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67)
2023(3422)
2022(2791)
2021(2618)
2020(2246)
2019(5145)
2018(5037)
2017(10246)
2016(5201)
2015(5772)
2014(5799)
2013(5715)
2012(5202)
2011(4565)
2010(4669)
2009(4512)
2008(4819)
2007(4443)
2006(3938)
2005(3793)
作者
(14417)
(11624)
(11605)
(11179)
(7617)
(5503)
(5480)
(4693)
(4445)
(4278)
(4100)
(4096)
(3906)
(3747)
(3731)
(3637)
(3582)
(3436)
(3419)
(3095)
(3056)
(2788)
(2756)
(2729)
(2684)
(2636)
(2616)
(2468)
(2372)
(2327)
学科
(18839)
银行(18694)
(17388)
(17281)
(16379)
经济(16350)
(15299)
管理(15262)
(13737)
企业(13737)
(11147)
金融(11147)
(10792)
保险(10701)
业务(10317)
(9930)
制度(9928)
方法(9256)
银行制(8744)
数学(8336)
数学方法(8243)
中国(7467)
(7401)
(5953)
体制(5685)
(5430)
财务(5426)
财务管理(5401)
企业财务(5175)
各种(4416)
机构
大学(68443)
学院(67051)
中国(29255)
(29043)
经济(28282)
管理(27997)
理学(22213)
理学院(22042)
管理学(21769)
管理学院(21645)
(20930)
(20269)
银行(19967)
研究(19703)
(18502)
财经(15159)
(14361)
(14162)
金融(13971)
(13861)
中心(11952)
财经大学(11782)
(11300)
人民(11137)
国人(10381)
中国人(10357)
中国人民(9804)
(9778)
(9644)
经济学(9562)
基金
项目(39243)
科学(31240)
基金(30519)
研究(28333)
(25596)
国家(25406)
科学基金(22768)
社会(19049)
社会科(18059)
社会科学(18053)
基金项目(15541)
自然(15048)
自然科(14745)
自然科学(14742)
自然科学基金(14512)
资助(13658)
(13530)
教育(12502)
(11737)
编号(10816)
(9272)
成果(8823)
重点(8425)
教育部(8345)
(8237)
(8142)
国家社会(8082)
人文(7995)
(7917)
科研(7816)
期刊
(31738)
金融(31738)
(29691)
经济(29691)
研究(28532)
(16549)
中国(14630)
管理(10758)
(8111)
财经(8018)
学报(7662)
科学(7446)
(6498)
大学(6429)
学学(6301)
理论(5660)
实践(5265)
(5265)
经济研究(4717)
财会(4576)
技术(4355)
保险(4311)
(4311)
农村(4283)
(4283)
中国金融(4089)
会计(4005)
国际(3858)
业经(3693)
统计(3608)
共检索到1211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胡杰  
本文运用微观银行理论的产业组织方法,构建了一个含有信用风险和准备金监管要求的风险中性商业银行行为模型。在引入资本监管要求后,借助风险价值(VaR)概念,分析了影响银行行为的因素。结果发现,法定准备金不影响银行的风险行为,但资本监管要求导致风险中性的银行表现出风险厌恶。商业银行有内在的激励去从事风险对冲,并可以从中获益。最后,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银行改革和金融市场建设的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巴曙松  尚航飞  
净稳定融资比率是巴塞尔委员会于2010年推出的用于测量银行期限转换风险的监管指标。本文基于2012~2013年数据测算了我国41家商业银行的净稳定融资比率,进而从银行业整体和同业比较的角度探讨我国商业银行的期限转换风险,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刘继红  周仁俊  
本文研究了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监管风险与审计定价的关系。我们利用2001—2006年的30个有效样本和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进行研究发现单一客户集中度高,资产敏感性缺口大,资本利润率高,资本充足率低的商业银行审计费用高;而前十名客户贷款比例体现了贷款风险分散的程度,其比例越大审计费用越低;对于需要维持较高水平核心资本充足率的商业银行,审计师收取了更多的费用。总的来说,审计费用与监管机构认为非常重要的风险因素强烈相关。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蔺鹏  孟娜娜  
投贷联动作为商业银行"股权+债权"的综合性金融产品创新,呈现出风险复杂度高、风险关联程度强、风险投资期限长等风险特征。为有效管控投贷联动中各类风险,防止风险交叉传染衍生出系统性风险,商业银行需要坚持风险和收益相平衡的核心原则,贯彻组合风险管理理念,构建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体系。监管层面要建立符合金融创新规律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形成机构监管、功能监管和行为监管的综合化协同监管体系,并对投贷联动实施全流程"穿透式监管",坚守不触碰系统性风险的监管底线。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雁  
相对于资产负债业务而言,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风险较低,但收益与风险始终是相伴随的,中间业务在给商业银行带来可观收益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因此,商业银行在开发中间业务时,必须坚持业务拓展与风险防范并重的原则,加强对中间业务的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建立完善中间业务的风险管理系统。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卫功琦  
当前,操作风险已成为银行损失的重要源头之一,国际银行业正在积极研究加强和完善操作风险管理和监管的方法。本文在定性分析操作风险的基础上,概括性地回顾了国际银行业在操作风险管理制度、监管手段和方式等方面的探索,分析了我国银行业操作风险管理与监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从培育风险管理文化、健全监管制度框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加大风险管理工具开发和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等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蔺鹏  孟娜娜  
