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83)
- 2023(14907)
- 2022(13021)
- 2021(12549)
- 2020(10492)
- 2019(24174)
- 2018(23737)
- 2017(45838)
- 2016(24368)
- 2015(27436)
- 2014(26941)
- 2013(26635)
- 2012(24232)
- 2011(21964)
- 2010(21668)
- 2009(20305)
- 2008(19755)
- 2007(17130)
- 2006(14939)
- 2005(13397)
- 学科
- 济(95076)
- 经济(94969)
- 管理(69193)
- 业(67664)
- 企(55648)
- 企业(55648)
- 方法(45537)
- 数学(39395)
- 数学方法(39011)
- 中国(29331)
- 财(24665)
- 农(24487)
- 银(24326)
- 银行(24179)
- 制(24118)
- 行(22748)
- 业经(21360)
- 贸(21044)
- 贸易(21025)
- 易(20443)
- 学(18847)
- 融(18452)
- 金融(18450)
- 地方(16566)
- 理论(16165)
- 农业(16062)
- 务(16009)
- 财务(15944)
- 财务管理(15913)
- 和(15578)
- 机构
- 大学(341432)
- 学院(338335)
- 济(141016)
- 经济(138162)
- 管理(137183)
- 理学(118292)
- 理学院(117068)
- 管理学(115221)
- 管理学院(114627)
- 研究(112830)
- 中国(94427)
- 京(72733)
- 科学(66962)
- 财(65485)
- 所(55188)
- 财经(52973)
- 中心(51969)
- 农(50742)
- 研究所(50409)
- 经(48457)
- 江(47347)
- 业大(47125)
- 北京(46420)
- 经济学(43330)
- 范(42678)
- 师范(42330)
- 院(40687)
- 财经大学(39851)
- 农业(39838)
- 州(39217)
- 基金
- 项目(230595)
- 科学(182477)
- 研究(170315)
- 基金(170255)
- 家(147162)
- 国家(145969)
- 科学基金(126359)
- 社会(109054)
- 社会科(103345)
- 社会科学(103322)
- 基金项目(90073)
- 省(86284)
- 自然(81543)
- 自然科(79693)
- 自然科学(79675)
- 自然科学基金(78273)
- 教育(77639)
- 划(73511)
- 资助(70884)
- 编号(69239)
- 成果(55858)
- 部(52098)
- 重点(50798)
- 发(47973)
- 创(47763)
- 课题(46537)
- 教育部(45361)
- 国家社会(45194)
- 创新(44547)
- 人文(44128)
- 期刊
- 济(150235)
- 经济(150235)
- 研究(106232)
- 中国(62637)
- 学报(49646)
- 管理(49515)
- 财(48185)
- 科学(47582)
- 农(45878)
- 融(43523)
- 金融(43523)
- 大学(38075)
- 学学(35819)
- 教育(34347)
- 农业(30965)
- 技术(27108)
- 财经(25902)
- 经济研究(25152)
- 业经(23899)
- 经(22052)
- 问题(19129)
- 理论(17769)
- 贸(16983)
- 图书(16753)
- 业(16535)
- 实践(16122)
- 践(16122)
- 技术经济(15970)
- 国际(15564)
- 科技(15166)
共检索到5008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应展宇 张夏晗
基于跨业竞争与同业竞争并存的现实背景,分析了双重竞争影响中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理论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双重竞争使得银行自我逐利,放大期限错配程度,加剧主动风险承担行为,造成风险资产占比提高;双重竞争导致银行在政府干预下强化被动风险承担行为,但获得政府的隐性担保与显性风险补偿,引起不良贷款率下降;双重竞争会放大银行总体的风险水平。进一步研究表明,由于银行微观特征的差异,双重竞争对银行的风险承担产生异质性效应;宏观金融环境因素的不同,也会导致银行风险承担表现出不同的结果。因此,为了降低银行风险,应加强对银行的动态监管,发展债券市场,利用金融科技优化银行风险管理流程。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赵旭霞 李双建
准确量化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是有效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首要前提和重要保障。基于2007-2022年中国377家商业银行微观数据,利用双边随机前沿模型分析方法,本文实证测度了风险管控效应和利润追逐效应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风险管控效应和利润追逐效应的叠加作用最终导致银行实际风险承担高于前沿风险承担24.63%,即银行存在过度风险承担状况。通过细分样本分析发现,样本期间银行一直处于过度风险承担状态,且表现出较强的类型及规模异质性,即农村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以及小规模商业银行过度风险承担程度相对较高。本文研究还发现,银行竞争程度加剧会显著增加银行过度风险承担,支持“竞争-脆弱性”假说;金融创新能够削弱银行过度风险承担程度,验证了“金融创新促进论”假说。本文研究不仅有助于科学地评判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状况,且对于当前维护金融系统稳定以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余静文 吴滨阳
