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20)
- 2023(4609)
- 2022(3803)
- 2021(3406)
- 2020(2823)
- 2019(6254)
- 2018(5831)
- 2017(11415)
- 2016(6140)
- 2015(6678)
- 2014(6204)
- 2013(6080)
- 2012(5501)
- 2011(4721)
- 2010(4756)
- 2009(4367)
- 2008(4473)
- 2007(4187)
- 2006(3675)
- 2005(3287)
- 学科
- 管理(27178)
- 业(25767)
- 企(24166)
- 企业(24166)
- 济(22806)
- 经济(22766)
- 财(14342)
- 方法(11755)
- 务(11498)
- 财务(11497)
- 财务管理(11469)
- 企业财务(11155)
- 数学(10346)
- 数学方法(10297)
- 制(9047)
- 体(7051)
- 体制(6463)
- 业经(6297)
- 银(6291)
- 银行(6281)
- 行(5965)
- 融(5829)
- 金融(5829)
- 农(5481)
- 中国(5452)
- 公司(5244)
- 划(4606)
- 人事(4006)
- 人事管理(4006)
- 环境(3930)
- 机构
- 大学(82990)
- 学院(82831)
- 济(35627)
- 管理(35238)
- 经济(34954)
- 理学(30546)
- 理学院(30336)
- 管理学(30075)
- 管理学院(29929)
- 研究(24139)
- 财(21502)
- 中国(21260)
- 财经(17019)
- 京(15877)
- 经(15697)
- 财经大学(13149)
- 科学(12130)
- 中心(11946)
- 江(11751)
- 经济学(11376)
- 商学(11173)
- 所(11119)
- 商学院(11084)
- 农(10667)
- 经济学院(10435)
- 业大(10086)
- 研究所(9731)
- 北京(9723)
- 州(9259)
- 院(9080)
- 基金
- 项目(55923)
- 科学(45223)
- 基金(43188)
- 研究(40570)
- 家(37606)
- 国家(37331)
- 科学基金(33084)
- 社会(28533)
- 社会科(27263)
- 社会科学(27255)
- 基金项目(23120)
- 自然(21099)
- 自然科(20658)
- 自然科学(20650)
- 自然科学基金(20313)
- 省(20215)
- 教育(18415)
- 划(17392)
- 资助(16903)
- 编号(14991)
- 部(13530)
- 国家社会(12646)
- 重点(12626)
- 教育部(12056)
- 制(12009)
- 成果(11957)
- 创(11830)
- 人文(11735)
- 性(11157)
- 创新(11109)
共检索到1224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陈宋生 童晓晓
多重监管的共同目标是确保监管主体之间产生协同效应,以及弥补客体治理机制的不足、保持市场竞争力,现有研究过于关注前者而忽视后者。本文选取1998年至2013年沪深两所上市公司,以XBRL(可扩展商务报告语言)财务报告的报送被财政部和证监会双重监管事件为研究对象,观察其对公司治理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目标函数不变时,自2008年应证监会(交易所)要求采用XBRL技术同步披露财务报告以来,公司应计盈余管理下降1.5%,真实盈余管理水平上升5.8%,公司会在两种操纵方法间权衡;2010年财政部以部分上市公司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杜舟 黄庆华 罗莉
在信息化浪潮和资本市场日益国际化的背景下,传统信息披露模式因存在公司治理结构缺陷、信息披露监管不善等原因而需要改善。XBRL作为提升财务信息披露模式的技术工具在学术和实务领域被逐步关注。从公司治理视角下探讨XBRL实施对改善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程度的影响,发现实行XBRL模式通过促进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可以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自愿性信息披露 公司治理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杜舟 黄庆华 罗莉
在信息化浪潮和资本市场日益国际化的背景下,传统信息披露模式因存在公司治理结构缺陷、信息披露监管不善等原因而需要改善。XBRL作为提升财务信息披露模式的技术工具在学术和实务领域被逐步关注。从公司治理视角下探讨XBRL实施对改善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程度的影响,发现实行XBRL模式通过促进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可以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自愿性信息披露 公司治理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丁友刚 王永超
2008年6月和2010年4月,财政部会同银监会、证监会、审计署和保监会先后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这标志着立足我国实际、融合国际先进经验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基本建成。然而,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取决于监管部门对企业监管的有效性以及企业内部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冯骅 王勇
网约车是平台经济下的产物,如果仍沿袭传统经济中"驾驭"市场的监管思路必有诸多不适。网约车行业应有与之相匹配的新监管框架,即"政府监管网约车平台,网约车平台监管市场"的双重监管体系。该架构将平台企业视为监管者纳入体系,充分发挥平台企业的作用与优势,在市场的监管上与政府相互配合,政府与平台企业也能够划清监管界限,二者相互取长补短。以双重监管为基础,分析了网约车政策的影响与实施效果,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以下建议:政府管理部门应当纠正监管错位,放权平台企业;改良网约车市场的监管模式,完善平台企业的连带责任制度;谨防黑车"抬头",影响地区安全;保持市场竞争,避免牌照垄断。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彭岳
一国如何在国内层面实施国际金融软法一直是一个理论和实践难题。为缓和乃至消除场外衍生品市场中的交易对手违约风险,二十国集团(G20)峰会主张引入中央对手清算机制,并通过"新国际金融架构"在全球推行。面对国际方案,中国采取了相对温和的"域内适用"实施模式,而美国则采取了更具攻击性的"域外适用"实施模式。然而,两种实施模式均存在导致监管制度趋于僵化的可能性。不仅如此,这两种实施模式具有将金融风险向中央对手聚集的效应,如果监管不当,很可能引发新一轮的金融危机。考虑到当前新国际金融架构下的监管国际化、标准化和形式趋同,远非构建全球金融治理的理想方式,为防止监管僵化引发新一轮金融危机,各国监管者在实施国际...
