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02)
2023(15274)
2022(12948)
2021(12206)
2020(10149)
2019(23182)
2018(22903)
2017(44683)
2016(24583)
2015(27088)
2014(26759)
2013(26366)
2012(24317)
2011(21883)
2010(21614)
2009(19656)
2008(19074)
2007(16524)
2006(14510)
2005(12562)
作者
(71653)
(59658)
(58957)
(56355)
(37821)
(28506)
(26758)
(23353)
(22593)
(21209)
(20132)
(19982)
(18881)
(18790)
(18458)
(18289)
(18129)
(17802)
(17012)
(16945)
(15030)
(14503)
(14464)
(13522)
(13432)
(13180)
(13128)
(13018)
(11921)
(11743)
学科
(92783)
经济(92684)
管理(70142)
(66765)
(54469)
企业(54469)
方法(42336)
数学(37029)
数学方法(36591)
(27573)
中国(24924)
(24780)
业经(21621)
(21283)
地方(19044)
(18751)
贸易(18745)
(18240)
农业(18178)
(17652)
(15336)
财务(15271)
财务管理(15248)
环境(15032)
技术(14984)
理论(14481)
企业财务(14465)
(14407)
(14382)
银行(14314)
机构
大学(341288)
学院(341177)
管理(136010)
(135571)
经济(132716)
理学(118663)
理学院(117351)
研究(117242)
管理学(115305)
管理学院(114709)
中国(85957)
科学(75222)
(72510)
(64111)
(60726)
(59500)
业大(56456)
研究所(54797)
中心(52694)
农业(50652)
(49124)
财经(48737)
北京(45421)
(44491)
(44263)
师范(43722)
(42734)
经济学(39796)
(39429)
财经大学(36329)
基金
项目(240897)
科学(188284)
基金(174417)
研究(171630)
(154476)
国家(153191)
科学基金(130354)
社会(107383)
社会科(101806)
社会科学(101780)
(94124)
基金项目(93064)
自然(87066)
自然科(85005)
自然科学(84981)
自然科学基金(83470)
(80033)
教育(78052)
资助(71625)
编号(69316)
成果(55241)
重点(54262)
(52530)
(51624)
(49983)
课题(47611)
创新(46645)
科研(46325)
计划(44845)
教育部(44309)
期刊
(144246)
经济(144246)
研究(97865)
中国(61302)
学报(60243)
(57510)
科学(53083)
管理(48036)
大学(44491)
(43884)
学学(42244)
农业(39810)
教育(35284)
(28915)
金融(28915)
技术(27638)
业经(25035)
经济研究(23512)
财经(22836)
(20388)
(19494)
问题(19027)
科技(17804)
(16743)
图书(16497)
理论(16315)
业大(16076)
技术经济(16068)
商业(15275)
现代(15147)
共检索到4877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虞洪  
粮食生产投入要素结构和消费需求结构的双重结构转型对粮食安全产生了重大影响。分散的小规模粮食经营模式无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大规模的粮食经营模式又受限于地形地貌、基础设施以及技术装备等因素的制约,所以,粮食生产只能走适度规模经营之路。土地规模和服务规模是推进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两大路径,其中服务规模是比土地规模更为重要的适度规模经营推进路径。而且,中国地形地貌复杂、耕作条件、要素配置以及主体发育等情况差异极大的现实情况决定了粮食生产经营不能"一刀切"地采取单一模式,必须因地制宜采取多元化模式。本文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优化粮食生产经营基础设施,培育壮大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主体,提高粮食生产经营社会化服务水平,提供具有针对性的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支持政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宋伟良  方梦佳  
本文从贸易自由化对粮食安全的正、反两方面影响入手,发现虽然粮食的自由贸易可以带来世界整体福利的提升,但现今世界粮食贸易实行自由化依然为时尚早,会对其后续发展留下"后遗症"。而中国要保证当下的粮食安全也不能依靠贸易自由化,粮食贸易完全交由市场的结果是中国粮食种植业受到严重冲击、丧失粮食控制权、供给风险增加,不利于粮食安全的长久保障。因此,政府对粮食贸易进行正确干预、大力扶持本国粮食产业才是正确的选择。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蔡承智  陈阜  
本文对建国 5 0年来我国的粮食作物单产进行了分析 ,同时用线性、二次、三次和指数方程进行回归拟合 ,根据拟合度高低 ,以三次方程预测了我国未来 30年和 5 0年粮食作物产量 ,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人口增长和耕地下降趋势预测了我国未来 5 0年的人均粮食可能占有量。预测结果表明 ,2 0 30年我国可望实现人均占有粮食 40 0公斤以上的目标。应采取的对策可概括为 :增加粮食生产尤其是农田水利建设投入 ,培育和推广粮食作物高产品种 ,抑制耕地下降 ,控制人口增长 ,节约用粮和适当进口粮食。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英  赵文报  
关于粮食安全,早在20世纪70年代世界粮食危机时,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就在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上提出了"粮食安全"概念,具体内容包含生产的充足性、供给的稳定性和粮食的可获得性等三方面含义。我国在1992提出了粮食安全的概念,认为粮食安全就是"能够有效地提供全体居民以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质量达标的包括粮食在内的各种食物。"对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人们已达成了共识,但如何实现粮食安全,尤其是可否进口粮食,理论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敏  王秀玲  
转基因技术是一种新的尖端生物技术,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粮食安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物质条件,关乎国计民生。我国人口不断增长、人均耕地面积少、现有耕地地力不断恶化的国情决定了不可能依靠扩大耕地面积来满足人们的粮食需求,只能走高科技发展之路。然而,转基因农产品对粮食安全也存在潜在的风险,我们必须依法加以严格管理。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寻舸  宋彦科  程星月  