数字金融是信息技术、数据协作与传统金融服务模式相结合的新一代金融服务业态。随着数字金融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在科技赋能下加速了数字化转型步伐。基于2012-2018年中国84家代表性商业银行的数据,采用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作为数字金融的代理变量,研究数字金融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金融有助于收敛系统性金融风险。数字金融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城商行和农村金融机构对数字金融的反应更加敏感,大型股份制银行和国有行则更加审慎,数字金融对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收敛作用最大。数字金融缓解了长尾客户缺乏抵押和征信不足的痛点问题,提高了中小银行风险识别能力,降低了风险管理成本,使其信贷决策更加科学。最后提出关于商业银行进一步提升数字化风险管理能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启示。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郭桂霞 于丽洁
本文以2013~2017年中国商业银行为研究样本,检验了发行或有资本对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发行或有资本能够显著降低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从整体上来看,或有资本的发行规模对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没有显著影响,但将银行杠杆率的影响纳入考虑后发现,高杠杆银行增加或有资本发行规模时具有显著的风险抑制效应,而低杠杆银行则相反。因此,应对不同杠杆率的银行发行或有资本的规模进行分类指导。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或有资本 风险承担 杠杆率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何维达 于一
基于2000~2008年10家中国上市银行数据,本文引入了Z指数衡量中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并对外资银行进入、外资参股与上市银行Z指数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外资银行进入与中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之间呈现U型的非线性关系,外资银行进入之初能够降低银行风险,当外资银行资产份额达到及超过1.94%的临界值后,导致风险增加;在现行参股比例约束下,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并没有显著提升银行治理水平,外资参股增加了中国商业银行风险。此外,高股权集中度会削弱治理机制作用,放大风险。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范亚辰 田雅群 何广文
利用2004—2017年49家农村商业银行非平衡面板数据,运用似不相关回归测算市场竞争指数,构建联立方程组运用动态GMM方法,分析资本约束、市场竞争与风险承担的关系。研究发现,资本水平变动与农商行风险变动之间呈负向关系;市场竞争程度与农商行风险变动呈显著的正向关系,且竞争越弱,资本水平对风险的约束力越强,风险对资本水平的侵蚀作用也越小;农商行会依据上一期的资本和风险水平,在本期进行反向调整。
关键词:
农村商业银行 资本约束 市场竞争 风险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宋清华 曲良波 陈雄兵
基于2000-2010年中国13家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对中国商业银行规模、银行治理与风险承担关系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银行规模与风险承担呈U形关系;银行治理水平与风险承担呈负向关系;大型商业银行治理引起的风险承担比股份制商业银行高。因此,必须适当限制商业银行的规模扩张,加强商业银行的安全网建设,加大对大型、系统重要性商业银行的监管力度,提高商业银行尤其是大型商业银行的治理水平。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银行规模 银行治理 风险承担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代军勋 陶春喜
随着银行业进入资本和流动性双重约束阶段,两者之间存在的冲突和矛盾可能导致银行行为机理发生变异。本文基于2006-2014年我国36家商业银行的微观数据,采用联立方程模型实证检验了资本和流动性双重约束下我国银行业的风险承担行为。研究结果表明:资本变动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变动之间总体上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流动性变动与银行风险承担变动之间也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银行会根据上一期的资本、流动性与风险承担反向调整本期水平,三者均存在内生的稳定性。有鉴于资本和流动性双重约束下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变异,资本约束与流动性约束的合成效应应该纳入银行监管框架调整的考虑范围。
关键词:
资本约束 流动性约束 银行风险承担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曹素娟
本文通过运用我国14家商业银行1996~2009年的数据,研究了市场竞争下资本约束与银行风险承担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首先,资本与风险行为之间存在弱负相关关系,且这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程度不对称。其次,产权属性和产权结构对银行风险行为无显著影响,其要害在于:股份制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工农中建化"现象。再者,市场竞争对银行风险行为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且它对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系数大于资本约束。也即,伴随着国有银行制度改革的推进,多元化产权竞争格局逐渐形成,一方面银行业市场化竞争日趋激烈,另一方面银行资产负债表中国家声誉的不可退出性,使得中国银行业在完全隐性存款保险制度的默许下,内生出风险承担...
