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522)
- 2023(19119)
- 2022(16381)
- 2021(15132)
- 2020(12833)
- 2019(28903)
- 2018(28665)
- 2017(55660)
- 2016(30679)
- 2015(33924)
- 2014(33634)
- 2013(33286)
- 2012(30679)
- 2011(27663)
- 2010(27730)
- 2009(25768)
- 2008(25779)
- 2007(22981)
- 2006(20605)
- 2005(18577)
- 学科
- 济(122315)
- 经济(122138)
- 业(107871)
- 管理(105466)
- 企(95586)
- 企业(95586)
- 方法(51952)
- 数学(41761)
- 数学方法(41285)
- 财(40535)
- 农(37976)
- 业经(35775)
- 中国(31098)
- 制(28845)
- 务(26691)
- 财务(26615)
- 财务管理(26572)
- 农业(25973)
- 企业财务(25228)
- 学(24124)
- 地方(23012)
- 技术(22582)
- 贸(22347)
- 贸易(22335)
- 和(21925)
- 策(21769)
- 易(21726)
- 划(21598)
- 理论(21433)
- 环境(21137)
- 机构
- 学院(437544)
- 大学(434919)
- 济(176836)
- 管理(174004)
- 经济(173075)
- 理学(149432)
- 理学院(147835)
- 研究(146559)
- 管理学(145599)
- 管理学院(144788)
- 中国(111835)
- 京(92789)
- 科学(89803)
- 财(87016)
- 农(77888)
- 所(74197)
- 财经(67742)
- 业大(67338)
- 研究所(66941)
- 江(66620)
- 中心(65942)
- 经(61506)
- 农业(61119)
- 北京(58329)
- 范(53717)
- 师范(53125)
- 院(53090)
- 州(52761)
- 经济学(52248)
- 财经大学(49982)
- 基金
- 项目(291048)
- 科学(228532)
- 研究(211783)
- 基金(211298)
- 家(184856)
- 国家(183243)
- 科学基金(157110)
- 社会(133559)
- 社会科(126586)
- 社会科学(126553)
- 省(114277)
- 基金项目(111867)
- 自然(102875)
- 自然科(100432)
- 自然科学(100405)
- 自然科学基金(98630)
- 教育(95930)
- 划(95743)
- 资助(86682)
- 编号(85822)
- 成果(69687)
- 重点(65208)
- 部(63870)
- 发(62110)
- 创(62036)
- 课题(59191)
- 创新(57469)
- 制(55470)
- 科研(55452)
- 国家社会(54566)
- 期刊
- 济(201724)
- 经济(201724)
- 研究(129973)
- 中国(84699)
- 农(72099)
- 学报(70346)
- 财(70244)
- 管理(68517)
- 科学(64137)
- 大学(53271)
- 学学(50682)
- 农业(48936)
- 教育(43650)
- 融(41286)
- 金融(41286)
- 技术(37015)
- 业经(34441)
- 财经(33703)
- 经济研究(31187)
- 经(28832)
- 业(27276)
- 问题(26129)
- 技术经济(22037)
- 科技(21336)
- 现代(21104)
- 版(21021)
- 理论(20168)
- 贸(19981)
- 商业(19559)
- 财会(19206)
共检索到6540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宇翔 谭德庆
当前碳政策大多关注产品制造过程的碳排放,然而许多产品在消费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更多,未来约束产品消费环节碳排放势在必行。基于此,探索性地提出实施“碳限额交易-碳税”双重碳政策,从消费者效用角度出发,构建高碳排放耐用品出租与销售策略模型,讨论双重碳政策对耐用品厂商市场策略与减排策略的影响,探讨政府如何通过调控碳交易价格与碳税率,引导企业绿色转型。结论表明,不推出碳税或碳税政策宽松情况下,碳交易价格不能改变厂商选择出租策略的现状;碳税政策趋严情况下,碳交易价格较低时,销售策略更优;碳交易价格较高时,出租策略更优;碳交易价格与碳税率影响厂商减排技术投入与减排效果,碳税率固定时,碳交易价格越高,减排效果越弱;政府通过调整碳交易价格与碳税率可以实现厂商采取不同市场策略均更有利于降低碳排放。
关键词:
双重碳政策 耐用品 企业决策 政策调控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王永健 王飞 王站杰
针对一个混合制造/再制造企业,考虑资金和碳排放双重约束,构建碳权回购策略下的非线性规划模型,并利用库恩-塔克条件求解。同时,通过算例表明,碳权回购策略下,碳价和单位新产品碳排放增加量的临界值定义了多个决策区域,资金约束企业生产决策还受到碳配额的影响,但碳价对生产与碳排放的控制作用更加明显;另外,再制造产品单位碳排放量不变的前提下,存在唯一的新产品单位碳排放增加量使得总体收益最优。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叶乃沂