投贷联动作为商业银行"股权+债权"的综合性金融产品创新,呈现出风险复杂度高、风险关联程度强、风险投资期限长等风险特征。为有效管控投贷联动中各类风险,防止风险交叉传染衍生出系统性风险,商业银行需要坚持风险和收益相平衡的核心原则,贯彻组合风险管理理念,构建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体系。监管层面要建立符合金融创新规律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形成机构监管、功能监管和行为监管的综合化协同监管体系,并对投贷联动实施全流程"穿透式监管",坚守不触碰系统性风险的监管底线。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晓龙  周好文  
通过构建模型对2000~2005年我国商业银行风险与资本充足率变化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实施银行资本监管能够促使已达到最低监管要求的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和降低银行风险,但对于达不到监管要求的银行,实施银行资本监管并不能促使其提高资本充足率和降低风险水平。实施银行资本监管不是我国商业银行风险降低的原因,资本监管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银行中会失效。市场及投资者并不因为银行资本充足率变化而对上市银行的收益或价值的评价产生变化。改革我国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建立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加强市场约束是我国商业银行降低风险、提高资本监管有效性的基础。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左晓慧  杨成志  
近年来,影子银行业务规模发展迅速。然而影子银行业务长期隐匿于监管体系之外,容易引起系统性金融风险。为充分发挥影子银行体系对社会经济的积极作用,基于2009—2020年沪深A股上市的36家商业银行数据,实证检验影子银行业务规模与不同性质及类别商业银行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并引入资本监管压力作为调节效应,探析在引入资本监管压力作为调节变量情况下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在全样本下,影子银行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和应收账款类投资业务规模扩张会提升商业银行风险。其次,异质性分析显示影子银行规模对于不同性质及不同规模商业银行的风险影响不同。最后,监管压力作为调节效应对于影子银行影响商业银行风险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对于强化影子银行有效监管,建立健全金融风险应对机制,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李福  邱凯  
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业的主体和基础载体,发挥着引导资金流通与实现资金余缺调剂的重要职能。然而,融资困境一直是市场参与主体发展的瓶颈,"钱荒"问题日益凸显与蔓延,遏制了投融资活动的资金需求。同时,民间"钱慌"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基于此,商业银行表外事项迅猛发展,发挥了创造利润与缓解流动性压力的双重作用,但其膨胀的杠杆效应,重构了银行风险结构,加剧的风险更阻碍了商业银行的发展。因此,以表外事项为载体,以表外风险监管为目标,以表外负债风险监管为核心,构建商业银行业务收益——风险博弈模型,完善商业银行表外事项运作与信息披露机制,逐步提高风险监管效率,从而确保其稳健经营和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银监会新资本协议实施研究和规划项目组  王兆星  韩明智  綦相  邵长毅  
在监管部门和国内银行业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两年多的论证、起草、征求意见和定量影响测算,中国银监会发布了实施新资本协议第一批监管规章。这些规章与指引在准确把握新资本协议实质要求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我国银行业实践,建立了一套相对明确、操作性强的审慎监管要求,为商业银行新资本协议实施准备工作提供了具体指导和技术标准。本刊特约请中国银监会相关负责人对这些监管规章与指引进行了解读。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谭诤  
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监管在1995年巴林银行事件后开始引起高度重视,至今已有十余年。本文系统整理了国际银行业和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监管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监管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日趋完善、与国际银行业逐步接轨的发展轨迹。在此基础上,指出我国商业银行与监管要求之差距所在以及未来努力的方向。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周月书  彭媛媛  
本文选取江苏省51家农村商业银行2012~2016年的微观数据,首先实证检验了农村商业银行双重目标的内部关系,进而分析了农村商业银行双重目标对其风险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商业银行商业可持续目标与支农目标不兼容,实现商业可持续目标会挤出农业贷款,降低支农力度;支农力度与农村商业银行的风险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农业信贷的增加在提高农村商业银行收益的同时加剧了其收益的波动性,从而显著提高了农村商业银行的风险;农村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与风险呈"正U型"曲线关系,现阶段发展非利息收入业务有助于分散农业贷款引致的风险,降低农村商业银行整体风险水平。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于同会  
近年来,账户监管业务作为商业银行的一种中间业务品种,既可以为商业银行带来稳定可观的存款,又能带来不菲的中间业务收入,因而日益受到商业银行的青睐,对其市场份额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一些银行为了争揽此业务,不顾自己的承受能力而盲目承诺,忽视了其中蕴含的巨大法律风险。本文试对近年来账户监管业务新出现的法律风险作初步探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