关键词:
市场竞争 资本约束 风险承担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宋琴 胡方琦 倪川川
本文选取2004-2013年中国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借鉴AbiAd等的研究成果测度中国金融自由化指数,分别采用Cr指数和Z-sCore度量市场竞争程度与银行风险承担,分析中国金融自由化、市场竞争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金融自由化指数与银行风险承担负相关;中国银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导致市场竞争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变化不显著;金融危机的发生改变了金融自由化指数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关系的显著性。因此,中国应提高银行业的竞争强度,强化金融制度建设,改进金融监管技术,提高金融运行效率。
关键词:
金融自由化指数 市场竞争 银行风险承担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周晶 陶士贵
本文基于中国16家上市银行2013-2016年的季度数据,利用无效率项非单调变化且存在异方差的随机前沿模型测算了样本银行的利润效率和成本效率,并从货币政策传导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视角切入,利用两步系统广义矩估计法分析了中国实施传统货币政策的同时,结构性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承担及银行效率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传导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在中国是存在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能够影响银行风险承担和效率。银行风险承担对其利润效率的影响并不是单调的,两者为倒U型关系,因此从提高银行利润效率的角度考虑,存在最优的风险承担。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陈伟平 冯宗宪
基于异质性视角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战略引资与银行风险承担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估计,结果表明,战略引资有利于中资银行引进先进的理念和风险控制技术,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对银行风险承担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不同银行对战略引资会作出异质反应,随着资本充足率的提高,战略引资对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抑制效果增强。因此,加快落实与境外战略投资者的长期深层次合作是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商业银行的重要议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贺国生 甘煜
中国商业银行为什么存在着利率风险管理的弱化?这种选择是否满足于商业银行在约束条件下最优的理性行为?本文通过对中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具体约束条件的分析,从成本收益角度,在理论上解释了中国商业银行行为的理性选择。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利率风险 约束与行为选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勇 邓坤
本文利用我国2004~2013年14家主要商业银行的样本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系统GMM方法,实证研究了货币政策、银行竞争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证实了我国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的存在性,并且商业银行的竞争力越强,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越强,但是该因素对其影响相对较弱,两者的交互项对商业风险承担行为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勒纳指数 系统GMM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陈其安 黄悦悦
在对中国银行业市场进行全面考察的基础上,本文以超额资本充足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政府监管度量指标,Lerner指数为银行市场约束度量指标,以中国14家上市银行2007年1月~2010年9月期间的季度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了政府监管和市场约束对中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超额资本充足率、市场约束和银行规模对中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产生显著正向影响;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经营管理水平对中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产生显著负向影响;国有控股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显著低于股份制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具有显著的连续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