制造型企业在进行市场导向的生产经营决策时,盈亏平衡分析法由于其假定价格不变,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不变的假设条件下找出盈亏平衡的产量,脱离了不确定的市场环境。本文提出一种利用利润函数来分析产量与利润间关系的方法,以定量的方式帮助企业进行管理决策。可以在不同产量范围、不同的价格下,选择特定的生产方案以获得最大的利润。
关键词:
生产经营决策 利润平衡分析 盈亏平衡分析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洪江涛 黄沛 张奕波
供应链时代,供应商激励策略的研究成为提高供应商质量的关键问题。以国内输送带制造型企业A公司为例,分析供应商质量不稳定的原因以及对于A公司的影响,在这个基础上研究了提高供应商质量的激励因素并制定实施了相关的供应商激励策略。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向A公司供应商发放问卷和对A公司员工进行内部访问获得数据,使用统计学的方法分析不同激励策略对于提高供应商质量的影响,以此来确定提高供应商质量的激励策略。研究成果将为中国制造型企业在供应链环境下提高供应商质量提供参考,从而帮助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运营效率。
关键词:
质量 供应商质量 激励因素 激励策略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金常飞 王馨
为了探究再制造绿色供应链中企业的最优决策以及政府的最优激励策略,建立了由普通产品和绿色产品相结合的供应链博弈模型,分析了该模型在多种情形下的最优均衡决策结果,对比了政府基于回收率补贴与回收量补贴这两种激励策略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生产商采用参与回收再制造策略将为绿色供应链中的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政府实行基于回收率补贴的激励策略将更有效地提高产品回收效率。
关键词:
绿色供应链 博弈 激励策略 再制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侯玉梅 贾萌 陈天培 孙晨阳 朱立春 魏鹍
以碳关税政策下发展中国家选择减排研发补贴政策为背景,构建了一个三阶段动态博弈模型。第一阶段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各自设定碳关税率及研发补贴率;第二阶段为发展中国家企业根据补贴率及税率确定减排率;第三阶段为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企业在发达国家市场上进行产量竞争。利用逆向递归方法求解该动态博弈的最优决策,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碳关税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促进企业碳减排并改善环境,但关税会对两国之间的贸易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关税政策和补贴政策能够有效提高各自企业的竞争力,但过多的政府干预会影响市场正常秩序。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补贴政策能够促进企业的减排行为,并且企业的成本优势越明显,减排效果越好。
关键词:
碳关税 减排研发补贴 博弈模型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徐建中 吕希琛
致力于推动理想低碳运营模式演化,利用演化博弈的理论和方法,将政府、制造企业和消费者三个利益相关主体纳入演化博弈分析框架,探索低碳经济背景下各主体决策的演化路径和演化规律。策略稳定性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企业低碳决策演化是各利益相关主体博弈互动的结果;降低低碳监管成本、加大低碳规制惩罚力度、提高全民低碳心理意识等措施有助于推动理想低碳运营模式演化;低碳经济下不存在"政府放任企业传统生产"或"消费者钟情企业高碳产品"的演化稳态。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马秋卓 宋海清
考虑实施CDM(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低碳项目的生产型垄断企业与政府的单阶段斯坦克尔伯格博弈。其中政府为领导者,以碳税税率为决策变量,企业为跟随者,以低碳产品价格及CDM项目期内总的碳排放量为决策变量。政府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制定碳税税率时考虑了企业不同税率范围下的最优碳排放策略。企业面对市场上不同低碳偏好的消费者,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首先制定其低碳产品的最优价格,然后根据不同碳税范围制定相应的周期总排放量。分析表明,低碳产品的定价受消费者低碳产品认知度与碳税税率等因素的影响;碳排放量方面,相对不同的碳税水平,存在最低、最高及凹函数稳定点解。根据这三类排放...