为保障耕地休养生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我国在六大区域内的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生态严重退化区开展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工作。轮作休耕作为一种合理的耕地利用方式,对我国耕地的利用质量和粮食安全将产生深远影响。本文通过分析轮作休耕对我国粮食总产量、质量、供给结构、农民复耕与转移就业等作用机理,探讨其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认为轮作休耕短期内对我国粮食总产量影响不大,但对粮食质量的提高、粮食供给结构的调整、耕地复耕和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会产生较大影响。因此,提出明确轮作休耕的规模和试点区域;建立轮作休耕与粮食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孙东升  吕春生  
本文在分析加入WTO与我国粮食对外开放相关问题的基础上 ,研究分析了加入WTO对我国粮食市场可能产生的冲击和影响。文章认为 ,加入WTO确实存在对国内粮食生产和市场的不利影响 ,但不会对国内粮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并提出了我国应对加入WTO冲击、确保国内粮食安全的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丰  李光泗  郭晓东  
按照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协议,外资企业进入国内粮食流通领域的过渡期到2008年已经结束,国内粮食市场逐渐向外资全面开放。在这样背景下,外资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进入我国粮食产业。外资进入对我国粮食安全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文章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一是外资为什么进入我国的粮食产业;二是外资是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进入我国粮食产业的;三是外资进入我国粮食产业对我国粮食安全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四是面对外资进入,应当采取什么样的应对之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寻舸  宋彦科  程星月  
为保障耕地休养生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我国在六大区域内的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生态严重退化区开展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工作。轮作休耕作为一种合理的耕地利用方式,对我国耕地的利用质量和粮食安全将产生深远影响。本文通过分析轮作休耕对我国粮食总产量、质量、供给结构、农民复耕与转移就业等作用机理,探讨其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认为轮作休耕短期内对我国粮食总产量影响不大,但对粮食质量的提高、粮食供给结构的调整、耕地复耕和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会产生较大影响。因此,提出明确轮作休耕的规模和试点区域;建立轮作休耕与粮食安全结合的宏观调节机制;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轮作休耕需与耕地流转有效结合,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加大轮作休耕土地生态恢复和综合治理技术的研发与推广等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英  陈立华  
在影响粮食安全的各种因素中,人口增长、消费结构升级、生物质能源需求增加、城市化水平提高是影响粮食需求的主要因素,耕地数量减少、耕地质量下降、水资源匮乏、气候条件异常、科技进步、种粮成本是影响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而外贸依存度、粮食储备能力也是影响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为了保证粮食安全,必须严格保护耕地,遏制耕地的减少;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强化科技支撑,提高粮食单产和品质;加强土地环境保护,减少污染;完善粮食储备,健全储备粮食调控机制等。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侯立军  
粮食流通的特点和粮食商品自身的特性,要求必须具有与之相适应的行业结构,以保障粮食流通各环节的顺利对接,实现粮食安全。粮食行业结构优化与否与粮食生产的发展和粮食消费保障之间也存在密切的联系。本文阐述了粮食行业结构与粮食安全的关系,分析了我国粮食行业结构的现状,指出了现行不合理的粮食行业结构对粮食商品流通和粮食安全产生的不利影响,在此基础上就新时期如何进一步优化粮食行业结构,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绍充  王卿  
由于政策制定易落入就事论事的非系统性思维,到了实施阶段则出现左右掣肘甚至得不偿失的负面结果,就此,本文将系统观运用于中国粮食安全对策研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对策体系。使各项对策既各有所重又相互补充,既内洽又可操作,既拓广了对策研究的思路,又使其更具有科学性。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袁海平  顾益康  胡豹  
新时期我国粮食安全面临全新的形势和更加严峻的挑战,必须全面总结借鉴国内外粮食安全的经验教训,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粮食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购销市场化的粮食产业现代化新路子,致力于培育现代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强化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强化粮食市场物流体系建设,强化国家对粮食的支持和保护政策体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钟水映  李魁  
2007年"粮食海啸"引发粮食贸易保护主义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值得我们对粮食安全进行一定的反思。迄今为止,立足于自给的中国粮食供给基本处于安全范围之内,但存在着保障水平较低、结构性矛盾等突出问题。未来中国粮食安全面临人口持续增长和耕地不断减少带来的双重压力,而且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对农地资源的保护提出了严峻挑战。为此,需要确立以"粮食生产能力"指标为核心的农地保护政策,选择"紧凑型"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并积极拓展和利用海外农地资源。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欧璇  侯杰  
粮食安全是关系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通过梳理国内外粮食安全的主要指标,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分析中国粮食安全的现状和问题,并以国外粮食安全保障机制为借鉴,有针对性地提出确保中国粮食安全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