关键词:
场外衍生品 中央对手 监管僵化 替代合规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为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财务信息披露电子化在市场监管中的地位日益显著。基于XML的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已逐步成为世界通用语言,并在各国财务报送系统中掀起了一场监管的革命。本文通过对美国、中国以及其他国家XBRL运用情况的探讨,总结了目前中国存在的问题,并就进一步推动XBRL技术在中国的发展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瑞怀
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背景下,基于巴塞尔Ⅲ的监管新规实施带来的挑战,应该引起高度关注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和国际清算银行(BIS)研究结果均表明,实施巴塞尔Ⅲ将给经济带来正面的长期效应。毫无疑问,我国实施巴塞尔Ⅲ监管新规,有利于银行体系的稳健和持续经营,有利于宏观经济健康平稳发展,对经济金融发展长期而言是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学人 钟宏武
前期的电信改革虽然已在政企分开、公司制改造等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是国有电信公司的治理问题依然存在。作者认为,应该高度重视和发挥电信监管的作用,尤其在我国当前处于转型过渡期内,通过营造完善的电信监管环境来促进国有电信公司治理问题的解决具有很强的现实操作性。而要促进我国电信监管环境的完善,应采取严格管制、加快出台《电信法》、提高电信监管能力和加强对监管者的监管等多种措施。
关键词:
电信监管 国有企业 公司治理 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杰勇
双重股权结构作为与同股同权结构并存互补的股权治理结构,因具有扩大融资、保持控制权和规避恶意收购等优势,受到成长期创新型公司热捧,也逐步被全球资本市场普遍接受。近两年我国港交所与上交所科创板先后引进双重股权结构。双重股权结构虽比同股同权结构的代理成本高,却也是初创型高科技公司所有权的最优安排,但为削减代理成本需构建有效的监管机制。我国双重股权结构监管机制可分为内部与外部两个层面:内部监管上,创始人对采用双重股权结构的初创公司持续投入专用性人力资本,对公司拥有强烈心理所有权,形成创始人自我约束机制;外部监管上,港交所和上交所科创板的上市规则通过上市公司资格要求、采用时机限制、B股股东资格要求、B股表决权限制、信息披露与设置监管机构等具体措施予以规制。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吴勉坚 郭旭红
审视中国保险业的市场运行特点、监管工作实际和发展趋势,实施"有效监管"是做好当前保险监管工作的必然选择。有效监管的科学内涵包括以科学发展为目的的依法监管、多种方式有机结合的创新监管、突出重点的高效率监管等方面。监管创新是实施"有效监管"的前提和保证。要依靠"四个结合"引领发展,提高监管主动性;突出"四个重点"防范风险,提高监管实效性;积极探索非现场监管,提高监管前瞻性。实施"有效监管"需要内外部条件的相互支持与配合,必须进一步完善监管手段、法律环境和社会环境。
关键词:
保险监管 有效监管 服务发展 监管创新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徐思新
金融机构分业经营与分业监管后,如何有效配置监管资源、提高监管效率是银行监管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承袭传统的大一统监管方式还是实行科学分类专业化监管方式,笔者经过近二年基层监管工作实践,提出科学分类、差别监管、动态跟踪、绩效考核、有效监管。
关键词:
差别监管 同质分类 同类分级 风险评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颖 王磊
银行的市场风险内部模型法实施质量能否满足监管要求,计提的市场风险监管资本能否充分覆盖市场不利变化导致的损失成为银行、监管机构以及投资者关注的重点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以信贷业务为主要经营模式,信用风险是风险管理的重点,加之国内金融市场处于发展阶段,银行金融市场业务发展缓慢,市场风险管理能力建设滞后。2000年以后,伴随着国内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国内金融市场开放程度提高,市场风险也逐渐受到关注。2005年,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商业银行按照指引要求,以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修永春 杨晓晨 艾金娣
随着金融科技(Fintech)的应用范围日益广泛,传统金融行业正面临从一个全新层面进行整合的趋势。金融科技对传统金融行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金融科技模糊了金融行业的地域边界,在线服务使得诸多机构变相拥有了全国牌照,第二,金融科技使传统金融服务更加深入,智能投顾等产品在显著提升服务效率的同时也强化了机构的专业服务能力,第三,金融科技拓宽了金融服务的广度,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金融混业经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