)
- 科技(16649)
- 版(16554)
- 会计(15979)
- 商业(15822)
- 贸(15550)
共检索到5019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池昭梅 陈炳均
以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首个采用双重股权结构赴港上市的小米集团为例,从小米集团采用双重股权结构上市的必要性,双重股权结构的实施方式、实施效果、正面效应以及潜在负面影响五个层面进行分析后发现:虽然双重股权结构存在一些潜在的负面影响,但对于需要资金支持以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创新型科技企业来说,采用双重股权结构上市不但可以实现融资的目的,还能使创始人维持对公司的控制权,保持公司的稳定,保证公司按照创始人专业的眼光和战略长远发展下去,这样的股权结构可以为企业带来正面效应。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秦诗音 陈昌彧 王峰娟
本文以实体企业南玻集团为例,介绍了南玻集团创始人股东与外来资本宝能系代表前海人寿及其一致行动人之间控制权争夺的来龙去脉,研究得出:企业股权太分散、创始人持股比例过低,以及目前我国单一的同股同权股权制度是导致公司控制权争夺的主要原因,相应地从企业内部完善公司章程、签订一致行动协议、完善外部法律保护制度等方面提出了企业创始人控制权保护的策略。
关键词:
实业企业 创始人控制权保护 南玻集团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秦诗音 陈昌彧 王峰娟
本文以实体企业南玻集团为例,介绍了南玻集团创始人股东与外来资本宝能系代表前海人寿及其一致行动人之间控制权争夺的来龙去脉,研究得出:企业股权太分散、创始人持股比例过低,以及目前我国单一的同股同权股权制度是导致公司控制权争夺的主要原因,相应地从企业内部完善公司章程、签订一致行动协议、完善外部法律保护制度等方面提出了企业创始人控制权保护的策略。
关键词:
实业企业 创始人控制权保护 南玻集团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燕 邓峰
创始人与企业融资过程中引进的外部投资者在股东利益、股东目的、股东能力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随着股权的不断稀释,创始人与投资方的控制权争夺时有发生。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和制度安排保证创始人的控制权是当前理论和现实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从股东异质性视角出发,以京东和阿里巴巴两家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案例研究法探讨双重股权结构对创始人控制权保持与投资者利益保护的作用机理,并对双重股权制度的投资者利益保护效应提供市场反应证据,以期能为面临控制权争夺风险的企业的融资选择、公司治理结构设计提供一定的实践启示。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艳波 高闯 胡登峰
选取2008—2012年间IPO的514家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创始人掌握企业经营控制权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如何因"关键性资源"的不同而发生改变。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总体上,创始人掌握经营控制权有助于提升公司业绩并保持业绩的稳定,而且这种影响的长期效应大于短期效应;创始人掌握经营控制权对企业业绩的影响随着创始人知识型资源的增加而提升,随关系性资源的增加而减弱。研究不仅拓展了公司治理控制权领域的文献,同时也为成长中面临控制权争夺风险的创始人公司控制权机制创新、融资选择提供了一定的管理启示。
关键词:
创始人 控制权 关键性资源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继德 刘卓
互联网企业创始人的控制权保护对于维护企业管理层的稳定、发挥企业家精神、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阿里巴巴的双重股权结构如何保护公司创始人的控制权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通过厘清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制度"的组织架构及作用机制,剖析"合伙人制度"与双重股权结构的异同,研究发现:"合伙人制度"使创始人拥有选拔合伙人和提名半数以上董事会成员的权限,以此更好地保护互联网企业创始人的控制权;"合伙人制度"在各维度都能比AB股制度更好地保护互联网企业创始人的控制权。研究结论为互联网企业保护创始人控制权和监管部门制定互联网企业创始人控制权保护政策提供了借鉴和依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胡波 王骜然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创始人掌握了公司主要控制权。在互联网企业创始人担任CEO的情况下,互联网企业的特殊性使得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相对传统行业更小。通过对上市互联网企业的实证研究发现,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创始人担任CEO对企业创新有正向影响,此外,创始人CEO掌握控制权对互联网企业的长期业绩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且其控制权对企业业绩的影响呈倒"U"型变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胜忠 俞蕊