关键词:
低碳 CDM 碳税 碳排放 碳交易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刘青 王文平 李敏
本文在低碳经济背景下,针对我国制造企业生产和碳排放现状,在设定经济发展速度所决定的制造企业限额碳排放约束下,构建了基于"黑箱"问题的碳排放量-环境政策模型,研究政府如何制定碳税和补贴相结合的复合调控政策以控制企业的碳排放量。通过数值仿真结果,分析企业产量、产品价格与调控政策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基于"黑箱"问题的碳排放量-环境政策能够在降低碳排放量的同时维持企业的发展,单位碳税和超标碳排放量并不是一定的线性关系,但是总趋势可以看出,超标的碳排放量与单位碳税是正向关系;不同情境下的单一制造企业或不同情境下的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碳排放 碳税 黑箱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刘青 王文平 李敏
本文在低碳经济背景下,针对我国制造企业生产和碳排放现状,在设定经济发展速度所决定的制造企业限额碳排放约束下,构建了基于"黑箱"问题的碳排放量-环境政策模型,研究政府如何制定碳税和补贴相结合的复合调控政策以控制企业的碳排放量。通过数值仿真结果,分析企业产量、产品价格与调控政策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基于"黑箱"问题的碳排放量-环境政策能够在降低碳排放量的同时维持企业的发展,单位碳税和超标碳排放量并不是一定的线性关系,但是总趋势可以看出,超标的碳排放量与单位碳税是正向关系;不同情境下的单一制造企业或不同情境下的多个制造企业的单位碳税和补贴不同,政府可以设置差异化碳税和补贴;碳税和补贴的变动对产品价格的变化幅度在-1%和1.5%之间,说明可以在降低碳排放量和满足生产量的同时使现实生活中产品的价格保持基本稳定。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碳排放 碳税 黑箱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定坚
专一细分策略:在大行业做细分市场——朵唯女性手机的启示专一细分策略,是指战略目标聚焦,针对特定的市场或者人群打造独特的产品或品牌差异,在行业中形成难以复制的优势。适于创新性较强但规模不大的企业。朵唯手机通过细分市场找到突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玮玮
碳排放足迹衡量标准、碳排放配额、碳交易市场的完善与成熟,使得原来一直游离在资产负债表外的碳排放权资产因此被纳入到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由此引发企业商业模式低碳演化的诉求。本文基于国内外研究成果,通过逻辑推理与数值仿真探讨商业模式在政府政策调控与市场机制双重影响下低碳转型的演化趋势与演化结果并从中凝炼出一些演化结论,为进一步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商业模式 碳排放 政府政策 市场机制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陈伟达 史郁洁
分析碳交易政策下企业考虑进行渠道拓展时制造/再制造生产的决策问题。分别建立了传统渠道模型及2种不同的渠道拓展模型,分析消费者偏好及碳政策对企业再制造生产决策的影响及不同渠道拓展策略下的最优生产决策。研究发现,只有适当的碳价格才能促进再制造的生产;在消费者线上购买偏好较高时,线上销售再制造产品线下销售新产品可以同时达到企业利润及环境成本最优,实现企业与环境的双赢。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新军 陈美娜 达庆利
经济增长与环境恶化之间的平衡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消费者也提高了环保意识。鉴于市场失灵的存在,汽车制造企业难以自发地组织低碳供应链管理,研究环保型政府监管下汽车制造企业实施低碳供应链管理的决策问题,建立以政府为第一领导者、汽车制造企业为第二领导者、汽车回收商为跟随者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探究政府激励汽车制造企业碳减排、制造企业激励回收商努力回收的契约机制,通过数值算例验证影响补贴因子的相关因素并分析环保型政府的效用。研究结果表明:汽车制造企业的最优激励有效提高废旧汽车零部件的回收率;环境损害因子影响政府对不同碳排放量汽车制造企业的激励措施;政府不同政策之间的相互影响程度越强,消费者行为对政府最优补贴率的影响就越大,汽车制造企业碳减排成本系数对政府最优补贴率的影响也越小;政府碳政策及消费者低碳偏好之间的相互协调、动态平衡程度影响政府的最优补贴决策和最大效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颖 韩立华
基于不确定需求构建碳限额、碳限额与交易、碳税三种常见碳政策下制造企业的运作和减排模型,分析其最优决策,进而分析各参数的敏感性。并通过数值分析,分析了不同碳政策下,各政策参数对于企业决策的影响,分析结论对低碳经济下企业在降低碳排放、保护环境的同时提升企业运作绩效,具有重要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并对政府碳政策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碳政策 减排决策 生产决策 随机需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