近年来,A股市场上的控制权争夺现象越发激烈和普遍,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法律规制的有限和控制权理念的不成熟,使得控制权交接无法顺利实现。本文立足于我国民营企业控制权争夺的实例,分析我国控制权争夺困境出现的原因,进而结合我国特定环境提出阶段性的方案设计,即对创始人股东进行保护,并针对相应的保护手段和在我国的具体运用提出自己的观点。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胜忠 俞蕊
近年来,A股市场上的控制权争夺现象越发激烈和普遍,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法律规制的有限和控制权理念的不成熟,使得控制权交接无法顺利实现。本文立足于我国民营企业控制权争夺的实例,分析我国控制权争夺困境出现的原因,进而结合我国特定环境提出阶段性的方案设计,即对创始人股东进行保护,并针对相应的保护手段和在我国的具体运用提出自己的观点。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胡旭阳 吴一平
运用社会情感财富理论,本文提出了创始人政治身份促进中国家族企业控制权代际锁定的两种机理,即企业政治资本积累假说和社会情感财富维护假说。以2003—2015年上市家族企业为样本的混合截面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创始人政治身份显著增加了继承人担任公司董事长或总经理的可能性,创始人政治身份促进家族企业控制权的代际锁定。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上述两种机制并存:创始人政治身份给家族企业带来融资便利、政府补助等经济利益,成为家族企业积累政治资本的渠道,这提供了支持企业政治资本积累假说的证据,因为企业政治资本有助于提升家族企业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丽娜 高前善
在企业发展的早期阶段,创始人的企业家精神、社会资本和团队凝聚力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企业市场价值的提高。然而,投资人与创始人之间的控制权争夺不可避免地导致创始人离职,以及企业市场价值的极度下滑。投资人绝对控股、目标短期化、缺少规范的企业制度等原因阻碍了创始人与投资人的长期合作。因此,完善资本市场、规范企业制度、加强经理人市场透明度等举措,可以尽量避免创始人被迫离职和企业价值的异常波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春艳 林润辉 袁庆宏 李娅 李飞
创始人与联合创始人或投资方的控制权争夺在现实与理论中广受关注。本文从身具多重角色的企业创始人视角出发,通过对阿里巴巴马云及其团队、Facebook扎克伯格、雷士照明吴长江三个案例中创始人的企业控制权演进的梳理与分析,解构企业发展过程中基于资源配置和制度安排的创始人的控制权演进。企业的财务性资源、关键的知识性资源和关系性资源是创始人寻求权力的资源基础,而制度安排则是权力获取的另一种方式,而且创始人权力的基础随企业发展而动态变化,财务性资源的稀释、关系性资源的不稳定性及知识性资源关键程度的变化均影响创始人的控制权。基于创始人个人拥有或可用的资源,可总结出创始人控制权获取和维持相应的股权、权力让渡与...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胡旭阳 吴一平
运用社会情感财富理论,本文提出了创始人政治身份促进中国家族企业控制权代际锁定的两种机理,即企业政治资本积累假说和社会情感财富维护假说。以2003—2015年上市家族企业为样本的混合截面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创始人政治身份显著增加了继承人担任公司董事长或总经理的可能性,创始人政治身份促进家族企业控制权的代际锁定。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上述两种机制并存:创始人政治身份给家族企业带来融资便利、政府补助等经济利益,成为家族企业积累政治资本的渠道,这提供了支持企业政治资本积累假说的证据,因为企业政治资本有助于提升家族企业代际传承意愿和家族的社会情感财富;创始人更有可能把政治身份转移给继承人而非家族外人士的职业经理人,这提供了支持社会情感财富维护假说的证据,因为企业家政治身份代际转移成为中国情景下家族维护衍生于创始人政治身份社会情感财富的途径。本文揭示了民营企业家参政议政这项富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安排影响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理论机理,丰富了政企关系和社会情感财富的研究文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常丽 陈诗亚
本文以家族企业控制权争夺作为研究的切入点,以家族企业创始人专用性资产的转化为基础,分析了家族企业创始人的专用性资产对企业价值的影响路径,并研究了由于控制权争夺导致的专用性资产断裂对企业价值的短期影响和长期持续性影响。认为家族企业创始人的专用性资产,能够替代资本以及以资本为基础的公司治理机制对企业实施有效的控制,但需要防范家族企业对创始人专用性资产的过度依赖而产生的融资困境。
关键词:
家族企业 专用性资产 控制权 企业价值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徐炜 王超
本文以人力资本作用最为突出的高科技企业控制权配置为出发点,选取2008—2010期间IPO的中国民营高科技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实证分析方法,以期从创始人管理的作用这一角度丰富民营高科技公司治理的相关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创始人掌握经营控制权有利于提高民营高科技上市公司的业绩水平,并能有效抑制公司业绩波动,而且,创始人掌握经营控制权对公司业绩积极作用的长期效应大于短期效应。此外,研究还发现,在一定年龄范围内,创始人年龄越大,其对高科技公司业绩水平的积极作用越突出。本文期望通过对这一问题的讨论,提升对知识、信息和技术等人力资本在民营高科技企业公司治理中作用的认识,促进民营高科技公司控制权机制的创新,...
关键词:
高科技企业 创始人 控制权 公司业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